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高考生物第一輪總復習人與生物圈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高考生物第一輪總復習講座之十三
【內容】
第六章:人與生物圈(一)
【重點與難點】
重點:生物圈的概念,酸雨等全球性環境問題;
   森林生態系統的作用;
   實驗:觀察二氧化硫對植物的影響。
難點:生物圈穩態能自我維持的原因。
【延伸與拓展】
第六章:人與生物圈(一)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和人們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地球之所以成為適于人類居住的美好家園,是數十億年生命演化與地球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人類自身也是生物圈演化的產物;人類活動在某種意義上說有自毀家園的傾向,使許多生物甚至人類自身的自下而上和發展受到嚴重威脅;人類應當改進自己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正確處理好人與資源和環境的關系,只有這樣,人類才能世世代代擁有美好的家園。
第一節 生物圈的穩態
一、生物圈的概念
1.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無機環境的總和
2.形成: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環境與生物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一方面,地球的氣候變化和地殼變遷對筆生物的生存有著巨大的影響,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另一方面,生命活動又不斷地影響和改變地球的理化環境,而這種變化反過來又影響生物的進化。
例如:

   3.范圍: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二、生物圈穩態的自我維持
1.穩態的概念:生物圈的結構和功能能夠長期?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生物圈的穩態。
2.穩態的原因:
第一、從能量角度看

因此,生物圈運轉的動力來自太陽能,太陽能是生物體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最終來源。
      第二、從物質角度來看,生物圈包括了無機環境、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由它們組成了完整的物質循環回路,形成了一個在物質上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
      

第三、從調節能力來看,生物圈具有多層次、多方面的自我調節能力,各種組成成分的數量和功能均會對環境的一定限度內的變化作相應的調整,以適應變化后的新環境??保持穩態。
3.穩態的特點:穩態是相對的,當人類的活動對生物圈造成的影響超過生物圈自我調節而維持穩態的能力時,就會對生物圈的穩態造成嚴重的威脅,造成穩態的破壞。

三、酸雨等全球性環境問題
  當人類向生物圈索取資源的數量和速度急劇增加,同時向環境中排放的廢物超過生物圈的自動凈化能力時,就會使生物圈的穩態受到破壞,造成土地沙漠化、森林植被遭到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全球氣溫上升、臭氧層損耗、酸雨等全球性問題。
1.酸雨的形成:大氣中的SO2與水結合形成酸性物質隨降水落下。
2.酸雨的危害:酸雨素有“空中死神”之稱,可以使水體酸化、魚類生殖發育受影響、傷害植物、腐蝕建筑物和金屬材料。
3.關于硫的循環
硫元素可以在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回路,但是,由于工業和城市化的發展,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在短時間內將大量的SO2排放到大氣中,遠遠超出了生物圈的自動凈化能力,在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的同時往往使許多地區出現酸雨。
硫的循環的過程如下:

四、生物圈的保護和人類社會的可待續發展
1.能源方面:節約能源、清潔能源、開發新能源。
2.物質生產:建立“原料??產品??原料??產品”的生產模式。
3.野生生物資源:合理利用,加強保護。

第二節 森林生態系統
森林是陸地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一、森林生態系統的作用
1.森林是人類的資源寶庫
A.提供具有很大經濟價值的產品:如木材、松香、樟腦、桐油、橡膠等
B.提供食品:如棗、柿、栗、獼猴桃、荔枝等
C.提供油料:如油茶、油桐、文冠果等
D.提供藥材:如多種中藥材
E.具有極其豐富的物種資源,維持生物圈的生物多樣性:地球上90%以上的陸生植物和絕大多數動物都生存在森林中,每一個物種就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
2.森林是生物圈中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主體
A.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的能量基地。它每年固定的太陽能總量大約是3.1×1017KJ,占陸地生態系統每年固定太陽能總量的63%。
B.維持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平衡。
3.森林在改善生態環境方面的巨大作用
A.防風固沙:森林能降低風速、穩定流沙。
B.調節氣候:由于森林的蒸騰作用而增加空氣溫度;由于林的蒸騰作用吸收熱量,降低氣溫,容易下雨。
C.凈化空氣、消除污染:如柳杉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硫;森林植物巨大的表面積,可以滯留空氣中的灰塵;許多植物還能分泌抗生素,可以殺滅病菌。
D.使人精神愉悅、是寶貴的旅游資源:森林的綠色是人類生理上的最適顏色。
4.我國森林資源存在的主要問題
A.森林資源人均占有量很低:約為0.128hm2,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
B.森林分布不均勻:主要分布在東北和西南林區。
C.用材林中成、過熟林蓄積量持續減少。
D.森林質量不高:每公頃森林蓄積量很低。
E.在林地面積逆轉嚴重。
二、森林的合理利用和保護
A.森林是可再生資源,1984年,我國分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國家對森林資源實行采伐限額管理,以確保森林資源的年消耗量低于年生長量。
B.林場走上了“采育結合、育重于采”的道路。
C.1978年我國開始興建“三北”防護林,以后又興建多種防護林,如長江防護林、沿海防護林等。
D.為保護我國天然生態系統,我國建立了以保護森林為主要對象的自然保護區,如長白山自然保護區、鼎湖山自然保護區。

