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成績的提高是同學們提高總體學習成績的重要途徑,大家一定要在平時的練習中不斷積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二地理寒假作業:選擇題,希望同學們牢牢掌握,不斷取得進步!
讀中國西北地區局部圖,完成1~4題。
1.圖中有明確區域邊界的是
A.庫布齊沙漠
B.土默川平原
C.呼和浩特市
D.陰山山脈
2.河套平原從地固澤鹵,不生五谷發展成為塞外糧倉主要是由于該地
A.地質條件穩定
B.年降水量增多
C.灌溉條件改善
D.黃河水量減少
3.河套平原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A.濕地破壞 B.森林銳減
C.水土流失 D.土壤鹽漬化
4.造成河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 B.海拔 C.水 D.熱量
黃淮海流域有2億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飲水困難,工農業發展受到嚴重制約。我國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計劃于2014年底通水,該工程將大大緩解黃淮海地區的用水緊張狀況。下圖為南水北調中線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
5.下列有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提高漢江下游的防洪壓力
B.有利于提高晉煤水運的能力
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澇災害
D.帶動沿線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
6.黃淮海地區水資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
①人口稠密,經濟發達,需水量大
②降水較少,徑流量不足
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
④水資的污染浪費嚴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美國農業生產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其具體表現就是形成了一個個農業帶,如右圖所示。據此回答7~8題。
7.對美國農業區域專門化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
A.追求生態效益
B.追求經濟效益
C.便利的交通條件
D.完善的制度、法規
8.有關美國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F處為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干燥,光合作用強,棉花帶分布在此
B.A處為乳畜帶,這里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
C.B為小麥帶,北部由于冬季較長,種植冬小麥,中部則種植春小麥
D.C、D、G分別是玉米帶、棉花帶、亞熱帶作物帶
我國平均每年有20個天然湖泊消亡。統計表明,湖北省20世紀50年代共有湖泊1 052個,有千湖之省的美譽,而目前只剩下83個。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縮小四成,由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煙波浩渺的大湖相繼消亡,湖泊逐漸向鹽湖、干鹽湖方向發展。閱讀上述文字,完成9~10題。
9.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國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圍湖造田 ②上游水土流失嚴重 ③蒸發和下滲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湖泊環境惡化后,造成水災頻發的原因是
A.湖泊水對河水的補給量減少 B.湖泊的調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劇 D.水資減少
陜西榆林地區烏金(煤)遍地,資豐富,該地村村點火,處處冒煙,被人們戲稱為黑三角。據此回答11~12題。
11.在資開發初期,當地適合發展
A.食品工業 B.高耗能工業 C.農產品加工工業 D.高技術工業
12.在黑三角教訓之后,該地區逐漸形成下圖所示的發展模式。有關該模式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實現了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的雙重效益
②該模式減小了生產規模,延長了產業鏈
③加強了對當地資開發和利用的廣度和深度
④該模式擴大污染范圍和污染物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右圖是我國西氣東輸二線工程管線走向示意圖。讀圖完成13~15題。
13.我國決定建設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所考慮的最主要因素是
A.經濟發展 B.環境質量
C.就業需要 D.國際背景
14.設計西氣東輸二線工程主干管線走向時所考慮的最主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工資水平
C.消費市場 D.國家政策
15.圖中甲地主要的環境問題是
A.資短缺 B.環境污染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城市化發展的動力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強弱不同。下圖分別為長江三角洲部分區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圖(圖1)和城市化動力強度比較圖(圖2)。讀圖回答16~17題。
16.圖所示地區城市化水平的空間分布特征為
