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部分1. 若F、H同時位于晨線上,則A.H地晝長將逐漸變短 B.F地正午太陽高度角為0°C.E地日出時地方時約為6時D.G地正值夕陽西下2. 圖中A.E地至F地地勢逐漸升高 B.H地日溫差小而年溫差大C.G地氣候特點是雨熱同期 D.G地與H地分屬兩個大洲 2015年,將建成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地質災害檢測預警系統,對北京市地質災害點實現全覆蓋。圖2為北京市泥石流多發區與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讀圖文資料,回答第3~4題。3. 甲、乙兩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達A.149毫米 B.99毫米 C.49毫米 D.199毫米4.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于北京市泥石流災害的預警,是因其能A.實時發布災情信息,有利于救災減災B.及時發現地面變動,并傳輸位置信息 C.分析災害的成因,提出相應解決措施 D.根據災害特點,模擬災害發生的過程圖3為歐洲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河道示意圖,圖中虛、實線分別表示夏、冬季節的水面寬度。讀圖回答5~6題。5.下列關于該河流的描述,正確的是A.有冬汛和凌汛現象 B.夏季輸沙量較冬季大 C.河流徑流的季節變化大D.徑流量隨氣溫的變化而變化6.關于圖中區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示區域乳畜業發達 B.四地中受流水侵蝕作用最顯著的是乙處 C.圖示區域植被類型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D.四地中受流水侵蝕作用最顯著的是丙處圖4所示地區凍土廣布,凍土主要有多年凍土和季節性凍土, 季節性凍土日數是指土層中的水被凍結的天數。讀圖回答7~9題。7. 假設圖中的天氣系統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東移動,符合甲地在未來30小時內天氣變化特點的是A. 氣壓升高,氣溫下降 B. 氣壓降低,風力減弱C. 風力增強,天氣轉陰 D. 風力增強,氣溫上升8. 影響圖中季節性凍土等日數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海陸因素、洋流因素B.海陸因素、緯度因素 C.緯度因素、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地形因素9. 凍土對自然環境的形成和發展具有獨特的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示地區樹木多扎根較深且高大挺拔 B. 圖示地區河流迂回曲折,易形成不對稱河谷C. 圖示地區氣候主要具有冷干特點D. 圖示地區地表水易下滲,土壤中的礦物質元素淋失嚴重圖5為地球局部海域洋流分布模式圖。讀圖,回答第10-11題。10.圖中洋流 A.④可能出現在北大西洋? ?B.③形成受東北信風影響? ?C.①的流向為自南向北? D.②可能流經澳大利亞西海岸11. 若圖示海域位于太平洋,洋流? ?A.①造成途經的澳大利亞大陸沿岸地帶氣溫降低? ?B.②使南美大陸熱帶荒漠從東海岸延伸至西海岸? C.④促進了太平洋與大西洋、印度洋的海水交換? D.③縮短了海輪從東南亞到非洲東部的航行時間36.(22分)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所在地區統稱為馬格里布地區。圖1 為馬格里布地區示意圖,圖 2 為該地區瓦德市的氣候統計圖,表 1 為圖 1 中①、②兩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時(1)分析圖 1 中斷層的成因。(4 分)(2)比較圖 1中①、②兩城市冬季日照時數的差異,并分析原因。(10分)(3)瓦德地區種植了大量的椰棗樹,請結合當地自然環境特點,分析椰棗樹的生長習性。(8 分)37.(24分)下圖為“我國漢江中游地區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判斷漢水自P點至Q點流經地區的地形類型,并說明判斷的理由。(8分)(2)Q點附近河床寬窄不穩定,沙灘羅列(如圖左下角圖)。 試從外力作用角度解釋沙灘羅列的成因。(10分)(3)你認為圖中南河流域綜合治理應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6分)42.【】(10分)(10分讀1950-1991年間我國西北、東北、華北、西南、長江中下游、華南等六個區域干旱季節分布及其對農業的影圖,回答下列問題。(1)簡要分析我國東西部干旱災害頻發的主要原因。(4分)(2)2015年入秋以來,西南地區發生嚴重的旱災,造成糧食作物枯死、人畜飲水困難。從長遠來看,西南地區抗旱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6分)44. 【環境保護】(10分)噪聲污染按噪聲源性質的不同,大致分為交通噪聲污染、工業噪聲污染、建筑施工噪聲污染和社會生活噪聲污染四大類型。適合人類生存的最佳聲音環境為15至45分貝,而60分貝以上的聲音就會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讀我國重點城市各類功能區噪聲監測(聲環境質量達標率)的統計表,回答問題。年份功能區類 別Ⅰ類(居住區)Ⅱ類(混合區)Ⅲ類(工業區)Ⅳ類(交通干線兩側區域)晝夜晝夜晝夜晝夜2009達標率(%)7857.281.765.894.874.376.244.32010達標率(%)83.268.687.376.892.381.183.553.6(1)據表概述重點城市功能區2010年較2009年的聲環境質量達標率的變化特點。(6分)(2)簡要說明增加城市聲環境質量監測點的必要性。(4分)地理參考答案:1—11CDABC BDCBDC36.( 22分)(1)位于板塊交界處(2分),巖層多擠壓、斷裂,并產生位移(2 分)。(2)冬季①地比②地日照時數少(2 分)。原因:①地比②地緯度高,冬季晝長更短(2分);①地較②地更靠近沿海,冬季受西風影響更強,陰雨天氣更多(2 分);①地處于迎風坡,多陰雨(2分);①地比②地海拔低,日出較晚(2分)。(3)當地總體年均溫較高,說明其耐炎熱(2 分);當地年降水量少(周邊多沙漠分布),說明其耐干旱(2 分);當地有大量鹽沼分布,說明其耐鹽堿(2 分),同時又喜濕潤(2分)。37.(24分) (1)(8分)地形類型:盆地(2分)理由:從等高線圖示地區四周海拔普遍高于200米,多山地地形,中部海拔普遍低于200米,多盆地地形;(3分)河流由四周山地向中心匯集,形成向心狀水系。(3分)(2)(10分)河流上游流經山區,流水侵蝕作用強烈,使得大量泥沙進入河流(2分);河流徑流豐富,泥沙向不斷下游河段搬運(2分); Q點附近河段地勢平坦(2分),河道彎曲(2分),導致流速減緩,泥沙堆積顯著(2分)。(3)(6分)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蓋率(2分);調整農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2分);修建水庫,加大河流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2分);禁止陡坡開荒,防止水土流失。(2分)(答對3點得滿分)。 43、答案(1)東部:夏季風不穩定,造成降水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2分)西部:降水少,蒸發大,易干旱(2分)(2)發展節水產業,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修建水利工程(水庫);退耕還林、還草,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水污染;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只需答三點,每點2分,共6分)。44.(10分)環境保護(1)除工業區晝間聲環境質量達標率略有下降外(2分),其他各類功能區晝與夜的聲環境質量達標率均有提高(2分),交通干線兩側區域夜間的聲環境質量達標率仍偏低(2分)。(2)監測數據更為客觀全面(2分),為城市聲環境綜合定量考核提供依據(2分)。圖8圖1圖3圖2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學201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317979.html
相關閱讀: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