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2013屆高三年級期終質量評估化 學 試 題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用2B鉛筆將準考證號及考試科目在相應位置填涂。 2.選擇題答案使用2B鉛筆填涂,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非選擇題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簽字)筆或碳素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在各題的答題區域(黑色線框)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27 Fe 56 I 127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個小題,每題3分,共48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和互為同位素 B.和是兩種核素 C.和的中子數相等 D.和的質量數相等2.宋代著名法醫學家宋慈的《洗冤集錄》中有—銀針驗毒的記載,“銀針驗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的化學式為AgS B.銀針驗毒時,空氣中氧氣失去電子 C.反應中Ag和H2S均是還原劑 D.每生成1molX,反應轉移2mol e-3.下列圖示實驗合理的是A.圖1為證明非金屬性強弱:S>C>Si B.圖2為制備少量氧氣C.圖3為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硫酸溶液 D.圖4為制備并收集少量NO2氣體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1molFeCl3完全轉化為Fe(OH)3膠體后生成NA個Fe(OH)3膠粒 ②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氟氣和氬氣所含的原子數相等 ③標準狀況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SO2和O2中所含的氧原子數為NA ④在標準狀況下,22.4LSO3的物質的量為1mol ⑤100mL1 mol?L-1FeCl3溶液中Fe3+數目小于0.1NA ⑥0.1mol Al2O3中含有0.2NA個陽離子 ⑦1mol Na2O2參加氧化還原反應時轉移的電子數為一定為NA A.③⑤⑥⑦ B.③⑤⑥ C.①②④⑦ D.①③⑤⑥5.已知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及其他某些未知離子,某同學取適量試液放入四支試管中,然后分別進行如下實驗并得出相應的結論,其中合理的是①若加入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②若加入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沉淀溶解并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③若先加入鹽酸無現象,再加入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一定有④若做焰色反應實驗時,火焰呈黃色,說明溶液中一定有Na+,但不能確定是否有K+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③6.某混合溶液中所含離子的種類及其物質的量濃度(不考慮離子的水解)如下表所示:所含離子MMg2+Fe2+物質的量濃度/mol?L-1c332則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若M是,則c為3.5B.欲使Fe2+的濃度減小,可以加入氯水C.若加入足量燒堿溶液充分攪拌,放置較長時間后,所得沉淀中含有兩種成分,則M可能是Al3+D.若加入BaCl2溶液能產生兩種沉淀,且沉淀可部分溶于稀鹽酸,則M可能是7.下列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在稀氨水中通入過量CO2:NH3?H2O+CO2=+ 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C.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HSO3溶液 2+Ba2++2OH-BaSO3↓++2H2OD.氫氧化鈣溶液與等物質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OH-+H++=CaSO4↓+H2O8. A、B、C、D、E均含有同一種短周期元素,其中A是單質,B常溫下是氣態氫化物,C、D是氧化物,E是D和水反應的產物。下表所列各組物質中,物質之間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如圖所示轉化的是: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如下圖所示,其中甲池的總反應式為: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池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乙、丙池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B.甲池通入CH3OH的電極反應為CH3OH-6e-+2H2O=+8H+C.反應一段時間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體,能使CuSO4溶液恢復到原濃度D.甲池中消耗280 mL(標準狀況下)O2,此時丙池中理論上最多產生1.45g固體10.根據碘與氫氣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①I2(g)+H2(g)2Hl(g) △H=-9.48 kJ/mol ②I2(s)+H2(g)2HI(g) △H=+26.48 kJ/mol A.254gI2(g)中通入2gH2(g),反應放熱9.48kJ B.當反應②吸收52.96kJ熱量時轉移2mole- C.反應②的反應物總能量比反應①的反應物總能量低 D.1mol固態碘比1mol氣態碘所含能量多了17.00 kJ11.將15.6gNa2O2和5.4gAl同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應后得到200mL溶液,再向該溶液中緩慢通入標準狀況下的HCl氣體6.72L,若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體積保持不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反應過程中得到8.96L氣體 B.