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高三物理下冊百題檢測試題(帶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一部分:力學
1. 如圖是“神舟”系列航天飛船返回艙返回地面的示意圖,假定其過程可簡化為:打開降落傘一段時間后,整個裝置勻速下降,為確保安全著陸,需點燃返回艙的緩沖火箭,在火箭噴氣過程中返回艙做減速直線運動,則(  )
A.火箭開始噴氣瞬間傘繩對返回艙的拉力變小
B.返回艙在噴氣過程中減速的主要原因是空氣阻力
C.返回艙在噴氣過程中所受合外力可能做正功
D.返回艙在噴氣過程中處于失重狀態

2. 如圖所示,將兩相同的木塊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間用一輕彈簧連接,兩側用細繩系于墻壁.開始時a、b均靜止,彈簧處于伸長狀態,兩細繩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fa≠0,b所受摩擦力Ffb=0.現將右側細繩剪斷,則剪斷瞬間(  )
A.Ffa大小不變      B.Ffa方向改變
C.Ffb仍然為零 D.Ffb方向向右

3. 如圖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塊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勻速下滑,斜劈保持靜止,則地面對斜劈的摩擦力(  )
A.等于零
B.不為零,方向向右
C.不為零,方向向左
D.不為零,v0較大時方向向左,v0較小時方向向右

4. 如圖所示,石拱橋的正中央有一質量為的對稱楔形石塊,側面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α,重力加速度為g,若接觸面間的摩擦力忽略不計,則石塊側面所受彈力的大小為(  )
A.g2sinα B.g2cosα
C.12gtanα D.12gcotα

5.警車A停在路口,一違章貨車B恰好經過A車,A車立即加速追趕,它們的”V一t圖像如圖所示,則O〜4秒時間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車的加速度為5 /s2
B.3秒末八車速度為77/s
C.在2秒末A車追上B車
D.兩車相距最遠為5

6. 伽利略為了研究自由落體的規律,將落體實驗轉化為著名的“斜面實驗”,當時利用斜面實驗主要是考慮到( )
A.實驗時便于測量小球運動的速度
B.便于測量小球運動的時間
C.實驗時便于測量小球運動的路程
D.斜面實驗可以過觀察與計算直接得到落體的運動規律

7. 在物理學的重大發現中科學家們創造出了許多物理學研究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想法、類比法和科學假說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關于所用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代替物體的方法叫假設法
B.根據速度定義式 ,當 非常非常小時, 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應用了極限思想方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質量三者之間的關系時,先保持質量不變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再保持力不變研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該實驗應用了控制變量法
D.在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微元法
8. 甲、乙兩車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在 時,乙車在甲車前 處,它們的 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對汽車運動情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車先做勻速運動再做反向勻減速運動
B.在第20s末,甲、乙兩車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在第30s末,甲、乙兩車相距50
D.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甲、乙兩車可以相遇兩次

9.運動員從懸停在空中的直升機上跳傘,傘打開前可看作是自由落體運動,開傘后減速下降,最后勻速下落。在整個過程中,下列圖像可能符合事實的是(其中t表示下落的時間、h表示離地面的高度、v表示人下落的速度、F表示人受到的合外力、E表示人的機械能)

10.一輛長為l1 = 14 的客車沿平直公路以v1 = 8 /s的速度勻速向東行駛,一輛長為l2 = 10 的貨車由靜止開始以a = 2 /s2的加速度由東向西勻加速行駛,已知貨車剛啟動時兩車前端相距s0 = 240 ,當貨車的速度達到v2 = 24 /s時即保持該速度勻速行駛,求兩車錯開所用的時間。

11.(1)圖中游標卡尺讀數為    ,螺旋測微器讀數為  。

(2)(6分)在“探究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實驗中,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記錄小車運動的紙帶如圖11所示.某同學在紙帶上共選擇7個計數點A、B、C、D、E、F、G,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他量得各點到A點的距離如圖所示,根據紙帶算出小車的加速度為1 .0/s2.則:

①本實驗中所使用的交流電的頻率為    Hz;
②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vB=   /s,BE間的平均速度 =   /s.
12. 如圖所示,一箱蘋果沿著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加速下滑,在箱子正中央夾有一只質量為的蘋果,它受到周圍蘋果對它作用力的方向是( )

A.沿斜面向上       B.沿斜面向下
C.垂直斜面向上       D.豎直向上

13.“快樂向前沖”節目中有這樣一種項目,選手需要借助懸掛在高處的繩飛躍到鴻溝對面的平臺上,如果已知選手的質量為,選手抓住繩由靜止開始擺動,此時繩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α,繩的懸掛點O距平臺的豎直高度為H,繩長為l,不考慮空氣阻力和繩的質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選手擺到最低點時處于失重狀態
B. 選手擺到最低點時所受繩子的拉力為(3-2cosα)g
C. 選手擺到最低點時所受繩子的拉力大小大于選手對繩子的拉力大小
D. 選手擺到最低點的運動過程中,其運動可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加速運動和豎直方向上的勻加速運動

14.如圖所示,在水平面AB上,水平恒力F推動質量為=1kg的物體從A點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物體到達B點時撤去F,接著又沖上光滑斜面(設經過B點前后速度大小不變),最高能到達C點。用速度傳感器測量物體的瞬時速度,并在表格中記錄了部分數據。已知物體和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求:(g=10/s2)
t/s00.20.4…2.22.42.6…
v/•s-100.40.8…3.02.01.0…
(1) 恒力F的大小。
(2)斜面的傾角α。


15. 2011年初,我國南方多次遭受嚴重的冰災,給交通運輸帶巨大的影響。已知汽車橡膠輪胎與普通路面的動摩擦因數為0.7,與冰面的動摩擦因數為0.1。當汽車以某一速度沿水平普通路面行駛時,急剎車后(設車輪立即停止轉動),汽車要滑行14才能停下。那么,在冰凍天氣,該汽車若以同樣速度在結了冰的水平路面上行駛,急剎車后汽車繼續滑行的距離增大了多少?

16.如圖所示,地球半徑為R,a是地球赤道上的一棟建筑,b是與地心的距離為nR的地球同步衛星,c是在赤道平面內作勻速圓周運動、與地心距離為0.5 nR 的衛星。某一時刻b、c剛好位于a的正上方(如圖甲所示),經過48 h,a、b、c的大致位置是圖乙中的

17.一輕質細繩一端系一質量為=0.05kg的小球A,另一端掛在光滑水平軸O上,O到小球的距離為L=0.1,小球跟水平面接觸,但無相互作用,在球的兩側等距離處分別固定一個光滑的斜面和一個擋板,如圖所示,水平距離s=2,動摩擦因數為μ=0.25.現有一滑塊B,質量也為,從斜面上滑下,與小球發生彈性正碰,與擋板碰撞時不損失機械能.若不計空氣阻力,并將滑塊和小球都視為質點,g取10/s2,試問:
(1)若滑塊B從斜面某一高度h處滑下與小球第一次碰撞后,使小球恰好在豎直平
面內做圓周運動,求此高度h.
(2)若滑塊B從h/=5處滑下,求滑塊B與小球第一次碰后瞬間繩子對小球的拉力.
(3)若滑塊B從h/=5 處下滑與小球碰撞后,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求小
球做完整圓周運動的次數.

18.我國已啟動“嫦娥工程”,并于2007年10月24日和2010年10月1日分別將“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成功發射, “嫦娥三號”亦有望在2013年落月探測90天,并已給落月點起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廣寒宮”.
(1)若已知地球半徑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 ,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周期為T ,月球繞地球的運動近似看做勻速圓周運動,請求出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半徑r .
(2)若宇航員隨登月飛船登陸月球后,在月球表面某處以速度v0豎直向上拋出一個小球,經過時間t ,小球落回拋出點.已知月球半徑為r月,引力常量為G ,請求出月球的質量月.

