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語文理解能力不好,不會分析問題是學不精其他科目。以下是逍遙右腦為大家整理的上學期高二語文寒假作業試題,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加油,精品學習網一直陪伴您。
一、語言基礎和應用(共26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 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札(zhā)記 船塢(wù) 捋(lǚ)胡須 方興未艾(ài)
B.坍(tān)圮 怪癖(pǐ) 汗涔涔(cén) 恰如其分(fèn)
C.偌(ruò)大 阜(fù)盛 潛(qián)規則 叱咤(chà)風云
D.毛坯(pī) 雋(jùn)永 劊(guì)子手 蓊(wěng)蓊郁郁
2. 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云南的好些古村被時光淹沒,隱匿在深山之中,只有少數驢友偶爾造訪,那里民風淳樸,擁有最原生態的自然景色,是現代人的世外桃園。
B.日前,公安部提醒廣大手機用戶:如果收到信息稱可免費領取手機流量,請勿冒然領取并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因為這很可能是個騙局。
C.語言隨著時代的變遷,形成較大的古今差異,給我們帶來了閱讀的困難,但只要潛心其中,由流溯源,就一定能覓得學習語言的真諦。
D.在今年的高考招生過程中,復旦大學懷疑被挖墻角,與上海交大陷入口水戰,這引發了社會對高校爭奪生源的高度關注。
3.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文藝老兵閻肅說,我們軍人也有風花雪月,但那風是“鐵馬秋風”,花是“戰地黃花”, 雪是“樓船夜雪”,月是“邊關冷月”,我們的風花雪月充溢著家國情懷。
B.家的居住區可分為宜居、利居、樂居三個層級,只有“樂居”,人與環境的關系才不是對立的,而是和諧的,況且這種和諧具有親緣性、情感性、文化性。
C.只需一支筆、一張紙,無論你報的是單個漢字還是成語,“書法達人”謝永福都能用空心字一蹴而就,沒有任何的停頓,令人嘖嘖稱奇。
D.受“三鹿奶粉事件”的影響,國內許多知名品牌的奶粉都被檢測出含有三聚氰胺,名牌信度大打折扣,國內奶制品業進入了慘淡經營的市場疲軟狀態。
4.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習近平索契之行創造了中國領導人赴境外出席國際賽事的新紀錄,展示了中國高層嶄新的形象,強化了俄羅斯民間對中國的友好和親近。
B.據哈爾濱房產網“每日成交套數”數據顯示,8月哈爾濱商品房共銷售4599套,可觀的成交量得益于冰城樓盤“集體”大優惠的功勞。
C.眼下,環境空氣質量越來越受到廣大市民的關注,剛推廣的綠色新能源汽車,就是減少尾氣排放,改善大氣環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的重要舉措。
D.根據戰略合作協議,浙江將在國家網信辦的支持和指導下,充分發揮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平臺作用,完善機制,提升浙江互聯網在全球的影響力。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公允而論,這些年來,我們的文化建設成績還是喜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如果想都不敢想,那就連一點可能也沒有了。
①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品還太少 ②當然這很難,或許終其一生也無法達到目標
③因而,每一個有志文化人都應樹立精品意識 ④人才輩出,作品豐富,形式多樣
⑤有負人民重托,也愧對偉大時代 ⑥立志讓自己的作品躋身精品行列
A.③⑥④②①⑤ B. ③⑥①⑤④② C. ④①⑤③⑥② D. ④①③⑥②⑤
6.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只選3小題)
(1)漁舟唱晚, ▲ ;雁陣驚寒, ▲ 。(王勃《滕王閣序》)
(2)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 ,檐牙高啄;各抱地勢, ▲ 。(杜牧《阿房宮賦》)
(3)羅幕輕寒, ▲ 。 ▲ ,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蝶戀花》)
(4)寄蜉蝣于天地, ▲ 。 ▲ ,羨長江之無窮。(蘇軾《赤壁賦》)
(5) ▲ , ▲ ,淡煙暮靄相遮蔽。 (王實甫《長亭送別》)
7.某文學社要為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辦一個人物專欄,請根據下面材料,為屠呦呦寫一則頒獎詞。要求:①突出人物貢獻;②語言表達生動、連貫、得體;③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5分)
