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廣州市高三化學二;瘜W試題(有參考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2屆廣州市高三二;瘜W題
一、單項(本題包括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與溴水發生反應
B.溴乙烷和乙醇都能發生消去反應
C.淀粉和蛋白質均可作為生產葡萄糖的原料
D.乙酸乙酯和纖維素乙酸酯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8.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相對原子質量:H 1;C 12)
A.常溫下,30g C2H6中含有4nA 個C—H鍵
B.1ol Cl2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轉移2nA個電子
C.0.1o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0.2nA個Na+
D.標準狀況下,22.4L CO和CO2的混合氣體中含有nA個碳原子
9.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向燒堿溶液中加入鋁片:2Al+2OH-+2H2O=2AlO2-+3H2↑
B.向小蘇打溶液中加入醋酸:HCO3-+ H+=CO2↑+H2O
C.向HI溶液中加入Fe(OH)3固體:Fe(OH)3+3H+=Fe3++3H2O
D.向g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2++SO4 2¬-= BaSO4↓
10.下列實驗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A.用Ba(NO3 )2溶液鑒別Na2SO3和Na2SO4
B.除去苯中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過濾
C.將碘水和CCl4倒入分液漏斗,振蕩后靜置,可將碘萃取到CCl4中
D.取0.1ol FeCl3溶于蒸餾水,用100L容量瓶定容后得到1 ol•L-1FeCl3溶液
11.對于0.1ol•L-1(NH4)2SO4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NH4)2SO4 2NH4+ + SO42-
B.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濃硫酸,c(NH4+)與c(SO42-)均增大
C.加水稀釋,溶液中所有離子的濃度均減小
D.溶液中:c(SO42-)=2c((NH4+) + 2c(NH3•H2O)
1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甲的最高價氧化物與乙的氫化物同時通入水中,得到的生成物既可與酸反應又可與堿反應。丙位于第ⅠA族,丁原子的核外電子總數是其最外層電子數的3倍。則
A.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乙 < 丁
B.原子半徑:甲 < 乙
C.丙的兩種氧化物都是離子化合物
D.甲、乙、丁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強
二、雙項(本題包括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只選一個且正確得3分,但只要選錯就得0分)
22.Li-SOCl2電池可用于心臟起搏器。電極材料分別為鋰和碳,電解液是LiAlCl4—SOCl2。電池的總反應可表示為:4Li+2SOCl2=4LiCl +S +SO2。電池工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鋰電極發生還原反應
B.電子通過外電路從鋰電極流向碳電極
C.每生成1ol SO2轉移4ol電子
D.SOCl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23.對實驗Ⅰ~Ⅳ的實驗現象預測正確的是

A.實驗Ⅰ試管中紅色溶液逐漸變成無色溶液
B.實驗Ⅱ試管中出現淡黃色渾濁
C.實驗Ⅲ碳棒上有無色氣泡產生
D.實驗Ⅳ中酸性KnO4溶液中出現氣泡且顏色逐漸褪去

30.(16分)共軛雙烯與含有雙鍵的化合物相互作用,能生成六元環狀化合物,常用于有機合成,例如:

化合物Ⅱ可發生以下反應: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1 ol該物質完全燃燒需消耗__________ol O2。
(2)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3)反應③是縮聚反應,化合物Ⅳ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條件下,化合物Ⅴ和化合物Ⅵ能發生類似反應①的反應,生成兩種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其結構簡式分別為    、_________。
(5)下列關于化合物Ⅰ、Ⅱ、Ⅴ、Ⅵ的說法正確的有_________(填字母)。
A.Ⅰ屬于芳香烴
B.Ⅰ、Ⅱ、Ⅴ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Ⅴ與足量H2加成后的產物是3-甲基戊烷
D.加熱條件下Ⅵ能與新制Cu(OH)2反應生成紅色沉淀