19.為了研究過車的原理,物理小組提出了下列的設想:取一個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7°、長為L=2.0的粗糙的傾斜軌道AB,通過水平軌道BC與豎直圓軌道相連,出口為水平軌道DE,整個軌道除AB段以外都是光滑的。其中AB與BC軌道以微小圓弧相接,如圖所示。一個小物塊以初速度 ,從某一高處水平拋出,到A點時速度方向恰沿AB方向,并沿傾斜軌道滑下。已知物塊與傾斜軌道的動摩擦因數 (g取10/s2, , )求:
(1)小物塊的拋出點和A點的高度差;
(2)為了讓小物塊不離開軌道,并且能夠滑回傾斜軌道AB,則豎直圓軌道的半徑應該滿足什么條件。
(3)要使小物塊不離開軌道,并從水平軌道DE滑出,求豎直圓弧軌道的半徑應該滿足什么條件.

20.如圖所示,在用斜槽軌道做“探究平拋運動的規律”的實驗時讓小球多次沿同一軌道運動,通過描點法畫小球做平拋運動的軌跡。
(1)為了能較準確地描出運動軌跡,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不正確的是()
通過調節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每次釋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每次必須由靜止釋放小球
小球運動時不應與木板上的白紙(或方格紙)相接觸
(2)下圖中A、B、C、D為某同學描繪的平拋運動軌跡上的幾個點,已知方格邊長為L。則小球的初速度的大小v0= :B點的速度大小vb= 。(重力加速度為g)


21. 如圖所示,質量為的小球A以水平速率 與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質量為3的小球B正碰后,小球A的速率為-v/2,則碰后B球的速度為(以 方向為正方向)( )
A.v/6 B.-v
C.-v/3 D.v/2

22.在質量為的小車中掛著一個單擺,擺球的質量為0,小車(和單擺)以恒定的速度u沿光滑的水平面運動,與位于正對面的質量為的靜止木塊發生碰撞,碰撞時間極短,在此碰撞過程中,下列哪些說法是可能發生的: ( )
A.小車,木塊,擺球的速度都發生變化,分別為v1,v2,v3,滿足(+0)u= v1+ v2+ 0v3
B.擺球的速度不變,小車和木塊的速度變為v1,v2,滿足u= v1+ v2
C.擺球的速度不變,小車和木塊的速度都變為v,滿足u=(+)v
D.擺球和小車的速度都變為v1,木塊的速度變為v2,滿足(+ 0)u=(+ 0)v1+ v2
23.質量=100 kg的小船靜止在水面上,船首站著質量甲=40 kg的游泳者甲,船尾站著質量乙=60 kg的游泳者乙,船首指向左方.若甲、乙兩游泳者同時在同一水平線上甲朝左、乙朝右以3 /s的速率躍入水中,則(  )
A.小船向左運動,速率為1 /s
B.小船向左運動,速率為0.6 /s
C.小船向右運動,速率大于1 /s
D.小船仍靜止

24.一個帶半圓形軌道的物體Q固定在地面上,軌道位于豎直平面內,兩個端點a、b等高。金屬球P從距點a高為H處自由下落,滑過物體Q從b點豎直上升,到達的最大高度是H/2。當它再次落下,通過物體Q后(假定不考慮空氣阻力)           ( )
A.能沖出a點
B.恰能到達a點
C.不能到達a點
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25.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質量=3kg的木板和質量=1kg的木塊,都以v=4/s的初速度朝相反方向運動,它們之間有摩擦,木板足夠長,當木板的速度為2.4/s時,木塊的運動情況是( )
A. 做向右的勻加速運動 B. 做勻速運動
C. 做向左的勻減速運動 D. 以上都有可能

26.如圖所示,小車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車的曲面部分AB光滑,水平部分BC粗糙,AB與BC在B點相切。現把小車固定,讓小滑塊從A點靜止下滑,最后停在小車上的P點。若小車不固定,讓小滑塊仍從A點靜止下滑,則小滑塊停在車上的位置( )
A.在P點左邊
B.在P點右邊
C.仍在P點
D.無法確定

27.質量為、內壁間距為L的箱子靜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間有一質量為的小物塊,小物塊與箱子底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初始時小物塊停在箱子正中間,如圖所示,F給小物塊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小物塊與箱壁碰撞N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間,井與箱子保持相對靜止。設碰撞都是彈性的,則整個過程中,系統損失的動能為
A. B.
C. D.
28. 如圖所示,一物體以初速度v0沖上光滑斜面AB,恰能沿斜面升高h,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斜面從C點鋸斷,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物體 沖出C點仍能升高h
B.若把斜面彎成圓弧狀,物體仍能沿 升高h
C.若把斜面從C點鋸斷或彎成圓弧狀,物體不能升高h,因為機械能不守恒
D.若把斜面從C點鋸斷或彎成圓弧狀,物體不能升高h,但機械能仍守恒
29. 水平傳送帶勻速運動,速度大小為v,現將一小工件放到傳送帶上。設工件初速為零,當它在傳送帶上滑動一段距離后速度達到v而與傳送帶保持相對靜止。設工件質量為,它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則在工件相對傳送帶滑動的過程中( )
A.滑動摩擦力對工件做的功為v2/2
B.工件的機械能增量為v2/2
C.工件相對于傳送帶滑動的路程大小為v2/2μg
D.傳送帶對工件做功為零
30. 質量為的物塊A靜止在離地面高h的水平桌面的邊緣,質量為的物塊B沿桌面向A運動并以速度v0與A發生正碰(碰撞時間極短)。碰后A離開桌面,其落地點離出發點的水平距離為L。碰后B反向運動。已知B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桌面足夠長. 求:
(1)碰后A、B分別瞬間的速率各是多少?
(2)碰后B后退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31. 如圖,長木板ab的b端固定一檔板,木板連同檔板的質量為=4.0kg,a、b間距離s=2.0。木板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a端有一小物塊,其質量=1.0kg,小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 ,它們都處于靜止狀態,F令小物塊以初速度 沿木板向前滑動,直到和檔板相撞。碰撞后,小物塊恰好回到a端而不脫離木板。求碰撞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

32. 如圖所示,圓管構成的半圓形豎直軌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軌道半徑為R,N為直徑且與水平面垂直,直徑略小于圓管內徑的小球A以某一初速度沖進軌道,到達半圓軌道最高點時與靜止于該處的質量與A相同的小球B發生碰撞,碰后兩球粘在一起飛出軌道,落地點距N為2R。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圓管內徑,空氣阻力及各處摩擦均不計,求:
(1)粘合后的兩球從飛出軌道到落地的時間t;
(2)小球A沖進軌道時速度v的大小。

33. 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軌道上有一小車質量為2,它下面用長為L的繩系一質量為1的沙袋,今有一水平射的質量為的子彈,它射入沙袋后并不穿出,而與沙袋一起擺過一角度θ,不計懸線質量,試求子彈射入沙袋時的速度V0多大?

34. 如圖所示,甲車質量為2kg,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頂部上表面光滑,右端放一個質量為1kg的小物體,乙車質量為4kg,以5/s的速度向左運動,與甲車碰撞后甲車獲得6/s的速度,物體滑到乙車上,若乙車足夠長,其頂部上表面與物體的動摩擦因數為0.2,則(g取10/s2)
(1)物體在乙車上表面滑行多長時間相對乙車靜止;
(2)物塊最終距離乙車左端多大距離.

