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解析版】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第Ⅰ卷(選擇題,每小題6分,選對不全得3分 共42分)1.【題文】 )A.牛頓根據理想斜面實驗,提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B.在直線運動中,物體的位移大小等于其路程C.開普勒第三定律為常數,此常數的大小只與中心天體質量有關D.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做功代數和一定等于或小于0【結束】2.【題文】R的圓盤上均勻分布著電荷量為Q的電荷,在垂直于圓盤且過圓心c的軸線上有a、 b、d三個點,a和b、b和c、 c和d間的距離均為R,在a點處有一電荷量為q (q>0)的固定點電荷.已知b點處的場強為零,則d點處場強的大小為( )(k為靜電力常量)A. k B. k C. k D. k【結束】3.【題文】a倍,地球半徑是月球半徑的b倍,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為B.環繞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運行衛星的速率之比為C.環繞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運行衛星的周期之比為D.環繞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運行衛星的角速度之比為【結束】4.【題文】A,B兩物體質量為mA,mB(mA>mB),由輕繩連接繞過滑輪并從靜止釋放,不計滑輪質量和所有摩擦,則A、B運動過程中( )A、輕繩的拉力為(mA-mB)g B、輕繩的拉力逐漸減小C、它們加速度的大小與mA/mB成正比; D、若(mA+mB)是一定值,則加速度大小與(mA-mB)成正比.【結束】5.【題文】,要求特技演員從地面飛到屋頂。如圖所示,導演在某房頂離地H=12 m處架設了滑輪(人和車均視為質點,且滑輪直徑遠小于H),若軌道車從A處以v=10 m/s的速度勻速運動到B處,繩BO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53°.由于繞在滑輪上細鋼絲的拉動,使質量為m=50kg的特技演員從地面由靜止開始向上運動。在車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取g=10 m/s2?,sin53°=0.8,?cos53°=0.6)( ) A. 演員最大速度為6.0 m/s B. 演員上升高度為12 mC. 演員處于超重狀態 D. 演員機械能增量為6000 J 【結束】6.【題文】m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開始運動,在0~6 s內其速度與時間關系圖象和拉力的功率與時間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取g=10 m/s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拉力F的大小為4 N,且保持不變B.物體的質量m為2 kgC.0~6 s內物體克服摩擦力做功24 JD.0~6 s內拉力做的功為156 J【結束】7.【題文】37°的斜面與水平面保持靜止,斜面上有一重為G的物體A,物體A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F給A施以一水平力F,如圖所示,設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sin37°=0.6,cos37°=0.8),如果物體A能在斜面上靜止,水平推力F與G的比值不可能是(  )A.3    B.2 C.1 D.0.5考點:【結束】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68分)8.【題文】18分,每空3分)下圖是某興趣小組同學設計的實驗裝置,(1)若木板水平放置,物塊在重物的牽引下開始運動,重物落地后,物塊再運動一段距離停在木板上(尚未到達滑輪處), 該小組同學利用勻減速直線運動規律測木板動摩擦因數。從紙帶上便于測量的點開始,相鄰計數點間的距離如圖下所示,相鄰計數點間還有4個記錄點未畫出。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50 Hz。①通過分析紙帶數據,可判斷物塊在兩相鄰計數點____________之間某時刻開始減速。②計數點5對應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計數點8對應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數字)③物塊減速運動過程中加速度的大小為a=____m/s2,若用來計算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g取10 m/s2),則計算結果μ=________ (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2)若該小組同學想利用此裝置,探究重物落地前,物塊在重物牽引下運動的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則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號)A.調節滑輪的高度,使牽引物塊的細繩與長木板保持平行B.在調節木板傾斜度平衡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時,要將重物拴在木塊上C.實驗時,先放開物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D.通過增減物塊上的砝碼改變質量時,不需要重新調節木板傾斜度【結束】9、【題文】14分)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輕彈簧,用質量m=0.4 kg的小物塊將彈簧緩慢壓縮,釋放后物塊從A點水平拋出, 恰好由P點沿切線進入光滑圓弧軌道MNP,已知其圓弧軌道為半徑R=0.8 m的圓環剪去了左上角135°的圓弧,P點到桌面的豎直距離也是R,MN為豎直直徑,g=10 m/s2,不計空氣阻力。求: (1)物塊離開彈簧時的速度大小;(2)物塊在N點對圓弧軌道的壓力.(結果可用根式表示)【結束】10、【題文】16分)如圖所示,一輕彈簧的下端固定在傾角θ=37°的斜面上,上端連一不計質量的擋板.一質量m=2 kg的物體從斜面上的A點以初速度v0=m/s下滑。A點距彈簧上端B的距離AB=4 m,當物體到達B后將彈簧壓縮到C點,最大壓縮量BC=0.2 m,然后物體又被彈簧彈上去,彈到的最高位置為D點,D點距A點AD=3 m。g取10 m/s2,求: (1)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2)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Epm!窘Y束】11、【題文】20分)傳送帶以穩定的速度v=6m/s順時針轉動,傳送帶與水平面的夾角θ=37°,現在將一質量m=2kg的物體(可以看作質點)輕放在其底端,傳送帶頂端平臺上的人通過輕繩以恒定的拉力F=20N拉物體,經過一段時間物體被拉到斜面頂端,如圖所示,已知傳送帶底端與頂端的豎直高度H=6m,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5,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取10m/s2,sin?37°=0.6,cos37°=0.8) (1)從底端開始經多長時間物體與傳送速度相同?(2)若達到共速后保持拉力不變,物體還需多長時間到達斜面頂端? (3)若物體與傳送帶達到速度相等的瞬間,突然撤去拉力,物體還需要多長時間離開傳送帶?(結果可用根式表示)【解析版】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46010.html

相關閱讀:河南省中原名校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聯考物理試題
2012年新課標高考理綜物理試題
甘肅省民樂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三12月診斷考試物理試題
2012版物理《6年高考4年模擬》:牛頓運動定律試題(有參考答案)
廣西桂林十八中2014屆高三第六次月考物理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