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文化傳播的途徑,大眾傳媒的作用
2、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
(二)能力目標
教育學生說明文化交流、傳播的必要性,做文化傳播的使者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明確在保持自己傳統文化精華的基礎上,共同構筑新世紀的多元文化。
二、重點、難點
文化交流、傳播的必要性
三、導學誘思
通過上一節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應該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點,互相交流、共同發展。這一節我們進一步探究文化是如何交流、傳播的問題。
(一)、生活中的文化傳播
1、文化傳播的涵義
2、文化傳播的方式和途徑有哪些?
[實例探究1]兩宋時期,中國與阿拉伯地區保持者頻繁的貿易交往,兩地區的文化也隨之交流傳播。這說明 ( )
A.商貿活動就是文化活動 B.文化傳播具有多種方式和途徑
C.商貿活動有文化傳播功能 D.文化傳播具有多種媒介和手段
[實例探究2]、“傳道、授業、解惑”體現了 ( )
A.思想運動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
B.科學技術進步推動了文化的進步
C.教育活動對文化傳播具有重要作用
D.遠程教育活動對文化傳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實例探究3]、下列文化傳播方式中對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
A.商業貿易活動
B.漢代"絲綢之路"
C.人口遷徙
D.教育,特別是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
(二)、大眾傳媒: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
1、什么是傳媒,傳媒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
2、何為大眾傳媒,其以什么為標志,有什么功能?
[實例探究4]如今,依托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光纖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這表明 ( )
A.舊的傳媒已經不起任何作用
B.現代信息技術標志著傳媒開始面向大眾
C.大眾傳媒具有多種形式
D.現代信息技術對文化傳播日趨重要
[實例探究5]、在當代文化的發展中,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的大眾傳媒功不可沒�,F代大眾傳媒在民族文化傳播中的功能是 ( )
①創造文化 ②文化傳遞 ③文化溝通 ④文化共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文化交流: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
1、歷史上中外文化的交流及其表現。
2、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們應如何做?
[實例探究6]、2004年10月,法國文化年在中國舉辦。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指出,中法互辦文化年是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盛事,對增進中法兩國人民互相了解、促進東西文明的交流借鑒具有重大意義。下列關于舉辦中法文化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舉辦中法文化年,符合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B.符合世界發展的總趨勢
C.表明了我們既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又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D.中法兩國間已不存在分歧
[實例探究7]、積極開展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有利于( )
①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② 吸收世界優秀文化
③ 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④ 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A.①②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四、課后作業
目前中外文化貿易逆差值得關注。有關資料顯示,文藝演出引進和派出每場收入比為10:1,出版類引進與輸出比為6.84:1,版權貿易引進與輸出比為10.3:1,圖書版權中國引進12516項,輸出僅81項,中外文化貿易額相差更是高達10倍之多。
運用文化交流的相關知識回答,我們應怎樣改變這種現狀。
3.2
(1)要改變這種現狀,除了需要我們自身不斷苦練內功之外,還需要加強文化交流,學習世界各民族優秀的先進文化,兼收并蓄,從而以與時俱進的積極姿態,在新形勢下不斷提升中華民族先進文化的內在品質。
(2)要立足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之本,積極擴大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在開放中不斷提升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5969.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具體分析和解決不同的矛盾
第二節 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教案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第三節 選擇崇高的社會理想教案
意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