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高考生物重難點總復習人與生物圈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高考生物第一輪總復習講座之十四
【內容】
第六:人與生物圈(二)

【重點與難點】
重點:森林生態系統的作用;
   草場退化的主要原因,草原生態系統的合理利用。
難點:過度放牧和盲目開墾導致草場沙漠化的原因。

【延伸與拓展】
第六:人與生物圈(二)

第二節 森林生態系統
森林是陸地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一、森林生態系統的作用
1.森林是人類的資寶庫
A.提供具有很大經濟價值的產品:如木材、松香、樟腦、桐油、橡膠等
B.提供食品:如棗、柿、栗、獼猴桃、荔枝等
C.提供油料:如油茶、油桐、冠果等
D.提供藥材:如多種中藥材
E.具有極其豐富的物種資,維持生物圈的生物多樣性:地球上90%以上的陸生植物和絕大多數動物都生存在森林中,每一個物種就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
2.森林是生物圈中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主體
A.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的能量基地。它每年固定的太陽能總量大約是3.1×1017J,占陸地生態系統每年固定太陽能總量的63%。
B.維持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平衡。
3.森林在改善生態環境方面的巨大作用
A.防風固沙:森林能降低風速、穩定流沙。
B.調節氣候:由于森林的蒸騰作用而增加空氣溫度;由于林的蒸騰作用吸收熱量,降低氣溫,容易下雨。
C.凈化空氣、消除污染:如柳杉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硫;森林植物巨大的表面積,可以滯留空氣中的灰塵;許多植物還能分泌抗生素,可以殺滅病菌。
D.使人精神愉悅、是寶貴的旅游資:森林的綠色是人類生理上的最適顏色。
4.我國森林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A.森林資人均占有量很低:約為0.128hm2,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
B.森林分布不均勻:主要分布在東北和西南林區。
C.用材林中成、過熟林蓄積量持續減少。
D.森林質量不高:每公頃森林蓄積量很低。
E.林地面積逆轉嚴重。

二、森林的合理利用和保護
A.森林是可再生資,1984年,我國分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國家對森林資實行采伐限額管理,以確保森林資的年消耗量低于年生長量。
B.林場走上了“采育結合、育重于采”的道路。
C.1978年我國開始興建“三北”防護林,以后又興建多種防護林,如長江防護林、沿海防護林等。
D.為保護我國天然生態系統,我國建立了以保護森林為主要對象的自然保護區,如長白自然保護區、鼎湖自然保護區。


第三節草原生態系統

草原生態系統的面積大約占全球陸地總面積的1/5。
一、草原生態系統的作用
1.在生物圈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中有重要作用
草原上的植物群落結構較森林簡單,但由于草原植物的植株矮小,其呼吸消耗的有機物少,因此,草原生態系統的凈光合產量(即“光合作用總量”-“呼吸消耗總量”)是比較多的
     2.有豐富的生物資
        如:A、各種牧草、牲畜。
          B、多種中藥材:甘草、冬蟲夏草、枸杞、伊貝母。
          C、其它的動植物和微生物:由于氣候干旱,草原上的魚類、兩棲類和爬行類較少,但是,昆蟲、鳥類和哺乳類(特別是嚙齒類)很多。
          D、草原是珍稀動物的故鄉:野馬、黃羊、白唇鹿、藏羚羊。
     3.能夠改善生態環境
        保持水土和防風固沙:由于草原植被的根系發達,因此對土壤有較強的固著作用;茂密的莖葉可以阻擋風雨對土壤的侵蝕;多種動物和微生物的活動使土壤多孔而疏松,可以吸納雨水,減少地表徑流,從而保持水土。
     4.畜牧業基地:可以放牧羊、牛、馬、牦牛等,為人類提供肉和奶等食品及毛皮等工業原料。
二、我國草原生態系統的現狀
1.現狀:牧草稀疏低矮、雜草和毒草增多,草場面積減小、草場退化、沙漠化嚴重,動植物資遭到嚴重破壞。
2.原因:A、人為因素:主要原因是過度放牧、盲目開墾;其次是亂捕濫獵、破壞與草原接壤地帶的森林。
B、自然因素:干旱、蟲害、鼠害。
三、草原生態系統的合理利用和保護
。ㄒ唬┖侠砝
1.遵循生態系統的規律:草原以畜牧業為主,不盲目開墾種農作物。
2.確定合理的載畜量:根據牧草的產量和質量確定載畜量。
3.季節性放牧: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水草豐美的季節(多為夏季),多養牲畜,達到夏壯秋肥;在缺草的寒冷季節到之前,大量屠宰牲畜,減輕冬春草場壓力。
4.劃區輪牧:根據草場的產草量和畜群的大小,把草場劃分成若干個小區,每個小區放牧一定的天數,在這些小區輪流放牧。
   。ǘ┍Wo
     1.保護有益動植物。
     2.保護草原生態系統。
       主要措施有: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滅鼠、防蟲、合理灌溉、合理施肥。

