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綜合地理部分文科綜合共30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地理卷分為第I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4頁,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在規定位置粘貼考試用條形碼。答卷時,考生務必將答案涂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無效。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第I卷(選擇題 48分)注意事項:1.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2.本卷共12題,每題4分,共4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峨眉山植物區系是我國植物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有“生物基因庫”和“仙山藥園”之美譽。1984年底調查,植物5000多種,僅藥用植物即有212科,868屬,1655種。但是,近年來因多種原因,近三分之一植物種類受到威脅,許多種類遭受滅絕的危險,同時許多中草藥的有效藥用成分減少了、有毒成分也增多了。峨眉山中草藥的命運令人擔憂。據此回答1-3題。1.材料中“峨眉山中草藥的命運令人擔憂”主要是指A.中草藥種類數量減少,質量下降 B.占植物比例太小,多數植物不能入藥C.將無藥用價值的植物當中草藥植物使用,以次充好,聲譽受嚴重影響D.市場對中草藥需求明顯下降,導致種類減少2.造成上題所述主要問題的人為原因中沒有A.過度掠采天然藥材 B.人類活動范圍擴大,侵占野生植物的生長地C.區內人類活動頻繁,排污嚴重,水、土污染加劇D.峨眉山生態保護區面積縮小3.為保護“仙山藥園”峨眉山,我們應①保護中藥生長的衍生環境;②有計劃地開采中藥資源;③加強研究,建立中草藥人工養殖基地;④嚴禁上山采藥;⑤大量引進其他植物區系的中草藥;⑥建立鼓勵采育結合等激勵機制A.①②③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⑤⑥近年來,我國多地出現霧霾或灰霾天氣。霾是一種天氣現象,是大量極細微的干塵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km的空氣普遍混濁現象。據此閱讀下圖分析回答4-6題。4.等壓線a的數值為A.1017.5或1012.5 B.1017.5或1015 C.1015或1012.5 D.1015或10205.一般在低壓中心附近低壓槽區域才會產生鋒面,且低壓中心東部鋒面向高緯方向移動。下面對圖中淮南天氣情況的推斷,最可能的是A.即將出現大風降溫天氣 B.處于雨過天晴狀況 C.即將出現嚴重沙塵天氣 D.即將出現綿綿細雨狀況6.僅考慮氣象條件,圖中出現霾可能性最大的區域是A.北京地區 B.鄭州地區 C.山東半島東部地區 D.平壤地區閱讀“世界局部海區洋流分布示意圖”,回答7-9題。7.對圖中實線所示洋流的最主要形成原因的表述,正確的是 A.大洋東部海區海水減少造成 B.本海區主要盛行西風所致C.大洋東部海區海水增多造成 D.本海區主要盛行信風所致8.對拉布拉多半島沿岸與卑爾根的分析,正確的是A.拉布拉多半島北部沿岸因受寒流影響,氣溫降低,形成冷濕環境,利于闊葉林生長B.拉布拉多半島東南部附近海域因寒流影響,冷海水上泛,形成圖示區域內最大漁場C.卑爾根緯度高于60°,但因洋流影響,附近形成了以森林為主的自然景觀D.卑爾根因受寒流影響,氣溫低于同緯度大陸東岸地區氣溫9.若某些年份,圖示海洋的低緯度海區東部海水持續增溫,則下列情況最可能出現的是A.圖中實線所示洋流實力增強 B.低緯度海區東岸更加干燥C.美國東南沿海降水減少 D.我國青藏高原氣溫上升研究地質構造,可以科學的推斷地層形成過程與地貌的關系。讀某地區地質構造剖面示意圖,回答10-12題。10.總體來看,對本地區地質構造與地貌的描述正確的是A.背斜 谷地 B.向斜 谷地 C.背斜山地 D.向斜 山地11.對巖石①、②、③形成的先后順序的推斷,正確的是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12.對巖石②形成后,地質作用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巖漿噴發——地殼下降——深海沉積——地殼上升——水平擠壓——外力侵蝕B.地殼下降——沉積作用——地殼上升——侵蝕堆積——水平擠壓C.地殼下降——沉積作用——地殼上升——水平擠壓——外力侵蝕——堆積作用D.地殼下降——沉積作用——巖漿噴發——水平擠壓——堆積作用——外力侵蝕第Ⅱ卷注意事項: 1.用黑色墨水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2.本卷共2題,共52分。13.(26分)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關問題。材料三 上述兩個材料中,④地位于世界著名海洋公園麥夸里群島,該群島是從海洋深處逐漸升出海平面形成的,為火山島,平均海拔約240米。下圖為麥夸里群島典型景觀照片。(1)自然環境要素相互聯系,從而體現出整體性的特征。根據材料一、二,舉一例說明材料一左圖中兩大島嶼整體性的突出表現,并說出形成該整體性的主導因素。(4分)(2)比較①、③兩地氣候特征差異,并分析原因。(10分)(3)相對于②地所在島嶼河流,麥夸里群島河流發育程度▲(高或低),請分析最主要的兩個原因。(6分)(4)材料一左圖中最大島嶼東、西部河流特征差異顯著。相對于P河上游,Q河上游河流向下和向源頭侵蝕能力▲,請分析原因。(6分)自然環境包括水、大氣、生物、巖石、土壤等五大要素.兩大島嶼的整體性的突出表現可以選擇其中14.(2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二 世界上最大大陸亞歐大陸面積5071萬km2,北美大陸面積只有1797萬km2;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18134萬km2,大西洋面積9336萬km2。(1)在材料一中,陰影部分表示夜,左圖所示北京時間為▲點。材料一中右圖所示北半球中緯度地區處于冬半年,該地區晨昏線將緯線分割成晝弧(處于被照亮狀態)和夜弧兩段,因每條緯線上晝弧長度均短于夜弧,可判斷出該地區晝夜長短情況是▲,又因該季節該地區緯度越高▲,可判斷出該地區晝夜長短隨緯度變化情況是▲。左圖所示情況則相反。(8分)(2)根據材料三,描述我國100°E以東0℃等溫線大致走向,并分析最主要影響因素。(8分)(3)(10分)(注意:下面兩題中選做一題,答題卡上務必注明所選題號)①根據材料四,描述冬季風、夏季風對北美落基山脈以東地區和我國在影響范圍上的相同特征,并根據第(1)小題的規律及風的相關原理對其原因進行推理分析。②觀察材料三,可以發現,相對于北美1月0℃等溫線而言,我國1月0℃等溫線分布的緯度位置▲。請根據材料二,并運用風的相關原理對其原因進行推理分析。【解析版】四川省樂山市高中2014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調查研究考試文綜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29933.html
相關閱讀: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