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區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北京市海淀區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題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8頁。滿分100分?荚嚂r長90分鐘。考生務必將答案答在答題卡和答題紙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考試結束時,將本試卷、答題卡和答題紙一并交回?赡苡玫降南鄬υ淤|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Fe 56第I卷(選擇題,共42分)本卷共14道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請在每小題列出的4個選項中,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1個選項。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6O和18O互為同位素 B.漂粉精、液氯、干冰均為混合物C.稀硫酸、氨水均為電解質 D.溶于水能電離出H+ 的物質一定是酸2.下列正確的是ABCD閃電時會發生反應:N2 + O2 2NO利用丁達爾效應證明燒杯膠體蔗糖中加入濃硫酸攪拌后變黑,因為濃硫酸有吸水性加熱時熔化的鋁不滴落,證明3.右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關系正確的是SClSeBrA.還原性:Se2->S2->C1- B. 熱穩定性:HC1>H2Se>HBrC.原子半徑:Se>C1>S D. 酸性:HBrO4>HClO4>H2SO4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檸檬雖然酸味較濃,但屬于堿性食物B.向煤中加入適量的石灰石,可以減少燃燒產物中SO2的量C.氧化鋁是冶煉金屬鋁的原料,也是一種比較好的耐火材料D.石英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可以制成光電池,將光能直接轉化成電能5.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1mol Na2O2固體中含有O22- 2 NAB.常溫常壓下,3.2 g CH4中含有電子2 NAC.標準狀況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分子0.5NA D.100 mL 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CH3COOH分子0.1 NA6.A.B.C.在空氣中加熱金屬鋰:4Li + O2 2Li2OD.鋁熱法煉鐵:2Al + Fe2O3 2Fe+ Al2O37.在pH=13的無色溶液中,下列各組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K+、Na+、HCO3- 、NO3- B.Na+、NH4+、NO3-、Cl-C. K+、Na+、NO3-、Br - D.K+、Cu2+、Cl-、SO42-8.向某無色溶液中分別下列,所得現象和結論正確的是A.加入氨水,產生白色沉淀,證明原溶液中存在Al3+B.加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證明原溶液中存在Cl-C.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證明原溶液中存在SO42-D.加入NaOH溶液加熱,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證明原溶液中存在NH4+.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下列對實驗現象的解釋不合理的是①中試劑①中現象解 釋A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SO32-與Ba2+生成白色BaSO3沉淀B品紅溶液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C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SO2與水反應生成D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SO2具有還原性10.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Cu(OH)2中加入硫酸:OH- + H+ H2OB.鈉加入水中:Na + 2H2ONa+ + 2OH- + H2↑C.FeSO4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 + 4H+ + NO3- 3Fe3+ + 2H2O + NO↑D.Al2(SO4)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2Al3+ + 3SO42-+ 3Ba2+ + 6OH- 2Al(OH)3↓ + 3BaSO4↓11.下列物質間的轉化在給定條件下能實現的是①③④A.②④ B.③④ C.①④ D. ①②③12.下列圖中的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BCD實驗將NO2球浸泡在冰水和熱水中實驗目的FeCl3對H2O2分解催化探究溫度對平衡2NO2N2O4的影響除去CO2氣體中混有的SO2比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強弱探究溫度對平衡2NO2N2O4的影響13.已知下列實驗事實:①Cr2O3固體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②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 ③將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變藍。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化合物KCrO2中Cr元素為+3價B.實驗①證明Cr2O3是兩性氧化物C.實驗②證明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D.實驗③證明氧化性:Cr2O72- > I214.已知反應(g) + Y (g) n Z (g) △H > 0,將和以一定比例混合通入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的改變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反應方程式n = 1B.10 min時,曲線發生變化的原因是升高溫度C.10 min時,曲線發生變化的原因是增大壓強D.0~5 min內,反應速率v(X) = 0.08 mol?L-1?min-1第II卷(非選擇題,共58分)15.(共11分) X、Y、Z、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各層電子數之比為1:2, 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電子數之和為20,W和R是同周期相鄰元素,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形成酸雨。