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水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1.下列與氯有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實現35Cl與37Cl間的相互轉化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飽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膠體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過離子導電,所以HCl和NaCl均是離子化合物D.電解NaCl溶液得到22.4LH2 (標準狀況),理論上需要轉移1mol電子有g Na2O2和Na2CO3的混合物溶于水,與00mL物質的量濃度為1mol/L的鹽酸恰好反應,蒸干溶液,最終得到固體質量為A. 8g B. 15.5g C. g D.無法計算鋁分別與足量的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當兩個反應放出的氣體在相同狀況下體積相等時,反應中消耗的HCl和NaOH物質的量之比為 ( )A.1:3 B.3:1 C.2:1 D.1:1A.開始加入合金的質量可能為16.4gB.參加反應的硝酸的物質的量為0.1molC.生成沉淀完全時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為100mLD.標況下產物NO的體積為22.4 L5.在某晶體中,與某一個微粒x距離最近且等距離的另一個微粒y所圍成的空間構型為正八面體形(如圖)。該晶體不是( )A.NaCl(x=Na+,y=Cl-)B.CsCl(x=Cs+,y=Cl-)C.金屬釙(Po)D.MgO晶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從CH4、NH4+、SO42-為正四面體結構,可推測PH4+、PO43-也為正四面體結構B.1 mol金剛石晶體中,平均含有2 mol C—C鍵C.水的沸點比硫化氫的高,是因為H2O分子間存在氫鍵,H2S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D.某氣態團簇分子結構如右圖所示,該氣態團簇分子的分子式為EF或FE 7.下圖為直流電源,為浸透飽和氯化鈉溶液和酚酞試液的濾紙,為電鍍槽.接通電路后發現上的c點顯紅色.為實現鐵上鍍鋅,接通后,使c、d兩點短路.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為直流電源的負極B.c極發生的反應為2Cl——2e-=C2↑C.f電極為鋅板D.e極發生氧化反應8.把鋅片和鐵片放在盛有稀食鹽水和酚酞試液混合溶液的玻璃皿中(如圖所示平面圖),經過一段時間后,兩個實驗中,首先觀察到溶液變紅的區域是( )A.Ⅰ和Ⅲ附近 B.Ⅰ和Ⅳ附近 C.Ⅱ和Ⅲ附近 D.Ⅱ和Ⅳ附近下列物質不是有機物的是A.CH4B.C4H8 C.CO2 D.C6H610.一種氣態烷烴和一種氣態烯烴組成的混合氣體共10g,其密度是相同條件下H2的12.5倍,該混合氣通過Br2水時,Br2水增重8.4g,則組成該混合氣的可能是A.甲烷、乙烯 B.丙烷、乙烯 C.乙烷、丙烯 D.甲烷、丙烯11.向某無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則溶液中含有的離子是A.一定有 CO32- B.一定有Ag+ C.一定有SO42- D.無法確定12.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的檢驗、除雜的試劑或方法正確的是( )物質及其雜質檢驗除雜A.Cl2(HCl)濕潤的淀粉KI試紙飽和食鹽水B.NaHCO3溶液(Na2CO3)Ca(OH)2溶液過量CO2C.CO2(HCl)AgNO3溶液(含稀硝酸)飽和Na2CO3溶液D. NO(NO2)觀察顏色或濕潤的淀粉KI試紙水13.元素“氦、銣、銫”等是用下列哪種科學方法發現的:A.紅外光譜 B.質譜 C.原子光譜 D.核磁共振譜14.下列有關資源的開發利用說法正確的是A. 從海帶中提取碘單質的過程一定涉及氧化還原反應B. 從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電解NaCl溶液可制備Na和Cl2C. 天然氣、乙醇和水煤氣分別屬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D. Cu、Al、Hg可以分別用熱還原CuO、電解AlCl3和熱分解HgO冶煉得到化學與科學、技術、社會、環境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福島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質131I和127I互為同位素,化學性質幾乎相同B.大量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廢氣中含大量CO2、SO2造成大氣污染,從而使雨水pH=5.6形成酸雨C.以NO和NO2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的一個重要原因D.高純度的二氧化硅廣泛用于制作光導纖維,光導纖維遇強堿會“斷路”二、填空題16.(8分)鋼鐵的生產與使用是人類文明和生活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1)工業鋁熱法煉鐵的主要化學反應方程式 。(2)炒過菜的鐵鍋未及時洗凈(殘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會因腐蝕出現紅褐色銹斑。試回答:①鐵鍋的腐蝕主要是由 腐蝕造成的。②鐵鍋銹蝕的負極反應式為 。(3) 通常使用鋼鐵是鐵和__________的合金; 當馬口鐵(表層鍍錫 )鍍層被損壞后,這時被腐蝕速度比普通鐵_______(填“快”或“慢”)。為防止輪船的船體在海水中腐蝕,一般在船身連接 (填“鋅塊”或“銅塊”)實驗室里迅速制備少量氯氣可利用以下反應:2 KMnO4+16 HCl === 2 KCl + 2 MnCl2 + 5 Cl2↑ + 8 H2O 此反應不需要加熱,常溫下就可以迅速進行,而且對鹽酸的濃度要求不高。(1)用線橋法表示出電子轉移2 KMnO4+16 HCl === 2 KCl + 2 MnCl2 + 5 Cl2↑ + 8 H2O(2)該反應中,氧化劑是__________,還原劑是_________。