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學年度上學期單元測試
高二語文試題(2)【新人教】
命題范圍: 必修五第三、四單元
第Ⅰ卷為題,共70分;第Ⅱ卷為表達題,共80分。滿分15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第Ⅰ卷(題,共70分)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文,完成1—3題
為何“烏紗帽”是當官的代稱
我們有時會看到反映官場百態的古裝電視劇,戲劇中常有當了官叫作“戴了烏紗帽”,被革職的稱作“摘去烏紗帽”的劇情?墒,為什么烏紗帽被用來作為當官的代稱呢?
在早期的中國,并沒有“帽”這種稱呼,《儀禮》中稱帽為“頭衣”或“元服”(元,首也)。到了東晉成帝時,皇帝讓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戴一種用黑紗制成的帽子,叫做“烏紗帽”。后來,南朝宋明帝時,建安王劉休仁創制了一種用黑紗抽邊的半透明帽子,也叫烏紗帽。當時,這種帽子很快就在民間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種便帽,而且無論官民貧富都可以戴,但這種帽子還未成為官職的象征。
在《通典?禮十二》上記載:“隋文帝(楊堅)開皇初,嘗著烏紗帽,自朝貴以下至于冗吏,通著入朝!彼运宄熳影俟俣即鳛跫喢,并且成了官職高低的分別。根據文獻上的記載,隋朝文武官員的服飾有四種,而烏紗帽上的玉飾則顯示官職的大小。一品官是最高級官員,玉飾有九塊,二品有八塊,三品有七塊,四品有六塊,五品有五塊,六品以下就不準佩帶玉飾了。
不過,到了宋朝時烏紗帽的形狀有了改變。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后,為防止大臣們在朝廷上交頭接耳,就下詔書修改烏紗帽的樣式,在烏紗帽的兩邊各加一個翅,有一尺多長,并在翅上裝飾不同的花紋用以區別官階高低。如此一來,朝臣們只要腦袋一動,軟翅便會隨之擺動,皇上居高臨下,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明朝時烏紗帽則成為官員的象征。在《明史?輿服志》上載:“洪武三年定,凡上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從此,烏紗帽便正式成了當官的代稱。而自明世宗開始,烏紗帽的雙翅也做了一些變動,翅的長度縮短,其寬窄也改變了,官階越高,雙翅就越窄,官階越低,雙翅則越寬。
到了清初順治皇帝入關后,由于收留了眾多明朝的降臣,為籠絡人心,就允許不少地方官員仍穿著明朝朝服,并戴明朝烏紗帽。但等到清皇室統治權鞏固后,就下令將官員戴的烏紗帽全改為紅纓帽?墒,至今人們仍然習慣將“烏紗帽”作為官員的標志。
1.下列關于“烏紗帽”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東晉成帝讓在宮中官員戴一種用黑紗制成的帽子,這就是“烏紗帽”名稱的最初由來。
B.隋朝從文帝到小吏,入朝都戴烏紗帽,一至五品官在帽上佩不同的玉飾顯示官階。
C.宋太祖為防止朝臣們交頭接耳,給烏紗帽加了雙翅,這種帽子成為后代的標準官帽。
D.到了明朝,“烏紗帽”作為官服裝束的一個組成部分,正式成為了官員的代名詞。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建安王劉休仁創制了黑紗抽邊的半透明帽,后世這種帽子在民間和宮中都很快流行起來。
B.宋太祖時又改進了烏紗帽,給烏紗帽加了一對飾有花紋的長翅,花紋不同則顯示官階有別。
C.明朝,官員所戴烏紗帽的雙翅寬窄和官階高低有關,這是第一次通過烏紗帽的雙翅來區別官階。
D.順治皇帝入關后,允許地方官員穿明朝朝服并戴烏紗帽,因此收留了眾多的降臣,同時也籠絡了人心。
3.下列根據原文信息所作的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兩晉南北朝時期,原本只有宮中官員可以戴的烏紗帽流傳開來,連窮困的老百姓都能戴,就是因為那時社會的等級制度還不森嚴。
