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5高二地理寒假作業練習題精選(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學習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最新高二地理寒假作業練習題精選

地理網為大家整理了高二地理寒假作業練習題精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練習。并祝各位同學在寒假中過的快樂!!!。

一、選擇題

1.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發展所具有的明顯優勢是

()

A.產業基礎 B.科技實力和人才隊伍

C.著名的僑鄉 D.腹地范圍

【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區僑鄉的優勢,是長江三角洲地區所不具有的。

【答案】 C

下圖為1980~2008年深圳工業總產值的增長示意圖。讀圖,完成2~4題。

2.深圳經濟特區建立的主要區位條件有()

①位于亞熱帶地區,氣候條件優越 ②位于東南沿海,毗鄰港澳地區 ③位于珠江口,水陸交通便利 ④位于珠江三角洲,科技力量雄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1990年以前深圳工業產值增長緩慢,主要原因是()

①外商投資規模相對較小 ②勞動力相對不足 ③工業基礎設施比較落后 ④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4.深圳從1980年的3萬多人口,到目前常住人口超過1 000萬,有關其人口快速增長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主要緣于該市工業快速發展 ②反映該市的出生率持續升高 ③使城市用地類型趨于單一 ④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2題,經濟特區的建立,主要是為了吸引外資,促進第二、三產業的發展,故與氣候條件關系不大。成立特區之前,深圳的工業總產值為零,工業基礎和科技力量非常薄弱。第3題,1990年以前,珠江三角洲工業化進程處于第一階段,外商投資規模較小,多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附加值較低,工業產值增長緩慢。第4題,深圳經濟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遷入,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也使城市用地類型趨于多樣化。

【答案】 2.D 3.B 4.A

改革開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區迅速推進工業化,同時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下圖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總產值增長圖。讀圖,回答5~7題。

5.珠江三角洲工業化進程中的階段Ⅰ、Ⅱ兩個發展階段的主導產業分別是

()

A.原料導向型產業、動力導向型產業

B.勞動力導向型產業、市場導向型產業

C.勞動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

D.高新技術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

6.以下屬于階段Ⅰ工業發展特點的是()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費品加工工廠

B.外商的投資規模相對較大

C.工業附加值增長較快

D.成為我國最大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7.以下不屬于珠江三角洲地區在階段Ⅱ進行產業升級的原因的是()

A.全國對外開放范圍的擴大

B.新能源礦產基地的開發

C.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逐步喪失

D.發達國家和地區新一輪產業結構的調整

【解析】 第5題,20世紀70~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區主要發展了勞動密集型產業,因而工業產值低,變化小;20世紀90年代后,重點發展了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產值高,變化大。第6題,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進程的第一階段外商的投資規模相對較小,工業附加值增長較慢。第7題,珠江三角洲地區礦產資源缺乏。

【答案】 5.C 6.A 7.B

2011年的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加速推進珠江三角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大有舉措,12月26日正式通車的廣深高鐵,標志著其區域經濟一體化進入了快車道。據此并結合三種工業化、城市化模式圖,完成8~9題。

8.與圖中①②③對應的工業區正確的是()

A.美國硅谷、遼中南工業區、英國中部

B.班加羅爾、浙江溫州、珠江三角洲

C.日本九州島、意大利的中部、德國魯爾區

D.長江三角洲、閩南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9.珠江三角洲工業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政策和區位優勢完全喪失 ②交通發展緩慢,不能滿足運輸需要 ③工人的工資水平提高 ④能源短缺缺,能源價格上漲 ⑤產業升級投入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解析】 第8題,圖中①為高新技術產業,②為中小企業集聚的新興工業,③為傳統工業。遼中南為傳統工業區;珠江三角洲并不是建立在資源和能源基礎上的傳統工業區;長江三角洲是一個綜合性的工業區,既有浙江的鄉鎮企業,也有上海的高新技術產業。第9題,珠江三角洲工業成本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勞動力價格上漲,原料、能源價格上漲,發展重工業和機械制造業,進行產業升級需大量成本。

【答案】 8.C 9.D

下圖為我國某省區三大產業產值比重與城市人口比重的變化圖,其中①代表第二產業產值比重的變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變化,③代表第三產業產值比重的變化,④代表第一產業產值比重的變化。讀圖,完成下題。

10.分析圖中各曲線的變化特點,判斷該省區最可能是()

