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中學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年級語試題,共4頁,滿分150分,
第Ⅰ卷 閱讀題
一、現代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一段字,完成1~3題。
論低碳消費方式
“低碳經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費方式是其重要環節。低碳消費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低碳消費方式回答了消費者怎樣擁有和擁有怎樣的消費手段與對象,以及怎樣利用它們滿足自身生存、發展和享受需要的問題。它是后工業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生產關系下,消費者的消費理念與消費資料供給、利用的結合方式,也是當代消費者以對社會和后代負責任的態度,在消費過程中積極實現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費方式。這是一種基于明、科學、健康的生態化消費方式。
低碳消費方式著力于解決人類生存環境的危機,其實質是以“低碳”為導向的一種共生型消費方式,它使人類社會這一系統工程的各單元能夠和諧共生、共同發展,實現代際公平與代內公平,均衡物質消費、精神消費和生態消費;使人類的消費行為與消費結構更加科學化;使社會總產品生產過程中,兩大部類(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的生產更加趨向于合理化。
低碳消費方式特別關注如何在保證實現氣候目標的同時,維護個人基本需要獲得滿足的基本權利。由于滿足基本需要的人權特性和有限性,在面臨資與環境約束的情況下,應該把有限的資用于滿足人們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費。人們應該認識到:生活質量還包括環境質量,若環境惡化,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最終會下降。在環境資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費方式是一種更好地提高生活質量的消費方式。
低碳消費方式體現了人們的一種心境、一種價值和一種行為,其實質是消費者對消費對象的選擇、決策和實際購買與消費的活動。消費者在消費品的選擇過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態,根據一定時期、一定地區低碳消費的價值觀,在決策過程中把低碳消費的指標作為重要的考量依據和影響因子,在實際購買活動中青睞低碳產品。低碳消費方式代表著人與自然、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生式發展。低碳消費方式的實現程度與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社會消費化和習慣等諸多因素有關。因此,推行低碳消費方式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從經濟學上講,消費包括生產消費和非生產消費。生產消費是指生產過程中工具、原料和燃料等生產資料和生產勞動的消耗。非生產消費的主要部分是個人消費,是指人們為滿足個人生活需要而消費各種物質資料和精神產品;另一部分是非生產部門如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在日常工作中對物質資料的消耗。因此,推動“高碳消費方式”向“低碳消費方式”的轉變應該是全社會的共同職責,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實現國家利益、企業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1.下列對“低碳消費方式”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低碳消費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選擇。
B.低碳消費方式是當代消費者對社會和后代負責任地積極實現“三低”的消費方式。
C.低碳消費方式是一種基于明、科學、健康的生態化消費方式。
D.低碳消費方式是以“低碳”為導向、著力解決人類生存環境危機的一種共生型消費方式。
2.下列表述,符合原意思的一項是( )
A.低碳消費方式是在維護個人基本需要獲得滿足的基本權利之后,特別關注保證實現氣候目標的生態消費方式。
B.因為滿足基本需要的人權特性及有限性,所以在面臨資與環境約束的情況下,應該把有限的資用于滿足人們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費。
C.消費從經濟學上講包括生產消費和非生產消費方式,所謂非生產消費就是人們為滿足個人生活需要而消費各種物質資料和精神產品。