35. 如圖所示,滑塊A、C質量均為,滑塊B質量為32。開始時A、B分別以v1、v2的速度沿光滑水平軌道向固定在右側的擋板運動,現將C無初速地放在A上,并與A粘合不再分開,此時A與B相距較近,B與擋板相距足夠遠.若B與擋板碰撞將以原速率反彈,A與B碰撞將粘合在一起.為使B能與擋板碰撞兩次,v1、v2應滿足什么關系?

36. 裝甲車和戰艦采用多層鋼板比采用同樣質量的單層鋼板更能抵御穿甲彈的射擊。通過對一下簡化模型的計算可以粗略說明其原因。
質量為2、厚度為2d的鋼板靜止在水平光滑桌面上。質量為的子彈以某一速度垂直射向該鋼板,剛好能將鋼板射穿。現把鋼板分成厚度均為d、質量均為的相同兩塊,間隔一段距離水平放置,如圖所示。若子彈以相同的速度垂直射向第一塊鋼板,穿出后再射向第二塊鋼板,求子彈射入第二塊鋼板的深度。設子彈在鋼板中受到的阻力為恒力,且兩塊鋼板不會發生碰撞不計重力影響。

37. 節能混合動力車是一種可以利用汽油及所儲存電能作為動力的汽車。有一質量=1000kg的混合動力轎車,在平直公路上以 勻速行駛,發動機的輸出功率為 。當駕駛員看到前方有80k/h的限速標志時,保持發動機功率不變,立即啟動利用電磁阻尼帶動的發電機工作給電池充電,使轎車做減速運動,運動L=72后,速度變為 。此過程中發動機功率的 用于轎車的牽引, 用于供給發電機工作,發動機輸送給發電機的能量最后有50%轉化為電池的電能。假設轎車在上述運動過程中所受阻力保持不變。求
(1)轎車以 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時,所受阻力 的大;
(2)轎車從 減速到 過程中,獲得的電能 ;
(3)轎車僅用其在上述減速過程中獲得的電能 維持 勻速運動的距離 。

38.有一個單擺,其擺長l=1.02,擺球質量=0.10kg,從與豎直方向成θ=4°的位置無初速度開始運動,已知振動的次數n=30次,用了時間t=60.8s,問:(取sin4°=0.0698,cos4°=0.9976,π=3.14)
(1)重力加速度g為多大?
(2)擺球的最大回復力為多大?
(3)如果將這一單擺改成秒擺,擺長應怎樣改變?


39.一列橫波波速v=40c/s,在某一時刻的波形如圖所示,在這一時刻質點A振動的速度方向沿y軸正方向.求:
(1)這列波的頻率、周期和傳播方向;
(2)從這一時刻起在0.5s內質點B運動的路程和位移;
(3)畫出再經過0.75s時的波形圖.

40.一列簡諧波沿直線傳播,A、B、C是直線上的三點,如圖所示,某時刻波傳到B點,A剛好位于波谷,已知波長大于3小于5,AB=5,周期T=0.1s,振幅A=5c,再經過0.5s,C第一次到達波谷,則A、C相距多遠?到此時為止,A點運動的路程為多大?

第二部分 熱學
41.某氣體的摩爾質量為,摩爾體積為V,密度為ρ,每個分子的質量和體積分別為和Vo,則阿伏加德羅常數NA可表示為( )
A. B. C. D.

42. 在“用油膜法估測分子大小”實驗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濃度為1 000 L溶液中有純油酸0.6 L,用注射器測得1 L上述溶液為80滴,把1滴該溶液滴入盛水的淺盤內,讓油膜在水面上盡可能散開,測得油酸薄膜的輪廓形狀和尺寸如圖所示,圖中正方形方格的邊長為1 c,試求:
(1)油酸膜的面積是___________c2;
(2)實驗測出油酸分子的直徑是___________;(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3)實驗中為什么要讓油膜盡可能散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做布朗運動實驗,得到某個觀測記錄如圖。圖中記錄的是( )
A.分子無規則運動的情況
B.某個微粒做布朗運動的軌跡
C.某個微粒做布朗運動的速度——時間圖線
D.按等時間間隔依次記錄的某個運動微粒位置的連線

44.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
A.水的體積很難被壓縮,這是分子間存在斥力的宏觀表現
B.氣體總是很容易充滿容器,這是分子間存在斥力的宏觀表現
C.兩個相同的半球殼吻合接觸,中間抽成真空(馬德堡半球),用力很難拉開,這是分子間存在吸引力的宏觀表現
D.用力拉鐵棒的兩端,鐵棒沒有斷,這是分子間存在吸引力的宏觀表現

45.如圖,甲分子固定在坐標原點O,乙分子位于 軸上,甲分子對乙分子的作用力與兩分子間距離的關系如圖中曲線所示,F>0為斥力,F<0為引力,a、b、c、d為x軸上四個特定的位置,現把乙分子從a處靜止釋放,則( )

A.乙分子從a到b做加速運動,由b到c做減速運動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運動,到達c時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到b的過程中,兩分子間的分子勢能一直減少
D.乙分子由b到d的過程中,兩分子間的分子勢能一直增加

46.一個帶活塞的氣缸內盛有一定量的氣體。若此氣體的溫度隨其內能的增大而升高,則( )
A.將熱量傳給氣體,其溫度必升高
B.壓縮氣體,其溫度必升高
C.壓縮氣體,同時氣體向外界放熱,其溫度必不變
D.壓縮氣體,同時將熱量傳給氣體,其溫度必升高


4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機械能全部變成內能是不可能的
B.第二類永動機不可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因為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
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形式。
C.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可知,熱量不可能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
D.從單一熱吸收的熱量全部變成功是可能的

4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氣體對器壁的壓強就是大量氣體分子作用在器壁單位面積上的平均作用力
B. 氣體對器壁的壓強就是大量氣體分子單位時間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沖量
C. 氣體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減少,氣體的壓強一定減小
D. 單位體積的氣體分子數增加,氣體的壓強一定增大

49.如圖所示,絕熱隔板K把絕熱的氣缸分隔成體積相等的兩部分,K與氣缸壁的接觸是光滑的。兩部分中分別盛有相同質量、相同溫度的同種氣體a和b。氣體分子之間相互作用勢能可忽略。現通過電熱絲對氣體a加熱一段時間后,a、b各自達到新的平衡( )
A.a的體積增大了,壓強變小了
B.b的溫度升高了
C.加熱后a的分子熱運動比b的分子熱運動更激烈
D.a增加的內能大于b增加的內能

50.如圖所示,密閉絕熱的具有一定質量的活塞,活塞的上部封 閉著氣體,下部為真空,活塞與器壁的摩擦忽略不計,置于真空中的輕彈簧的一端固定于容器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活塞上,彈簧被壓縮后用繩扎緊,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為 (彈簧處于自然長度時的彈性勢能為零),現繩突然斷開,彈簧推動活塞向上運動,經過多次往復運動后活塞靜止,氣體達到平衡態,經過此過程( )
A. 全部轉換為氣體的內能
B. 一部分轉換成活塞的重力勢能,其余部分仍為彈簧的彈性勢能
C. 全部轉換成活塞的重力勢能和氣體的內能
D. 一部分轉換成活塞的重力勢能,一部分轉換為氣體的內能,其余部分仍為彈簧的彈性勢能
第三部分 電學
51.如圖所示,虛線a、b、c代表電場中的三個等勢面,相鄰等勢面之間的電勢差相等,即Uab=Ubc,實線為一帶正電的質點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通過該區域時的運動軌跡,P、Q是這條軌跡上的兩點,據此可知( )
A.三個等勢面中,a的電勢最高
B.帶電質點通過P點時的電勢能較Q點大
C.帶電質點通過P點時的動能較Q點大
D.帶電質點通過P點時的加速度較Q點大

