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5年高三物理上冊第一次調研試卷(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4屆高三年級第一次調研測試
物 理 試 卷
分值:120分時間:100分鐘日期:2015.9.26
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分兩部分,第Ⅰ卷為,第Ⅱ卷為簡答題和。
2.所有試題的答案均填寫在答題紙上,答案寫在試卷上的無效。
第Ⅰ卷( 共38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根據加速度定義式a= ,當Δt極短時, 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加速度,該定義應用了下列哪種物理方法
A. 控制變量法 B. 假設法 C. 微元法 D. 極限的思想方法
2.物體甲的速度與時間圖象和物體乙的位移與時間圖象分別如圖所示,則這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是

A.甲在整個t=4s時間內有來回運動,它通過的總路程為12
B.甲在整個t=4s時間內運動方向一直不變,通過的總位移大小為6
C.乙在整個t=4s時間內有來回運動,它通過的總路程為6
D.乙在整個t=4s時間內運動方向一直不變,通過的總位移大小為6
•3.一物體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在運動中受到的空氣阻力大小不變,下列關于物體運動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中,可能正確的是

4.如圖,用OA、OB兩根輕繩將物體懸于兩豎直墻之間,開始時OB 繩水平。現保持O點位置不變,改變OB繩長使繩端由B點緩慢上移至B′點,此時OB′與OA之間的夾角θ<90°。設此過程中OA、OB的拉力分別為FOA、FO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OA逐漸增大
B.FOA逐漸減小
C.FOB逐漸增大
D.FOB逐漸減小
5.一偏心輪繞垂直紙面的軸O勻速轉動,a和b是輪上質量相等的兩個質點,a、b兩點的位置如圖所示,則偏心輪轉動過程中a、b兩質點
A.線速度大小相等
B.向心力大小相等
C.角速度大小相等
D.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6.質量為的物體以v0的速度水平拋出,經過一段時間速度大小變為 v0,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該過程平均速度大小為 v0
B.速度大小變為 v0時,重力的瞬時功率為 gv0
C.運動時間為
D.運動位移的大小為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個正確選項。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7.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搭載著嫦娥二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衛星由地面發射后,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經多次變軌最終進入距離月球表面100公里,周期為118分鐘的工作軌道,開始對月球進行探測
A.衛星在軌道Ⅲ上的運動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
B.衛星在軌道Ⅲ上經過P點的速度比在軌道Ⅰ上經過P點時大
C.衛星在軌道Ⅲ上運動周期比在軌道Ⅰ上短
D.衛星在軌道Ⅰ上經過P點的加速度大于在軌道Ⅱ上經過P點的加速度
8.某河寬為600,河中某點的水流速度v與該點到較近河岸的距離d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4/s,要使船渡河的時間最短,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船在行駛過程中,船頭始終與河岸垂直B.船的航行軌跡是一條直線
C.渡河最短時間為240s D.船離開河岸400時的速度大小為 /s
9.公路急轉彎處通常是交通事故多發地帶。如圖,某公路急轉彎處是一圓弧,當汽車行駛的速率為Vc 時,汽車恰好沒有向公路內外兩側滑動的趨勢,則在該彎道處,
A.路面外側高內側低
B.車速只要低于Vc,車輛便會向內側滑動
C.車速雖然高于Vc,但只要不超出某一限度,車輛便不會向外側滑動
D.當路面結冰時,與未結冰時相比,Vc 的值變小
10.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著一個截面為半圓的柱狀物體A,A與豎直墻之間放一光滑半球B,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如圖所示。已知B物體的質量為,A的質量不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保持B的半徑不變,而將B改用密度稍小的材料制作,則B對墻壁的彈力變小
B.若保持B的半徑不變,而將B改用密度更大的材料制作,則A可能發生滑動
C.若保持B的質量不變,而將B改用密度更大的材料制作,則A可能發生滑動
D.若保持B的質量不變,而將B改用密度更大的材料制作,則B對墻壁的彈力不變
11.如圖甲所示,水平拋出的物體,抵達斜面上端P處時速度恰好沿著斜面方向,緊貼斜面PQ無摩擦滑下;圖乙為物體沿x方向和y方向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及速度-時間圖象,其中可能正確的是

三、簡答題:(共22分)
12.(16分)(1)(4分)在利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下述說法合理的是
A.在紙帶上能直接測量出小車在各點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B.若紙帶上的打點由密集變稀疏,則小車對應的速度由大變小
C.通過打點紙帶,可研究小車在各段相同時間內通過的位移的變化特點
D.通過打點紙帶,可研究小車在各段相同時間內速度變化的特點
(2)(4分)如圖中甲所示,某同學將一端固定有滑輪的長木板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利用鉤碼通過細繩水平拉木塊,讓木塊從靜止開始運動,利用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記錄木塊的運動情況。如圖乙所示,其中O點為紙帶上記錄到的第一點,A、B、C是該同學在紙帶上所取的一些點。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 Hz(打點計時器每隔0.02 s打一個點),利用圖中給出的數據,算出打點計時器打下B點時木塊的速度大小vB = ____________/s,木塊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 = __________/s2。(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字)

(3)(8分)下圖丙所示是另外一組同學探究小車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他將光電門固定在水平軌道上的B點,用不同重物通過細線拉同一小車,每次小車都從同一位置A由靜止釋放.