最終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 C.最終得到5.6g沉淀 D.最終得到的溶液中:c(Na+)=1.5mol?L-112.常溫下,向20 mL x mol?L-1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液的pH隨NaOH溶液的體積(V)的變化關系如右圖所示(忽略溫度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中V1>20mLB.a點對應的溶液中:c(CH3COO-)=c(Na+)>c(CH3COOH) C.當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為20mL時,溶液中: c(CH3COOH)+c(H+)>c(OH-) D.滴加NaOH溶液的過程中,所得溶液里水的電離程度逐漸增大13.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飽和氯水中 Cl-、、Na+、 B.Na2S溶液中 K+、、Cl-、Fe3+ C.pH=13的溶液中 C6H5O-、K+、、Br- D.由水電離c(H+)=1.0×10-13mol/L溶液中 、I-、Na+、Al3+14.化學中常用圖像直觀地描述化學反應的進程或結果。下列圖像描述正確的是A.根據圖①可判斷可逆反應A2(g)+3B2(g)2AB3(g)正反應是吸熱反應B.圖②表示壓強對可逆反應2A(g)+2B(g)3C(g)+D(s)的影響,乙的壓強大 C.圖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氣至過量過程中溶液導電性的變化D.根據圖④溶解度與溶液pH關系,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適量CuO,調節至pH在4左右。15.四種主族元素的離子a Xm+、bYn+、cZn-和dRm-(a、b、c、d為元素的原子序數),它們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若m>n,對下列敘述的判斷正確的是 ①a-b=n-m ②元素的原子序數a>b>c>d ③元素非金屬性Z>R ④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堿性X>Y A.②③正確 B.只有③正確 C.①②③④正確 D.①②③正確16.某化學科研小組研究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A2(g)+B2(g)2AB3(g)化學平衡狀態的影響,得到如圖所示的變化規律(圖中T表示溫度,n表示物質的量),根據圖示可得出的判斷結論正確的是 A.反應速率a>b>c B.達到平衡時,A2的轉化率大小為:b>a>c C.若T2>T1,則正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D.達到平衡時,AB3的物質的量大小為:c>b>a第Ⅱ卷(主觀卷共52分)二、填空題17.(14分)據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請在下圖所示元素周期表中用實線畫出前36號元素所在的范圍的邊界。(2)下列比較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 a.離子半徑:Na+>Mg2+>S2->Cl- b.酸性:HClO4>H2SO4>H3PO4>H4SiO4c.氫化物穩定性:H2O>H2S>PH3>SiH4 d.NH3結合H+的能力比H2O弱 (3)元素甲是第三周期ⅦA族元素,甲元素與另兩種非金屬元素可組成離子化合物A.寫出A的電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業上可用MnSO4溶液吸收氯氣,獲得Mn2O3,請寫出該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氮和氧都是較活潑的非金屬元素,用一個化學方程式說明兩種單質的氧化性強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所有元素的氣態氫化物中,元素乙的氫化物最穩定,寫出元素乙的單質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1mol的單質Cl2與100mL1.5mol/L的FeBr2溶液反應,則被氧化的Fe2+和Br-的物質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2分) (1)工業合成氨技術的反應原理是:N2(g)+3H2(g)2NH3(g) △H=-92.4 kJ/mol。在500℃、20MPa時,將N2、H2置于一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反應過程中各種物質的量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①計算反應在第一次平衡時平衡常數K=___________(保留二位小數) ②產物NH3在5~10min、20~25min和45~50min時平均反應速率[平均反應速率分別以v1、v2、v3表示]從大到小排列次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45min時,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圖是一個體積固定的恒溫密閉容器,正中間有一個可以滑動的隔板將容器隔成A、B兩室。A室放入H2和O2共5 mol,B室放入H2和N2共5mol,使隔板恰好處于正中間。 ①控制一定條件,只使A室氣體充分反應,此時隔板左移,待反應完成且密閉容器溫度恒定(大于120℃)后,A室氣體體積是B室體積的4/5。計算原H2和O2的體積比為_________________。 ②再控制一定條件,使H2和N2發生反應(正反應放熱)。當密閉容器溫度恒定(大于120℃)且達到平衡時,隔板右移恰好回到正中間,若加入的N2為1mol,則N2河南省南陽市2013屆高中三年級上學期期終質量評估(word版)化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27006.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濟寧曲阜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陜西省長安一中2012—2013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化學
高三化學第三次月考參考試卷[1]
2012年第二學期高三化學綜合測試題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學2015屆高三8月月考化學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