B.隋朝官員除了服飾有區別外,烏紗帽上的玉飾多少也能顯示官職的大小,玉飾越少,官職越小,后來因為玉石價格昂貴,就不再使用了。
C.在一些古裝電視劇中,有時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清朝官員身著明代朝服,頭戴明朝烏紗帽,這不是導演缺乏歷史常識,而是歷史上確有其事。
D.烏紗帽的幾次修改都和官職高低有關,清朝“紅纓帽”代替“烏紗帽”,雖然它沒有成為官員的代名詞,但卻為鞏固清初政權起了作用。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題。
大力將軍
蒲松齡
查伊璜,浙人,清明飲野寺中,見殿前有古鐘,大于兩石甕;而上下土痕手跡,滑然如新。疑之。俯窺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貯何物。使數人摳耳,力掀舉之,無少動。益駭。乃坐飲以伺其人。居無何,有乞兒入,攜所得糗?①,堆累鐘下。乃以一手起鐘,一手掬餌置筐內,往返數回始盡。已復合之,乃去,移時復來,探取食之,一座盡駭。查問:“若個男兒胡行乞?”答以:“啖?多,無傭者!辈橐云浣。瑒裢缎形,乞人愀然慮無階。查遂攜歸,餌之,計其食略倍五六人。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贈之行。后十余年,查猶子令于閩,有吳將軍六一者,忽來通謁?钫勯g,問:“伊璜是君何人?”答言:“為諸父行,與將軍何以有素?”曰:“是我師也。十年之別,頗復憶念。煩致先生一賜臨也!睍凌粒蚋嬷,伊璜茫不記憶。即命仆馬,投刺于門。將軍趨出,逆諸大門之外。視之,殊昧生平。竊疑將軍誤,而將軍傴僂益恭。少間登堂,則卷簾者、移座者,并皆少姬。既坐,方擬展問,將軍頤少動,一姬捧朝服至,將軍遽起更衣,查不知其何為。眾姬捉袖整衿訖,先命數人捺查座上不使動,而后朝拜,如覲君父。查大愕,莫解所以。拜已,以便服侍坐。笑曰:“先生不憶舉鐘之乞人耶?”查乃悟。既而華筵高列,家樂作于下。見將軍日無別作,惟點姬婢養廝卒,及騾馬服用器具,督造記籍,戒無虧漏。一日,執籍謂查曰:“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賜。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查愕然不受,將軍不聽。按籍點照,古玩床幾,堂內外羅列幾滿。查固止之,將軍不顧;酒托彰眩戳钅袨橹窝b,女為斂器,且囑敬事先生,百聲悚應。又親視姬婢登輿,廄卒捉馬騾,乃返,別查。 (有刪改)
【注】 ①糗?,干糧。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查遂攜歸,餌之 餌:給……吃。
B.逆諸大門之外 逆:背對著。
C.眾嫗捉袖整衿訖 訖:完畢。
D.稽婢仆姓名已 稽:查考。
5.下列言行全都能表現吳將軍知恩圖報的一組是 ( )
①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贈之行
②十年之別,頗復憶念
③則卷簾者、移座者,并皆少姬
④而后朝拜,如覲君父
⑤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
⑥又親視姬婢登輿,廄卒捉馬騾
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②③⑥ D.①③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伊璜在野外的寺廟中發現巨大古鐘,好幾個人抓耳撓腮皆無法掀動;而當時身為乞兒的吳六一卻能輕易掀開。
B.?伊璜見吳六一力大不凡,就鼓勵他投身軍隊;又見他貧苦無助,就把他帶回家,厚贈之后讓他上路。
C.?伊璜聽說吳將軍與自己有舊,但已經記不起來到底是誰;即便如此,他仍然帶著仆人騎著馬,上門投遞名片。
D.吳六一十多年來一直不忘?伊璜賜金之恩;見面之后不僅禮節備至,而且把自己的家產和奴婢分了一半給他。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乃以一手起鐘,一手掬餌置筐內,往返數回始盡。
(2)為諸父行,與將軍何以有素?
