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化學上冊檢測試卷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以下是逍遙右腦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二化學上冊檢測試卷》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O-16 N-14
第Ⅰ卷(選擇題,共54分)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共18道小題,每題3分,共54分)
1、下列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且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家庭中經常用食醋浸泡有水垢的水壺
B.甘油加水作護膚劑
C.烹魚時,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減少腥味,增加香味
D.交通警察用酸性重鉻酸鉀檢查司機是否酒后駕車
2、唐朝詩人李商隱在《無題》中寫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痹娭小敖z”和“淚”的物質分別屬于( )
A. 纖維素、脂 B. 蛋白質、烴 C. 淀粉、油脂 D. 蛋白質、纖維素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KOH中含有離子鍵也含有共價鍵,屬于離子化合物 B. N2屬于單質,不存在化學鍵
C.MgCl2中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
D. NH4Cl中含有共價鍵,又全部由非金屬元素組成,屬于共價化合物
4、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ā 。
A.煤的氣化就是將煤在高溫條件由固態轉化為氣態的物理變化過程。
  B.可以利用太陽能,將海水蒸餾得到淡水
C.淀粉、蛋白質和油脂都是高聚物,在一定條件下都能水解
D.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更多的汽油,這種汽油是一種純凈物。
5、下列遞變規律不正確的是 ( )
A.Na.Mg、Al還原性依次減弱 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強
C. N、O、F原子半徑依次增大 D.P、S、Cl最高正價依次升高