31.(16分)工業上常利用醋酸和乙醇合成有機溶劑乙酸乙酯:
CH3COOH(l)+C2H5OH(l) CH3COOC2H5(l)+H2O(l) ΔH=-8.62•ol-1
已知CH3COOH、C2H5OH和CH3COOC2H5的沸點依次為118℃、78℃和77℃。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某研究小組進行了多次實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
(1)該研究小組的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60℃下反應40in與70℃下反應20in相比,前者的平均反應速率___________后者(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如圖所示,反應時間為40in、溫度超過80℃時,乙酸乙酯產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寫出兩條)。
(4)某溫度下,將0.10 ol CH3COOH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①實驗測得已電離的醋酸分子占原有醋酸分子總數的1.3%,求該溫度下CH3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K。(水的電離忽略不計,醋酸電離對醋酸分子濃度的影響忽略不計)
②向該溶液中再加入__________ol CH3COONa可使溶液的pH約為4。(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32.(16分)硫酸鉛廣泛應用于制造蓄電池、白色顏料等。利用鋅冶煉過程中的鉛浮渣生產硫酸鉛的流程如下:

已知鉛浮渣的主要成分是PbO、Pb,還含有少量Ag、Zn、CaO和其他不溶于硝酸的雜質。25℃時,Ksp(CaSO4)=4.9×10-5,Ksp(PbSO4)=1.6×10-8。
(1)已知步驟Ⅰ有NO產生,浸出液中含量最多的陽離子是Pb2+。分別寫出PbO、Pb參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Ⅰ需控制硝酸的用量并使Pb稍有剩余,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母液可循環利用于步驟Ⅰ,其溶質主要是____________(填一種物質化學式),若母液中殘留的SO42-過多,循環利用時可能出現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產品PbSO4還需用Pb(NO3)2溶液多次洗滌,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
(5)鉛蓄電池的電解液是硫酸,充電后兩個電極上沉積的PbSO4分別轉化為PbO2和Pb,充電時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

33.(16分)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中以銅粉(含鐵粉5%以上)為原料制取膽礬(CuSO4•5H2O)并檢測其純度。本題限選試劑:3 ol•L-1 H2SO4、濃硝酸、3%H2O2、0.2ol•L-1 NaOH、20% KSCN。有關物質溶解度如下表(單位:g/100gH2O)。
溫度/℃020406080100
CuSO414.320.728.540.055.075.4
Cu(NO3)281.8124.8163.1181.8207.8247.3
(1)在答題卡上補充完成制取膽礬的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預期現象
步驟1:除鐵。將銅粉置于燒杯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2:溶解。將步驟1得到的銅粉置于燒杯中,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3:結晶。將步驟2所得溶液蒸發濃縮至液面有晶膜出現,冷卻至室溫,過濾得粗產品。
(2)完成步驟1后,檢驗銅粉中的鐵是否除凈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膽礬中若含有少量Cu(NO3)2•3H2O,測定其中CuSO4•5H2O的含量,實驗步驟如下:稱量膽礬樣品的質量為1,加水溶解,滴加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濾渣烘干、冷卻,稱得其質量為2。樣品中CuSO4•5H2O的質量分數為       (列出算式;瘜W式量:CuSO4 160 CuSO4•5H2O 250 Cu(NO3)2•3H2O 242 BaSO4 233)

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
7、B 8、D 9、A 10、C 11、B 12、C 22、BC 23、CD

30.(16分)
(1)C13H20 (2分) 18(2分)
(2) (3分)
(漏條件、不配平各扣1分。用可逆符號也正確)
(3) (2分)
(有錯誤但只要鏈節正確,給1分。鏈節有誤得0分)
(4) (4分)
(書寫明顯不規范酌情扣分)
(5)BCD(3分)
(“B”“C”“D”得1分,“BC”“CD”“BD”得2分,其余得0分)

