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哲學常識》第四課 堅持唯物辯證法 反對形而上學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哲學常識》第四 堅持唯物辯證法 反對形而上學教案
〖重點〗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分歧。
〖難點〗“學會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切忌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看問題”,即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
〖素質要求〗
知識方面:
 識記:
 、傥ㄎ镛q證法的根本觀點和形而上學的根本觀點。
 、谖ㄎ镛q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分歧。
 理解:正確理解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觀點及兩者的分歧。

能力方面:
 、胚壿嬎季S能力:本框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進行概括和總結,與形而上學的觀點進行對比和分析,并進而對學生提出“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的要求。通過培養學生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邏輯思維能力。”
 、瞥橄笏季S能力:通過對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基本觀點進行概括、綜合、分析、比較的抽象思維能力。

覺悟方面:
  通過學習,學生要認識到形而上學思想方法的危害性及其在現實生活中的影響和表現。認識到唯物辯證法的科學生及堅持這一思想方法的重要意義。

【重點解決辦法】
  1、正確理解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泉,是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
  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分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聯系的觀點與孤立的觀點的對立;發展的觀點與靜止的觀點的對立;全面的觀點與片面的觀點的對立。而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泉,則是根本分歧,這主要是因為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
  首先,它揭示了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辯證法承認矛盾,就必然承認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聯系,主張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相反,形而上學否認矛盾,也就必然否認事物的普遍聯系,主張用孤立的觀點看世界。
  其次,矛盾的觀點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泉。辯證法承認矛盾,就必然承認事物的發展,主張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形而上學否認矛盾,也就否認了事物的變化和發展。只能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蛘叻裾J事物的內部矛盾,因而看不到事物變化發展的泉,把事物變化發展的原因歸結于外力的推動。
  總之,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分歧,究其根本原因,關鍵在于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泉

【難點解決辦法】
  1、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
  因為前面已論述了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和方法論意義,要想不簡單重復,恰當處理具有一定難度。同時綜合講解這一問題是全書的最終目的,即引導學生認識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絕對化,總之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難度較大。
  要解決這一難點必須結合本框題的重點問題,即形而上學與唯物辯證法的根本分歧講解,運用"講讀"和"談話"相結合方法進行。

【疑點解決辦法】
  1、為什么說堅持辯證法和堅持唯物主義是統一的
  在教學中教師往往講的更多的是二者相結合的問題;在學習中學生更多的是割裂地學習唯物主義和辯證法。許多教師甚至回避這一問題,學生也認識不清,因此將其列為一個疑點。
  解決這一疑點,可從以下幾方面把握:
  (1)它們研究的對象是統一的,即客觀世界。只不過兩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唯物論要說明世界的本質 "是什么",辯證法則要進一步回答世界的狀況"怎么樣"。兩者相互滲透、不可分割。
  (2)唯物論離不開辯證法。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唯物論是堅持辯證法的唯物論,它全面地聯系地、發展地解決了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同時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3)辯證法也離不開唯物論。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是唯物論的辯證法,而不是唯心主義的辯證法。它認為辯證法總的觀點和規律應當是從客觀物質世界中抽引出的,而不是在人的頭腦中臆想出的。
  (4)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體現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每個原理之中,離開了辯證法的唯物主義和離開了唯物主義的辯證法,都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要把兩者統一起,有機地相結合。