現年85歲的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是中國首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科學家,從1969 年開始,屠呦呦與其他研究人員一起從中醫藥古典文獻中獲取靈感,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先驅性地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從而使得對抗瘧疾的新藥品得以開發研制。這些藥已經拯救了全球上百萬人的性命,過去15年世界瘧疾的致死率因此降低了一半。
二、現代文閱讀(29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9分)
一種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產生的,它必定是經過了千百年的積累和涵養。特定的自然條件決定了人們如何與之相處,并且在選擇、創造與發展中,形成了特定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包括了一整套的物質與精神的復雜形態。就以我的家鄉南通而言,它縱向的是綿延南北的黃海,橫向的則是東西貫通的長江。長江由此入海,江海在此融合,與之交通的是廣闊的沖積平原和錯綜密布的河汊水網,因此,亦農亦漁是這塊土地自古而然的生產與生活方式。隨著長江順流而下的不僅是澎湃的江水,大量的貨物和如云的客商,還有四面八方的多彩文化,而面向大海則擴大了南通人的胸襟,拉長了南通人的目光。腳踩平原的踏實與跨江越海的夢想一直是南通人的雙重性格,這是自然的鑄造,是歷史的贈予,也是南通人對天地的應答和對自身的期許。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已經說不清是在哪個歷史的節點,南通人被這大江大海蕩滌了心靈,有了江海的文化自覺,并且滲透到了許多文化形態之中。文化的自覺和自覺的文化非常重要。因為只有達到了自覺,某一種文化才可能被這里的人們所認同,也才能繼續傳承和發揚光大。而說到文化的自覺,文學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任何文化只有被語詞化和審美化了才可能真正進入思維,才可能被傳遞,被表達,也才能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稍微考察一下人類的文明史就可以發現,無論哪一種文明都有其經典性的文學作品作為標志。而無論哪一種文化,其核心的理念都會在文學作品中被反復書寫,反復詮釋,并且因文學的閱讀和傳播而使其得到接受、傳播和傳承。而且,這里的文學是一種廣義的文學,它指一切富于審美屬性的語言作品,既有高頭講章、長篇史詩,也有精致短章、唯美歌吟,更有引車賣漿者流的通俗文學。因為一種文化必需也確實需要以多樣化多層次的表達形式以得到全體社會成員的認同,并被表現和流傳。南通的江海文化也是如此。
非常令人欣慰,南通的文學人一代又一代地進行著江海文化的創作和傳承。這些創作既統攝在江海文化之中,又因地域與題材而各有側重,因個人審美風格的差異而各具個性,因時代的變化而新意迭增,不斷用文學的方式為這一文化賦予新的意義。
所以,文化在其肇始是自然與人選擇和適應的結果,而在其后的發展變化中,人作為文化主體的創造性作用則越來越大。與之相應,文學在這一過程中承載的責任也更大。南通已經創造出了與江海文化相匹配的江海文學,相信南通的文學工作者一定不會辜負歷史的使命,繼續用文學這一獨特的形式,為江海文化點贊謳歌。
(汪政《文化因文學而美麗》,有刪改)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地方特色文化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特定的自然環境長時間的孕育。
B.一種文化要被一個地方認同、傳承和發揚,前提是要在當地形成該文化的自覺,而文學在文化的自覺中起著重要作用。
C.文化要得到全社會成員的認同,那么表達和傳播文化的文學作品必須盡量通俗。
D.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文化,一代又一代文學人不斷的文學創作賦予了地方文化新的意義。
9.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縱向的黃海與橫向的長江融合,廣闊的平原和密布的河汊與之交通,是鑄造南通人踏實又有夢想的雙重性格的自然條件。
B.文化只要被語詞化和審美化了,就能真正進入思維,被傳遞表達,就能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C.經典性的文學作品可以是某種文明的標志,也可以是某種文化核心理念的反復書寫和詮釋。
D.文化起初是自然與人選擇和適應的結果,但在文化的發展變化中人和文學的作用很大。
10. 結合全文,簡要概括“特色地方文化”形成和良性發展的條件。(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題。(20分)
五百里
龍應臺
(1)我們決定搭火車。從廣州到衡陽,這五百二十一公里的鐵軌,是一九四九年父母顛沛南下的路途。那時父親剛滿三十,母親只有二十三歲。雖說是兵荒馬亂,他們有得是青春力氣;疖囋僭趺锤撸麄兣赖蒙先。人群再怎么擠,他們站得起來。就是只有一只腳沾著踏板,一只手抓著鐵桿,半個身子吊在火車外面像風箏就要斷線,還能聞到那風里有香茅草的清酸甜美,還能看見土紅大地綿延不盡,令人想迎風高唱“山川壯麗”。
(2)“火車突然停了,”母親說:“車頂上趴著一堆人,有一個女的說憋不住了,無論如何要上廁所,就爬下來,她的小孩兒還留在車頂上頭,讓人家幫她抱一下。沒想到,她一下來,車就動了!