31.(16分)
(1)探究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對乙酸乙酯產率的影響 (2分)
(自變量、因變量有遺漏或表達不清,扣1分)
(2)小于(3分)
(“<”得2分)
(3)反應可能已達平衡狀態,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溫度過高,乙醇和乙酸大量揮發使反應物利用率下降(4分)
(兩種可能的原因各占2分。加點部分為得分點,意義相近即可給分。多答其他原因不給分,也不扣分)
(4)① CH3COOH CH3COO- + H+
初始濃度/ ol•L-1: 0.10 0 0
濃度變化/ ol•L-1: 0.10×1.3% 0.10×1.3% 0.10×1.3%
平衡濃度/ ol•L-1: ≈0.10 0.10×1.3% 0.10×1.3% (2分)
(3分)
(K的表達式正確得1分,算式正確得1分,計算結果正確得1分。因計算時未作近似處理使小數在1.69~1.71之間均不扣分。用分數表示計算結果不給分)
②1.7×10-2 (2分)
(“1.68~1.71×10-2”“169/9870”或用小數表示均給分)
32.(16分)
(1)PbO+2HNO3=Pb(NO3)2+H2O (2分)
3Pb+8HNO3=3Pb(NO3)2+2NO↑+4H2O (3分)
(配平錯誤、漏氣體符號各扣1分)
(2)防止Ag被溶解進入溶液(或使Ag留在浸出渣中)(2分)
(“置換Ag”“除去Ag”等得1分。多答其他不給分,也不扣分。)
(3)HNO3(2分)
浸出時部分鉛離子生成PbSO4隨浸出渣排出,降低PbSO4的產率(2分)
(“生成PbSO4沉淀阻礙了浸出反應”等相似答案得1分。多答其他不給分,也不扣分)
(4)CaSO4雜質 (2分)
(“Ca2+”“鈣離子”得1分。多答Zn2+、Ag+、ZnSO4、Ag2SO4等不給分也不扣分)
(5)PbSO4+2e-=Pb+SO42- (3分)
(配平錯誤扣1分!癙b2++2e-=Pb”得1分)

33.(16分)
(1)
實驗步驟預期現象
步驟1:加入足量3 ol•L-1 H2SO4,充分反應后過濾,充分洗滌濾渣。有無色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
步驟2:加入適量3 ol•L-1 H2SO4,再緩慢、分批地加入濃HNO3,邊加邊攪拌直至銅粉完全溶解。有紅棕色氣體產生,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
步驟1:(滿分5分。4個得分點,得分點不株連)
第一個得分點2分:足量H2SO4
第二個得分點1分:分離出銅粉并洗滌(不完整不給分)
第三個得分點1分:有無色氣泡產生
第四個得分點1分: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
步驟2:(滿分5分。4個得分點,得分點不株連)
第一個得分點2分:正確選擇試劑H2SO4和HNO3(H2SO4和HNO3的加入順序不作要求。若只選了H2SO4或只選了HNO3,得0分;若用H2SO4和H2O2組合溶解銅粉,得1分。用銅粉灼燒氧化的方法,步驟2得0分)
第二個得分點1分:采取合理措施控制試劑的用量并使反應溫和進行
第三個得分點1分:有紅棕色氣體產生
第四個得分點1分: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若用H2SO4和H2O2組合溶解銅粉,由于無紅棕色氣體生成,該得分點為2分)
(2)取少量銅粉于試管中,加入少量3 ol•L-1 H2SO4溶液,充分振蕩后取上層溶液于另一試管中,滴加少量3%H2O2溶液,再滴加幾滴20%KSCN溶液。(4分)
(4個得分點,得分點不株連。除注明外其他試劑用量不作要求)
第一個得分點1分:加H2SO4溶解可能存在的鐵粉
第二個得分點1分:分離溶液和銅粉
第三個得分點1分:加入氧化劑H2O2¬(若用HNO3而未強調少量,不給分)
第四個得分點1分:加入KSCN
(3) (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48646.html

相關閱讀:高三化學第三次月考參考試卷[1]
山東省濟寧曲阜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學2015屆高三8月月考化學試題
2012年第二學期高三化學綜合測試題
陜西省長安一中2012—2013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化學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