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客觀規律辦事說課案
一、教材:
聯系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而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的落腳點是按客觀規律辦事,按客觀規律辦事是對聯系和發展的觀點的進一步深化。在內容上體現了主觀和客觀的關系這條全書的主線。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本課題的目標、重難點:
(一)說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A.基本概念:了解解放思想的含義,深刻理解實事求是的內容。
B.基本觀點:懂得規律的存在與發生作用是客觀的,是不依人的意識為轉移的。知道人們應該也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為人類謀福利。蔑視客觀規律,違背客觀規律必然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明確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理解實事求是與解放思想是統一的。
2.能力方面:
能運用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事例,表述規律的客觀性,鍛煉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能運用正反兩方面的事例,說明人們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以便培養學生的論述說明能力。通過交流個人遵循學習規律搞好學習的體會,培養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能根據堅持“實事求是”與“解放思想”相統一的道理,分析改革開放中的典型事例,從而培養和提高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
3.覺悟方面:
通過本框內容的學習,使學生樹立按客觀規律辦事的思想,形成科學的世界觀。認識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基礎、精髓和根本點,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我們黨的科學態度、工作辦法和優良傳統,必須堅持實事求是。使學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統一。
(二)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
本框的教學重點是按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這是本框的主題,也是教學最后的落腳點。同時,實事求是又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及鄧小平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基礎、精髓、出發點和根本點,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所以,是教學的重點。
2.難點:
教學難點是規律的客觀性,特別是思維規律的客觀性。自然界的規律是客觀的,不難理解,人類社會和思維規律就不同了,人類社會是以人為主體的,是有人所參與的,而人是有意識,有目的,社會的發展是通過人的活動進行的,說社會規律是客觀的就比較難理解。思維是人的主觀意識活動,其規律是客觀的就更難理解了。
二、教法、學法:
本課題的教法、學法以實例分析法、歸納法、討論法為主,輔之以問題法、練習法等來進行教學。
教法的選擇是根據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的原則;直觀性和抽象性相結合的原則;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地位相結合的原則;以及本課題的教學目標來確定教法的。
學法的選擇是根據學生學習的態度、動機、能力以及政治科的特點,運用觀察、分析、歸納、總結等,使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基本理論,并運用哲學基本觀點去分析、解決社會現實問題。
本課題的教學手段主要采用CAI課件多媒體來輔助教學。采用多媒體教學有助于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并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說教學程序設計:
本課題的教學程序有以下幾個環節:
a)以時政熱點導入新課。用多媒體課件打出網絡免費信箱與網絡收費信箱的情況,設置問題---網絡信箱由免費到收費說明了什么?引發學生討論,教師歸納總結,從而導入新課——按客觀規律辦事。
b)領會新教材:
首先,設置幾個問題,用多媒體課件打出,如自然規律、社會規律、思維規律是否是客觀的?學生聯系實際思考回答。在這里,必須特別強調思維規律的形式是主觀的,而內容卻是客觀的。從而突破了教學難點,進而明確規律具有客觀性,層層推進,使學生理解掌握規律客觀性的含義、表現、根源。
其次,用多媒體打出科學家實驗的材料、設置問題——跳蚤為什么會變成“爬蚤”呢?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總結。雖然規律是客觀的,但人可以認識并利用規律。并用多媒體打出人認識并利用規律是兩個表現。
再次,引用海爾集團推出2002年精品,用多媒體打出,設置問題,引發學生討論,層層推進,明確按客觀規律辦事,才能達到預期目的,進而引入按客觀規律辦事,就是要實事求是。
接著,讓學生聯系中國和世界的革命和建設史,列舉典型事例,說明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重要性。進而加深理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從而完全突破了“按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的教學重點。
c)鞏固、復習知識。教師選3道選擇題,1道辨析題,用多媒體課件打出,讓學生當場完成,以達到鞏固運用新知識。
d)檢查反饋,回授調節。由學生提一些仍弄不清楚的問題,教師加以解答,及時解決學生的疑問。
板書設計
二、按客觀規律辦事
1、規律具有客觀性
(1)、規律的客觀性是指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規律的客觀性還指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3)、規律的客觀性集中表現為它的不可抗拒性
2、人們能夠認識規律并能利用規律
3、按客觀規律辦事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4、按客觀規律辦事就是實事求是
(1)、實事求是的含義
(2)、實事求是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1169.html
相關閱讀: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具體分析和解決不同的矛盾
第二節 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教案
第三節 選擇崇高的社會理想教案
意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