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中2014屆高三第四次質檢考試地理試題 一、選擇題(共24題,共48分) 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正式掛牌成立,市政府駐地位于永興島。圖1為我國南海諸島區域示意圖。完成1—3題。 1. 三沙市成立期間A. 三沙市正處于旱季 B. 舊金山(37°N,122°W)水循環活躍 C. 內蒙古草原牧草枯黃 D. 悉尼(34°S,151°E)低溫少雨2. 永興島至海南島的最近距離約為 A. 100千米B. 300千米C.500千米D.700千米 3.若要更詳細了解永興島的道路和建筑狀況,那么須將區域地圖A.比例尺放大B.比例尺縮小 C.水平比例尺放大,垂直比例尺縮小D.水平比例尺縮小,垂直比例尺放大 4.圖2反映的國家最有可能是A.印度 B.巴基斯坦C.韓國 D.尼泊爾 5.有關該國人口和人口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A.1990年以來人口總數持續減少B.1990年以來兒童占總人口比重上升C.未來老齡化將加劇 D.未來勞動力將過剩 6.中國總和生育率比該國低,主要原因是A.人們生活富有 B.醫療衛生改善C.生育意愿低D.計劃生育政策 7.圖中丙地的風向是A.東北 B.東南C.西北 D.西南 8.產生圖示A區域和B區域降水的天氣系統分別是A.氣旋反氣旋B.反氣旋氣旋 C.暖鋒冷鋒 D.冷鋒暖鋒 9.此時甲乙丙丁四地氣溫最高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平潭綜合實驗區是探索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示范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全國最大風電項目——平潭長江澳二期風電場在平潭興建,平潭利用風力發電可以與水 10.平潭綜合實驗區“先行先試”的最大區位優勢是 .A.距臺灣近 B.海陸交通便利 C.市場廣闊 D.自然資源豐富 11.平潭綜合實驗區的開發初期應重點發展A.高新技術產業 B.港口經貿業 C.旅游休閑業 D.交通等基礎設施 12.平潭風力發電可以與水電互補的原因是A.春秋季風力小,徑流量大 B.秋冬季風力大,徑流量小C.夏秋季風力大,徑流量大 D.春冬季風力小,徑流量大 圖6為某區域2012年10月下旬某時海平面的氣壓分布圖。完成13 -15題。 13.下列四地,風力最大的是A.烏蘭巴托B.北京 C.東京D.福州14.圖中北京的風向是A.偏西B.偏北 C.東南 D.東北15.首爾目前受鋒面控制,天氣狀況是 A.大風、升溫、陰雨天氣B.風力減小、升溫、天氣晴朗C.大風、降溫、陰雨天氣D.風力減小、降溫、天氣晴朗表1該市各區域聚落的交通聯系狀況統計表16.該城市商業區范圍的半徑約為 A.2千米B.2.7千米 C.3.3千米 D.4千米17.甲、乙、丙三個區域交通網絡發達程度的比較,正確的是A.丙>乙>甲 B.甲>乙>丙 C.甲>丙>乙 D.乙>丙>甲18.若只考慮交通通達度,則在甲區域開設分店的最優選址是A.聚落aB.聚落b C.聚落c D.聚落d 栓皮櫟的樹皮在樹干水分較少時采剝,風干后作為制造軟木塞的材料。圖8是某國示意圖,栓皮櫟主要生長在該國的南部地區。完成19-21題。 19.該國采剝栓皮櫟樹皮的最佳季節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0.關于A河與B河徑流量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A河汛期出現在夏季,B河汛期出現在冬季B.兩河汛期均出現在夏季C.兩河徑流量的變化都較小D.A河徑流量的變化比B河小21.該國南部沿海地區的植被A.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B.為溫帶藩葉闊葉林C.具有耐旱的特征 D.具有耐寒的特征22.該地的地理緯度是A.78°N B.64°34'NC.70°ND.66°34'N23.航天員在天官內生活期間 A.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B.福州正午太陽高度先增后減C.地球公轉速度逐漸加快D.北極圈內極晝的范圍逐漸擴大24.宇航員在太空經歷一晝夜的時間大約是90分鐘,那么地球上一天的時間,宇航員經歷的日出次數是A.24B.16 C.2 D.1 綜合題(共4題,共52分)25.2012年7月21日,北京城遭遇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一次降雨過程,降雨總量之多,強降雨歷時之長歷史罕見,導致特大洪水災害。