6、下圖是Zn和Cu組成的原電池示意圖,某小組做完該實驗后,在讀書卡片上記錄如
卡片No.10 Date: 2010-3-11
實驗記錄:
①導線中電流方向:鋅 銅。②銅極上有氣泡產生。③鋅片變薄。
實驗結論:④Zn為正極,Cu為負極。⑤銅比鋅活潑。⑥H+向銅片移動
右圖,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7、下列敘述中能肯定說明金屬A比金屬B的失電子能力強的是 ( )
A.A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比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少
B.A原子電子層數比B原子的電子層數多
C.A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是強堿,而B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是弱堿
D. 1molA從酸中置換生成的H2比1mol B從酸中置換生成的H2多
8、哈伯因發明了由氮氣和氫氣合成氨氣的方法而獲得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現向一密閉容器中充人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N2(g)+3H2(g) 2NH3(g),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達到化學平衡時,N2將完全轉化為NH3
B.達到化學平衡時,N2、H2和NH3的物質的量濃度比為1:3:2
C.達到化學平衡時,N2、H2和NH3的物質的量濃度不再變化
D.達到化學平衡時,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都為零
9、14C是一種放射性同位素,在高層大氣中由宇宙射線產生的中子或核爆炸產生的中子轟擊14N可使它轉變為14C,14N + n → 14C+ 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14C和14N互為同位素
B.14C和C60是同素異形體
C.14CO2的摩爾質量為46
D.地球上活著的生物體內,由于新陳代謝作用也存在14C
10、某常見有機物(只含碳、氫、氧三種元素)分子的比例模型如右圖所示。請根據其結構特點判斷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該有機物的化學式為C2H4O
②該有機物的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比碳酸弱
③當溫度低于16.6℃時,該物質就會凝結成像冰一樣的晶體
④該有機物分子中含有羧基
A.全部正確 B.只有②錯誤 C.③④正確 D.全部錯誤
11、下列營養物質在人體內發生的變化及其對人的生命活動所起的作用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淀粉 葡萄糖 CO2和H2O(釋放能量維持生命活動)
B.纖維素 葡萄糖 CO2和H2O(釋放能量維持生命活動)
C.油脂 甘油和高級脂肪酸 CO2和H2O(釋放能量維持生命活動)
D.蛋白質 氨基酸 人體所需的蛋白質(人體生長發育、新陳代謝)
12、下列各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種物質的是 ( )
A.C6H12O6 B.C2H4Cl2 C.C5H12 D.CH2Cl2
13、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及主要化合價,根據表中信息,判斷以下敘述
正確的是
元素代號 L M Q R T
原子半徑/nm 0.160 0.134 0.089 0.102 0.074
主要化合價 +2 +3 +2 +6、-2 -2
A. 與 的核外電子數相等
B.L與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兩性
C.氫化物的穩定性為
D.單質與濃度相等的稀鹽酸反應的速率為Q14、兩種氣態烴的混合氣體共1mol,在空氣中燃燒得到1.5molCO2和2molH2O。關于該混合氣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 ) ?
  A.一定含有甲烷,不含C2H6 B.一定含C2H6 ,不含甲烷
? C.一定是甲烷和C2H4 的混合氣體 D.一定含甲烷,一定不含C2H4
15、用右圖裝置制取、提純并收集表中的四種氣體(a、b、c表示相應儀器中加入的試劑),其中可行的是( )
氣體 a b c
A Cl2 濃鹽酸 MnO2粉末 NaOH溶液
B SO2 濃硫酸 Cu 酸性KMnO4溶液
C NH3 濃氨水 生石灰 堿石灰
D CO2 稀硫酸 NaCO3粉末 濃硫酸
16、在研究物質變化時,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來認識物質變化時所引起的化學鍵及其能量變化,據此判斷以下敘述中錯誤的是
A.化學反應中物質變化的實質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生成
B. 物質燃燒可看成“儲存”在物質內部的能量(化學能)轉化為熱能釋放出來
C.在化學反應中,破壞舊化學鍵吸收的能量大于大于形成新化學鍵釋放的能量時,該反應是吸熱反應
D.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應
17、某課外活動小組使用下列用品設計原電池。用品:銅片、鐵片、導線、金屬夾、發光二極管、果汁(橙汁、蘋果汁)500mL,、燒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裝置能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B.實驗過程中銅片逐漸溶解
C電子由鐵片通過導線流向銅片 D.鐵片上會析出紅色的銅
18、關于下列圖示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用圖 ① 所示實驗可比較硫、碳、硅三種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
B.用圖 ② 所示實驗裝置排空氣法收集CO2氣體
C.圖 ③ 表示CO(g)+H2O(g) CO2(g)+H2(g)為吸熱反應
D.圖 ④ 兩個裝置中通過導線的電子數相同時,消耗負極材料的物質的量也相同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6分)
19、(4分)(1)把卷成螺旋狀的銅絲在酒精燈的火焰上加熱,使表面變黑,然后速伸到無水酒精中,有什么現象 ;寫出有關反應的方
程式 。由此可見,銅絲在反應中起 的作用。
(2)(6分)某元素R氣態氫化合物的化學式RH3,其最高氧化物中含氧7/
27,已知該元素的原子核中中子數和質子數相等,則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元素名稱是 ,請寫出實驗室制備RH3的化學方程式 ,請寫出RH3做還原劑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0、(4分)已知A、B、C、D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四種不同微粒,它們之間存在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
(1)如果A、B是10電子離子,C、D是10電子分子,A、B、C、D均含有兩種元素.請寫出A、B、C、D四種不同微粒的化學式:
A 、B 、C 、
D .
21、(6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別代表某一化學元素。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 。畫出g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
(2)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畫出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的分界線。
(3)將元素a、f、h、b按原子半徑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填元素符號)
(4)比較i和j形成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 。(用化學式表示)
(5)比較i和l形成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 。(用化學式表示)
22、(11分)圖為實驗室制乙酸乙酯的裝置。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裝置中通蒸汽的導管要插在飽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以上,不能插在溶液中,目的是: ______________飽和Na2CO3的作用:
(3)濃H2SO4的作用: (1) (2)
(4)試管中加入沸石的作用:
(5)生成乙酸乙酯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物不能完全變成生成物,反應一段時間后,就達到了該反應的限度,也即達到化學平衡狀態。下列描述能說明乙醇與乙酸的酯化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有(填序號)        。
①單位時間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時生成1mol水
②單位時間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時生成1mol乙酸
③單位時間里,消耗1mol乙醇,同時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應的速率與逆反應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質的濃度不再變化
(6)A同學將收集到的乙酸乙酯滴入含有少量酚酞的NaOH溶液中并在水浴中溫熱,發現溶液的紅色逐漸變淺,由此得出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的結論,你認為這一結論正確嗎?為什么?
答: 。

