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浙江省紹興一中2015屆高三下學期回頭考物理試卷 缺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紹興一中 高三物理回頭考試卷一.單選題1.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觀測、實驗、假說和邏輯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敘述符合史實的是( )法拉第在實驗中觀察到電流的磁效應,該效應揭示了電和磁之間存在聯系庫侖根據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和條形磁鐵的磁場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奧斯特在實驗中觀察到,在通有變化電流的靜止導線附近的固定導線圈中會出現感應電流楞次在分析了許多實驗事實后提出,感應電流具有這樣的方向,即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gkstk2.如圖所示,小球用細繩系住,繩的另一端固定于O點,F用水平力F緩慢推動斜面體,小球在斜面上無摩擦地滑動,細繩始終處于直線狀態,當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頂端時細繩接近水平,此過程中斜面對小球的支持力FN以及繩對小球的拉力FT的變化情況是( )A. FN保持不變,FT不斷增大B. FN不斷增大,FT不斷減小C. FN不斷大,FT先減小后增大D. FN保持不變,FT先增大后減小3. 公路急轉彎處通常是交通事故多發地帶。如圖,某公路急轉彎處是一圓弧,當汽車行駛的速率為vc 時,汽車恰好沒有向公路內外兩側滑動的趨勢,則在該彎道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路面外側高內側低 B.車速只要低于vc,車輛便會向內側滑動 C.車速雖然高于vc,但只要不超出某一限度,車輛便不會向外側滑動D.當路面結冰時,與未結冰時相比,vc 的值不變4. 目前,在地球周圍有許多人造地球衛星繞著它轉,其中一些衛星的軌道可近似為圓,且軌道半徑逐漸變小。若衛星在軌道半徑逐漸變小的過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薄氣體阻力的作用,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衛星的動能逐漸增加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勢能一定減小C.由于氣體阻力做負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機械能保持不變D.衛星克服氣體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勢能的減小5.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電容器的兩極扳間距為d,極分別與電池兩極相連.上極扳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對電場的影響可忽略不計)。小孔正上方d/2處的P點有一帶電粒子,該粒子從靜止開始下落.經過小孔進入電容器,并在下極扳處(未與極扳接觸、返回。若將下極板向上平移d/4,則從P點開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將( ) A.打到下極扳上 B.在下極板處返回 C.在距上極板d/2處返回 D.在距上極扳2d/5處返回 6.如圖所示,一段長方體形導電材料,左右兩端面的邊長都為a和b,內有帶電量為q的某種自由運動電荷。導電材料置于方向垂直于其前表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中,內部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當通以從左到右的穩恒電流I時,測得導電材料上、下表面之間的電壓為U,且上表面的電勢比下表面的低。由此可得該導電材料單位體積內自由運動電荷數及自由運動電荷的正負分別為( )A.,負 B.,正 C.,負 D.,正二.不定項選擇7.如圖所示,楔形木塊abc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和光滑斜面bc與水平面的夾角相同,頂角b處安裝一定滑輪。質量分別為M、m(M>m)的滑塊,通過不可伸長的輕繩跨過定滑輪連接,輕繩與斜面平行。兩滑塊由靜止釋放后,沿斜面做勻加速運動。