復習提問:
  (1)事物發展的原因是什么?
  (2)事物發展的狀態是怎樣的?
  (3)新事物發展的趨勢是怎樣的?
  (通過回顧第四前三節的內容,為本總結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觀點做好鋪墊和知識上的準備。)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原因,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事物的發展總要經過量變和質變兩種狀態。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而發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導入新以上我們學過的觀點都是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我們提供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而與它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稱之為形而上學。這堂我們主要研究怎樣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的問題。
 二、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板書)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36頁第3自然段至第137頁第1自然段。
 1.兩種發展觀對主的表現和形而上學思想方法的影響(板書)
  請同學們把中列舉的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學家的各種觀點分為相對應的正確的和錯誤的兩組,并將這些觀點用自己的語言分別概括出。這些錯誤的觀點(形而上學)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表現?
  (教師出示下面的表格。請同學總結后,填唯物辯證法
  形而上學
  哲學家
  觀點
  現實生活中的表現表并簡述。)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對于事物的聯系和發展,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見解。自古以,就一直存在著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例如:荀況認為人和人是密切聯系的觀點,韓非認為社會是變化發展的觀點,黑格爾認為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的觀點,都是正確的,符合辯證法的觀點。郭象認為人與人是彼此孤立的、毫不相干的觀點,董仲舒認為天不變、道亦不變(指封建制度的一切原則永恒不變)的觀點,杜林認為事物中沒有矛盾的觀點,都是錯誤的觀點,是形而上學的觀點。而在現實生活中,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對人們仍然有著廣泛的影響。如看問題辦事情習慣于孤立地就事論事,看人看事一成不變,只看到眼前利益看不到長遠利益,把自己成才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學校師長和機遇等外部條上。
  (介紹形而上學一詞的和含,以排除學生的疑念。)
  形而上學士詞于古希臘。它本是亞里士多德的一本集的名稱,叫《物理學后編》。當時在出版亞里士多德的集時,編撰者們把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著作放在前面,叫《物理學》,而把他研究有關神、靈魂、意志、自由等的哲學學說放到《物理學》的后面,取名為《物理學后編》當這部著作介紹到我國時,學者嚴復借用《周易》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意思是說,超乎物體具體形態之上的那些事物叫做"道",具有具體形態的事物叫做"器"),把闡述抽象道理的《物理學后編》就取其意翻譯成了"形而上學"(關于形而上的學問)。所以,形而上學的本意是"物理學后編"。從黑格爾開始,就把形而上學用作反辯證法的同義語,也就是說,形而上學是與辯證法相對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提問:在現實生活中,這兩種發展觀還有哪些表現?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一步提出下面的問題)
  那么,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這兩種不同的發展觀到底有哪些分歧呢?請同學們在閱讀教材第137頁第2自然段至第138頁第3自然段的基礎上,自己歸納出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三個分歧,并著重思考和理解二者最根本的分歧是什么?
  (可出示下列表格,在同學閱讀的基礎上,邊提問,邊歸納,邊填寫。)
  分歧之一
  分歧之二
  分歧之三
  根本分歧
  唯物辯證法
  形而上學
 。ǹ梢砸龑瑢W自己設計表格歸納填寫。表格也可如下設計填寫。)
  分歧的三個方面
  基本觀點
  根本觀點
  根本分歧
  1. 聯系的觀點與孤立的觀點的對立
  2. 發展的觀點與靜止的觀點的對立
  3. 全面的觀點與片面的觀點的對立
  唯物辯證法
  主張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承認矛盾
  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泉
  形而上學
  主張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看問題
  否認矛盾
  2.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分歧(板書)
  1. 聯系的觀點與孤立的觀點的對立。(板書)
  (2)發展的觀點與靜止的觀點的對立。(板書)
  (3)全面的觀點與片面的觀點的對立。(板書)
  (4)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觀點和最根本的分歧。(板書)
  提問:為什么說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泉這一點是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這是一個難點,教師要激發學生從聯系、發展、與矛盾的內在聯系上去考慮,并重點講解清楚。)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
  首先,它揭示了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矛盾雙方之間的聯系。辯證法承認矛盾,就必然承認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聯系,主張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相反,形而上學否認矛盾,也就必然否認事物的普遍聯系,主張用孤立的觀點看世界。
  其次,它提示了發展的泉,即事物內部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所以,唯物辯證法必然承認事物的發展,主張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而形而上學由于否認矛盾,也就否認了事物的變化和發展,只能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它否認事物的內部矛盾,因而看不到事物變化發展的泉,不能理解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只好把事物變化的原因歸結于外力的推動。
  總之,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種種分歧,究其根本原因,關鍵就在于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1572.html

相關閱讀:意識的作用
第三節 選擇崇高的社會理想教案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具體分析和解決不同的矛盾
第二節 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