D.人們如果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實現低碳消費方式,就必然可以解決當前存在的環境日益惡化和資短缺問題。
3.根據原的內容,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當前,人們都在追求生活質量的提高,但是也應該注意環境的質量,如果環境惡化,人們的生活質量就會受到影響。
B.消費者對消費對象的選擇、決策和實際購買與消費的活動會受到心境與價值觀的影響。
C.因為低碳消費方式代表著人與自然、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生式發展,所以推行低碳消費方式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D.不管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是團體還是個人,都在消費著各自所需的物質資料,因此,從“高碳消費方式”向“低碳消費方式”的轉變應該是全社會的共同職責。
二、古代詩閱讀(33分)
(一)言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言,完成4—7題。
趙咨
趙咨字楚,東郡燕人也。父暢,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舉孝廉,并不就。延熹元年,大司農陳奇舉咨至孝有道,仍遷博士。靈帝初,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為宦者所誅,咨乃謝病去。太尉楊賜特辟,便飾巾①出入,請與講議。舉高第,累遷敦煌太守。以病免還,躬率子孫耕農為養。盜嘗夜往劫之,咨恐母驚懼,乃先至門迎盜,因請為設食,謝曰:“老母八十,疾病須養,居貧,朝夕無儲,乞少置衣糧!逼拮游镉,一無所請。盜皆慚嘆,跪而辭曰:“所犯無狀,干暴賢者!毖援叡。咨追以物與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議郎,辭疾不到,詔書切讓,州郡以禮發遣,前后再三,不得已應召。復拜東海相。之官,道經滎陽,令敦煌曹?,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謁候,咨不為留。?送至亭次,望塵不及,謂主薄曰:“趙君名重,今過界不見,必為天下笑!”即棄印綬,追至東海。謁咨畢,辭歸家。其為時人所貴若此。咨在官清簡,計日受奉,豪黨畏其儉節。視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議郎。抗疾京師,將終,告其故吏朱祗、蕭建等,使薄殮素棺,籍以黃壤,欲令速朽,早歸后土,不聽子孫改之。乃遺書敕子胤曰:“……但欲制坎,令容棺槨,棺歸即葬,平地無墳。勿卜時日,葬無設奠,勿留墓側,無起封樹……”朱祗、蕭建送喪到家,子胤不忍父體與土并合,欲更改殯,祗、建譬以顧家,于是奉行,時稱咨明達。
(節選自《后漢書,趙咨傳》)
[注]①飾巾出入:以幅巾戴頭上,不加冠冕,出入朝廷。
4、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所犯無狀,干暴賢者 干暴:凌犯,侵擾
B、朝夕無儲,乞少置衣糧 置:添置,置辦
C、之官,道經滎陽 道:取道
D、?送至亭次,望塵不及 次:旁邊
5、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能表明趙咨“有孝行”的一組是( )(3分)
①大司農陳奇舉咨至孝有道,仍遷博士
②咨恐母驚懼,乃先至門迎盜
③以病免還,躬率子孫耕農為養
④老母八十,疾病須養,居貧,朝夕無儲,乞少置衣糧
⑤迎路謁候,咨不為留
⑥告其故更朱祗、蕭建等,使薄殮素棺
A、①②④ B、②④⑥C、①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對原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趙咨出身于書香門第,有孝行,因而州郡都推舉他為孝廉。盡管他不愿接受召舉,但后又經陳奇舉薦,還是出做官了,并且不斷升遷。
B、趙咨在強盜打劫時,怕母親受到驚嚇,先到門口迎盜,表現了他的“孝”;他做過官,可家里非常清貧,又表現了他的“廉”。
C、趙咨上任東海相經過滎陽時,不因為曹?曾效法自己孝廉而停留。曹?感到很慚愧,竟然丟下官印,追到東海,拜見趙咨后辭官回家。
D、趙咨因病免職,回家率子孫種田,用自己的德行讓強盜慚愧,幾次推讓官府授職,所以越發被朝廷推重。
7、把言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以病免還,躬率子孫耕農為養(3分)
譯:
⑵言畢奔。咨追以物與之,不及(4分)
譯:
⑶其為時人所貴若此。(3分)
譯:
(二)古代詩歌閱讀(8分)
8.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后面的問題(8分)
題春晚
周敦頤
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
吟余小立闌干外,遙見樵漁一路歸。