(3)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賜。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采蓮曲
(唐)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采蓮詞
(唐)張潮
朝出沙頭日正紅,晚來云起半江中。
賴逢鄰女曾相識,并著蓮舟不畏風。
8.兩首詩都寫了采蓮女,形象有所不同。請簡要說明。
9.兩首詩在寫人的手法上有哪些異同?請具體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
(1)悅親戚之情話, ______________。
(2)木欣欣以向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虹銷雨霽,彩徹區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5)臣生當隕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彼 岸
陸穎墨
要說這龍鳳島上的居民,海虎是老資格了。
海虎是一條軍犬,純種的德國黑背。打從海軍陸戰隊駐守龍鳳島以來,海虎就一直住在這里。兵換了一茬又一茬,;⒖偸钦驹诖a頭熱淚盈眶地看著它那些身穿海洋迷彩服的伙伴消失在海天相連的地方,又含情脈脈地迎來了新的伙伴。
一晃十年過去了,海虎老了。
馴犬員王海生是七年前上島的。前任把;⒔唤o海生時,他還是個新兵,如今已是三期士官。在島上論資格,海生僅次于;。別看現在在礁盤上巡邏,是海生牽著;ⅲI鷦偵蠉u頭一年,上礁盤都得要海虎帶著。這龍鳳島在南中國海的南端,方圓大小不會超過兩個足球場,四周都是白花花一片珊瑚礁。那礁石像花一樣綻放在海面,可每個海石花縫隙之間多是幾十米深的海溝,誰要是一失足掉進去,出來的可能性幾乎沒有。特別是漲潮時,不少珊瑚島礁在水下,巡邏走上去,哪兒能落腳,哪兒要避開,一般士兵不摸個一年半載是不會清楚的。這種情況下,都是要靠海虎來做向導。
;⑼诵莸拿钍且凰业胤降乃瑤蠉u的。一同上島的還有一條軍犬訓練基地畢業的年輕黑背,名叫金剛。海生雖然心里有準備,但沒想到上級的動作這么快。他趕緊找到守備隊長,要求請示上級,把海虎再留下來一段時間,就當是超期服役。
隊長嘆口氣:“咱們陸戰隊巡邏還非得讓一條老花眼的軍犬領著?”
這回海生心虛了,這狗確實眼睛老花了。海生為;⒋魃侠匣ㄧR,它像模像樣地伸起前右爪上下左右地揮舞,等換到第五副眼鏡時,它的視力達到了一點五。
隊長又好氣又好笑,但是完全被海生這番真情和心血感動,他不聲不響去了趟隊部,回來后對海生說:“請示了一下,就讓;⒃趰u上再待一陣吧。我匯報了它的作用,讓它帶帶金剛。”
于是,礁盤上經常看到;㈩I著金剛在熟悉地形。
水船走了沒兩個禮拜就出了事,還真虧得海虎。
三號臺風來時,防臺風時兩邊窗戶都要打開,風帶著雨從這邊進去再從那邊出來,自然就有一些雨點落到桌子上,值班室的值班日志放在抽屜里讓滲進的雨水淋濕了。通信員見臺風走了,雨也停了,火辣辣的太陽又出來了,趕緊把值班本放在窗臺曬干,沒想到,忽然來了一陣怪風,把本子吹跑了。
因為這時漲潮,太危險,沒法行走,也沒法游,戰士們無法下水。就在這時,;⒁幌伦訐湎蚝C妫鼉灻赖嘏又碜,熟練地在水面上跳躍,每一次都準確地踩上水下的礁石,不一會兒,就一口叼住那本日志,在大家的歡呼聲中返回。
第二天早上,海生發現海虎走路后邊右腿有些瘸,他趕緊從衛生員那里要來碘酒和消炎藥,搬來一把椅子,讓;⒆先ィ钏鹎白χ绷⑵饋,而后,用藥棉蘸上碘酒。
當碘酒涂上傷口時,;⒁魂噾K叫,它是傷口部位被碘酒刺痛。慌亂中,海虎用前爪把海生推開,剛好抓到海生額頭,劃去了一塊皮。
因為島上沒有狂犬疫苗,海生受傷的又是頭部三角危險區,因為海島到大陸有兩天兩夜的航程,上級很快派直升機把海生接走了。
海生一走,;㈤_始不吃不喝了。
從軍用長途里得知;⒁佯I了三天,海生在醫院里急得臉都白了,趕緊找到醫生,要求出院。醫生訓了他一頓:“你沒拆線就想著出去,再說還有一針狂犬疫苗沒有打,你不要命了!上級批準用直升機救你來醫院,你以為是鬧著玩的?”
