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 恒定電流 末總結 學案(人教版選修3-1)
一、電路的分析和計算
1.認清外電路上各元的串、并聯關系,必要時需畫出等效電路圖幫助分析.要特別注意電流表和電壓表所對應的 電路.
2.閉合電路的動態分析問題
閉合電路中由于局部電阻變化(或開關的通斷)引起各部分電壓、電流(或燈泡明暗)發生變化的問題分析的基本步驟是:
(1)認清電路,明確各部分電路的串、并聯關系及電流表或電壓表的測量對象;
(2)由局部電阻變 化判斷總電阻的變化;
(3)由I=ER+r判斷總電流的變化;
(4)據U=E-Ir判斷路端電壓的變化;
(5)由歐姆定律及串并聯電路的規律判斷各部分電路電壓及電流的變化.
3.閉合電路中的功率
(1)各部分功率關系分析
由EIt=I2Rt+I2rt知,EI=I2R+I2r
其中EI為電的總功率,I2r為電 內電路消耗功率,I2R為外電路消耗功率,也是電的輸出功率.
(2)判斷可變電阻的功率變化時,可將可變電阻以外的其他電阻均看做內阻.
例1 電動勢為E、內阻為r的電與定值電阻R1、R2及滑動變阻器R連接成如圖1所示的電路,當滑動變阻器的觸頭由中點滑向b端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
A.電壓表和電流表讀數都增大
B.電壓表和電流表讀數都減小
C.電壓表讀數增大,電流表讀數減小
D.電壓表讀數減小,電流表讀數增大
聽記錄:
變式訓練1 如圖2所示電路中,電電動勢為E,內阻為r,在平行板電容器C中恰好有一帶電粒子處于懸空靜止狀態,當變阻器R0的滑動端向左移動時,帶電粒子將( )
圖2
A.向上運動
B.向下運動
C.靜止不動
D.不能確定運動狀態的變化
例2 電路圖如圖3甲所示 ,圖乙中圖線是電路中的電的路端電壓隨電流變化的關系圖象,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15 Ω,定值電阻R0=3 Ω.
圖3
(1)當R為何值時,R0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值為多少?
(2)當R為何值時,電的輸出功率最大,最大值為多少?
變式訓練2 如圖4所示,直流電動機和電爐并聯后接在直流電路中,電的內阻r=1 Ω,電爐的電 阻R1=19 Ω,電動機繞線的電阻R2=2 Ω,當開關S斷開時,電內電路消耗的熱功率P=25 W;當S閉合時,干路中的電流I=12.6 A.求:
圖4
(1)電的電動勢E;
二、電路故障的分析方法
電路故障一般是短路或斷路,常見的情況有導線斷芯、燈泡斷絲、燈座短路、電阻器內部斷路、接觸不良等現象,檢查故障的基本方法有兩種.
1.儀器檢測法
(1)斷點故障的判斷:用電壓表與電并聯,若有電壓,再逐段與電路并聯 ,若電壓表指針偏轉,則該段電路中有斷點.
(2)短路故障的判斷:用電壓表與電并聯,若有電壓,再逐段與電路并聯,若電壓表示數為零,則該電路被短路,若電壓表示數不為零,則該電路沒有被短路或不完全被短路.
2.假設法
已知電路發生某種故障,尋求故障發生在何處時,可將整個電路劃分為若干部分,然后假設某部分電路發生故障,運用歐姆定律進行正向推理,推理結果若與題述物理現象不符合,則故障不是發生在這部分電路;若推理結果與題述物理現象符合,則故障可能發生在這部分電路.用此方法,直到找出全部可能發生的故障為止.
例3 某同學按圖5所示電路連接實物,閉合開關后,發現燈泡不亮.他將高內阻的電壓表并聯在A、C之間時,電壓表的讀數為U,當并聯在A、B之間時,電壓表的讀數也為U,當并聯在B、C之間時,電壓表的讀數為0,則故障可能是( )
圖5
A.AB段斷路 B.BC段斷路
C.AB段短路 D.無法判定
聽記錄:
變式訓練3 用電壓表檢查圖6電路中的故障,測得Uad=5.0 V,Ucd=0 V,Uab=5.0 V,則此故障可能是( )
圖6
A.L斷路
B.R斷路
C.R′斷路
D.S斷路
三、實驗
1.掌握實驗問題的基本方法,如電流表的內、外接法,滑動變阻器的限流、分壓接法等.
2.電路設計
(1)設計原則:①安全性;②準確性;③方便性;④經濟性.