52.一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E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在該勻強電場中,有一個帶電粒子于t=0時刻由靜止釋放,若帶電粒子只受電場力作用,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帶電粒子只向一個方向運動
B.0s~2s內,電場力的功等于0
C.4s末帶電粒子回到原出發點
D.2.5s~4s內,電場力的沖量等于0

53.如圖所示,P、Q是兩個電荷量相等的正點電荷,它們連線的中點為O,A、B是中垂線上的兩點, OA<OB ,用EA、EB、φA、φB分別表示A、B兩點的場強和電勢,則( )
A.EA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
B.EA不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
C.將正電荷q由A移到B電場力一定做正功,電勢能減小
D.將負電荷q由A移到B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

54. 如圖所示,實線為不知方向的三條電場線,從電場中點以相同速度飛出a、b兩個帶電粒子,運動軌跡如圖中虛線所示.則(  )
A.a一定帶正電,b一定帶負電
B.a的速度將減小,b的速度將增大
C.a的加速度將減小,b的加速度將增大
D.兩個粒子的動能一個增加一個減小

55. 空間某一靜電場的電勢φ在x軸上分布如圖所示,x軸上兩點B、C的電場強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分別是EBx、ECx,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EBx的大小大于ECx的大小
B.EBx的方向沿x軸正方向
C.電荷在O點受到的電場力在x方向上的分量最大
D.負電荷沿x軸從B移到C的過程中,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56.如圖所示,用細絲線懸掛的帶有正電荷的小球,質量為,處在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中,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小球由最低點開始運動,經過b點后還可以再向右擺動,如用△E1表示重力勢能的增量,用△E2表示電勢能的增量,用△E表示二者之和(△E1+△E2=△E),則在小球由a擺動到b的過程中,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
A.△E1<0,△E2<0,△E<0
B.△E1>0,△E2<0,△E=0
C.△E1>0,△E2<0,△E<0
D.△E1<0,△E2<0,△E>0
57.如圖,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N兩點各放一帶電量為+q和+2q的完全相同的金屬小球A和B,給A和B以大小相等的初動能E0(此時動量大小均為P0),使其相向運動剛好發生碰撞,碰后返回、N兩點時的動能分別為E1和E2,動量大小分別為P1和P2,則 ( )
A.E1=E2>E0, P1=P2>P0; B.E1=E2=E0, P1=P2=P0;
C.碰撞發生在、N中點的左側; D.兩球同時返回、N兩點。

58. 如圖2為一電池、電阻R和平行板電容器C組成的串聯電路,在增大電容器兩極板間距離的過程中( )
A、電阻R中沒有電流
B、電容器的電容變小
C、電阻R中有從a到b的電流
D、電阻R中有從b到a的電流

59.如圖3所示電路中,當變阻器風的滑動頭P向b端移動時( )
A.電壓表示數變大,電流表示數變小
B.電壓表示數變小,電流表示數變大
C.電壓表示數變大,電流表示數變大
D.電壓表示數變小,電流表示數變小

60.如圖所示,直線A為電的U-I圖線,曲線B為燈泡電阻的U-I圖線,用該電和小燈泡組成閉合電路時,電的輸出功率和電的總功率分別是( )
A.4W、8WB.2W、4W
C.4W、6WD.2W、3W

61.如圖所示,電阻R1=20Ω,電動機線圈電阻R2=10Ω,當電鍵S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是I1=0.5A,當電鍵合上后,電動機轉動起,電路兩端的電壓不變,電流表的示數I和電路的電功率P應是( )
A.I=1.5A       B.I<1.5A
C.P=15W       D.P<15W

62.在如圖所示的閃光燈電路中,電的電動勢為 ,電容器的電容為 。當閃光燈兩端電壓達到擊穿電壓 時,閃光燈才有電流通過并發光,正常工作時,閃光燈周期性短暫閃光,則可以判定( )
A.電的電動勢 一定小于擊穿電壓
B.電容器所帶的最大電荷量一定為
C.閃光燈閃光時,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一定增大
D.在一個閃光周期內,通過電阻 的電荷量與通過閃光燈的電荷量一定相等

63.用電壓表檢查圖電路中的故障,測得Uad=5.0 V,Ucd=0 V,Uab=5.0 V,則此故障可能是(  )
A.L斷路
B.R斷路
C.R′斷路
D.S斷路


64. 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電容器,與某一電相連,它的極板長L=0.4 ,兩板間距離d=4×10-3 ,有一束由相同帶電微粒組成的粒子流,以相同的速度v0從兩板中央平行極板射入,開關S閉合前,兩板不帶電,由于重力作用微粒能落到下板的正中央,已知微粒質量為=4×10-5 kg,電量q=+1×10-8 C.(g=10 /s2)求:
(1)微粒入射速度v0為多少?
(2)為使微粒能從平行板電容器的右邊射出電場,電容器的上板應與電的正極還是負極相連?所加的電壓U應取什么范圍?
65.示波器的使用
Ⅰ. 如果在示波器熒光屏上發現水平方向有一寬斑自左向右的移動圖形,現要使它在水平方向出現一條亮線的辦法是
A.順時針旋轉輝度調節旋鈕
B.調節衰減旋鈕
C.調節掃描范圍旋鈕和掃描微調旋鈕,增大掃描頻率
D.調節y增益旋鈕
Ⅱ.如圖所示為示波器面板,屏上顯示的是一亮度很低、線條較粗且模糊不清的波形.
(1)若要增大顯示波形的亮度,應調節     鈕。
(2)若要屏上波形線條變細且邊緣清晰,應調節     旋鈕。
(3)若要將波形曲線調至屏中央,應調節     與     旋鈕。

66.發光二極管是目前很多電器指示燈用的電子元件。某廠提供的某種型號的發光二極管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
(1)該型號發光二極管的正向電阻是如何變化的( )
A.不斷增加 B.不斷減小
C.先增加后不變 D.先減小后不變
(2)若該型號發光二極管的正常工作電壓為3.0V,為指示輸出電壓為12V內阻不計的直流電是否接通,需要將一個阻值為________的定值電阻與發光二極管 (填串聯或并聯)后連接到電的輸出端。
(3)為驗證這種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與廠家提供的是否相符,現用實物圖中所示器材進行實驗,其中電流表內阻為50Ω,電壓表內阻為20kΩ,在方框中畫出實驗電路圖,并將實物圖連接成實驗電路。

67. 為測出量程為3V,內阻約為2kΩ電壓表內阻的精確值。實驗室中可提供的器材有:
電阻箱R,最大電阻為9999.9Ω定值電阻r1=5kΩ, 定值電阻r2=10kΩ,
電動勢約為12V,內阻不計的電E,開關、導線若干。
實驗的電路圖如圖所示,先正確連好電路,再調節電阻箱R的電阻值,使得電壓表的指針半偏,記下此時電阻箱R有電阻值R1;然后調節電阻箱R的值,使電壓表的指針滿偏,記下此時電阻箱R的電阻值R2。
①實驗中選用的定值電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實驗計算電壓表內阻RV的表達式為RV=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電的內阻不能忽略,則電壓表內阻RV的測量值將_____________。
A.偏大 B.不變 C.偏小 D.不能確定,要視電壓表內阻的大小而定
68. 從下列器材中選出適當的實驗器材,設計一個電路測量電流表A1的內阻r1,要求方法簡捷,有盡可能高的精確度,并能測得多組數據.
電流表A1,量程10 A,內阻待測(約40 Ω) 電流表A2,量程500 μA,內阻r2=750 Ω
電壓表V,量程10 V,內阻r3=10 KΩ 電阻R1,阻值約為100 Ω,滑動變阻器R2,總阻值約50 Ω 電E,電動勢1.5 V,內阻很小,開關S,導線若干。
(1)畫出實驗電路圖,標明所用器材的代號.
(2)若選取測量中的一組數據計算r1,則所用的表達式r1=________,式中各符號的意義是________.