第三天晚上,總算找到一只去金沙島的水船。海生苦苦哀求終于把船老大打動,同意多繞半天航程,把海生送到龍鳳島。
那兩天的航程,對海生來說,是兩周,兩個月,乃至兩年,漫長而又焦慮。等兩天后水船靠上龍鳳島碼頭,沒等跳板擺好,海生就飛一樣奔向海虎的住處。
犬舍里,隊長和幾個戰士正在搖著一動不動的;ⅲ犻L用手在試它的鼻孔。海生心里一陣激靈,全身都涼了,沖過去扒開他們,大叫:“;ⅲ『;ⅲ
忽然,海虎緩緩睜開了眼睛,耳朵也慢慢豎了起來,它看到海生,眼珠子頓時閃亮起來。海虎抬起身,居然,吃力地掙扎著站起來了,它沒有停止,繼續吃力地把自己的兩個前腿抬起來張開,像人一樣直立起來,一頭撲在了海生的懷里。
海生緊緊地抱住它,眼淚止不住掉下來。他喃喃地說:“好海虎,想死我了,快吃東西吧……”忽然,他停住了,感到;⑷碇亓慷級哼^來,兩只手沒抱住,;⒄麄身軀像小山一樣塌了下去。
(文章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海虎熱淚盈眶地送別伙伴,是因為它不愿和他們分別,它也想回到大陸。
B.隊長讓;⒘粼趰u上,主要還是考慮海虎熟悉地形,可以超期服役。
C.作者安排金剛上島,主要是想起到對比的作用,借以顯示;⒌男蜗蟆
D.通信員在太陽下曬值班日志,不小心讓海風刮走,說明他經驗不足。
E.小說情節扣人心弦,感人至深,用以小見大手法展現海島軍營生活。
(2)請分析小說中海虎的形象特點。(6分)
(3)請概述小說中王海生不愿海虎退休的原因。(6分)
(4)請結合文本,從主題、情節、人物三個角度任選一個,來分析小說的選材特點。(8分)
第Ⅱ卷(表達80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有些人取得一點成績,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翹到天上去了,這樣的人終究不會有大的作為。
B.看到果農家里汗牛充棟的黃燦燦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為這說明我們開發的新品種產量高,品質好。
C.對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輕人,我們不僅要多加指導,還要給他們更多的鍛煉機會,使他們盡快地成熟起來。
D.開發商們對商品房面積的計算方式一直諱莫如深,由此導致的開發商與業主之間的經濟糾紛經常發生。
1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隨著“天河一號”的問世,我國成為繼美國后第二個能夠研制運算速度為每秒千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的國家,在這一重要科學領域中躋身前列。
B.該廠狠抓生產質量,重視企業文化,十幾年來凝聚了一批技術骨干,所生產的內衣產量成為全國同行業銷售額率先突破十億大關的一個著名品牌。
C.對于那些指責這些學說缺乏理論支持、說它不以實驗而以先驗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這表明他們對這一學說缺乏深入認識,還沒有掌握其精髓。
D.那個年代的手抄本很難得,書中的故事對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愛國心、人生觀、事業心、愛情觀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跡也讓我非常喜歡。
14.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中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最美的感覺當然就在這深巷里。我喜歡它兩邊各式各樣的古屋和老墻。________________我尤其喜歡站在這任意橫斜的深巷里失去方向的感覺。
A.喜歡它隨地勢起伏的坡度,喜歡它們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樣子,喜歡忽然從老城里邊奔涌出來的一大叢綠蔓或生氣盈盈的花朵,喜歡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腳的石頭路面。
B.喜歡它隨地勢起伏的坡度,喜歡它們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樣子,喜歡忽然從老城里面奔涌出來的一大叢綠蔓或生氣盈盈的花朵。
C.喜歡它們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樣子,喜歡它隨地勢起伏的坡度,喜歡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腳的石頭路面,喜歡忽然從老城里面奔涌出來的一叢大綠蔓或生氣盈盈的花朵。