【例題講解】
    例一:為實現對草場的合理利用,一年中放養的牲畜量應該( 。
A.一年四季基本相同    B.春節多些
C.夏季多些        D.冬季多些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草原生態系統合理利用方面有關合理放牧的知識。
   在我國大多數草原地區,每年的6~9月是牧草生長旺盛的時期,因此,應當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水草豐美的季節,多養牲畜,肥育肉畜,達到夏壯秋肥的目的。而在缺草的寒冷季節到之前,大量屠宰牲畜,就可以減輕冬春草場壓力,避免發生“冬瘦春死亡”的現象。  。
因此,本題的答案是:C。

例二:森林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原因是(  )
A.一年中森林固定的太陽能最多
B.一年中森林合成的有機物最多
C.一年中單位空間的森林積累有機物的速率最快
D.森林可以生產多種產品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生態系統的生產力的概念。
  生態系統的生產力是指生態系統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空間內所生產的有機物積累的速率,而不是指一年中有機物的合成總量或固定太陽能的總量,由于海洋面積廣闊,浮游植物雖然個體微小,但數量非常巨大,每年通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總量約占全球植物合成量的70%。
因此,本題的答案是:C。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森林生態系統( 。
A.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B.是陸地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C.是地球上每年合成有機物總量最多的生態系統
D.是為多數動物提供生存環境的生態系統
     2.森林中一種植物的絕滅,可能會造成大約多少種動物的消失( 。
A.3種到10種    B.10種到20種  
C.10種到30種   D.10種到50種
     3.關于熱帶雨林的特點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種群密度和群落結構常發生劇烈變化
B.占地球上全部物種的50% 
C.腐殖質積累量大
D.營養結構極為復雜
     4.森林的合理利用和保護的宗旨是( 。
A.將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對立   B.將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統一
C.將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隔離   D.盡量提高經濟效益
     5.下列形成酸雨的原因中,不正確的是( 。
A.化石燃料的燃燒        B.火爆發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動植物的異化作用
     6.我國從1978年起興建“三北”防護林,主要作用是( 。
A.防風固沙   B.凈化空氣   C.提供木材  D.殺滅細菌
     7.為了消除狼對牲畜的威脅,人們通過各種方法將它們幾乎直趕盡殺絕了,從長遠看這種做法對草原生態系統的影響是( 。
A.植被將遭到嚴重破壞   
B.畜牧業發展將得到保障
C.畜產品產量將持續提高
D.草原生態系統穩定性得到增強
     8.利用毒餌和農藥滅鼠防蟲的特點是( 。
A.短時間內即可見效     B.對環境影響不大
C.可長期控制鼠類和害蟲   D.有利于生態穩定
     9.從發展的觀點看,既可大幅度地提高牧草產量,又可以節約大量資的先進灌溉技術是( 。
A.自流漫灌         B.畦灌
C.溝灌           D.噴灌
     10.草原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生產者是( 。
A.牧草    B.喬木   C.牛、羊、馬  D.人類

二、非選擇題
     11.對于人類說,森林生態系統中的野生生物資的直接使用價值包括________等;間接使用價值主要是指其重要的________;潛在使用價值是指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價值目前還不清楚,一旦消失就無法______,因此我們應當珍惜和保護。
     12.下圖是一個草原生態系統的野生鹿種群動態曲線,為了發展野生鹿群,1951年開始大量捕殺狼等捕食者,結果野生鹿種群的變化如圖所示。按生態學原理分析回答:

。1)大肆捕殺狼后,鹿群出現了什么變化?草場(牧草)出現了什么變化?為什么?
 (2)事實證明,在草原生態系統中_________與_______之間的動態平衡是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的一個重要原因。
。3)從該事例中得到的重要啟發是:在草原生態系統的利用中一定不能______放牧。


【練習答案】
一、1.B 2.C 3.A 4.B 5.D 
6.A 7.A 8.A 9.D 10.A

二、11.提供木材、林副產品、藥用、工業原料、科研;生態作用;再生。
12.(1)一度上升,隨后下降   草場退化   
由于鹿失去天敵,致使鹿的數量劇增,大量啃食牧草,同時大勢踐踏牧草,使之無法得到恢復,對植被造成難以恢復的破壞。
(2)捕食者  被捕食者
(3)過度超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38596.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生物知識整合復習 必修1 第三章~第四章
2012屆高考生物考點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精講精析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生物第二輪細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專題導學復習
2012屆高考生物第一輪復習導學案
2012屆高考生物考點環境保持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成果與分析精講精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