請回答下列問題:(1)元素X的最高價氧化物的電子式為 ;元素Z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 。(2)單質銅和元素Y的最高價的稀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元素W位于周期表的第 族, 其非金屬性比元素R弱,用原子結構的知識解釋原因 。(4)R的一種氧化物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工業上用Y的氣態氫化物的水溶液做吸收劑,寫出吸收足量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5)Y和Z組成的化合物ZY,被大量用于制造電子元件。工業上Z的氧化物、X單質和Y單質在高溫下制備ZY,其中Z的氧化物和X單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X原子核外各層電子數之比為12,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元素的最高價的稀溶液16.(10分)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幾種物質存在下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其中,A是一種黑色粉末狀固體,C是一種黃綠色氣體實驗室中常用E溶液吸收多余的C。(圖中部分產物和反應條件已略去)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E中含有化學鍵的是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將B的濃溶液與的濃溶液混合,立即產生大量氣體C,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某課外小組的同學用E溶液吸收C,利用圖所示裝置向吸收液中持續通入SO2氣體實驗過程中觀察到如下現象:①開始時,溶液上方出現白霧,試紙a變紅甲同學認為是HCl,乙同學不同意甲的,乙同學的是 。②片刻后,溶液上方出現黃綠色氣體,試紙b變藍。離子方程式 。③最終試紙b褪色同學們認為可能有兩種:一是I2有還原性,黃綠色氣體其氧化成IO3-,從而使藍色消失;二是 !窘馕觥17.(共12分)某實驗小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質,發現實驗室里盛放兩種固體的試劑瓶丟失了標簽于是,他們先對固體A、B進行鑒別,再通過實驗進行性質探究。(1)分別加熱固體A、B,發現固體A受熱產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A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2)稱取兩種固體各2 g,分別加入兩個小燒杯中,再各加10 mL 蒸餾水,;待 (填字母序號)。a.溶液溫度下降 b.溶液溫度升高c.滴入酚酞后呈淺紅色 d.滴入酚酞后呈紅色(3)如圖所示,在氣密性良好的裝置I和II中分別放入藥品將氣球內的固體同時倒入試管中。①兩試管中均產生氣體, (填“I”或“II”)的反應程度更為劇烈。②反應結束后,氣球均有膨脹,說法正確的是 。a.裝置I的氣球體積大 b.裝置II的氣球體積大c.生成氣體的體積根據鹽酸計算 d.生成氣體的體積根據固體計算(4)同學們將兩種固體分別配制成0.5 mol?L-1的溶液,設計方案并對反應現象做出預測:實驗方案預測現象預測依據操作1:向2 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Na2CO3溶液中的CO32-濃度較大,能與CaCl2發生反應 (寫離子方程式)。操作2:向2 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無白色沉淀NaHCO3溶液中的CO32-濃度很小,不能與CaCl2反應。實施實驗后,發現操作2的現象與預測有差異:產生白色沉淀和氣體。該條件下,NaHCO3與CaCl2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4)操作I中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鈣,這說明碳酸鈉能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a2+ + CO32-=CaCO3↓。產生白色沉淀和氣體這說明白色沉淀是碳18.(共12分)某工廠的廢金屬屑中主要成分為Cu、Fe和Al,此外還含有少量Al2O3和Fe2O3,該廠用上述廢金屬屑制取新型高效水處理劑Na2FeO4(高鐵酸鈉)等產品,過程如下: I. 向廢金屬屑中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 II. 向I所得固體中加入過量稀H2SO4,充分反應后過濾; III. 向II所得固體中繼續加入熱的稀H2SO4,同時不斷鼓入空氣,固體溶解得CuSO4溶液;IV. ……(1)步驟I中為 。(2)步驟II所得的濾液中表明濾液中不存在Fe3+,用離子方程式其原因 。(3)步驟III獲得CuSO4溶液的離子方程式為 。(4)步驟II所得濾液經進一步處理可制得Na2FeO4,流程如下:①?L-1,若要處理1 m3濾液,理論上需要消耗25 % 的H2O2溶液_________kg(用含a的代數式表示)。 ②由Fe(OH)3制取Na2FeO4的化學方程式② 2Fe(OH)3 + 3NaClO + 4NaOH=2Na2FeO4 + 3NaCl + 5H2O (2分)【解析】19.(共13分)合成氨技術的創立開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徑,其研究來自正確的理論指導,合成氨反應的平衡常數K和溫度的關系如下:溫 度(℃)30 440 520K值0.0360.0100.0038(1)①寫出工業合成氨的化學方程式 由上表數據可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理由是 。理論上,為了增大平衡H2的轉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壓強 b.使用合適的催化劑c.升高溫度 d.及時分離出產物中的NH3(2)原料氣H2可通過反應 CH4(g) + H2O (g)CO(g) + 3H2(g) 獲取,已知該反應中,當氣中的 恒定時,溫度、壓強對CH4含量的影響如下圖所示:①圖中,兩條曲線表示壓強的關系是:1 P2(填>”、=”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044343.html

相關閱讀:2012年第二學期高三化學綜合測試題
山東省濟寧曲阜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陜西省長安一中2012—2013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化學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學2015屆高三8月月考化學試題
高三化學第三次月考參考試卷[1]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