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熱點講析: 第10講人體穩態和免疫考向指南
一 內環境與穩態
命題熱點(1)內環境的組成及相互關系
(2)血漿pH調節、水鹽調節、血糖調節、體溫調節
命題角度 此類問題在高考中常從以下角度考查:一是以選擇題形式考查內環境的組成成分;二是通過模型圖解考查水鹽、血糖及體溫調節過程;三是結合生活實際中的糖尿病、脫水病、免疫病等實例,考查穩態及其意義
[例1] (2011•江蘇高考)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發生在內環境中
B.內環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經遞質等
C.組織液滲回血漿和滲入淋巴的量相差較大
D.血漿的成分穩定時,機體達到穩態
[解析] 本題考查人體內環境的穩態與免疫調節,意在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乖c抗體的結合主要發生在血液中,其液體部分屬于內環境;血漿中含有CO2、尿素等,組織液中含有神經遞質;組織液滲回血漿的量很大,但組織液滲入淋巴的量較少;內環境的穩態包括內環境中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的相對穩定。
[答案] D
[例2] (2011•海南高考)關于哺乳動物下丘腦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下丘腦具有內分泌功能
B.調節產熱和散熱,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
C.感受細胞外液滲透壓變化,調節動物體水鹽平衡
D.分泌促甲狀腺激素,調節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解析] 下丘腦的某些細胞能分泌激素,具有內分泌功能;下丘腦中有體溫調節中樞;具有滲透壓感受器;下丘腦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并通過調節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調節甲狀腺的功能。
[答案] D
1.內環境中不能存在的物質
(1)存在于細胞內(不分泌出細胞)的物質不屬內環境成分,如血紅蛋白、呼吸酶、膜上的載體等。
(2)存在與人體外界環境相通的腔中的物質不屬內環境成分,如呼吸道、消化道中的物質。
2.下丘腦在生命活動調節中的功能歸納
(1)感受:滲透壓感受器感受滲透壓升降,維持水鹽代謝平衡。
(2)傳導:可將滲透壓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傳導至大腦皮層,使之產生渴覺。
(3)分泌:分泌促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體,使之分泌相應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環境溫度低時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在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促使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
(4)調節:下丘腦可參與多種生命活動的神經調節。
血糖調節中樞,體溫調節中樞,水鹽平衡調節中樞(調節滲透壓),與生物節律等的調節有關
二 免疫人體健康
命題熱點(1)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過程
(2)與免疫相關的疾病分析
命題角度 此類問題在高考中主要從以下角度考查:一是考查免疫過程中免疫細胞及免疫活性物質的功能;二是考查與免疫有關的實驗設計
[例3] (2011•全國卷)研究發現兩種現象:①動物體內的B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質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為效應B(漿)細胞;②給動物注射從某種細菌獲得的物質乙后,此動物對這種細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則這兩種物質中( )
A.甲是抗體,乙是抗原 B.甲是抗體,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體
[解析] 在體液免疫中,抗原被吞噬細胞處理后將抗原決定簇暴露出,傳遞給T細胞,T細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淋巴細胞,使其分裂分化成效應B(漿)細胞和記憶細胞;注射抗原能使動物發生體液免疫產生抗體,獲得對特定抗原的免疫能力。
[答案] C
[例4] (2011•北京高考)實驗一:用不帶特殊病原體的小鼠進行如下特異性免疫實驗,過程如圖1,結果如圖2。
(1)實驗中,對B組小鼠的處理是作為A組小鼠的_____處理。
(2)從圖2可知,Ⅱ組與Ⅳ組相比,小鼠脾臟中的活細菌數量的增長趨勢________,說明血清中的________不能有效抑制脾臟內的細菌繁殖。注射自A組小鼠的T細胞后,在4天內Ⅰ組小鼠脾臟中的活細菌數量________,說明該組T細胞(活化T細胞)________細菌數量的增長。由此推測該細菌生活在________。
(3)實驗中,Ⅰ~Ⅳ組小鼠感染的是________,感染的時間是在注射T細胞或血清的________天。
實驗二:在體外觀察小鼠的T細胞和巨噬細胞(一種吞噬細胞)對細菌X的殺傷力,結果如圖3。
圖3 實驗二結果圖
(4)由圖3可知,能有效殺傷細菌X的是________細胞,而
不是活化T細胞。
(5)有人假設,活化T細胞釋放某種物質活化了巨噬細胞。
若用體外實驗驗證該假設,實驗組應選擇的實驗材料包括________(填選項前的符號)。
a.培養過活化T細胞的培養液 b.培養過巨噬細胞的培養液
c.A組小鼠的巨噬細胞 d.B組小鼠的巨噬細胞
e.培養過未活化T細胞的培養液 f.細菌X
(6)該系列實驗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綜合考查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在實驗中對照組和實驗組的設置以及設計分析實驗的能力。(1)圖1中B組注射生理鹽水是與A組注射細菌X形成對照;(2)從圖2可知Ⅱ組與Ⅳ組的小鼠脾臟中活細菌的數量增長趨勢基本相同,而Ⅱ組小鼠注射過血清,其內有細菌X相應的抗體,故說明血清中的抗體不能有效抑制脾臟內的細菌繁殖。Ⅰ組注射了自A組小鼠的活化T細胞即效應T細胞,由圖2可知4天內Ⅰ組小鼠脾臟內的活細菌數量幾乎無變化,可見活化T細胞即效應T細胞能抑制細
