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浙江省杭州十四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 Word版含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杭十四中201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測試高二年級語文學科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時間:2015年1月19日8時至9時40分;2.答題前,務必先在答題卡上正確填涂班級、姓名、準考證號;3.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答題無效。請按題號在各題的答題區域(黑色線框)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4.本試卷滿分100分,共8頁。一(24分)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上溯sù 哺(fǔ)育? 取締(dì) 猝(cù)發B. 綢(chóu)繆? 露(lù)面? 偎(wèi)依 洄(huí)游C. 剎(chà)那? 創(chuàng)傷? 行(háng)頭 纂(zuǎn)修D. 粗獷(guǎng)? 剽(piāo)悍? 氛(fēn)圍 噱(xué)頭2.下列選項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3分) A.不憚 龜裂 泄秘 志同道和B.緙絲 臼齒 乳酪 舉案齊眉C.嗜好 鮭魚 犁鏵 蝸腳虛名D.修茸 透漏 彭殤 隕身不恤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①他比先前沒什么大的改變,________老了些,但也還未留胡子。②但是他覺得在官方的批準或默許里面,老是 著使人懷疑的成分。③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氣似的,很________地去想這樣一件不可能的事情。④現在有人譏諷我有農民的________,我并不羞恥,我就是農民的兒子。A.但是 包藏 放縱 品行? B.單是 飽藏 放肆 品性C.單是 包藏 放肆 品性? D.但是 飽藏 放縱 品行4.下列選項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生活按部就班,波瀾不驚,有沒有想過為生活按一下“暫停鍵”,放慢步伐,也認真審視自己走過的路。B.又見那老鴉有一陣刮刮的叫了幾聲,仿佛他不是號寒啼饑,卻是為有言論自由的樂趣,來驕這曹州府百姓似的。C.接著作者形象而生動地從“風華從樸素出來,幽默從忠厚出來,腴厚從平淡出來”這三句話,條分縷析了朱自清的散文藝術,給讀者以美的享受。D.這次的會議籌備工作紕漏不少,最大的問題就是工作人員沒有全局意識——這種目無全牛的做法必須予以糾正。5.下列選項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因為內外壓力而暫!俺鍪蹏庇媱澋鸟R耳他政府,23日宣布了一項修改版的“出售國籍”法案,打算繼續在歐盟范圍內出售馬耳他國籍。 B.記者從相關人士處獲悉,日前,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召開《關于實施居民生活用氣階梯氣價(征求意見稿)》。 C.中學生寫作文要留心觀察各種事物、各種現象,要有真情實感,切忌不要胡編亂造。 D. 城市網絡化建設的最大優勢是淡化行政區劃觀念,沖破地方保護主義,形成穩步前進、 和諧發展、共同合作的新格局。 6. 將下列語句填入文中的橫線處(只填序號),使上下文意思連貫的一項是(3分)往往其他詩人讓我們失望的時候,我們便會想到華茲華斯, 他會告誡我們,如果人人在未來十年里,一有機會就盡可能仰面朝天地躺在荒野高原上,無所事事,那么全世界的情況就會好很多。 (普利斯特利《論無所事事》)①你也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發現有關這方面最好的敘述②他活得夠長的,足可以把他年輕時的大多數見解收回③因為他深知無所事事的奧妙,你可以說,沒有誰比他做得更好了④可我認為他絕不會對其中一個想法反悔⑤他要是仍然在世,肯定會比以往更加熱情而經常地宣講他的信條;他或許還會攻擊瑟夫里奇先生來維護我們倆⑥那就是世間再也沒有什么比無所事事地凝視大自然更能使人心靈凈化,更能使人健康了A.③①⑥⑤②④? B.②④③①⑥⑤C.③①②④⑥⑤? D.②④⑥⑤③①7.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用簡潔的語言分條概括“社會性的焦慮”的特性。(3分) 和純粹個人的焦慮不同——那是在任何社會里都免不了的,社會性的焦慮特屬于某些社會或時代,它是一種廣泛的心神不安和精神不定,是一種彌漫于社會不同階層的焦慮,它不會輕易消退,不容易通過心理的調適而化解,結果有時就成為悲劇性的——或者是個人的自戕;或者是向社會和他人的暴力的發泄。所以,探討一下這種焦慮的成因很有必要。8.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選做三小題)(3分) ① ,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 ② , ,淡煙暮靄相遮蔽。(王實甫《長亭送別》) ③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顏色憔悴, 。(《漁父》) ④鵬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莊子《逍遙游》)二. 