D.喜歡它們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樣子,喜歡它隨地勢起伏的坡度,喜歡忽然從老城里邊奔涌出來的一大叢綠蔓或生氣盈盈的花朵,喜歡被踩得坑坑洼洼的咯腳的石頭路面。
15.下面的句子拖沓?嗦、語序混亂,請加以修改,使其準確而簡明地表達出句子的原意。(不超過30字)
荔枝殼上的裂片,有的品種小些,有的品種密些,有的品種大些,有的品種疏些,荔枝殼裂片的片峰,有的品種平些,有的品種尖些;情況并不是一樣的,這是由于品種不同所造成的。
16.閱讀下面文字,仿照畫線句子的格式,以鄉情為開頭,再續寫三個句子。
說一聲鄉情,道一聲鄉情。鄉情是小時候偷瓜時腚上挨打的酸疼;鄉情是小時候上課時大意捏響的鳥鳴;鄉情是爺爺胡子上系著的故事,鄉情是奶奶紡車上唱出的歌聲……
鄉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鄉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鄉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寫作(60分)
1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從前有一種病,這種病使人食欲不振,最后導致人死亡,在當時幾乎是不治之癥。有一位化學家,也得了這種病。有一天他路過一個村子,村里的人聽說他有這個病,于是告訴他,我們這個村里有一種神水,一口井里的水,能治你的病;瘜W家聽了,照辦了,就去喝那個水,結果病好了。病好以后,化學家就想:為什么這個水能救我。拷Y果就是這么一個村子里的人從來不曾想過的問題,促使化學家去研究,最后發現水里有芒硝,芒硝救了他,因此他發現了芒硝的藥用價值。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
1.C(C項中的“標準官帽”有誤,文中五相關信息。)
2.B(A項無中生有,原文第二段只提到“這種帽子很快就在民間流行了”;C項,用雙翅區分官階在宋代就有了;D項,顛倒因果,由原文“到了清初順治皇帝入關后,由于收留了眾多明朝的降臣,為籠絡人心,就允許不少地方官員仍穿著明朝朝服,并戴明朝烏紗帽”可見,收留降臣、籠絡人心為因,允許穿明朝朝服、帶明朝烏紗帽為果。)
3.C(A.原因推斷錯誤,原因應是“這種帽子還未成為官職的象征”;B.“玉飾越少,官職越小”不對,官職在六品以下的官員的烏紗帽上沒有玉飾,“后來因為玉石價格昂貴,就不再使用了”于文無據;D項“鞏固清朝政權”錯,于文無據。)
4.B(逆:迎接。)
5.B(①是?伊璜的行為,③描述一個客觀事實。)
6.A(“抓耳撓腮”不對,是摳住古鐘的雙耳往上抬。)
7.(1)(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鐘,另一只手捧著食物放在筐里,往返幾回才放完。
(2)是叔父一輩的人,跟將軍您怎么會有舊交情?
(3)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出于您的豐厚的賞賜。
【參考譯文】
?伊璜,浙江人,清明時節在野外的寺廟里喝酒,看到大殿前面有一座古鐘,比兩個石甕還大;上面留有泥土的痕跡和手印,都是新近才有的。?伊璜感到疑惑,俯身往鐘里看,有一個竹筐,不知存儲著什么。讓好幾個人摳住鐘的雙耳,用力往上掀,一點都不能抬動,就更加吃驚了。于是就坐著喝酒來等(在鐘下放東西的)那個人;過了沒多久,有個乞丐進來,帶著(乞討)獲得的干糧,把它們堆積在古鐘底下。(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鐘,另一只手捧著食物放在筐里,往返幾回才放完。把鐘合上以后才離開,過了一會又來,手伸進去拿東西吃。滿座的人都很吃驚。?伊璜問:“那個男兒,你為什么要做乞丐呢?”回答說:“吃得多,沒有人雇傭我做事。”?伊璜因為他健壯,鼓勵他去參軍,乞丐發愁,覺得沒有憑借這樣做。?伊璜帶著他回家,給他吃,算起來食量是常人的五六倍。為他換了新的衣鞋,又給他五十兩銀子作為路費。過了十多年,?伊璜的侄子在閩地做官,有個將軍叫吳六一,忽然來拜見。說話之間,問道:“伊璜是您的什么人?”回答說:“是叔父一輩的人,跟將軍您怎么會有舊交情?”吳說:“他是我老師。作別十余年,很是想念。麻煩您轉告先生,請他光臨!边m逢?伊璜來到,于是就告訴他,伊璜全不記得這個人。立刻命令仆人備馬,在吳將軍門前投遞名片。將軍快步跑出,在大門外迎接伊璜。伊璜看他,覺得一點也不認識。私下里懷疑將軍弄錯了,但是將軍彎著腰,越發恭敬。過了一會來到大堂,那些卷簾、搬座的人,都是年少姬妾。坐定,正想問清楚,將軍動了動臉色,一個姬妾捧著官服到來,將軍就起身換衣,?不知道他要干什么。