(a)若用游標卡尺測出遮光條的寬度d;實驗時將小車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釋放,由數字計時器讀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Δt,則小車經過光電門時的速度計算公式為 ;
(b)實驗中可近似認為細線對小車的拉力與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則重物的質量與小車的質量間應滿足的關系為 ;
(c)測出多組重物的質量和對應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Δt,并算出相應小車經過光電門時的速度v,通過描點作出線性圖象,研究小車加速度與力的關系.處理數據時應作出 (選填“v-”或“v2-”)圖象;
(d)某同學在(c)中作出的線性圖象不通過坐標原點,其可能原因是 。
13.(6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中,某同學首先將白紙固定在方木板上、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點,另一端拴上兩根細繩,每根細繩分別連著一個量程為5 N、最小刻度為0.1 N的彈簧測力計.然后沿著兩個不同的方向拉彈簧測力計,如圖所示,夾角約為900,這時必須在白紙上記下兩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還必須記下 ,其中右圖中B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 N。接著,用其中一個彈簧測力計去拉該橡皮筋時,該實驗能否順利進行下去嗎?請說明理由 。
四、:本題共4小題,共計60分。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與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4.2008年9 月5 日,我國成功發射“神舟”七號宇宙飛船,宇航員出艙完成太空漫步,設飛船繞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運行速度為v,已知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求:
(1)飛船離地面的高度h;(2)飛船運行的周期T。

15.如圖所示,一個豎直放置的圓錐筒可繞其中心OO′轉動,筒內壁粗糙,筒口半徑和筒高分別為R和H,筒內壁A點的高度為筒高的一半。內壁上有一質量為的小物塊。求
①當筒不轉動時,物塊靜止在筒壁A點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
②當物塊在A點隨筒做勻速轉動,且其受到的摩擦力為零時,筒轉動的角速度。


16.如圖所示,傾角為37°的粗糙斜面的底端有一質量=1kg的凹形小滑塊,小滑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5,F小滑塊以某一初速度v從斜面底端上滑,同時在斜面底端正上方有一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拋出,經過0.4s,小球恰好垂直斜面方向落入凹槽,此時,小滑塊還在上滑過程中。(已知sin37°=0.6, cos37°=0.8),g取10/s2,求:
(1)小球水平拋出的速度v0。
(2)小滑塊的初速度v。

17.如圖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著一輛平板車,其質量為(且=3),長為L,車右端(A點)有一塊靜止的質量為的小金屬塊。金屬塊與車間有摩擦,以中點C為界,AC段與CB段摩擦因數不同,F給車施加一個向右的水平恒力,使車向右運動,同時金屬塊在車上開始滑動,當金屬塊滑到中點C時,立即撤去這個力。已知撤去力的瞬間,金屬塊的速度為v0,車的速度為2v0,最后金屬塊恰停在車的左端(B點)。如果金屬塊與車的AC段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與CB段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
(1)若 ,=1kg,求水平恒力F的大小;
(2)求 與 的比值。


2015屆高三物理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5分)
123456
DDCBCD
二、多項選擇題:(16分)
7891011
ACADACACAD
三、簡答題:(20分)
12.(1)CD (4分)(2)1.0(2分) ; 1.3 (2分) (3)a.V=d/Δt (2分) (b)<< (2分) (c)v2— (2分) (d) 小車與水平軌道間存在摩擦力(或未平衡摩擦力)(2分)
13. 結點O的位置 ; 4.00 ;不能。因為用一只彈簧稱拉時,彈簧稱的量程不夠 。(每空2分)
14.(14分)解:(1) (3分) (3分)
(2分)(2) (3分)
(3分)
15.解:(1)設母線與半徑的夾角為θ,據平衡條件得:F支= (3分)Ff= (3分)
(2)據牛頓第二定律得:FCosθ=g (2分) FSinθ=rω2 (2分)
(2分)得: (2分)
16.解析:(1)設小球落入凹槽時豎直速度為 ,
=gt=10×0.4/s=4 /s (4分),v0= vytan37°= 3/s (4分)。
(2)小球落入凹槽時的水平位移 x= v0t=3×0.4=1.2。(2分)
則滑塊的位移為s=x/cos37°=1.5,(2分)
滑塊加速度大小a=gsin37°+μgcos37°=8/s2. (2分)
根據公式s= vt- at2(2分)
解得v=5.35 /s 。(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30696.html

相關閱讀:廣西桂林十八中2014屆高三第六次月考物理試題
河南省中原名校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聯考物理試題
2012年新課標高考理綜物理試題
甘肅省民樂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三12月診斷考試物理試題
2012版物理《6年高考4年模擬》:牛頓運動定律試題(有參考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