(3)母親光腳坐在地上織漁網,一邊講話,手卻來來回回穿梭,片刻不停。頭也不抬,她繼續說:“女人就一直哭喊著追火車。那荒地里坑坑巴巴的,還有很多大石頭,她邊跑邊摔跤,但是火車很快,一下子就看不到人了!
(4)“后來呢?”我坐在母親對面幫她纏線。她撲哧一笑,看了我一眼,說:“哪里有什么后來呢?我看那小孩子一定也活不了了,誰還能帶著他逃難呢?”
(5)“那還好你們那時還沒生我,要不然,我就讓你們給丟了。”十五歲的我說。
(6)她輕輕嘆了口氣,更用力地織起網來。透明的尼龍線極強韌,拉久了,先在手指肉上壓出一道一道很深的溝來,再久一點,皮破了,血就汩汩滲出來。要繳我一學期的學費,她要打好幾張跟房子一樣大的漁網。
(7)我知道我說錯話了,因為,他們確實把自己一歲的孩兒留在了衡陽,自己上了火車,以為放在鄉下,孩子比較安全。沒有人料到,這一分手就是四十年。
(8)此刻,她也仍舊坐在我的對面,眼睛明亮俏皮的姑娘已經八十三歲。臥鋪里上層的兄弟們都睡了,剩下我在“值班”,和她繼續格斗;疖嚨霓Z隆聲很有節奏,搖晃著車廂,像一個大搖籃,催人入夢,但是她筆直地坐在鋪上,抱著一卷白色的被褥,全身備戰。
(9)“睡吧,媽媽。”我苦苦求她。她斬釘截鐵地搖頭,“我要回家!
(10)我離開自己的鋪,坐到她身邊去,貼著她,說:“你躺下,我幫你蓋被!彼查_身體,保持和我的距離,客氣地說,“謝謝你。我不睡!
(11)她一客氣,我就知道,她不知道我是誰,以為我是個善意的陌生人了。于是我說:“媽媽,我是你的女兒,小晶。你看看我。”
(12)她轉過臉來,盯著我看,然后,極端禮貌,極端有教養地說:“我女兒不在這里。謝謝你!
(13)“那……至少讓我把你的被子弄好,蓋住你的腳,好嗎?”
(14)我坐回自己的鋪上,也把被子蓋住自己的膝蓋,就這么和她默默對坐,在這列萬般靜寂的午夜火車上。
(15)火車慢下來,顯然進入一個中途站,我把窗簾微微拉開,看見窗外“韶關”兩個大字。
(16)韶關,那是南華寺所在,曹溪河畔。萬歷《曹溪通志》說,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公元五○二年,印度高僧智藥三藏發現這里“山水回合,峰巒奇秀,嘆如西天寶林山也”,于是建寺。唐朝,公元六七七年,六祖慧能來到寶林寺,在此說法三十七年,使南宗禪法大播于天下。宋開寶元年,公元九六八年,太祖賜額改名“南華禪寺”。也是在這里,“文革”期間,六祖慧能的金身被拖出來打斷。
(17)火車再度開動,我趴下來,把耳朵附在床墊上,可以感覺火車的輪子碾過鐵軌,大地一寸一寸地震動。這五百里路,慧能曾經一步一步走過。我的父親母親,曾經一寸一寸走過。時光,是停留是不停留?記憶,是長的是短的?一條河里的水,是新的是舊的?每一片繁花似錦,輪回過幾次?