【例題精講】
例一: 關于生物圈穩態的自我維持的原因中,不正確的是(  )
A.源源不斷的太陽能是生物圈維持正常運轉的動力
B.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種必需的物質
C.生物圈具有多層次的自我調節能力
D.二氧化碳的增加必定破壞生物圈穩態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生物圈維持穩態原因的有關知識。
  首先,生物圈穩態的維持需要太陽不斷地為其輸入能量,由綠色植物轉變為化學能,從而為生物圈提供賴以生存的能量基礎;其次,生物的生存需要大氣圈、水圈巖、巖石圈為其提供各種必要的物質;第三,當生物圈中某一因素在一定的范圍內改變時,生物圈會作出調整,以達到新的穩態,一定范圍內的二氧化碳的增加,會使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強度增加,增加對二氧化碳的吸收,不一定導致溫室效應。
因此,本題的答案是:D。
例二:森林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原因是( 。
A.一年中森林固定的太陽能最多
B.一年中森林合成的有機物最多
C.一年中單位空間的森林積累有機物的速率最快
D.森林可以生產多種產品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生態系統的生產力的概念。
  生態系統的生產力是指生態系統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空間內所生產的有機物積累的速率,而不是指一年中有機物的合成總量或固定太陽能的總量,由于海洋面積廣闊,浮游植物雖然個體微小,但數量非常巨大,每年通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總量約占全球植物合成量的70%。
因此,本題的答案是:C。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為古代植物由海洋登陸創造了有利條件的是( 。
A.氮     B.氧    C.臭氧   D.二氧化碳
2.下列哪種為清潔能源( 。
A.石油    B.煤    C.木柴   D.風能
     3.在土壤存在形式最多的礦質元素是( 。
A.氧     B.氮    C.硫    D.鐵
     4.地球適于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包括( 。
①有水  ②有氧 、垭x太陽較遠 、軠囟缺容^適當 、萦卸喾N元素
A.①②③   B.③⑤   C.②③   D.①②④⑤
     5.森林生態系統(  )
A.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B.是陸地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C.是地球上每年合成有機物總量最多的生態系統
D.是為多數動物提供生存環境的生態系統
     6.森林中一種植物的絕滅,可能會造成大約多少種動物的消失(  )
A.3種到10種   B.10種到20種  
C.10種到30種   D.10種到50種
     7.關于熱帶雨林的特點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種群密度和群落結構常發生劇烈變化
B.占地球上全部物種的50% 
C.腐殖質積累量大
D.營養結構極為復雜
     8.森林的合理利用和保護的宗旨是(  )
A.將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對立   B.將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統一
C.將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隔離   D.盡量提高經濟效益
     9.形成酸雨的原因是不正確的是( 。
A.化石燃料的燃燒        B.火山爆發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動植物的異化作用
     10.我國從1978年起興建“三北”防護林,主要作用是( 。
A.防風固沙   B.凈化空氣   C.提供木材  D.殺滅細菌
 

【練習答案】

一、1.C 2.D 3.D 4.D 5.B 
6.C 7.A 8.B 9.D 10.A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3264.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生物第二輪細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專題導學復習
2012屆高考生物考點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精講精析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生物第一輪復習導學案
2012屆高考生物知識整合復習 必修1 第三章~第四章
2012屆高考生物考點環境保持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成果與分析精講精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