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荚嚂r間90分鐘。注意事項:1. 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考號、姓名填寫在答題卡上,并用2B鉛筆把對應的號碼標號涂黑。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先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 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再寫上新的答案,改動的內容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區域;不準使用鉛筆、圓珠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 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赡苡玫降南鄬υ淤|量:H 1;O 16; Ca 40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2 分,共30分。每小題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對水的電離平衡不產生影響的粒子是A.Al3+B.H+C.OH-D.NO3-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CO燃燒是放熱反應B.升高溫度,可以改變化學反應的反應熱C.1 mol CH3COOH與1 mol NaOH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熱量為中和熱D.1 mol H2在足量Cl2中完全燃燒所放出的熱量,是H2的燃燒熱3.工業上常用可逆反應2SO2+O2 2SO3 △H0,制備硫酸,下列對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增大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當v(SO2):v(O2):v(SO3 )2:1:2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D.當單位時間內生成2 mol SO2的同時生成2 mol SO3,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4.已知在1×105Pa,298K條件下,1mol氫氣燃燒生成水蒸氣放出242kJ熱量,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A.H2(g)+O2(g)=H2O(g)ΔH=+242kJ?mol-1B.H2O(g)=H2(g)+O2(g)ΔH=+242kJ?mol-1C.2H2(g)+O2(g)=2H2O(l) ΔH=-484kJ?mol-1D.2H2(g)+O2(g)=2H2O(g) ΔH=+484kJ?mol-15.某實驗小組以H2O2分解為例,研究濃度、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在常溫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實驗。實驗②的反應物應為實驗編號反應物催化劑①10 mL 2% H2O2溶液無②無③10 mL 5% H2O2溶液MnO2固體A.5 mL 2% H2O2溶液B. 10 mL 5% H2O2溶液C. 10 mL 2% H2O2溶液D. 5 mL 10% H2O2溶液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應物總能量B.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C.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由生成物與反應物的焓值差決定D.同溫同壓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點燃條件的ΔH不同2HCl(g)在光照和點燃條件的ΔH7.一定溫度下,反應N2(g)+O2(g)2NO(g)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措施不改變化學反應速率的是A.縮小體積B.恒容,充入HeC.恒容,充入O2D.恒壓,充入N28.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c(H+)=1×10-7mol?L-1的溶液B.c(H+)=c(OH-)=1×10-6mol?L-1的溶液C.pH=14-pOH的溶液 [注pOH=-lg c(OH-)]D.由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一元酸溶液與NaOH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9.某反應的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如右圖所示圖中E1表示正反應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應的活化能。對該反應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為吸熱反應B.催化劑能改變反應的焓變C.催化劑不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D.逆反應的活化能大于正反應的活化能10.反應A(g)+B(g) 2C(g)ΔH<0,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減小容器體積,平衡不移動B.加入催化劑,B的轉化率增大C.增大c(A),A的轉化率增大D.降低溫度,v正 增大v逆 減小11.反應COg) +H2O(g) H2(g) +CO2(g) ΔH<0,改變其中一種條件,能加快反應速率且反應放出的熱量不變的是A.升高溫度B.減小壓強C.加入COD.加入催化劑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氫氣是一種高效而沒有污染的一級能源B.太陽能、氫能、風能、海洋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等都是新能源C.CaCO3(s)CaO(s)+CO2(g)室溫下不能自發進行,說明該反應的ΔH0D.水的離子積常數Kw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說明水的電離是放熱反應13.下列表述與示意圖的是A.正反應為吸熱反應B.C.點時,反應向逆反應方向移動D.K正與K逆的關系是K正1/K逆14.在體積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相等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分別加入足量Mg粉,產生H2的體積(同溫同壓下測定)的變化圖示正確的是15.25℃時,某物質的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1×10-5mol?L-1,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A.該溶液的溶質是堿B.該溶液顯堿性C.該溶液的溶質是酸D.該溶液的溶質是鹽二雙項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意。只選一個且正確的得2分,只要選錯一個,該小題就為0分。)16.下列式書寫正確的是A.CaCO3的電離方程式:CaCO3Ca2++CO32-B.HCO3-的電離方程式:HCO3-+H2OH3O++CO32-C.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2H2OH2CO3+2OH-D.