菌數量的增長。效應T細胞參與細胞免疫,故該細菌寄生在細胞內部。(3)分析圖2可知,Ⅰ~Ⅳ組小鼠感染的是細菌X,圖2中是從第2天開始4組小鼠的脾臟內活細菌的數量出現不同變化趨勢,故感染細菌X應是在注射T細胞或血清的前1天。(4)分析圖3曲線,活化巨噬細胞對細菌X的殺傷力最強。(5)因假設是活化T細胞釋放了某種物質活化了巨噬細胞,故實驗組選擇的材料應是培養過活化T細胞的培養液,用其培養由體內沒有活化T細胞的B組小鼠分離出的巨噬細胞,觀察其對細菌X的殺傷力。(6)這一系列實驗的目的是研究小鼠抗細菌X的免疫應答機理。
[答案] (1)對照 (2)相同 抗體 無明顯變化 抑制 細胞內 (3)細菌X 前1 (4)活化巨噬 (5)a、d、f
(6)小鼠抗細菌X的免疫應答
1.體液免疫中抗體的作用
抗體與病毒結合,使病毒失去與寄主細胞表面受體的結合能力;與抗原結合后,使其形成沉淀或細胞集團,從而使抗原失去活動能力。
2.淋巴因子的產生及作用
受到抗原刺激的T細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可以增強免疫細胞的功能,如促進B細胞的增殖分化。
3.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判斷方法
(1)根據抗原經吞噬細胞處理后的方向:如果大部分抗原需
要一種細胞呈遞才刺激相關細胞,則為體液免疫;如果抗原直接刺激相關細胞而不用另一種細胞呈遞,則為細胞免疫。
(2)根據免疫的結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細胞裂解并釋放其
中隱藏的抗原,則為細胞免疫;如果兩種成分結合,形成沉淀或細胞集團,則為體液免疫。
(3)根據抗原的種類:如果抗原只進入體液,則為體液免
疫;如果抗原進入組織細胞內,則為細胞免疫。
2011年3月,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外泄,導致核電站附近的各種食物受到放射性污染。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體食入被污染的食物后,體內染色體、免疫系統會受到損傷,甚至對人體有著致命性的危害,例如日本核輻射放出的碘-131和銫-137都會導致癌癥發生。
(1)可以命制選擇題,考查免疫細胞的功能或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過程。
(2)可以命制實驗分析題,考查外界某種因素對免疫系統的危害,也可考查某種免疫細胞在免疫過程中起的作用。
機體的免疫系統對核輻射損傷很敏感,主要表現在核輻射會誘導免疫細胞凋亡。人白細胞介素18(IL18)能促進免疫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組開展了“IL18對核輻射誘導小鼠脾細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選取若干實驗小鼠,隨機分成三組:①組無輻射損傷;②組輻射損傷(60Co照射,下同);③組先輻射損傷,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別取各組小鼠脾細胞進行體外培養,在培養了0h、12h、24h、48h后,進行細胞凋亡檢測,得到的細胞凋亡相對值如下表:
組別處理方法0h12h24h48h
①無輻射損傷0.0460.0560.0480.038
②輻射損傷0.4600.4200.5300.520
③輻射損傷+IL¬180.2390.2650.2790.269
(1)選擇脾細胞作為本實驗材料,是因為脾臟是機體重要的________器官。已知IL18是一種淋巴因子,淋巴因子與________都屬于免疫活性物質。
(2)細胞凋亡是由遺傳機制決定的________死亡。從表中數據可知,細胞凋亡相對值越小,說明發生凋亡的脾細胞數目越________;從________(組別)兩組數據可知,IL18對脾細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3)科研小組還設置了第④組實驗,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進行輻射損傷,14天后的實驗操作同前三組。與第③組相比,設置第④組的目的是________。
[解析] (1)本實驗選擇脾細胞作為實驗材料,是因為脾臟是機體重要的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質包括抗體、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2)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由于細胞凋亡嚴格地受到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程序性調控,所以也常常被稱為細胞編程性死亡。從表中數據看,②③組的脾細胞都是經過輻射損傷處理過的細胞,但③組與②組相比,后增加了IL18處理,經過IL18處理后,細胞凋亡相對值減小,說明發生凋亡的脾細胞數目越少,從而可以說明IL18能抑制脾細胞凋亡。(3)設置第④組實驗的目的是比較核輻射前后注射IL18對抑制脾細胞凋亡的影響。
[答案] (1)免疫 抗體(溶菌酶) (2)編程性(程序性) 少、冖
(3)比較核輻射前后注射IL18對抑制脾細胞凋亡的影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48482.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生物第一輪復習導學案
2012屆高考生物知識整合復習 必修1 第三章~第四章
2012屆高考生物考點環境保持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成果與分析精講精析
2012屆高考生物考點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精講精析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生物第二輪細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專題導學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