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9高考語文科技文閱讀題練習及答案(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9高考語文科技文閱讀題練習及答案(二)?

3、(10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16題。

①到底何為國學?胡適說:“‘國學’在我們心眼里,只是‘國故學’的縮寫。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文化歷史,都是我們的‘國故’;研究這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的學問,就是‘國故學’,省稱為‘國學’!彼褔鴮W等同于國故學。

②這個定義能不能成立?如果成立,則舉凡研究一切過去歷史文化的學問,都是國學。但歷史文化這一概念所包含內容未免太龐雜,哲學、法律、宗教、藝術、文學、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禮儀、制度、工藝、服飾等等,都可以囊括在內。對所有這些內容的研究都可以叫做國學嗎?胡適的定義,外延過于寬泛,內涵不夠確定,所以沒有被廣為采納。

③后來大家比較一致接受的定義,是把國學和我國的固有學術直接聯系在一起。以此,錢賓四先生《國學概論》提出,“用意在使學者得識二千年來本國學術思想界流轉變遷之大事,以培養其適應啟新的機運之能力。”馬一浮先生抗戰期間在江西泰和講國學,也開宗明義地標示:“今人以吾國固有的學術名為國學!边\已經是給定的與胡適不同的國學定義了。相當長時間以來,學界使用的事實上是后一個定義。不難看出,只就這兩個定義的范圍而言,國學概念的界定,已經經歷了收縮過程。

④蓋一個概念的成立,其涵義不應過寬過泛,否則將造成概念的流失。因此之故,馬一浮又給出了國學新定義。他認為定義國學為固有學術,內涵還失于寬泛籠統,仍然不容易把握,使人不明白是何種學術。所以他提出:“令揩定國學者,即是六藝之學,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學術,廣大精微,無所不備”馬先生認為,所謂國學,就是“六藝之學”。“揩定”一詞是佛家用語,馬先生說:“每下一義,須有法式,謂之揩定。”

⑤“六藝”亦稱“六經”。我國學術的源頭即在于此,中華文化的原典精神亦出于此。我們今天講國學,重要的一點是回歸“六經”。

⑥至于“六藝”在國人的精神世界可能發生的作用,《禮記·經解》引用孔子的話,有如下概括:“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絮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备爬ǖ墓淌恰傲嚒北旧淼木裰既ぃ捕缄P乎生之為人所必須具備的各種修養和品德。換言之,“溫柔敦厚”是人的品性,“疏通知遠”是人的學識,“廣博易良”是人的和樂,“?靜精微”是人的玄思,“恭儉莊敬”是人的禮敬,“屬辭比事”是人的正見!肚f子·天下篇》解“六藝”又日:“《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馬一浮先生認為上述孔、莊兩家對“六藝”的解澤,簡明而得其宗趣。

⑦我們作為現代人,盡管為各z曲聞見的知識所包圍,可是我們的精神血脈里亦不可沒有“六藝之道”。而雖為現代人,又何妨也是受過“六藝”熏陶的“六藝之人”。在馬先生看來,“六藝之教”應該成為中國人的精神血脈,如果條件具備,不排除也有可能成為人類的共同精神資源,使蒙塵已久的人類,革除習氣,變化氣質,回歸本然之善。

(取材于劉夢溪《到底什么是國學》)

14.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胡適的國學定義錯誤在于沒把國學和我國固有的學術聯系起來。

B.在國學定義問題上,馬一浮比胡適更符合確定概念的一般規則。

C.錢賓四給國學下的定義綜合吸取了胡、馬兩人國學定義的長處。

D.馬一浮認為“六藝之教”是中國人乃至全人類的共同精神血脈。

15.馬一浮認為“六藝”對現代人類最重要的作用是(3分)()

A.關乎生之為人所必須具備的各種品德。

B.“六藝之教”融入了中國人的精神血脈。

C.有可能成為人類共同擁有的精神資源。

D.使蒙塵已久的人類重新回歸本然之善。

16.本文中的國學定義有幾次變化?這種變化表現了治學的什么特點?(4分)

參考答案

(本題有3個題,共10分)

14.(3分)B

15.D(3分)

16.(4分)

答:(1)3次(1分)。(2)治學要有明確的范圍;有獨立創作性;要講求精細化科學化(或:學術概念的內涵外延要明確清晰,要精細化科學化。主要有以下幾個要點;范圍屬性明確;獨立性;獨創性;精細化;科學化。只要答出意思符合的一個方面得1分,答對3個方面的要點,即可得這一問的滿分3分)

4、“說書”藝術:第七塊醒木

楊 凱

從傳統而言,沒有醒木就談不上說書,因為開場和收場都得拍上那一下。不但要拍,還得要說,圍繞醒木說上一段詞兒,在《江湖叢談》里,評書大師連闊如就提到了一段“醒木詞”:

“一塊醒木七下分,上至君王下至臣。君王一塊轄文武,文武一塊管黎民。圣人一塊警儒教,天師一塊警鬼神。僧家一塊勸佛法,道家一塊勸玄門。一塊落在江湖手,流落八方勸世人,湖海朋友不供我,如要有藝論家門!