(2)設計思路
題干的條和要求及器材?→確定實驗原理?→確定需測量的物理量?→制定實驗方案
例4 在“測定金屬導體的電阻率”的實驗中,待測金屬導線的電阻Rx約為5 Ω.實驗室備有下列實驗器材:
A.電壓表 (量程3 V,內阻約為15 kΩ)
B.電壓表 (量程15 V,內阻約為75 kΩ)
C.電流表 (量程3 A,內阻約為0.2 Ω)
D.電流 表 (量程600 mA,內阻約為1 Ω)
E.滑動變阻器R1(0~10 Ω,0.6 A)
F.滑動變阻器R2(0~2 000 Ω,0.1 A)
G.電池E(電動勢為3 V,內阻約為0.3 Ω)
H.開關S,導線若干
(1)為了提高實驗精確度,減小實驗誤差,應選用的實驗器材有__________.(填題干中相應英字母符號)
(2)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選用圖7中________(填“(a)”、“(b)”或““(c)”)為該實驗的電路圖,并按所選擇的電路圖把實物圖8用導線連接起.
圖7
圖8
變式訓練4 小燈泡燈絲的電阻會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某同學為研究這一現象,通過實驗得到如下數據(I和U分別表示小燈泡上的電流和電壓):
I(A)0.120.210.290.340.380.420.450.470.490.50
U(V)0.200.400.600.801.001.201.40 1.601.802.00
(1)畫出實驗電路圖,可用的器材有: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0 Ω)、電、小燈泡、電鍵、導線若干.
(2)在圖9中畫出小燈泡的U-I圖象.
圖9
(3)若一電池的電動勢是1.5 V,內阻是2.0 Ω.問:將本題中的燈泡接在該電池兩端,小燈泡的實際功率是多少?(簡要寫出求解過程;若需作圖,可直接畫在第(2)問的圖中)
【即學即練】
1.電電動勢和內阻都保持一定,在外電路的電阻逐漸減小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的路端電壓一定逐漸減小
B.電的路端電壓一定逐漸增大
C.電路中的電流一定逐漸減小
D.電路中的電流可能逐漸減小
2. 如圖10所示電路中,電壓保持不變,當電鍵S斷開時,電流表A的示數為0.6 A,當電鍵S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9 A,則兩電阻阻值之比R1∶R2為( )
圖10
A.1∶2 B.2∶1 C.2∶3 D.3∶2
3.如圖11所示是實物連接圖和電路圖.當酒精燈點燃后你將看到的現象是( )
圖11
A.電流表讀數增大 B .電流表讀數減小
C.燈泡變暗 D.燈泡變亮
4.一根粗細均勻的導線,當其兩端電壓為U時,通過的電流是I,若將此導線均勻拉長到原的2倍時,電流仍為I,導線兩端所加的電壓變為( )
A.U2 B.U C.2U D.4U
5. 如圖12所示的電路中,電電動勢為E、內阻為r,C為電容器,R0為定值電阻,R為滑動變阻器,開關閉合后,燈泡L能正常發光.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動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圖12
A.燈泡L將變暗
B.燈泡L將變亮
C.電容器C的電荷量將減小
D.電容器C的電荷量將增大
6.如圖13所示,R1為定值電阻,R2為可變電阻,E為電電動勢,r為電內阻,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13
A.當R2=R1+r時,R2獲得最大功率
B.當R1=R2+r時,R1獲得最大功率
C.當R2=0時,R1上獲得最大功率
D.當R2=0時,電的輸出功率最大
7.有一只電熨斗,內部電路如圖14甲所示,其中為旋鈕的內部接線端子,旋鈕有“高”、“中”、“低”、“關”四個擋,每個擋內部接線有如圖乙中所示的四種方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圖14
A.a方式為“高”擋 B.b方式為“低”擋
C.c方式為“關”擋 D.d方式為“中”擋
題號12345 67
答案
8.在“測定金屬的電阻率”的實驗中,需要用刻度尺測出被測金屬絲的長度l.用螺旋測微器測出金屬絲的直徑d,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出金屬絲的電阻Rx.
(1)請寫出測金屬絲電阻率的表達式:ρ=______(用上述測量量的字母表示).
(2)若實驗中測量金屬絲的長度和直徑時,刻度尺和螺旋測微器的示數分別如圖15所示,則金屬絲長度的測量值為l=________ cm,金屬絲直徑的測量值為d=________ mm.
圖15
(3)如圖16甲、乙所示,要用伏安法測量Rx的電阻,已知電壓表內阻約幾kΩ,電流表內阻約1 Ω,若用圖甲電路,Rx的測量值比真實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若Rx的阻值約為10 Ω,應采用________(填“甲”或“乙”)圖的電路,誤差會較。
參考答案
知識體系構建
qt UI Wq ρlS I=UR ER+r UIt I2Rt 與 或 非
解題方法探究
例1 A [由電路圖可知,滑動變阻器的觸頭向b端滑動時,其連入電路的阻值變大,導致整個電路的外電阻R外增大,由U=ER外+r•R外=E1+rR外知路端電壓即電壓表的讀數變大,而R1的分壓UR1=ER外+r•R1減小,故R2兩端的電壓UR2=U-UR1增大,再據I=UR2R2可得通過R2的電流即電流表的讀數增大,所以A項正確.]