23、(7分)下圖是實驗室制取Cl2并以Cl2為原料進行特定反應的實驗:

(1)A為氯氣發生裝置,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實驗開始先點燃A處的酒精燈,打開旋塞K,讓Cl2充滿整個裝置,再點燃D處的酒精燈。Cl2通過C瓶后進入D,D裝置內盛有碳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O2和HCl,寫出D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裝置C的作用是 。
(3)D處反應完畢后,關閉旋塞K,移去酒精燈,由于余熱的作用,A處仍有少量Cl2產生,此是B中的現象是 ,B的作用是 。

24. (8分)某課外實驗小組利用稀硫酸與金屬鐵反應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得到如下實驗數據:
實驗
序號
鐵的
質量/g
鐵的
形態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溫度/℃ 金屬消失
的時間/s
反應前 反應后
1 0.10 鐵片 0.7 50 20 36 250
2 0.10 鐵片 0.8 50 20 35 200
3 0.10 鐵粉 0.8 50 20 36 25
4 0.10 鐵片 1.0 50 20 35 125
5 0.10 鐵片 1.0 50 35 50 50
分析上述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2和3表明,               對反應速率有影響;
(2)僅表明反應物濃度對反應速率產生影響的實驗有       (填實驗序號);
(3)本實驗中影響反應速率的其他因素還有          ,能體現該影響因素的實驗序號是         ;
(4)在實驗4中滴入幾滴硫酸銅溶液,金屬消失的時間小于125s。
原因是                                 
                          ;
(5)實驗中的所有反應,反應前后溶液的溫度變化值(約15℃)相近,試從反應過程能量的變化角度推測其原因                           
                       。

高二化學試題答案
1D 2B 3A 4B 5C 6D 7C 8C 9D 10C 11B 12D 13D 14A 15C
16D 17C 18A
19、(1)銅絲由黑色變為紅色,產生刺激性氣味(1分)。
2CH3CH2OH+O2 2CH3CHO+2H2O(2分) ,催化劑(1分)
(2)14(1分) 氮(1分)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2分)4NH3+5O2 4NO+6H2O(2分)
20、OH- NH4+ H2O NH3 (每空1分)
21、(1)第四周期第ⅣB族(1分) (1分)
(2)略(1分)
(3)H C Al Na(1分)
(4)PH3 (5)H3PO422、(1)C2H5OH+ CH3COOH CH3COOC2H5+H2O(2分)
(2)防止由于受熱不均勻引起倒吸。(1分)①降低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層。 ②除去會發出的乙醇和乙酸。(2分)
(3)催化劑,吸水劑。(2分)
(4)防止暴沸(1分) (5)②④⑤(1分) (6)不正確。因乙酸乙酯在堿性條件下會發生水解。生成的乙酸也可中和NaOH從而使酚酞褪色,故酚酞褪色不能肯定是含有乙酸造成的。(2分)
23、(1)MnO2+4HCl(濃) MnCl2+Cl2↑+2H2O(2分)
(2)2Cl2+C+2H2O=CO2+4HCl (2分) 提供反應需要的H2O(1分)
(3)B中液面下降,長頸漏斗內液面升高(1分) 既可以使內壓降低,又可以充當儲氣瓶(1分)

24、 (1)固體反應物的表面積 (1分)。ǎ玻、2、4。ㄖ灰獙懗鰞蓚即得1分)
(3)反應溫度 (1分)。春停怠。ǎ狈郑
(4)因為鐵與硫酸銅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生成銅單質,銅與鐵在稀硫酸中形成原電池,使反應速率加快。ǎ卜郑
(5)因為所有反應中,金屬質量和硫酸溶液體積均相等,且硫酸過量,產生熱量相等,所以溶液溫度變化值相近(其它合理解釋也可)。ǎ卜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09443.html

相關閱讀: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3)化學
2016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有答案人教版)
高二化學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練習題(帶答案)
高二化學上冊酸堿中和滴定課時訓練專題
福建省晉江市永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