69.小電珠燈絲的電阻會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某同學為研究這一現象,用實驗得到如下數據(I和U分別表示小電珠上的電流和電壓):
I(A)0.120.210.290.340.380.420.450.470.490.50
U(V)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0
(1)畫出實驗電路圖.可用的器材有: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變化范圍0~10 Ω)、電、小電珠、開關、導線若干.

(2)在上圖中畫出小電珠的U-I曲線.
(3)如果某電池的電動勢是1.5 V,內阻是2.0 Ω.問:將本題中的小電珠接在該電池兩端,功率是多少?(簡要寫出求解過程;若需作圖,可直接畫在上圖的方格中)

70.測定電電動勢和內阻
(Ⅰ)測量電的電動勢E及內阻r(E約為4.5V,r約為1.5Ω)。器材有:量程為3V的理想電壓表V,量程為0.5A的電流表A(具有一定內阻),固定電阻R=4Ω,滑動變阻器R',開關K,導線若干。
(1)畫出實驗電路原理圖,圖中各元件要求用題目中所給出的符號或字母標出。
(2)實驗中,當電流表讀數為I1時,電壓表讀數為U1;當電流表讀數為I2時,電壓表讀數為U2,則可以求出: E =_______, r=_________。(用I1、I2、U1、及R表示)
(Ⅱ)為了測定一節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現準備了下列器材:待測干電池(電動勢約1.5 V,內阻約1.0Ω) ②電流表G(滿偏電流3.0 A,內阻10Ω) ③電流表A(量程0~0.60 A,內阻0.10Ω) ④滑動變阻器R1 (0~20Ω,2 A) ⑤滑動變阻器R2(0~1 000Ω,1 A) ⑥定值電阻R3=990Ω ⑦開關和導線若干
(1)為了能盡量準確地進行測量,也為了操作方便,實驗中應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是(填儀器代號).( )
(2)請在圖甲方框中畫出實驗電路原理圖,并注明器材的字母代號.
(3)圖乙為某同學根據正確的電路圖作出的I1- I2圖象(I1為電流表G的示數,I2為電流表A的示數),由該圖象可求出被測干電池的電動勢E=_______V,內電阻r =______Ω. 

第四部分 磁學
71.如圖所示,一金屬直桿MN兩端接有導線,懸掛于線圈上方,MN與線圈軸線均處于豎直平面內,為使MN垂直紙面向外運動,可以( )
A.將a、c端接在電正極,b、d端接在電負極
B.將b、d端接在電正極,a、c端接在電負極
C.將a、d端接在電正極,b、c端接在電負極
D.將a、c端接在交流電的一極,b、d端接在交流電的另一極

72.如圖所示,兩個端面半徑同為R的圓柱形鐵芯同軸水平放置,相對的端面之間有一縫隙,鐵芯上繞導線并與電連接,在縫隙中形成一勻強磁場。一銅質細直棒ab水平置于縫隙中,且與圓柱軸線等高、垂直。讓銅棒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銅棒下落距離為0.2R時銅棒中電動勢大小為E1,下落距離為0.8R時電動勢大小為E2。忽略渦流損耗和邊緣效應。關于E1、E2的大小和銅棒離開磁場前兩端的極性,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E1> E2,a端為正
B.E1> E2,b端為正
C.E1< E2,a端為正
D.E1< E2,b端為正 

73.光滑絕緣水平面上,一輕繩拉著一個帶電小球繞豎直方向的軸O在勻強磁場中做逆時針方向的水平勻速圓周運動,磁場的方向豎直向下,其俯視圖如圖,若小球運動到A點時,繩子突然斷開,關于小球在繩斷開后可能的運動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小球仍做逆時針勻速圓周運動,半徑不變
B.小球仍做逆時針勻速圓周運動,半徑減小
C.小球做順時針勻速圓周運動,半徑不變
D.小球做順時針勻速圓周運動,半徑減小

74.如圖所示,一根水平光滑的絕緣直槽軌連接一個豎直放置的半徑為R=0.50的絕緣光滑槽軌,槽軌處在垂直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B=0.50T。有一個質量=0.10g,帶電量為q = +1.6×10-3C的小球在水平軌道上向右運動。若小球恰好能通過最高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在最高點所受的合力為零
B.小球到達最高點時的機械能與小球在水平軌道上的機械能相等
C.如果設小球到達最高點的線速度是v,小球在最高點時式子 g+qvB= 成立
D.如果重力加速度取10/s2,則小球初速度v0約為4.6/s

75.如圖所示,甲帶正電,乙是不帶電的絕緣物塊,甲乙疊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板上,地板上方空間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現用一水平恒力F拉乙物塊,使甲、乙無相對滑動一起向左加速運動,在加速運動階段( )
A.甲、乙兩物塊間的摩擦力不斷增大
B.甲、乙兩物塊間的摩擦力不斷減小
C.甲、乙兩物塊間的摩擦力保持不變
D.乙物塊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不斷減小


76.關于電磁場和電磁波,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變化的電場能夠產生磁場,變化的磁場也能產生電場
B.電磁波和機械波都只能在介質中傳播
C.電磁波在空間傳播時,電磁能也隨著一起傳播
D.電磁波穿過了這介質的分界面時頻率會發生變化

77.如圖所示,a、b是位于真空中的平行金屬板,a板帶正電,b板帶負電,兩板間的電場為勻強電場,場強為E,同時在兩板之間的空間中加勻強磁場,磁場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磁感應強度為B,一束電子以大小為V0的速度從左邊S處沿圖中虛線方向入射,虛線平行于兩板,要想使電子在兩板間能沿虛線運動,則V0、E、B之間的關系應該是( )
A.         B.
C.       D.

78.加速器是加速帶電粒子的裝置,其核心部分是分別與高頻交流電兩極相連接的兩個D形金屬盒,兩盒間的狹縫中形成周期性變化的電場,使粒子在通過狹縫時都能得到加速,兩D形金屬盒處于垂直于盒底的勻強磁場中,如圖所示。設D形盒半徑為R。若用回旋加速器加速質子時,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B,高頻交流電頻率為f。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不可能超過2πfR
B.質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與加速電場的電壓大小無關
C.只要R足夠大,質子的速度可以被加速到任意值
D.不改變B和f,該回旋加速器也能用于加速α粒子

79. 為了測出自感線圈的直流電阻,可采用如圖所示的電路.在測量完畢后將電路解體時應該( )
A.首先斷開開關S1
B.首先斷開開關S2
C.首先拆除電
D.首先拆除安培表

80.某地的地磁場磁感應強度的豎直分量方向向下,大小為 T。一靈敏電壓表連接在當地入海河段的兩岸,河寬100,該河段漲潮和落潮時有海水(視為導體)流過。設落潮時,海水自西向東流,流速為2/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河北岸的電勢較高 B.河南岸的電勢較高
C.電壓表記錄的電壓為9V D.電壓表記錄的電壓為5V

81. 把電阻R、電感線圈L、電容器C分別串聯一個燈泡后并聯在電路中。接入交流電后,三亮度相同。若保持交流電的電壓不變,使交流電流的頻率減小,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燈 L1將變暗
B. 燈泡L2將變暗
C. 燈泡L3將變暗
D.燈泡亮度都不變


