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高二政治必修四
一、【教學目標】:
◇識記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二、【重點、難點】: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三、 【輔助教學】:
ppt
四、【教學過程】: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教材引用恩格斯的名言強調了理論的發展性;引用毛澤東的名言論證了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必要性。
1.毛澤東思想。
(1)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內涵。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①毛澤東思想于馬克思列寧主義,又是中國化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提出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是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基礎。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發展的理論,正確的理論必須結合具體情況并根據現實條加以闡明和發揮。毛澤東思想正是在這個結合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科學體系,是中國化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 ②毛澤東思想是中國革命實踐的產物,又是中國革命勝利的指針。毛澤東思想是對中國長期革命具體實踐中一系列獨創性經驗的理論概括,從而形成了適合中國情況的科學指導思想。一方面,中國革命的豐富實踐是產生毛澤東思想的實踐基礎;另一方面,毛澤東思想又是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勝利的行動指南。
③毛澤東思想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同時,毛澤東又是這一理論的主要創立者。毛澤東思想是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集體奮斗的基礎上產生的,是黨和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當然,毛澤東作為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杰出代表,他又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毛澤東的科學著作是這一個理論的集中體現。
(2)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
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貫穿于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有三個基本方面: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①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實事求是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實踐觀。
②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路線。所謂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到群眾中去。這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原理運用于黨的全部活動中而形成的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線,是對黨和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斗爭歷史經驗的總結。
③獨立自主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立足點。獨立自主就是說,要取得革命或建設的勝利,必須首先立足于本國,從本國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本國革命和建設具體實踐結合起,走出一條適合本國特點的正確道路。要爭取外援,但絕不依賴外援,把革命和建設的立足點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
教材運用“相關鏈接”解釋了毛澤東哲學思想與毛澤東思想的關系,介紹反映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主要著作。
2.鄧小平理論。
(1)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①鄧小平理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新的實踐基礎上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地揭示社會主義的本質,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對當今時代特征和總體國際形勢,對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成敗,發展中國家謀求發展的得失,發達國家發展的態勢和矛盾,進行正確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學判斷。
②總的說,鄧小平理論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下,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驗并借鑒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的。它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指導我們黨制定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它是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涵蓋經濟、政治、科技、教育、化、民族、軍事、外交、統一戰線、黨的建設等方面比較完備的科學體系,又是需要從各方面進一步豐富和發展的科學體系。
(2)鄧小平理論的主題。
鄧小平理論的主題是“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笆裁词巧鐣髁x,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一個首要的基本的理論問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提出,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概念的制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的規劃,“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基本路線的確定,等等,都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笆裁词巧鐣髁x,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猶如一條紅線貫穿于鄧小平理論的始終,并輻射到鄧小平理論的方方面面。如果說鄧小平理論是一部宏偉交響樂,那么,“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則構成了這一宏偉交響樂的主題。一句話,鄧小平的全部理論活動都是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主題展開的,并圍繞著這一首要的基本的問題建構了一個科學體系。
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內容包括: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獨立自主的原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根本性質;改革是一場革命;對外開放是改革和建設不可缺少的條;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三步走發展戰略”、先富起和共同富裕的關系;黨的建設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保證;“一國兩制”推動國統一大業完成;等等。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
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創新是一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泉。堅持以反映時代特征和實踐要求的科學理論指導實踐,并根據實踐的新鮮經驗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堅持先進性、不斷推進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是勇于并善于進行理論創新的黨,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不斷作出新的理論貢獻,不斷產生新的理論成果。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把堅持鄧小平理論,在實踐中繼續豐富和創造性地發展這個理論,作為黨中央領導集體和全黨同志的莊嚴歷史責任,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集中全黨智慧,以馬克思主義的巨大理論勇氣進行理論創新,逐步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系統的科學理論!叭齻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
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叭齻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的全面豐富和發展。這一科學理論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路線、發展道路、發展階段和發展戰略、根本任務、發展動力、依靠力量、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問題上取得了豐碩成果,用一系列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叭齻代表”,重要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不但表現為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馬克思主義增添了新內容,而且表現為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創造性運用。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①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黨之所以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因為“只有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才能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化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質基礎”;黨之所以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化的前進方向,是因為“只有不斷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化,才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化生活的需要,才能為發展生產力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化是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礎和前提,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則是發展生產力和先進化的目的和歸宿。
②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謀求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我們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跋嘈耪l,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80多年的歷史表明,中國共產黨所進行的一切奮斗,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③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我們黨鞏固執政地位、不斷取得革命事業勝利的根本保證和力量泉。執政黨能不能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忠實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不僅關系到黨的性質,而且關系到執政黨的榮辱興衰、生死存亡。國以民為本,黨以民為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一條自古不變的真理。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以解放天下勞苦大眾為己任,始終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從而得到了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和支持,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執政后,我們黨仍然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宗旨,從而克服了無數的困難,化解了各種風險,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偉大成就。
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叭齻代表”重要思想提示了我們的立黨之本,進一步回答了應該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示了我們的執政之基,進一步回答了黨應該怎樣執政的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示了我們的力量之,進一步回答了黨怎樣保持先進性和生命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問題。
教材運用“相關鏈接”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內容,指明其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歷史性飛躍的偉大成果,各有側重,相輔相成,密切關聯,構成一個既繼承又發展的科學真理的整體,辯證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不斷開辟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在堅持和發展的辯證法中不斷前進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實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實踐的要求在理論上不斷創新。
4、科學發展觀
(1)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五、【本板書設計】:
三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1.毛澤東思想。
(1)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內涵。
(2)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獙嵤虑笫、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2.鄧小平理論。
(1)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
(2)鄧小平理論的主題。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
4、科學發展觀
(1)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五、【教后練習】

六、【教學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52748.html

相關閱讀:第二節 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教案
第三節 選擇崇高的社會理想教案
具體分析和解決不同的矛盾
意識的作用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