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課導航
學習重點: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學習難點: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二、課前自學
序號內容了解理解運用
1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2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主觀原因?
3“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原理,駁斥“不可知論”,樹立科學精神?
1.意識的能動作用表現在,意識不僅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 現象,而且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 和 ,
2.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總是在擴展.在加深.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
3.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不等于說人們的意識都是一樣的,人們的意識是有 的
4.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更不等于說每個人的意識隨時隨地都是正確的.由于主客觀條件的制約,人們的意識有 與 的差別.客觀方面的原因,最根本的是指 的制約,特別是 所達到的深度和廣度的制約.從主觀方面看,影響意識能否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因素是:
第一, 不同。第二, 不同,人生觀不同, 不同。第三, 不同。
4怎樣才能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只要我們端正立場,以人民的 為出發點來觀察事物,以科學的 、 為指導,不斷充實我們的科學知識,運用正確的 ,我們就一定能夠在正確認識世界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三、課堂互動
1.意識能夠正確的反映客觀事物
【議一議】(1)我們應該怎樣正確認識事物?
【想一想】(2)意識為什么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答:
【點撥】“意識與認識”在說法上的異同:
(1)不同點:在唯物論的場合下和物質在一起時稱意識,在認識論的場合下和實踐在一起時稱認識。(2)相同點:實際上,意識與認識在本質上是一回事,都可以統一于意識的定義。意識是物質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是物質的反映,也可以說認識是物質的產物,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2.產生正確、錯誤認識的原因
【想一想】(1)為什么對同一事物的反映會出現正確與錯誤的差別?
答:
【點撥】立場與世界觀、人生觀、思維方法、知識構成等在影響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看法上的不同:立場是指“利益立足點”。階級立場指立足于一定階級,對待一切事物都從這個階級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出發。立場不同帶來兩者認識上的差異:一是是否承認客觀事實,二是對客觀事實的評價有如實或彎曲之別。
世界觀、人生觀、思維方法連同知識構成一起影響著人們對作用于人腦的信息的選擇、解釋、加工,使得不同的人對同一客觀思維形成不同的反映。
【想一想】(2)世界是無限發展的,為什么說世界又是可以認識的?
答:第一, ,因此不能認為有那么一天人們把世界完全認識了。但是,沒有完全認識不等于說“剩余部分”就不能認識。第二, ,因而新的問題必然能被人所認識,人們對客觀事物正確認識必然在擴展、在加深?傊耙庾R能夠正確的反映客觀事物”是一個無限發展的過程,每一代人的認識都是有限的,但又有限中包含著無限,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是在人的世世代代發展中進行的,整個人類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
【探究】有人認為,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有人則持相反的觀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答:
四、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
五、智能提升
一 單項選擇題
1“想唱就唱,唱得響亮”,2006年“超級女生”再次唱響大江南北。對此,有人稱贊它是“娛樂民主化”,也有人認為它是低俗的表現。這里體現的哲理是 ( )
(1)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是多種多樣的 (2)只有正確的意識才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3)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 (4)要主觀符合客觀,就必須從實際出發
A (1) (2) B (2)(3) C (1)(3) D(2)(4)
2我們應當在歷史和現實條件的基礎上,著重從主觀方面努力,盡力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為此 ( )
A 我們應當以他人的利益為出發點去觀察事物 B 以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為指導,不斷充實我們的科學知識,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去認識事物
C 根據總結原有的知識去理解新的認識對象
D 根據前人的經驗去理解新的認識對象
3人的頭腦不是一間裝知識的倉庫,而是一座生產知識的工廠。從哲學上看,這一說法強調了 ( )
A 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 B 意識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是能動的
C 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 D 主觀同客觀的統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4“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廖廓江天萬里霜。”這所毛澤東《采桑子 重陽》中的詩句。作者感到“戰地黃花分外香”“不似春光”和“勝似春光”,這表明 ( )
A 一個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態度會影響到他對客觀事物的認識
B 正確的認識來源于頭腦
C 錯誤的思想意識也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D 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
二 非選擇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2140.html
相關閱讀:意識的作用
具體分析和解決不同的矛盾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第二節 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教案
第三節 選擇崇高的社會理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