82.圖中為一理想變壓器,其原線圈與一電壓有效值不變的交流電相連:P為滑動頭,F令P從均勻密繞的副線圈最底端開始,沿副線圈勻速上滑,直至白熾燈L兩端的電壓等于其額定電壓為止。用 表示流過原線圈的電流, 表示流過燈泡的電流, 表示燈泡兩端的電壓, 表示燈泡消耗的電功率(這里的電流、電壓均指有效值:電功率指平均值)。下列4個圖中,能夠正確反映相應物理量的變化趨勢的是( )

83.如圖所示,固定位置在同一水平面內的兩根平行長直金屬導軌的間距為d,其右端接有阻值為R的電阻,整個裝置處在豎直向上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的勻強磁場中。一質量為(質量分布均勻)的導體桿ab垂直于導軌放置,且與兩導軌保持良好接觸,桿與導軌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u,F桿在水平向左、垂直于桿的恒力F作用下從靜止開始沿導軌運動距離L時,速度恰好達到最大(運動過程中桿始終與導軌保持垂直)。設桿接入電路的電阻為r,導軌電阻不計,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此過程( )
A.桿的速度最大值為  
B.流過電阻R的電量為
C.恒力F做的功與摩擦力做的功之和等于桿動能的變化量
D.恒力F做的功與安倍力做的功之和大于桿動能的變化量

84.法拉第曾提出一種利用河流發電的設想,并進行了實驗研究。實驗裝置的示意圖可用題圖表示,兩塊面積均為S的矩形金屬板,平行、正對、豎直地全部浸在河水中,間距為d。水流速度處處相同,大小為v,方向水平。金屬板與水流方向平行。地磁場磁感應強度的豎直分量為B,水的電阻為p,水面上方有一阻值為R的電阻通過絕緣導線和電建K連接到兩金屬板上。忽略邊緣效應,求:
(1)該發電裝置的電動勢;
(2)通過電阻R的電流強度;
(3)電阻R消耗的電功率
85.電視機的顯像管中,電子束的偏轉是用磁偏轉技術實現的。電子束經過電壓為U的加速電場后,進一圓形勻強磁場區,如圖所示。磁場方向垂直于圓面。磁場區中心為O,半徑為r。當不加磁場時,電子束將通過O點而打到屏幕的中心點。為了讓電子束射到屏幕邊緣P,需要加磁場,使電子束偏轉一已知角度θ,此時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應為多少?

86.在實驗室中,需要控制某些帶電粒子在某區域內的滯留時間,以達到預想的實驗效果,F設想在xOy的紙面內存在以下的勻強磁場區域,在O點到P點區域的x軸上方,磁感應強度為B,方向垂直紙面向外,在x軸下方,磁感應強度大小也為B,方向垂直紙面向里,OP兩點距離為x0(如圖所示),F在原點O處以恒定速度v0不斷地向第一象限內發射氘核粒子。
(1)設粒子以與x軸成45°角從O點射出,第一次與x軸相交于A點,第n次與x軸交于P點,求氘核粒子的比荷 (用已知量B、x0、v0、n表示),并求OA段粒子運動軌跡的弧長(用已知量x0、v0、n表示)。
(2)求粒子從O點到A點所經歷時間t1和從O點到P點所經歷時間t(用已知量x0、v0、n表示)。

87.如圖,靜止在負極板附近的帶負電的微粒1在N間突然加上電場時開始運動,水平勻速地擊中速度為零的中性微粒2后粘合在一起恰好沿一段圓弧運動落在N極板上,若1=9.995×10-7kg, q=10-8C, E=103V/ , B=0.5T, 求:1擊中2時的高度,1擊中2前瞬時速度,2的質量及1和2粘合體做圓弧運動的半徑。


88.如圖,兩根足夠長的金屬導軌ab,cd豎直放置,導軌間距離為L,電阻不計。在導軌上端并接2個額定功率均為P、電阻均為R的小燈泡。整個系統置于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方向與導軌所在平面垂直,F將一質量為、電阻可忽略不計的金屬棒N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開始釋放。金屬棒下落過程中保持水平,且與導軌接觸良好。已知某時刻后兩燈泡保持正常發光。重力加速度為g。求:
(1)磁感應強度的大。
(2)燈泡正常發光時導體棒的運動速率。

89.如圖(甲)所示,兩根足夠長的直金屬導軌N、PQ平行放置在傾角為θ的絕緣斜面上,兩導軌間距為L0、、P兩點間接有阻值為R的電阻。一根質量為的均勻直金屬桿ab放在兩導軌上,并與導軌垂直。整套裝置處于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導軌和金屬桿的電阻可忽略。讓ab桿沿導軌由靜止開始下滑,導軌和金屬桿接觸良好,不計它們之間的摩擦。
(1)由b向a方向看到的裝置如圖(乙)所示,請在此圖中畫出ab桿下滑過程中某時刻的受力示意圖;
(2)在加速下滑過程中,當ab桿的速度大小為v時,求此時ab桿中的電流及其加速度的大;
(3)求在下滑過程中,ab桿可以達到的速度最大值。

90.兩根足夠長的固定的平行金屬導軌位于同一水平面內,兩導軌間的距離為L。導軌上面橫放著兩根導體棒ab和cd,構成矩形回路,如圖所示.兩根導體棒的質量皆為,電阻均為R,回路中其余部分的電阻可不計.在整個導軌平面內都有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設兩導體棒均可沿導軌無摩擦地滑行.開始時,棒cd靜止,棒ab有指向棒cd的初速度v0.若兩導體棒在運動中始終不接觸,求:
(1)在運動中產生的焦耳熱最多是多少.
(2)當ab棒的速度變為初速度的3/4時,cd棒的加速度是多少?
第五部分 光學 原子物理
91.甲、乙兩束單色光從空氣射入水中,甲光入射角小于乙光入射角,甲、乙光的折射角相等,由此可以判定( )
A.真空中甲光波長大于乙光波長
B.甲光頻率大于乙光頻率
C.在水中甲光波速等于乙光波速
D.在水中甲光波長大于乙光波長

92.在驗證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光子一個一個地通過狹縫,如時間足夠長,底片上將會顯示衍射圖樣.
B.單個光子通過狹縫后,底片上會出現完整的衍射圖樣.
C.光子通過狹縫的運動路線像水波一樣.
D.光的波動性是大量光子運動的規律.

93.右圖是雙縫干涉實驗裝置,使用波長為600n的橙色光照射,在光屏中心P點呈現亮條紋.在P點上方的P1點到S1、S2的路程差恰為λ,現改用波長為400n的紫色光照射,則( )
A.P和P1都出現亮紋
B.P為亮紋,P1為暗紋
C.P為暗紋,P1為亮紋
D.P和P1都是暗紋

94.中微子是一種質量幾乎為零,伴隨著β衰變和其他一些物理過程而產生的微小粒子.由于它是如此之小,所以它可以在太空和星球內部暢通無阻.如果太陽在進行熱核反應時候,每產生25eV能量的同時釋放了兩個中微子,太陽的輻射功率為4.47×1026W,太陽和地球距離為1.496×l011.中微子從太陽發出后,均勻地沿各個方向傳播,穿過月球,穿過地球,同時也穿過每個人.估算每秒鐘穿過你身體的中微子數目( )
A.7×l010個 B.7×l012個 C.7×l014個 D.7×l016個

95.如圖右所示為氫原子的能級圖, 若用能量為2.4 eV的光子去照射一群處于n=2 激發態的氫原子,則氫原子將( )
A.氫原子能躍遷到n=3的激發態
B.氫原子能躍遷到n=4的激發態
C.氫原子能發生電離
D.以上三種說法均不正確