⑴聯系全詩看,第三句中詩人“小立”時見到的景物主要有哪些?(3分)這些景物組成的畫面有何特點?(2分)
答:
⑵全詩是如何扣住題目的“晚”字寫的?(3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9.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長天一色。
(2)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3)悟已往之不諫,_____。實迷途其未遠,____。 _______,風飄飄兒吹衣。
三、學作品閱讀(22分)
閱讀下面的字,完成10-13題。
說 荷
趙英
①無數次邂迢荷,從未像現在這樣令我感到心靈的震撼。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冽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見,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龜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壯碩挺拔的荷昂揚如常地站立,周圍還有倔強地從地縫中鉆出尖尖角的小荷。原在水里生水里長的荷,雖無雨洗塵、無水滋潤,田田荷葉依然綠干亭亭翠葉如蓋,片片相連相擁相依,充溢著一派勃勃生機;一枝枝飽滿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花,在灼灼陽光下,顯得出奇的艷麗、鮮亮,婀娜多姿地搖曳在清新、生動的碧綠中,豐潤鮮靈有流香。
②荷,在惡劣的環境中創造著生命的奇跡,它勃發的英姿,是對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諷,更是不言屈服的頑強抗爭。
③早就聽說過荷的故事。一顆在地層深處沉睡幾千年的古子,一經挖出,只要給它充足的陽光和水分,它便奇跡般地長出綠葉,綻放花朵,結出果實。這就是生命不甘泯滅的勇敢而執著的荷。
④每有狂風襲,靜靜的荷便如千萬勇士高舉著盾牌,凝聚起強大的力量,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最終,狂妄的風在它的面前乖乖地敗退。荷,靜立如,依然故我。
⑤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綿綿,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纖纖彈起無數古箏,那頓挫有致、浸透著生命高貴氣息的縷縷清音,似一朵朵初綻的音符,挾著荷空靈、灑脫的美韻輕輕飛揚;畹镁裆,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紅顏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腸蕩氣,擲地有聲。
⑥當凜冽的寒風裹著雪片飛,在荷的周圍瘋狂地咆哮、翻卷時,荷的葉,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斷了。荷還是不肯摧眉折腰,還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見冰天雪地中屹立著它獨立自尊、不餒不屈的錚錚傲骨。
⑦在風雨冰雪的洗禮中,在百搬磨礪的錘煉中,荷,洗盡鉛華,風清骨俊,矯健中自有別樣的典雅端莊、柔媚明艷。而它不受風塵誘惑的瀟灑出塵,那一派清遠的標致與神韻,不知令多少愛荷的人如醉如癡!
⑧據記載,遠古,荷還不被西方人認識時,它卻早已贏得了中國人民的賞識與喜愛。那些精神的種荷者,更是將荷看做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們遠離人欲橫流的凡俗社會,隱居間,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淺吟低唱,贊荷、詠荷、賦荷,借荷出泥不染、剛正不阿的高風亮節,抒發自己不慕榮華不求高貴不媚不諂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閃爍著高尚靈魂光輝的荷,早早地就在《詩經》中綻放了:“有扶蘇,隰有荷華”“彼澤之陂,有蒲與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接天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等眾多的荷姍姍而,紛紛亭亭玉立在詩人華美、雋永的詩章中,盡展君子的襟懷、佳人的風采,至今還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輝,輕輕叩動著紅塵人的心扉。
⑨楚楚動人的荷,永遠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畫屏般的荷塘,風吹綠葉送爽,縷縷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誰會沉醉忘卻歸路,在這高雅、脫俗的凈地,細拂心塵,頓開茅塞,靜靜聆聽一次有關生命真諦的訴說?