由此可見,這醒木是很了得的,對說書人來說,這是對自己身份的象征和提醒。醒木分7種,用的人不一樣,功能也不一樣,但是都有或統轄萬民、或勸化世人的內涵。這其間的意味之悠長,用句現代話講,大概要算是一種自我認同。

關于醒木的種類,另有一種講法,較之連闊如的“醒木詞”還要詳細,共分了13類,竟然賦予每種以名字。比如第五塊的名字叫“驚堂”,這是很為大家熟悉的,知縣坐堂要用這個;第十二塊名叫“如意”,知道的人不多,戲界人所用;學校的老師用第四塊叫“醒誤”;醫生用第十一塊叫“慎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十三塊醒木中,只有第七塊的名字是叫“醒木”,為評書人所用。

讀到這些五花八門的名目,讓我這個現代人有很我感慨。其實無論何種名目,都只是一塊四四方方的小木塊,都只是要用它“啪”的一聲提醒自己的“聽眾”——注意,下面我說的大家可要認真聽好了——所不同的是,君王發布諭旨,將相宣示命令,法官處以判決,醫生告以秘方,老師授以課業……這些名目,一方面讓人感到古代中國等級制度已經深深印人民間敘述的語言當中,帝中將相用的木頭要用“龍膽”、“虎威”,而市并生民用的木塊只用“獲苓”(糕點鋪用)、“喚公”(當鋪用),氣象高下立現;但另一方面,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古代人對各種行業抱有的“神圣感”,它會讓一個古代的說書先生或者糕點師傅感到,我手中的這一方木頭不是沒有來頭的,我從事的這個職業不是沒有價值的。

這種神圣感,既來自對行業祖師、行業神的頂禮膜拜,也有對行業規矩的尊重和踐行。比如《江湖叢談》里談到,如果是生意人去聽評書,按照規矩,說書人是不收他錢的,彼此互道“辛苦”就OK了;但是這個生意人也要注意,不能坐在這個書場的”龍須凳“(桌子前面的兩條長凳)上,只能坐桌子后面的凳子。這些就是行規。醒木拿在手中,就不能壞了規矩,如果說書人唯利是圖,落座就要收錢,這個場子可就擺不長了。不過,現在都是大劇場小劇場,幾乎都是憑票進場,不管你是不是生意人,都只有一個名字,叫”消費者”;所不變的是,今天的說書人,依然要把手中那第七塊醒木往桌子上一拍,“啪”的一響,列位看官,請了——

14.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說書藝人用的醒木,主要功能是供開場和收場時拍上那一下子,引起聽者注意。

B.連闊如的“醒木詞”,既押韻上口,又意味悠長,但在醒木的分類上顯得粗淺。

C.“醒木詞”中把醒木分為了7種,用的人不一樣,功能也不一樣,但內涵相同。

D.作者借介紹醒木對說書這類民間敘述語言中諸如等級制度的糟粕也予以了否定。

15.下列推斷符合文章的一項是(3分)()

A.把醒木分成7類也好,分成3類也好,說書藝人的那塊都排在第七位,這是說書人的行業規矩。

B.從十三塊醒木的位次看,在古代,老師的地位比知縣高,知縣比評書人高,評書人比醫生、戲子高。

C.古代人對行業的“神圣感”,既有對行業祖師、行業神的尊崇,也有對行規的尊重和 踐行,還有一份自我認同感。

D.和古代不同,現在人們聽評書幾乎都是購票入場,對號入座,即使生意人也不例外,這是因為等級制度已經沒有了。

16.從全文看,“醒木”的提醒功能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4分)

參考答案

(本大題共3小題,共10分)

14.答案:D

評分:3分

15.答案:C

評分:3分

16.答案:提醒自己的身份,提醒自己的職業價值,提醒自己尊重和踐行行業規矩,提醒自己的“聽眾”要認真聽好。

評分:共4分。共4個要點,每個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255210.html

相關閱讀:2019級高二語文期中試題
2019學年高二語文上冊寒假練習題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陜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
陜西省寶雞園丁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2Wo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