眾位姬妾為將軍整理衣袖完畢,將軍先讓幾個人把伊璜按在座位上,不讓他動,然后行朝廷上的禮節,如同拜見君王。?大吃一驚,不理解為什么這樣。朝拜完畢后,將軍就穿著便服在他身旁陪坐。笑著說:“先生記不起那個舉鐘的乞丐了嗎?”?這才明白。過了一會,高舉盛宴,家里的歌妓在底下奏樂。伊璜見將軍每天不做別的,只是清點姬妾奴婢的人數和騾馬器用的數量,督促下人登記,告誡他們不要漏了什么。一天,拿著登記的文書對?說:“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出于您的豐厚的賞賜。奴婢器物,我都不敢自己占著,請允許我分一半給您。”?大驚不接受,將軍不順從。按照文書點數,古玩和家具,幾乎放滿了廳堂內外。?堅持阻止,將軍不理。考查奴婢仆人姓名完畢之后,就讓男的備辦行裝,女的收拾器物,并囑咐他們恭敬地服侍先生,底下都惶恐地答應。又親自看著奴婢登上馬車,馬夫整治好騾馬,這才回去,與?作別。
8.白詩的是一位情竇初開、靦腆羞澀的采蓮姑娘;張詩的是一群互助(或“團結”)、勇敢的采蓮姑娘。
9.①兩首詩前兩句都通過景物描寫烘托人物形象(“烘托”也可寫成“襯托”;或者寫“景物描寫為人物出場作鋪墊”)。
②白詩后兩句采用細節描寫(或“神態描寫”)勾畫人物形象。
③張詩后兩句采用白描手法(或“動作描寫”)勾畫人物形象。
10.樂琴書以消憂 泉涓涓而始流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但以劉日薄西山 死當結草
11.(1)(5分)E項3分,符合小說藝術特色;B項2分,不太完善,考慮王海生一個老兵的情緒也很重要;C項1分,更重要的是情節上的串聯作用;A項“也想回到大陸”錯誤;D項“經驗不足”沒有根據。
(2)(6分)海虎作為一個老兵,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在島上服役十年;臺風事件,表現出;⒌木礃I精神和高超能力;誤傷王海生,心生愧疚,絕食而亡,表現出它重視情義的特點。(每點2分)
(3)(6分)王海生和;⑾嗵幤吣辏幸环萆詈竦母星,不舍海虎離去;作為一個老兵,他不想海虎這么早結束它的軍人生涯;金剛初來,;⒋_實還有留下一段時間的必要,這樣自己的訓犬工作會輕松些。(每點2分)
(4)(8分)(給分要點:統觀全篇,分條解答,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示例1:從主題來說,選材以小見大。選用一條軍犬來表現軍人的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十年如一日;通過;肀憩F軍人的過硬本領,保衛邊疆;借軍犬與人的感情,來映軍人在邊疆同患難而結下的深厚友誼。犬如此,人更如此。(觀點2分,分析每條3分)
示例2:從情節來說,選材獨特,吸引讀者。開篇敘說一個服役十年的軍犬,給人懸想,讓人猜測下面故事內容;中間對待退役問題,也就是如何對待一個老兵的問題,趣味橫生,引人發笑;最后人犬情感深厚,以悲劇收場,感人至深。(觀點2分,分析每條3分)
示例3:從人物來說,塑造了一個獨行的軍人形象。一個把自己大好青春歲月獻給祖國和平事業的軍人形象;一個忠于職守,本領高強,勇于獻身的軍人形象;一個有情有義、維護生命尊嚴的軍人形象。讓人深思。(觀點2分,分析每條3分)
12.B(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多,使用對象有誤。)
13.A(B項“凝聚”和“骨干”不搭配,“產量成為品牌”搭配不當,可改為“十幾年來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干,所生產的內衣在全國同行業銷售額率先突破十億大關,成為一個著名品牌”。C項“這”指代不清,應將前半句改為“一些人指責這些學說缺乏理論支持、說它不以實驗而以先驗方式作一般性推理”。D.定狀語序不當,應該為“潛移默化地產生了影響”。)
14.C(先明確選項中的“它們”指的是“古屋和老墻”,從而確定橫線處應以“它們”為陳述對象,排除AB;然后按“坡度-路面-花朵”排序。)
15.荔枝殼裂片的大小、疏密、片峰的尖平,都因品種的不同而各異。(“大小”“疏密”、“尖平”等中心詞不能少)
16.答案示例:鄉情是媽媽送兒時殷殷的叮嚀;鄉情是兒時夜晚那有趣的迷藏;鄉情是故鄉山村那古樸的茅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1882.html
相關閱讀:陜西省寶雞園丁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2Wo
2019學年高二語文上冊寒假練習題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2019級高二語文期中試題
陜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