⑩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動得寵辱皆忘的人,才能走進它滿載生命之花的夢中。
(選自《美》2002年第10期,有刪改)
10、第①段描寫荷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4分)
11、第④-⑥段描繪了荷跟風雨冰雪的頑強抗爭。聯系上下看,寫這些有什么作用?(6分)
12、根據第⑧段的內容概括古代精神的種荷者“種荷”的主要方式。(4分)
13、結合原,回答下面的問題。(8分)
(1)第⑧段最后說,在古代人的詩章中,荷盡展君子的襟懷,至今還在“輕輕叩動著紅塵人的心扉”。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4分)
(2)第⑨段說,楚楚動人的荷,能使人“靜靜聆聽一次有關生命真諦的訴說”,這“生命的真諦”是什么?(4分)
第Ⅱ卷 表達題
四、語言字運用(26分)
14.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3分)
A.戳穿 融會貫通利害得失慪心瀝血
B.瀉漏 班門弄斧穿流不息過飾非
C.軼事 膾炙人口改弦更張艱苦卓絕
D.狙擊 淵遠流長恂私舞弊枉費心機
15.下列各句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從那以后,施特勞斯圓舞曲才登堂入室,從普通舞會的通俗伴奏舞曲成為正統的新年音樂會的主要旋律。
B. 唐代詩人輩出,寥若晨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就是杰出代表。
C.有些根本就不關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們看,平民意識猶如一塊一不名的破布。
D.近,一些封建迷信活動在一些地方又有所抬頭,一些共產黨員對于封建迷信活動不但不管,甚至還參與其中,對封建迷信活動的蔓延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16.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且句意明確的一項是( ) (3分)
A.劇組全體成員經過一年零三個月的苦戰,一部情節新、演員新、技術新的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終于與觀眾見面了。
B. 富士康“十連跳”事件警示我們:一個企業如果只是以獲取利潤為發展目標,而忽視員工企業化的需求,員工就會產生落寞、抑郁的情緒,容易走向極端。
C.90%以上未得過麻疹和沒接種過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觸麻疹病人后都會發病,因此這些人應及時接種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場所。
D.去年下半年以,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一些有條件的地區加快了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步伐。
17. 填入橫線上的內容,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今年清明剛過,這好雨就了。________ 。一群孩子還在這霏霏細雨中玩著籃球,他們似乎并沒發覺;即使發覺了,恐怕也會是“斜風細雨不須歸”吧。
①你再看看地面吧!一點點顏色變濃,而后漸漸有了小水泊,那若蜻蜓點水的紋圈不就是春雨的杰作嗎?
②杜甫在《春夜喜雨》里說春雨“潤物細無聲”,今年這雨除了無聲,還隱匿了行跡。
③你看看黝黑的門洞吧!那細若蛛絲的不就是春雨嗎?
④你再看看籠于煙雨蒙蒙中的遠吧,那不是披了輕紗的少女的胴體嗎?
⑤行于這雨中,你只覺得天潮潮、地濕濕,臉頰莫名涼爽,而你卻發覺不了它。
A.⑤③④①②B.③①④②⑤
C.②⑤③①④D.⑤②③④①
18.概括下面這段字的主要內容。(不超過25字) (4分)
對于五四時期的新學陣營而言,所謂“新”,代表著晚近的先進的事物,代表著現在和未的發展方向,而“舊”則是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是應該拋棄和埋葬的?墒窃谂f學陣營的眼中,所謂“新”,只是新潮的、還未經過時間考驗的東西,往往曇花一現,其中有太多需要去掉的夸飾和虛偽,而“舊”則是經過歷史檢驗的真理,是過去的精華所在。
19.按照要求,把下面三句話改寫成一個單句,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減詞語)。(6分)
①重慶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最重要的中心城市。