(18)夜雖然黑,山巒的形狀卻異樣地篤定而清晰,星星般的燈火在無言的樹叢里閃爍。驀然有白霧似的光流瀉過來,那是另外一列夜行火車,由北往南駛來,和我們在沉沉的夜色里擦身而過。
(19)母親坐在我對面,忽隱忽現的光,落在她蒼茫的臉上。
[注]本文寫了龍應臺陪已患老年癡呆癥的母親應美君回父親的家鄉湖南衡陽。1949年,應美君與丈夫到臺灣,而大兒子龍應揚留在了姐姐家,直到1987年才得以團聚。
11. 簡要概括文中母親的形象特點。(3分)
12. 下列句中加點詞分別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4分)
(1)客氣地說,“謝謝你。我不睡!
(2)就這么和她默默對坐,在這列萬般靜寂的午夜火車上。
13. 賞析文中畫線的語段。(4分)
14. 作者在文中插入有關“六祖慧能”的敘述,請聯系上下文分析其作用。(4分)
15. 結合全文,談談這篇散文為什么要以“五百里”為題?(5)
三、古詩文閱讀(共25分 ,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
(甲)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節選自《莊子•逍遙游》
(乙)莊子行于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鼻f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狈蜃映鲇谏,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泵魅,弟子問于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①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浮游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邪!此神農、黃帝之法則也。”
——節選自《莊子•山木》
[注釋] ①訾:毀謗非議。
16.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奮起的樣子
B.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果然:飽的樣子
C.先生將何處 處:地方
D.故未免乎累 累:憂患、患難
17.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置杯焉則膠 盤盤焉,??焉,蜂房水渦
B.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
C.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D.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18. 下列對選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文運用寓言把“無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動的形象之中。作者在鯤、鵬、學鳩的形象中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文章想象豐富,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B.甲文對鵬鳥的形象進行了一番描寫,同時又運用比喻的方式闡明世間萬物,大至鵬鳥,小至塵埃,它們的活動都“無所待”,都是自由的。
C.乙文中,莊子認為,世間很難找到一條萬全之路,最好的方法是“乘道德而浮游”,“與時俱化”,這實際上是追求逃避現實的虛無境界。
D.乙文告訴我們:只有順其自然,游于無為的道德境界才是最理想的。但我們從中也能得到“雖然才能相近,但因取舍的標準不同,境遇也會不同”的人生啟示。
19. 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若 夫 乘 道 德 而 浮 游 則 不 然 無 譽 無 訾 一 龍 一 蛇 與 時 俱 化 而 無 肯 專 為
20. 將上面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1)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4分)
▲
(2)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邪!(3分)
▲
(二)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21—22題。(6分)
寫真寄外
唐•薛媛
欲下丹青筆,先拈寶鏡寒。已驚顏索寞,漸覺鬢凋殘。
淚眼描將易,愁腸寫出難?志郎喭鼌s,時展畫圖看。
21.這首詩歌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 形象。(2分)
22. 第一聯的“寒”字在藝術表現上很有特色,請作賞析。(4分)
四、作文(40分)
23.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一條鰣魚和一條刀魚在江中嬉戲,無意中闖入了一張漁網。鰣魚頭小身子大,頭鉆過去后身子就過不去了,這時它只要往后退,便可逃脫了。由于鰣魚愛惜魚鱗,死不后退,被漁民捕獲。刀魚形似匕首,只要繼續向前就能穿過漁網,但它不顧自身的情況,錯誤地接受了鰣魚的教訓,慌忙后退,結果兩邊的魚鰭卡在了網上,它也被漁民捕獲。