A.南高北低 B.南北低,中部高
C.東高西低 D.從東南向西北遞減
17.目前蘇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動力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區位交通條件對蘇州城市化發展影響較小
B.南通城市化的主導力量是農村工業化
C.南京市的外資吸引力小與區位交通條件差有關
D.杭州的優惠政策對城市化發展影響不大
18.下圖表示1986~2010年深圳市勞動用工需求結構的變化,這種變化反映了該市
A.近年第二產業比重上升 B.近年產業升級加快
C.勞動密集型產業比重逐年提高 D.勞動人口平均年齡明顯減小
讀我國三大自然區(Ⅰ、Ⅱ、Ⅲ)圖,回答第19題。
1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理界線P南北兩側種植業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條件不同
B.Ⅲ區比Ⅱ區緯度低,故熱量比Ⅱ區充足
C.Ⅲ區和Ⅰ區所處緯度差不多,光照條件相同
D.Ⅱ區比Ⅰ區北部降水少,故以400 mm等降水量線與I區北部為界
讀黃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圖,完成20~22題。
20.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黃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濕性
②黃土高原地區夏季多暴雨
③黃土土質疏松
④森林破壞嚴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關于圖中a、b、c、d的利用和治理措施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A.a處通常用作耕地 B.b處適宜開墾成梯田,種植水稻
C.c處應大力植樹造林 D.d處宜打壩建庫
22.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
①植樹造林 ②平整土地 ③打壩淤地,修建水庫 ④深耕改土
⑤緩坡上修筑水平梯田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讀我塔里木盆地荒漠化發展地區分布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荒漠化發展地區),完成23~25題。
23.塔里木盆地荒漠化發展地區主要分布在
①盆地邊緣地區
②河流頭地區
③盆地中央
④綠洲地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近幾十年,該地區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干旱,降水稀少
B.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
C.工業化的迅速發展
D.大量開采鐵礦和有色金屬礦,破壞植被
25.針對該地荒漠化問題,下列治理措施中正確的是
①控制人口增加,少數地區可以進行生態移民 ②控制農業規模,合理用水
③在荒漠化土地上,大量種植需水量大的樹木,防風固沙 ④對已經嚴重荒漠化的土地進行封沙禁牧 ⑤擴大水田面積,利用水田等人工濕地調節當地氣候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德國魯爾區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經濟結構進行了大規模調整,根據下面的魯爾區產值結構圖(圖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學知識
回答26~27題。
26.圖中反映魯爾區經濟結構調整前后的顯著變化是
A.重工業產值比重下降,輕工業產值比重上升
B.第二產業迅速發展,第三產業產值比重增大
C.鋼鐵工業產值比重下降,化學工業產值比重上升
D.鋼鐵企業規?s小,化學企業規模擴大
27.調整后,魯爾區的煉鐵廠集中到西部,有的煉鐵高爐建到了荷蘭海邊,主要原因是
①盛行風會將煙塵吹向海洋,減輕大氣污染 ②靠近鹿特丹港及萊茵河,降低運費 ③可將鐵礦石煉鐵后的廢渣提供給荷蘭填海造陸 ④魯爾區西部和荷蘭勞動力豐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讀田納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圖和流域內甲地降水量與氣溫變化圖,回答28~29題。
28.甲地區防洪水庫為雨季蓄洪騰出庫容較為合理的時間為
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4~5月
29.下列關于田納西河流域治理與開發的經驗,錯誤的是
A.設置專門開發機構,健全法規,完善管理
B.不斷加大開發力度
C.不建工廠,防治大氣污染
D.因地制宜選擇開發重點,形成各具特色的開發模式
30.下列關于地理信息技術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RS可以全面系統地提供資狀況,但不能對信息進行及時更替
B.在GPS中,如果地面接收機接收到4顆以上衛星的信息,就可計算并顯示出處在運動狀態中的接收機的運動速度并預測運動方向
C.2005年,我國對珠峰高度進行了新的測量,科考人員隨身攜帶了GPS,主要是為了避免在復雜的地形中迷失攀登方向
D.利用RS可以預測氣象災害,利用GIS可以模擬氣象災害
本文就是地理網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寒假作業:選擇題,希望能為大家的學習帶來幫助,不斷進步,取得優異的成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45908.html
相關閱讀:高二物理學習技巧
2014-2015學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試題練習
高二文科地理如何學
化學高二選修1第4章同步練習:垃圾資源化
高二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總結: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