圖10是北京等高線地圖。完成下列問題。(11分)(1)說明此次特大洪水災害的主要原因。(5分)(2)若在京郊A、B兩地種植花卉、山楂,如何布局更合理,說明理由。(6分)[來26.圖11為某區域示意圖,圖中A地是著名的“冰糖心蘋果”產地,“冰糖心蘋果”具有色澤光亮自然,皮薄肉厚、質地較密、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點,采摘上市時間較晚,嚴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凍期以后上市。完成下列問題。(15分)(1)指出圖示地區氣候最突出特征,并簡述其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4分)(2)說明氣候條件對A地蘋果生產的有利影響。(3分)(3)A地大量遷入人口可行嗎?說明理由。(3分)(4)若R河流域農業土地不合理開發利用,將產生哪些主要的環境問題?應采取哪些防治措施?(5分)27.圖12為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示意圖。圖中A城市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2003年,汽車公司總部從A城市遷到B城市。E城市第二產業向郊區擴散,并在郊區建設了出口加工區、臨港裝備制造業基地等臨港型工業集聚區。完成下列問題。(12分) (1)指出A城市成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的主導因素,說明B城市成為汽車公司總部的區位優勢。(4分)(2)B、C、D三城市連接形成的三角地區是我國酸雨嚴重區,說明其產生的原因。(4分)(3)指出E城市港口變遷的特點,并分析原因。(4分)(1)指出圖示區域地形的主要特點。(4分)(2)說明該地區城市分布特點及主要原因。(6分)(3)說明B城市成為K國煉油工業基地的原因。(4分)二、綜合題(共4題,共52分)25.(11分)(1)降雨集中,歷時長、總量大(1分);城市熱島效應和三面環山的地形(1分),有利于暖濕氣流抬升運動(1分);城市地面下滲能力弱(1分),排水系統不完善(1分)。(2)A處布局山楂(1分):位于低山區,適宜發展果林業(1分);且有利于水土保持(1分);B處布局花卉(1分):靠近城區(市場)或花卉付租能力強(1分),水源充足(1分)。26.(15分)(1)干旱(1分)氣候干旱導致河流稀疏(0.5分),多內流河,河流短小,水量不大(0.5分);植被稀少(0.5分),多荒漠(0.5分),土壤發育程度低,土壤貧瘠(0.5分);風成地貌分布廣泛(0.5分)。(2)位于我國西北地區,氣候干旱,晴天多,光照時間長(0.5分),晝夜溫差大(0.5分);采摘時間晚,蘋果生長期長(0.5分),有利于糖分積累(0.5分);緯度較高,氣溫較低(0.5分),病蟲害少(0.5分)。(3)不行(1分)該地位于沙漠邊緣,氣候干旱(0.5分),水源有限(0.5分),生態環境脆弱(0.5分),環境承載量。ɑ颦h境人口容量。0.5分)。(4) 土地荒漠化或鹽堿化或土地退化(1分)、水資源銳減(1分)。 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或調配流域內水資源(1分);提高灌溉技術或發展節水農業或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1分);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或退耕還林、還草(1分)。27.(12分)(1)政策(1分)B城市位于長江沿岸,鐵路線交匯處(0.5分),水陸交通便利(0.5分);人口眾多,經濟發達(0.5分),市場廣闊(0.5分);城市等級高(或省會城市)(0.5分),人才多,科技力量雄厚或服務條件好等(0.5分)。(2)有色金屬冶煉工業發達(1分),排放的酸性氣體較多(1分)。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0.5分),降水豐沛(0.5分);地處低山丘陵區(0.5分),不利于酸性氣體擴散(0.5分)(3)向航道更深的水域遷移(或先向西北再向東南方向遷移)(1分)貨運量增加(1分),船舶大型化(1分),工業企業向郊區搬遷或河道淤積(1分)。2°圖3福建省福州八中2014屆高三第四次質檢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30234.html
相關閱讀: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