這則材料引發你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擬題目,選好角度,確定立意。②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③明確文體,但不得寫成詩歌。④不得抄襲、套作。
上學期高二語文寒假作業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26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
1.B 2.C 3.A 4.D 5.C
6.(1)響窮彭蠡之濱 聲斷衡陽之浦
(2)廊腰縵回 鉤心斗角
(3)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別苦
(4)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
(5)青山隔送行 疏林不做美
(6分,每空格1分。有差錯不得分)
7. 示例:你是中國的驕傲,亦是世界的瑰寶。漫漫歲月送走了你的青春,浩瀚的典籍陪伴你的人生,你傳承著古老的中國醫藥文化,發現青蒿素,開創了治瘧的新紀元。你讓瘧疾乖乖臣服,讓數百萬的生命起死回生,讓中醫走向了全球。(5分。突出人物貢獻2分,修辭手法2分,語言表達連貫、得體1分)
二(29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
8. C
9.B
10.(1)特定的自然條件和長時間的積累涵養;(2)當地人的文化自覺和文學作品的承載、傳播;(3)多樣化多層次的表達形式和文學人的挖掘、創新。(3分。答出1點給1分。)
11.勤勞堅韌、命途坎坷(流離漂泊)、一心思歸(思念故土)(3分。寫出一點給1分,意思相近即可)
12.(1)表現了在歲月的苦難中,母親已經完全認不出自己的孩子,對“我”像對陌生人一樣懷有的戒備心理。
(2)“默默”寫出了“我”在火車上靜靜守護著母親的情狀,表現了“我”對母親的關愛之情,以及“我”對母親把“我”當成陌生人的傷感。
(4分。每句各2分,意思相近即可)
13.采用細節描寫,“輕輕嘆了口氣”、“更用力”等表現了母親對當年留下一歲的孩子一事的痛悔;“很深的溝”、“汩汩滲出來”、“跟房子一樣大”等寫出了母親織漁網的艱辛,生活的艱難,表現了母親面對苦難生活的的勤勞與堅韌。(4分。指出手法1分,具體分析一點2分,兩點3分)
14.文章插入了六祖慧能曾宣揚佛法,倍受尊崇,但也經歷了文革浩劫的敘述,觸發對母親人生經歷的思考,表達了對父母充滿磨難艱辛的人生際遇的感慨;引出下文有關于時間與人生的思考;豐富文章內容,引人深思。 (4分。答出任何一點給2分。)
15.“五百里”是文章的線索,文章寫了“我”和母親坐火車回家鄉,在這段五百多里路上的所見,所思,所想;“五百里”是父母顛沛南下,離開家鄉的路程,象征著我父母曾經歷過的歲月,他們的坎坷人生;以“五百里”為題,引起讀者閱讀興趣。(5分。一點2分,兩點4分,三點5分)
三(25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
16.C 17.D 18.B
19.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
(錯一處,扣1分,扣完為止;對兩處得1分,對三處得2分,對四處得3分)
20.(1) 鵬背負青天而無所滯礙,然后才圖謀飛向南方。
(2) 駕馭外物,而不為外物所役使 ,那么怎么會受牽累呢!
(7分。第(1)句4分,第(2)句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1. 思婦(或怨婦、愁婦)(2分。僅答“婦女”、“女人”“婦人”不給分。)
22. “寒”字一語雙關,既可指寶鏡冰涼(觸感),也可指心境寒涼(情感);既可以是狀物,也可以是抒情。主人公下筆寫真前拈鏡察顏,鏡體冰涼,寒在手;鏡中人顏索寞、鬢凋殘,寒在貌; 鏡前人思夫心切,又恐夫在外忘了自己,寒在心。(4分。手法1分,能結合詩句作具體分析,3分)
四(40分)
23.分五等評分。
一等(40—36分):立意較深,中心突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語言通暢。
二等(35—31分):中心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
三等(30—24分):中心尚明確,內容較具體,結構完整,語言基本通順。
四等(23—16分):中心欠明確,內容空泛,結構基本完整,語病較多。
五等(15分以下):完全離題,或感情不健康,或文理混亂,或語病嚴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說明:
① 構思新穎有創造,或語言生動有文采,或書寫美觀端正、卷面整潔,酌加2—3分。
② 錯別字3個扣1分(重出不計)。
③ 300字以上600字以下,降等給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58598.html
相關閱讀:2019級高二語文期中試題
陜西省寶雞園丁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2Wo
陜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
2019學年高二語文上冊寒假練習題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