古詩文閱讀(18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12分) 報任安書(節選) 司馬遷①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父母,顧妻子,至激于義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少卿視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仆雖怯懦,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②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③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上計軒轅,下至于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芮邑撓挛匆拙,下流多謗議。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身直為閨閣之臣,寧得自引深藏于巖穴邪?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仆之私心剌謬乎?今雖欲自雕琢,曼辭以自飾,無益,于俗不信,適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書不能悉意,略陳固陋。9.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義有誤的一項是(3分)A.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 拘系犯人的繩索,這里指囚禁B.思垂空文以自見 指文章著作。不能以文章建立功業,故稱“空文”C.稽其成敗興壞之理 考察D.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 卑鄙齷齪10. 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退論書策以舒其憤 比去,以手闔門 B.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C.仆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D.至激于義理者不然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11. 下列各項中,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分) A.司馬遷既訴說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難以形容的痛苦,又贊頌了許多境遇悲慘而 德才不凡的歷史人物,表明自己發憤著書、雪恥傳名的頑強意志。B. 選文列舉歷史上著名人物受罰就刑的態度,發憤著書的事例,《史記》的內容和寫作 意圖等等,一事接著一事,一例接著一例,用重疊排比的句式,情辭真切。C.選文第四段,作者在用“腸一日而百回”描述自己的痛苦之情后,說明自己雖然身處 要職,有權力“推賢進士”,但自己的意愿和世俗都不允許這樣做。D.人們歷來推崇司馬遷“文有奇氣”。這種奇氣,主要是由作者蓄積已久的對黑暗現實 的深刻認識和內心強烈的悲憤之情凝聚而成,在字里行間表現為憂愁幽思和激憤慷慨。 12. 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3分)①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父母,顧妻子。(1分)②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2分)(二)閱讀下面的一首宋詞,完成13—14題。(6分) 阮郎歸?初夏 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沉①煙,棋聲驚晝眠! ∥⒂赀^,小荷翻,榴花開欲然②。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注釋①亦寫作“水沈”,木質香料,又名沉水香。②同“燃”。這首詞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描寫景和人,請就一種手法作具體分析。(3分)在蘇軾之前,寫女性的閨情詞,總離不開相思、孤悶、疏慵、倦怠、種種弱質愁情。這首詞卻寫出了別樣的閨情。請作簡要闡釋。(3分)三.現代文閱讀。(18分)閱讀下文,完成15--19題故鄉的沉淪 于耿立 (1)曾看到過一幅照片:一個農民在故鄉新建成的樓房前呆坐,他的膚色是久在風雨暴曬下才有的醬色。我心中涌起莫名的風雨飄絮的黍離之情,只覺得無邊的鄉村在沉淪,或者說在一點點坍塌。(2)鄉土的中國,故鄉的中國,真的轉換這么快?一夜之間,土地里不再種出莊稼,而是種出了成片的高樓!稗r民上樓”,就如鐮刀割下了谷子,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個精神的事件。有人說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聲巨響,而是一聲嗚咽。谷穗碰到鐮刀是嗚咽,大樹遭遇斧頭是嗚咽,而故鄉田園風光的消逝更是嗚咽。(3)有一個成語叫背井離鄉,“背”是背離,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寧愿理解“背”為背負,一個背負著故鄉井水的人是有底氣的,無論走到哪里都有故鄉井水的滋潤浙江省杭州十四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60929.html

相關閱讀: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陜西省寶雞園丁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2Wo
2019級高二語文期中試題
陜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
2019學年高二語文上冊寒假練習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