(3) 當電子轉移的數目為6.02×1023個時生成的氯氣的物質的量為 mol由中學化學常見元素組成的單質A、B、C和甲、乙、丙、丁、戊五種化合物有下圖所示轉換關系,A是由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組成的。請回答:(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乙 、丁 、戊 。(2)寫出甲物質在工業上的一種主要用途: 。(3)寫出甲→乙+丙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A→乙+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9.(分)Q、R、X、Y、Z五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遞增。已知:①Z的原子序數為29,其余的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Y原子價電子(外圍電子)排布msnmpn ③R原子核外L層電子數為奇數;④Q、X原子p軌道的電子數分別為2和4。請回答下列問題:(1)Z2+ 的核外電子排布式是 (2)Q與Y形成的最簡單氣態氫化物分別為甲、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穩定性:甲>乙,沸點:甲>乙 B.穩定性:甲>乙,沸點:甲<乙C.穩定性:甲乙(3)Q、R、Y三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數值由小到大的順序為 (用元素符號作答)。(4)五種元素中,電負性最大與最小的兩種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5)Q的一種氫化物相對分子質量為28,其中分子中的σ鍵與π鍵的鍵數之比為 ,該氫化物與氧氣形成的燃料電池在堿性電解質中負極反應為 。(14分)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CO2(g)+H2(g)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問題:(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 。(2)該反應為 反應(選填吸熱、放熱)。(3)能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 c(CO)不變(c)v正(H2)=v逆(H2O) (d)c(CO2)=c(CO)(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試判斷此時的溫度為 ℃。(15分)某礦樣含有大量的CuS、少量鐵的氧化物及少量其它不溶于酸的雜質。某化學課外小組設計以下流程,取該礦樣為原料生產CuC12?2H2O 晶體。已知:常溫下,金屬離子開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時的pH 見下表。金屬離子氫氧化物開始沉淀的pH氫氧化物沉淀完全的pHFe2+7.09.0Fe3+1.93.2Cu2+4.76.7回答下列問題:(l)步驟①的焙燒過程中需要通入氧氣。在實驗室中,可使用常見化學物質利用上圖所示裝置制取氧氣,試寫出熟悉的符合上述條件的兩個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焙燒產生的尾氣中含有的一種氣體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若將尾氣通入氨水中,能發生多個反應,寫出其中可能發生的兩個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驟②酸浸過程中,需要用到3 mol ? L-1的鹽酸100 mL,配制該鹽酸溶液時,除了用到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外,還需要的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驟④加入物質X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質X 可以選用下列物質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A)氫氧化鈉 (B)稀鹽酸 (C)氨水 (D)氧化銅(5)當溶液中金屬離子濃度低于1×10-5 mol ? L-1時,認為該金屬離子沉淀完全,則Ksp[Fe(OH)2]=_____1.【解析】試題分析:35Cl與37Cl間的相互轉化22.4LH2,應該轉移2mol電子,D錯誤。答案選B。考點:點評:2.C【解析】試題分析:根據原子守恒,最終的固體為NaCl,且其物質的量等于氯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1mol;故質量為5.85g。答案選C。考點:物質的量計算點評:本題主要采用守恒法計算,重點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3.B【解析】試題分析:根據方程式配比來計算。與稀鹽酸反應方程式中,鋁和鹽酸的系數比為2:6,與氫氧化鈉反應方程式中,鋁和氫氧化鈉的系數比為2:2,所以相同的鋁反應時,鹽酸與氫氧化鈉的比值為3:1?键c:簡單物質的量計算點評:使用簡單的方程式系數比來計算,更簡單。4.C【解析】試題分析:鎂、銅在稀硝酸中反應,是方程式是類似的,都是放出NO,而不會是產生H2。加堿后,最終都生成二價氫氧化物沉淀,沉淀質量比合金質量增加的就是氫氧根,5.1克是0.3mol,也就是原來金屬合計有0.15mol,全部是銅的話,最大質量為9.6克;根據方程式江蘇省漣水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 化學試題 Word版含解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07573.html
相關閱讀: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學2015屆高三8月月考化學試題
山東省濟寧曲阜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高三化學第三次月考參考試卷[1]
2012年第二學期高三化學綜合測試題
陜西省長安一中2012—2013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