變式訓練1 B
例2 (1)電的電動勢和內阻為:E=20 V,r=7.5 Ω
由題圖甲分析知道,當R=0時,R0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為P =(ER0+r)2R0=(203+7.5)2×3 W≈10.9 W
(2)當r=R+R0時,即R=4.5 Ω時,電的輸出功率最大,最大值為
P=(ER0+R+r)2(R0+R)=(203+4.5+7.5)2×(3+4.5) W≈13.3
變式訓練2 (1)100 V (2)571.2 W
解析 (1)S斷開時,由P=I20r得:I0= Pr= 251 A=5 A.
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
E=I0(R1+r)=5×(19+1) V=100 V.
(2)S閉合后,內電壓U1=Ir=12.6×1 V=12.6 V
故電路的路端電壓:U2=E-U1=(100-12.6) V=87.4 V.
通過電爐的電流:I1=U2R1=87.419 A=4.6 A
通過電動機的電流:I2=I-I1=(12.6-4.6) A=8.0 A.
電動機消耗的熱功率:P1=I22R2=8.02×2 W=128
輸送給電動機的電功率:P2=U2I2=87.4×8.0 W=699.2
故電動機輸出的機械功率:P3=P2-P1=(699.2-128) W=571.2
例3 A [可采用“驗證法”分析.若A對,即AB 段斷路,符合題目所述的故障現象;若B對,即BC段斷路,電路中無電流,不可能有UAB=U;若C對,即AB段短路,則UAB=0,不合題意.]
變式訓練3 B [用“驗證法”分析,若A對,即L斷路,則Uad=0,不合題意;若C對,即R′斷路,則Uad=0,不合題意;若D對,即S斷路,則Uad=0,也不合題意.]
例4 (1)ADEGH (2)(b) 實物連接如下圖所示
解析 (1)E=3 V,電壓表選A;Im=ERx=0.6 A,電流表選D;因Im=0.6 A,而IR2=0.1 A,所以滑動變阻器選E.故應選用的實驗器材為ADEGH.
(2)R1=2Rx,故為限流式接法;Rx<RARV,故采用電流表外接法.
變式訓練4 (1)、(2)見解析中甲、乙圖 (3)作出U=E-Ir圖線,可得小燈泡工作電流為0.35 A,工作電壓為0.8 V,因此小燈泡實際功率為0.28
解析 (1)采用分壓式電路有利于增大數據范圍.(2)根據數據用描點法作圖.(3)兩個U-I圖線(伏安特性曲線與U=E-Ir圖線)的交點即為小燈泡的實際工作點.
即學即練
1.A [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知,電流增大,路端電壓減。甝
2.A [ S斷開時,0.6 R1=U,當S閉合時,R1與R2并聯,0.9 R并=U,故A對.]
3.AD [熱敏電阻隨溫度的升高阻值減小,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知電流變大,燈泡變亮.]
4.D [由電阻定律知,導線的電阻變為原的4倍,又因為電流不變,故導線兩端所加的電壓變為原的4倍.]
5.AD [當滑片向右移動時,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增大,總電流減小,外電壓增大.]
6.AC [R2為可變電阻,若把R1看成是電內阻的一部分,則當R2=R1+r時,R2獲得最大功率,A對;R1為定值電阻,當R2=0時,R1的電流最大,功率也最大,C對,B錯;當r=R1+R2時,電的輸出功率最大,D錯.]
7.B [a中回路未閉合,故a方式為“關”擋,b中總電阻Rb=R1+R2,c中總電阻為Rc=R1,d中總電阻為Rd=R1R2R1+R2,由公式P=U2R知,d方式為“高”擋,c方式為“中”擋,b方式為“低”擋,所以B對,A、C、D錯.]
8.(1)πd2Rx4l (2)36.50(36.48~36.52) 0.797(0.796~0.799) (3)偏小 甲
解 析 (1)由Rx=ρlS與S=14πd2得ρ=πd2Rx4l.
(1)由刻度尺讀得,l=36.50 cm(36.48~36.52都正確),螺旋測微器讀得d=0.797 mm(0.796~0.799都正確).
(3)圖甲電路中電流表的讀數是流過Rx與電壓表的電流之和,即測得的電流值偏大,由歐姆定律R=UI知,測得的電阻偏小,由于Rx=10 Ω,遠小于電壓表內阻,故應用電流表外接法,因此用甲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1939.html
相關閱讀:外力作用下的振動導學案
1.2 探究靜電力 教案
高壓輸電
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
5.5 電能的輸送 學案(人教版選修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