②1997年,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批準,重慶恢復為中央直轄市。
③悠久的歷史積淀和銳意進取的革新意識在重慶得到了綜合體現。
(1)以“重慶”為主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為主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下面的畫線句子,續寫兩句話,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4分)
現如今,個性早已成為新新人類的代名詞。“你真有個性”成為一種語言的時尚,其實,個性不是奇裝異服,不是夸夸其談。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個性就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蘇軾那笑對人生的豪邁與豁達; ________ 。
①個性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個性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
21.閱讀下面的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60分)
有人扛著瓦缸沿街叫賣,不小心手沒有抓緊,瓦缸往后掉落,只聽得“叭”的一聲,摔成碎片。但賣缸人頭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過問他:“為何摔破了缸,卻看都不看一眼?”賣缸人說:“再看多少眼也不會變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罷。”
讀了上面這段字你有些什么聯想和感受?請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1、立意自定,題目自擬。2、不少于800字。3、除詩歌外體不限。
答案
1.(3分)答案:A解析:A項,張冠李戴,原是“低碳消費方式……是低碳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2.(3分)答案:B解析:A項,顛倒順序,原是“低碳消費方式特別關注如何在保證實現氣候目標的同時,維護個人基本需要獲得滿足的基本權利”。C項,后一句話說法有誤,從原最后一自然段可知,非生產消費還包括非生產部門對物質資料的消耗。D項,從看,作者認為低碳消費方式可以改變當前的環境問題,但是,“必然”二字用得過于絕對了。
10、(4分)主要運用了反襯(或對比)的手法,描寫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龜裂的土地上荷的倔強,荷的勃勃生機。這樣寫突出了荷在惡劣環境中不言屈服的抗爭精神。(“手法”和“好處”各2分)
11、(6分)在上描寫的基礎上,使荷不屈不撓、頑強抗爭的形象更為豐滿。表明荷的美好品行是千錘百煉的結果。(句號前后內容各3分)
12、(4分)寫詩作,(2分)贊頌荷處泥不染,剛正不阿的高風亮節,抒發自己不慕榮華不求高貴不媚不諂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
13、(8分)
(1)(4分)古詩中所贊美的荷的高尚人格直到今天還在影響著物欲橫流的世俗社會中的人,還在純潔著為名利得失紛爭的心靈。(答出“紅塵人”的含義;2分;其余給2分)
(2)(4分)不論在何種惡劣的環境和情形下,遭受怎樣的痛苦和創傷,都應該堅持高風亮節、保持生命的偉力。
14.(3分)答案:C 1、解析:A.嘔;B.泄,川;D.,徇。
15、(3分)解析:答案:D A項“登堂入室”比喻做學問由淺入深,達到更高水平,不是指進入正規場合;B項“寥若晨星”指少;應為“燦若星辰”。;C項“一不名”,“名”是“占有”,這里應作“一不值”。
16. (3分)答案:D解析:A.偷換主語,可將介詞“經過”移到句子開頭。B.語序不當,“如果”放在“一個企業”前;介詞漏用,“忽視員工對企業化的需求”。C.“90%以上”存在歧義,指“未得過麻疹”的人還是“沒接種過麻疹疫苗的人”,不明確。
17.(3分)答案:C解析:②“隱匿了行跡”后面有“發覺不了它”,可見⑤接②;又因為先說難以發現,再說仔細看就能發現,可見②⑤放在前面。接下,由“看看”到“再看看”可見③在①前;而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可判斷①在④前面。正確順序為②⑤③①④。
18. (4分)五四時期新、舊學陣營對“新”“舊”的理解有差異。(或:新、舊學陣營對“新”“舊”的價值判斷不同)