96.太陽內部持續不斷地發生著熱核反應,質量減少.核反應方程是 ,這個核反應釋放出大量核能.已知質子、氦核、X的質量分別為1、2、3,真空中的光速為c.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 )
B.方程中的X表示電子( )
C.這個核反應中質量虧損Δ=41-2
D.這個核反應中釋放的核能ΔE=(41-2-23)c2

97.K-介子衰變的方程為K-→π-+π0,其中K-介子和π-介子帶負的元電荷e,π0介子不帶電.如圖所示,兩勻強磁場方向相同,以虛線N為理想邊界,磁感應強度分別為B1、B2.今有一個K-介子沿垂直于磁場的方向射入勻強磁場B1中,其軌跡為圓弧AP,P在N上,K-在P點時的速度為v,方向與N垂直.在P點該介子發生了上述衰變.衰變后產生的π-介子沿v反方向射出,其運動軌跡為如圖虛線所示的“心”形圖線.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π-介子的運行軌跡為PENCDP
B.π-介子運行一周回到P用時為
C.B1=4B2
D.π0介子做勻速直線運動
98.如圖所示,透明液體折射率為 ,為平面鏡,有一束水平光線垂直于器壁入射,求平面鏡與水平面夾角為多大時,液體與空氣交界面上能發生全反射?

99.釷232經過6次α衰變和4次β衰變后變成一種穩定的元素.這種元素是什么?它的原子量是多少?它的原子序數是多少?

100.用質子轟擊鋰核(Li)生成兩個a粒子.已知質子質量p=1.0073 ,鋰核質量為 ,He=4.001 5 u,質子的初動能是E1=0.6eV,1 相當于931.5 eV.求:
(1)寫出核反應方程式;
(2)核反應前后發生的質量虧損;
(3)核反應過程中釋放的能量△E;
(4)核反應釋放的能量全部用增加兩個a粒子的動能,則核反應后兩個a粒子具有總能量是多少?

百題集參考答案
力學部分:
1. A  2. AD 3. A  4. A  5.   D6.   B7.   A8. CD  9. C
10.解:由已知客車長l = 14 ,它做勻速運動,v客= 8 /s
貨車長d = 10 ,加速度為a = 2 /s,兩車開始相距s0 = 240 ,設經過t1時間兩車車頭相遇,并設想火車始終在做勻加速運動
則  v客•t1 + 可得 t1=12 s
此時貨車的行駛速度為:
v貨= a t1 = 24 /s。ɑ疖嚽『眠_到最大速度,設想成立)
設錯車時間為t2,則兩車錯開時剛好勻速錯開
則 v客•t2 + v貨•t2 = l1 + l2
可得 t2 = 0.75 s

方法二:設經過t1時間貨車速度達到v2,則:
t1 = v2/a = 12 s
在t1時間內,兩車位移分別為:
x1 = v1 t1 = 96     x2 = ∵x1 + x2 = 240 = s0
說明此時兩車剛好前端相遇,則兩車錯開時剛好勻速錯開
設錯車時間為t2,則 :
v1•t2 + v2•t2 =l1 + l2 可得t2 = 0.75 s
11.(1)52.35 4.686—4.689
(2)①50 ②0.25 0.40
12. C 13.B、C
14. 解:(1)物體由A到B過程中:


故F=4N

(2)物體由B到C過程中:



15. 解:設初速度為v0,當汽車在水平普通路面上急剎車時,
g=a1 → a1 = g=0.7×10=7/s2
v02=2a1s1 →
當汽車在水平冰面上急剎車時,
g=a2 → a2 =μ2g=0.1×10=1/s2
v02=2a2s2 s2=98
因此,急剎車后汽車繼續滑行的距離增大了 ?s= s2-s1=84
16.C
17.解:(1)小球剛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圓周運動,它到最高點的速度為v0,在最高點,僅有重力充當向心力,則有 ①
在小球從最低點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并設小球在最低點速度為v,則又有 ②
解①②有 /s
滑塊從h高處運動到將與小球碰撞時速度為v2,對滑塊由能的轉化及守恒定律有

因彈性碰撞后速度交換 /s,解上式有h=0.5
(2)若滑塊從h/=5處下滑到將要與小球碰撞時速度為u,同理有

解得
滑塊與小球碰后的瞬間,同理滑塊靜止,小球以 的速度開始作圓周運動,繩的拉力T和重力的合力充當向心力,則有

解④式得T=48N
(3)滑塊和小球最后一次碰撞時速度為 ,
滑塊最后停在水平面上,它通過的路程為 ,
同理有 ⑤
小球做完整圓周運動的次數為 ⑥
解⑤、⑥得 ,n=10次
18.解:⑴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第二定律得:
G
質量為的物體在地球表面時:g = G
解上式得:r 月=
⑵設月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為g月,根據題意:


由上式解得:
19. 解:(1)設從拋出點到A點的高度差為h,到A點時有則有:
, ①
且 ②
代入數據解得h=0.45 ③
(2)要使小物塊不離開軌道并且能夠滑回傾斜軌道AB,則小物體沿圓軌道上升的最大高度不能超過圓心,即:

(3)小物體到達A點時的速度: ⑤
從A到B,由動能定理:

小物體從B到環最高點機械能守恒: ⑦
在最高點有: ⑧
由④⑤⑥⑦解得 ⑨
20. (1)B (2)
21. D 22. BC
23.解: 選向左的方向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甲v-乙v+v′=0
船的速度為
v′=乙-甲v=60-40×3100 /s=0.6 /s.
船的速度方向沿正方向——向左.故選項B正確.
24. A 25. A 26. C
27.解:兩物體最終速度相等設為u由動量守恒得:v=(+)u, 系統損
失的動能為:
系統損失的動能轉
化為內能Q=fs=
28. D 29. ABC
30. 解:(1)設碰后A、B的速率分別為v1、v2,設水平向右為正,由A、B系統動量守恒,有:
碰后A何等平拋運動,由 , 得:

(2)B做勻減速運動,由動能定理得:

31. 2.4J
32. 解:(1)粘合后的兩球飛出軌道后做平拋運動,豎直方向分運動為自由落體運動,有

解得 ②

(2)設球A的質量為,碰撞前速度大小為v1,把球A沖進軌道最低點時的重力勢能定為0,由機械能守恒定律知 ③
設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的兩球速度大小為v2,由動量守恒定律知 ④
飛出軌道后做平拋運動,水平方向分運動為勻速直線運動,有 ⑤
綜合②③④⑤式得

33. 解:子彈射入砂袋前后動量守恒,設子彈打入砂袋瞬間具有速度v′0,由動量守恒定律:
v0=(1+)v′ ①
此后(1+)在擺動過程中,水平方向做減速運動,而2在水平方向做加速運動,當(1+)與2具有共同水平速度時,懸線偏角θ達到最大,即豎直向上的速度為零,在這一過程中 滿足機械能守恒,設共同速度為v,由機械能守恒有:

但式①,②中有三個未知量,v0,v′0,v,還需再尋找關系
從子彈入射前到擺動至最同點具有共同速度v為止,在這個過程中,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所以、動量守恒,由動量守恒定律有:
v0=(1+1+)v ③