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表達式:CaCO3(s)Ca2+(aq)+CO32-(aq)17.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說法正確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8.10m稀鹽酸B.用pH計測得某溶液的pH為2.3C.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需先用蒸餾水潤濕試紙D.可用25m滴定管量取20.00mKMnO4溶液18.下列實驗事實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A. B. 19.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濃度關系正確的是A.pH=4的鹽酸中:c(H+)=4.0mol?L-1B.NH4Cl溶液中:cCl-=cNH4+)C.NaCl溶液中:cNa+) + c(H+)= cCl-+c(OH-D.NaHCO3溶液中:c(HCO3-)+c(H2CO3)+ c(CO32-) =c(Na+)A.圖①可表示氨氣通入乙酸溶液至過量過程中溶液導電性的變化B.根據圖②可判斷可逆反應A2(g)+3B2(g)2AB3(g)的ΔH0C.圖③表示等體積、等pH的鹽酸與醋酸溶液加入等量水稀釋時的pH變化D.圖④可表示壓強對可逆反應A(g)+B(g)2C(g)+D(g)的影響,乙的壓強大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0分)三、填空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0分)2110分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中和熱的實驗步驟如下:步驟一:用量筒量取50ml 0.50 mol?L-1鹽酸倒入小燒杯中,測出鹽酸溫度t1;步驟二: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另一溫度計測出其溫度t2;步驟三:將NaOH溶液倒入小燒杯中,設法使之混合均勻,測得混合液最高溫度t3。回答下列問題:(1)步驟三中倒入NaOH溶液的正確操作是__________。A.沿玻璃棒緩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2)使鹽酸與NaOH溶液混合均勻的正確操作是________(填序號)。A.輕輕地振蕩燒杯 B.揭開硬紙片用玻璃棒攪拌C.用溫度計小心攪拌 D.用套在溫度計上的環形玻璃攪拌棒輕輕地攪動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NaOH溶液和鹽酸測中和熱,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反應中若因為有放熱現象,而造成少量HCl在反應中揮發,則測得的中和熱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22.(16分)回答下列問題。(1)常溫時,FeCl3 溶液的pH 7(填“>”、“<”或“=”),實驗室配制FeCl3溶液時常將FeCl3固體先溶于較濃的鹽酸溶液中,然后再用蒸餾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原因是 ;將FeCl3溶液蒸干、灼燒,此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學方程式是 。(2)25℃時,向0.1 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體,當固體溶解后,測得溶液pH減小,主要原因是 。 (3)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a+、CH3COO-四種離子。①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種溶質,該溶質的名稱是 ,該溶液中四種離子的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②若溶液中四種離子的大小順序為c(Na+)>c(OH-)>c(CH3COO-)>c(H+),則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為 。③若溶液中c(Na+)=c(CH3COO-),則該溶液顯 (填“酸性”、“堿性”、“中性”),該溶液由體積相等的稀NaOH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則混合前c(NaOH) c(CH3COOH)(填“>”、“<”或“=”)。23.(12分氮氧化物是空氣的主要污染物,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種方法。用催化技術可將超音速飛機尾氣中的NO和CO轉變成CO2和N2,其反應為:2NO+2CO2CO2+N2,為了測定在某種催化劑作用下的反應速率,在某溫度下測得不同時間的NO和CO濃度如下表:時間(s)024c(NO) ( mol?L-1)1.00×10-32.50×10-1.00×10-4c(CO) ( mol?L-1)3.60×10-3’2.70×10-3回答下列問題(均不考慮溫度變化對催化劑催化效率的影響):(1)前4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NO) ! 。(2)當質量一定時,增大固體催化劑的表面積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圖表示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上述反應中二氧化碳濃度隨溫度(T)、催化劑表面積(S)和時間(t)的變化曲線。 ①該反應的ΔH0(填“>”、“<”或“=”)。②若催化劑的表面積S1>S2,在答題卡圖中畫出c(CO2) 在T2、S2條件下達到平衡過程中的變化曲線。3)在恒容的密閉容器中,上述反應達到平衡后,改變某一條件,下列示意圖正確的是(1)前4s內NO1.00×10-31.00×10-24.(12分沉淀溶解平衡也有平衡常數,稱為溶度積常數,符號為Ksp,對于某沉淀溶解平衡:MmAn(s)mMn+(aq) + nAm-(aq),Ksp=[c(Mn+)]m[c(Am-)]n。(1)常溫時,Fe(OH)3的Ksp=1×10-38,要使溶液中的Fe3+沉淀完全(殘留在溶液中的c(Fe3+)<10-5 mol?L-1),則溶液的pH最小為 。(2)某溫度時,在100g水中溶解0.74g Ca(OH)2達到飽和,此時溶液的體積約為100 m則該溫度下Ca(OH)2的溶度積常數Ksp= 。(寫出計算過程)(12分) (1)3(4分)(2)Ca(OH)2的物質的量=0.74g/74 g?mol-1=0.01mol 2分c(Ca2+)=0.01mol/0.1L=0.1 mol?L-1; 1分c(OH-)=0.02 mol/0.1L=0.2 mol?L-1 1分Ksp=c(Ca2+)?c2(OH-) 2分=0.1×0.22=4×10-3 mol3?L- 2分 www.gkstk.cn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解析版】廣東省廣州市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試題(化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25589.html
相關閱讀:2016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有答案人教版)
高二化學上冊酸堿中和滴定課時訓練專題
高二化學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練習題(帶答案)
福建省晉江市永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3)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