19(6分)答案:(1)重慶是1997年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批準恢復為中央直轄市的綜合體現了悠久的歷史積淀和銳意進取的革新意識的我國西南地區最大最重要的中心城市。
(2)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于1997年審議批準綜合體現了悠久的歷史積淀和銳意進取的革新意識的我國西南地區最大最重要的中心城市重慶恢復為中央直轄市。
20.(4分)答案:個性就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亞里士多德那追求真理的執著與理智;
個性就是“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 ”的陶淵明那與世無爭的閑適與淡然;
個性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白 那蔑視權貴的不羈與灑脫;
個性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的李白那心懷抱負的浪漫與灑脫;
個性就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譚嗣同那蹈死不顧的英勇與豪邁。
【構思舉例】
一、從肯定“賣缸人”的角度立意:對于已經破裂的無法還原的事物、生活中的失誤缺憾,一味留戀,止步不前,是不明智的。大膽往前走,才是聰明之舉。
二、從否定“賣缸人”的角度:一旦出現了失誤損失,首先必須毫不猶豫地停下看一看,以避免犯更多的錯或者付出更多無謂的浪費!巴O驴础庇袝r需要比“不回頭地走”更大的勇氣與承受力,有時甚至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
三、從自身經歷的角度談自己因對“過去的事物戀戀不忘,以致無心前程,無法發現前面路上的美好”,從而得出要敢于放下過去的那些“摔破了的缸”;也可寫自己不敢面對生活中的失誤,總如賣缸人一樣逃避,結果是摔得更慘,得出要直面失誤,勇于反思的哲理。
附:參考譯
趙咨字楚,是東郡燕地人。父親趙暢,曾為博士學官。趙咨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很講孝道。州郡征召推舉他做孝廉,(他)并不去。延熹元年,大司馬陳奇認為趙咨特別孝順講道義而推舉他,(因而)他也升遷為博士學官。靈帝初年,太溥陳蕃、大將軍竇武被宦官誅殺,趙咨于是告病辭職離去。太尉楊賜特別征召他,讓他頭戴幅巾,不加冠冕,出入朝廷,讓他參與議論(朝政),把他推舉到很高的地位。(趙咨)多次升遷至敦煌太守。后因病被免職還鄉,親自帶領子孫們耕田養家糊口。有強盜曾經晚上去他家搶劫,趙咨害怕母親受驚,于是先一步到門口迎接強盜,同時為他們準備飯食,謝罪說:“老母親年已八十,有病需要護養,家里很窮,天天無過夜之糧,希望你們稍微留點衣物糧食!睂τ谄拮觾号捌渌麞|西,一樣也沒有請求(強盜)留下。強盜們都覺慚愧,深深感嘆,跪著告辭說:“我們做事不太像樣,侵擾了賢德之人!闭f完就跑了。趙咨追出門,把東西送給他們,沒有趕上。(趙咨)因此更加出名。(后)被征召為釋議郎,以身體有病而推辭到任,皇上下詔懇切責備,州郡長官多次以禮節送他赴任,不得已才答應。(不久)又被拜為東海的宰相,赴任時,取道經過滎陽,敦煌縣令曹?,是趙咨以前推舉的孝廉,想在路上迎接拜謁他,趙咨沒有留下,曹?送到亭子旁邊,只望見遠去的人揚起塵土卻趕不上,對主簿說:“趙咨名氣很大,現在路過我的地界卻見不著他,一定會被天下人恥笑!”馬上丟掉官印,追到了東海郡。拜謁了趙咨以后,就辭職回家。趙咨被當時的人尊重了如此地步。趙咨在官位上清廉儉約,按天數領取俸祿,豪強都敬畏他清儉的節操。當官三年,因有病而請求(回家),(后)被征召為拜議郎。在京師時與疾病作斗爭,將死時,告訴他的舊部下朱祗、蕭建等人,讓他們草草收斂,準備未漆的白木棺材,棺內覆蓋黃土,想讓自己快點腐爛,早點融入泥土,不讓后代子孫改變他的決定。于是寫信告誡兒子趙胤說:“……(你們),只要挖好墓穴,讓棺木能放進去就行了。棺木運回東郡就葬進去,不要堆墳。不要卜卦選擇良時吉日,葬時也不要設祭奠之禮,墓旁不留空地,也不要豎碑……”朱祗、蕭建送趙咨的棺木回家,兒子趙胤不放心讓父親的遺體被土掩埋,想更改埋葬的方式,朱祗、蕭建拿趙咨的遺囑曉諭他,趙胤于是按照遺囑辦理,當時的人都說趙咨明智曠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5236.html
相關閱讀:2019學年高二語文上冊寒假練習題
陜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2019級高二語文期中試題
陜西省寶雞園丁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2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