34. 解(1)對甲、乙碰撞動量守恒乙v0=甲v1+乙v2,
對木塊、向左做勻加速運動
乙車和木塊,動量守恒乙v2=(乙+木)v
滑行時間
(2) s=0.8 距左端0.8遠
35. 解: 設向右為正方向,A與C粘合在一起的共同速度為v′,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v1=2v′①
為保證B碰擋板前A未能追上B,應滿足
v′≤v2②
設A與B碰后的共同速度為v″,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2v′-32v2=72v″③
為使B能與擋板再次碰撞應滿足v″>0④
聯立①②③④式得
5v2<v1≤2v2或12v1≤v2<23v1
36. 解:設子彈的初速為v0,穿過2d厚度的鋼板時共同速度為:v 受到阻力為f.
對系統由動量和能量守恒得:


由①②得: ③

子彈穿過第一塊厚度為d的鋼板時,設其速度為v1,此時鋼板的速度為u,穿第二塊厚度為d的鋼板時共用速度為v2,穿過深度為 ,

對子彈和第一塊鋼板系統由動量和能量守恒得:


由③④⑤得: ⑥
對子彈和第二塊鋼板系統由動量和能量守恒得:


由③⑥⑦⑧得:
37.解:(1)汽車牽引力與輸出功率的關系
將 , 代入得
當轎車勻速行駛時,牽引力與阻力大小相等,有
(2)在減速過程中,注意到發動機只有 用于汽車的牽引,根據動能定理有
,代入數據得
電獲得的電能為
(3)根據題設,轎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阻力仍為 此過程中,由能量轉化及守恒定律可知,僅有電能用于克服阻力做功 ,
代入數據得
38.解: (1)因θ<5°,故單擺做簡諧運動,
其周期為:
T=tn=60.830s=2.027s
由T=2πlg得
g=4π2lT2=4×3.142×1.022.0272/s2=9.79/s2
(2)最大回復力為
F=gsinθ=0.10×9.79×0.0698N=0.068N
(3)秒擺的周期為:T0=2s
設其擺長為l0,由T=2πlg可知T∝l
即:T?T0=l?l0
故:l0=T20lT2=22×1.022.0272=0.993
其擺長要縮短
Δl=l-l0=1.02-0.993=0.027
即擺長應縮短0.027.
39.解: (1)從圖中可得出波長λ=8c,這列波的頻率和周期分別是f=vλ=5Hz,T=1f=0.2s.A點此刻振動的速度方向向上,說明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
(2)質點B原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方向沿y軸負方向.0.5s即2.5個周期后質點又回到平衡位置,速度方向變為豎直向上.則B點在0.5s內的位移等于零.通過的路程為s=2.5×4×0.1=1.
(3)波形如圖中虛線所示.

40.解: (1)若AB=5=(n+14)λ
λ=5n+14=204n+1
由于3<λ<5
所以n=1,λ=4,v=λT=40/s
AC=vt+λ=24
若AB=5=(n+34)λ,λ=204n+3
此時無解.
(2)A點運動路程s=0.5s+54T0.1s×4A=1.25.
 24 1.25
第二部分 熱學
41.BC 42.(1)113-115 (2)6.5×10-10—6.6×10-10 (3)形成單分子層
43.D 44.AD 45.BC 46.D 47.A 48.A 49.BCD 50.D

第三部分 電學
5152535455565758596061
BDDBCCACCADBCBCBD
62.BD. 63.B
64.(1)10/s (2) 與負極相連, 120V<U<200V
65.Ⅰ.C
Ⅱ. (1)輝度 (2)聚焦和輔助聚焦 (3)豎直位移;水平位移
66. (1)B (2)225;串聯 (3)如下:

67. (1)r1 (2)R1-2R2-r1 (3)A

68.(1)必選的器材有電E、開關S、導線若干.A1的滿偏電壓約為UA1=Ig1•r1=0.4 V,為滿足盡可能高的精度的要求,量程10 V的電壓表V不能選用,而電流表A2的內阻確定,且滿偏電壓UA2=Ig2•r2=0.375 V,可當電壓表用測A1的電壓.由于并聯的A1、A2端電壓只有零點幾伏,而電電動勢有1.5 V,可串聯R1作保護電阻,為滿足多測幾組數據,滑動變阻器R2采用分壓式供電方式,電路圖如右圖所示.
(2)若閉合電鍵后,滑動觸頭在適當位置時,而電流表示數分別為I1、I2,則r1=I2r2I1,其中r2為A2的電阻值.
69. (1)采用分壓式電路可以增大數據測量范圍.
(2)如圖中圖線甲所示
(3)再作出U=E-Ir圖線,如圖中乙圖線,兩個U-I圖線(伏安特性曲線與U=E-Ir圖線)的交點即為小電珠的實際工作點,小電珠工作電流為0.35 A,工作電壓為0.8 V,功率為0.28
70.(Ⅰ)


(Ⅱ)(1) R1 (2)
(3) 1.47(1.46~1.48)伏特, 0.78(0.77~0.79歐姆)

第三部分:磁學
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
ABDDACDABDBACAABBBDABCBD
84.解:
(1)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有E=Bdv
(2)兩板間河水的電阻r=
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有I=
(3)由電功率公式,P=I2R 得P=
85.解:如圖所示,電子在磁場中沿ab運動,圓心為O,半徑為R 以v表示電子進入磁場時的速度,、e分別表示電子的質量和電量,則
    
    
又有  
由以上各式解得 

86.解:(1)由 ,     ①       

由幾何關系知,粒子從A點到O點的弦長為 ,由題意
; (n=1、2、3……) ③
氘核粒子的比荷 ④
由幾何關系 , ⑤
由以上各式得 ⑥
(2)粒子從O點到A點所經歷時間 ⑦
從O點到P點所經歷時間 ;(n=1、2、3……) ⑧
87.解:1擊中2前是勻速直線運動:1g+qVB=qE
V=(qE-1g)/qB=1/s
因1在擊中2前已是水平勻速運動,故2的豎直分速度已為零,在從1開始運動到擊中2的過程中,只有重力和電場力對1做功,洛侖茲力不做功,設所求高度為h,由動能定理得:

由于1擊中2后粘合體能做圓周運動,說明粘合體所受重力與電場力平衡,僅是洛侖茲力充當向心力作勻速圓周運動,故有:
  1g+ 2g=qE
  2=qE/g- 1=5×10-10kg
  1與2的粘合體作圓周運動半徑為:r=(1+ 2)V'/qB
  在1擊中2的瞬間,動量守恒,有:1V=(1+2)V’
r=200

88. ,
89.解:(1)如圖所示,重力g,豎直向下;
支持力N,垂直斜面向上;
安培力F,沿斜面向上
(2)當ab桿速度為v時,感應電動勢E=BLv,
此時電路電流
ab桿受到安培力
根據牛頓運動定律,有

(3)當 時,ab桿達到最大速度v

90.解:(1)從初始至兩棒達到速度相同的過程中,兩棒總動量守恒,有
根據能量守恒,整個過程中產生的總熱量
(2)設ab棒的速度變為初速度的3/4時,cd棒的速度為v1,則由動量守恒可知

此時回路中的感應電動勢和感應電流分別為: ,
此時 棒所受的安培力 ,所以 棒的加速度為
由以上各式,可得

第五部分 光學 原子物理
91 .D 92.A、D. 93.B. 94.C 95.D 96.D 97.BD
98.22.5°;67.5°
99.6次α衰變和4次β衰變總的效果使原子量和原子序數變化
原子量=232-6×4=208
原子序數=90-2×6-4×(-1)=82

100.(1) + →2
(2)Δ=0.0203
(3)△E=18.9 eV
(4) 19.5 eV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35276.html

相關閱讀:2012版物理《6年高考4年模擬》:牛頓運動定律試題(有參考答案)
甘肅省民樂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三12月診斷考試物理試題
2012年新課標高考理綜物理試題
河南省中原名校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聯考物理試題
廣西桂林十八中2014屆高三第六次月考物理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