A.江蘇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

【解析】 從圖中各曲線的變化特點看,該省區的第二產業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產業,說明該省的工業經濟占主導地位,結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較大,可判斷為我國的經濟發達省份,從而確定為江蘇省。

【答案】 A

至2010年廣東省已投資l 800億元,重點新建、擴建了5個煉油項目,5個乙烯項目,并在沿海地區集中布局建設了5個石化基地,進軍亞洲石化生產中心。據此回答11~12題。

11.廣東大力發展石化產業的優勢條件不包括()

A.市場廣闊 B.海運便利

C.產業基礎較好 D.原料豐富

12.除石化產業外,廣東還將大力發展鋼鐵、汽車等重工業,以推動產業升級,綜合各方面條件,這些產業應以何處為基地()

A.深圳 B.珠海

C.廣州 D.中山

【解析】 第11題,廣東省資源短缺,不具備發展石化產業的資源優勢。第12題,四個城市中,廣州的產業基礎最好,所以重工業基地應放在廣州。

【答案】 11.D 12.C

二、綜合題

13.讀圖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山東省總面積15.78萬平方千米,2007年城鎮化水平為46.75%,已經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隨著環渤海經濟圈的崛起,黃河經濟帶的振興,2000年到2006年山東從事第二產業的人口從1 286萬增加到1 870.3萬。近年來山東已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

(1)從材料和圖可以看出,山東省工業化主要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兩個方面。

(2)從圖中可以看出山東省城市化快速推進主要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兩個方面。

(3)山東省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

(4)山東是我國著名的水果之鄉,你認為城市化對這一地區的水果生產是否有利,試說明理由。

【解析】 第(1)、(2)題較為簡單,仔細閱讀材料和圖即可得出正確答案。第(3)題,城市化過程中會產生各種污染問題。第(4)題,對該觀點既可肯定也可否定,但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若肯定,可從水果的消費市場來考慮,若否定,可從水果的用地方面來考慮。

【答案】 (1)工業產值增加 從事第二產業的人口增加

(2)城市面積增加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上升

(3)空氣污染 水污染 固體廢棄物污染 噪音污染(任答兩項)

(4)有利。隨著城市人口增加,對水果的需求增加,帶來廣闊市場。(或不利,城市化占用大量耕地,使果樹種植面積減少。)(合理即可)

14.讀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泛珠三角是指珠三角及其聯系比較密切的經濟地區,包括港澳和粵、桂、閩、贛、湘、滇、黔、川、瓊9省區。

材料二 從中國80年代開始,由于社會政治穩定、市場潛力巨大、勞動力成本低、產業配套能力強和現代物流發展快等優勢,成為接受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陣地。而珠江三角洲又處于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到目前,它已經出現了兩次大規模的產業升級與產業轉移。

材料三 珠三角地區產業結構演變圖

(1)簡要分析說明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發展的有利區位因素。

(2)圖中A代表的產業是什么?在第一次產業升級與轉移中,珠江三角洲地區A產業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制約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珠江三角洲地區應如何調整產業結構,做好第二次產業升級工作?

【解析】 第(1)題,屬基礎題目,熟練掌握教材即可回答,也可按工業區位因素分析思路去總結。第(2)題,A產業的判斷,應弄清珠江三角洲比香港所具有的優勢。分析得出,當時珠江三角洲勞動力豐富且相對廉價,故A產業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另外第一次產業轉移,珠江三角洲還有土地廉價、政策優惠的優勢。第(3)題,經過第一次產業轉移,珠江三角洲工業化迅速發展,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土地緊張,地價上漲,環境污染加劇,礦產、能源短缺等,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第(4)題,結合圖示,珠江三角洲產業應向欠發達的相鄰地區轉移,同時要大力發展技術型產業和第三產業。

【答案】 (1)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市場機制比較完善;工業基礎和自然條件好;僑鄉。

(2)勞動密集型產業。原因:該地有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廉價的土地,優惠的政策。

(3)用地緊張,地價上漲;環境污染加劇;礦產、能源短缺。

(4)勞動密集型、資源加工制造業要逐步向優勢明顯的周邊地區轉移;珠三角地區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和生態工業。

以上就是高二地理寒假作業練習題精選,更多精彩請進入高中頻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44923.html

相關閱讀:2014-2015學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試題練習
高二物理學習技巧
高二文科地理如何學
化學高二選修1第4章同步練習:垃圾資源化
高二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總結:勸學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