若不計滑輪的質量和摩擦,在兩滑塊沿斜面運動的過程中A.兩滑塊組成系統的機械能不守恒B.重力對M做的功等于M動能的增加C.合外力對m做的功等于m機械能的增加D.兩滑塊組成系統的機械能損失等于M克服摩擦力做的功8.如圖所示,在x軸相距為L的兩點固定兩個等量異種點電荷+Q、-Q,虛線是以+Q所在點為圓心、L/2為半徑的圓,a、b、c、d是圓上的四個點,其中a、c兩點在x軸上,b、d兩點關于x軸對稱。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b、d兩點處的電勢相同B.四點中c點處的電勢最低C.b、d兩點處的電場強度大小相等D.將一試探電荷+q沿圓周由a點移至c點,+q的電勢能增加gkstk9. 在輸液時,藥液有時會從針口流出體外,為了及時發現 ,設計了一種報警裝置,電路如圖所示. M 是貼在針口處的傳感器,接觸到藥液時其電阻RM 發生變化,導致S 兩端電壓U 增大, 裝置發出警報,此時A.RM 變大,且R 越大,U 增大越明顯B.RM 變小,且R 越大,U 增大越明顯C.RM 變大,且R 越小,U 增大越明顯D.RM 變小,且R 越小,U 增大越明顯10.如圖所示,在xOy平面第一象限存在著有界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B = 0.5 T,方向垂直平面向里,邊界線滿足方程 (m) 。單匝正方形金屬線框邊長為0.30 m,電阻R = 0.01Ω。在拉力F作用下,以1 m/s向右勻速運動,從線框右邊進入磁場到線框剛被拉出磁場的整個過程中( ) A.回路中的感應電流方向為順時針 B. 回路中的最大感應電動勢為0.1 V C. 線框中最大的發熱功率為2.25 W D.拉力做功為0.3 J 11.某小組同學設計如圖所示裝置,來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其中滑板AB長為1m,B端用鉸鏈固定于水平面,可在紙面內轉動,A端有一重錘線。安裝好實驗裝置后,進行以下實驗操作:①用天平秤得滑塊質量m;②調節墊塊位置,使滑塊M能在滑板上勻速下滑,記錄此時重錘線在水平面上所指的位置,記作C0;③調整墊塊,增大滑板傾角,通過打點計時器記錄滑塊由靜止開始下滑的運動,記錄此時重錘線在水平面上所指的位置C;④分析紙帶并計算得到紙帶上打點P的速度為v,量得P到第一點的間距為x;⑤用刻度尺分別測量滑板鉸鏈端B到C0點和C點的間距,記作l0、l(1)實驗步驟③中,滑塊應從 位置釋放,使其由靜止開始沿滑板運動;(2)實驗中滑塊所受合力做功W= J;其動能變化ΔEk= J(用本實驗中的測量量表示);(3)寫出兩條對提高實驗結果準確程度有益的建議:(1) ,(2) 。(4)利用本題裝置是否可驗證機械能守恒 (填“是”或“否”)。12.測定一節內阻較小的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為了減小內阻的測量誤差并防止在調節滑動變阻器時造成電池短路,在電源旁邊串聯了一個定值電阻R0 =2Ω,部分實物連線如圖甲所示,除電池、開關和導線外,實驗器材還有: A.電流表(量程0.6 A); B.電壓表(量程3 V); C.滑動變阻器R1(阻值范圍0~10Ω、額定電流2 A); D.滑動變阻器R2(阻值范圍0~100Ω、額定電流1 A)。(1)要正確完成實驗,滑動變阻器應選擇________(填寫器材代號)。(2)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在答題紙上補完整實物連線圖。(3)根據實驗測得數據作出U--I曲線如圖乙所示,則這節干電池的電動勢是_____ V,內阻是 _____ Ω。(4)如果電流表損壞,可以再補充一個電阻箱來做實驗。記錄數據電壓U和電阻箱阻值R后,為了能從圖像中得到電動勢和內阻,應該作_______ (填選項前的字母即可)A.圖 B.圖 C.圖 D.圖13.杭甬高鐵全長149公里,將于2015年6月開通。一次測試中,甬紹用時32分鐘,紹杭用時20分鐘。 高鐵列車采用動力分散的電力機車驅動方式。國家電網將220 kV高壓電送至高鐵牽引站,經牽引站變壓后送達接觸網。鐵路沿線上方懸掛著的金屬線就是接觸網。接觸網額定電壓為25kV。車頂伸出的“長辮子”般的受電弓,與接觸網滑動接觸獲得電能,牽引列車運行。 假設列車由16節車廂組成,除第1、16節車廂為無動力車廂外,其余14節車廂均裝備動力系統,各動力車廂產生的動力相同,每節車廂(含乘客行李等)的平均質量均為14噸。經測試,該列車勻加速啟動時,能在10分鐘內將速度提升到360公里每小時,運動時所受的阻力是車重的倍,g取10m/s2。求:(1)從國家電網到接觸網需要一個變壓器,求出它的變壓比,并畫出示意圖(符號)。(2)列車在啟動過程中總的牽引力的大小。(3)列車在啟動過程中,第6節車廂對第7節車廂的作用力。gkstk14.一質量m=0.6kg的物體以v0=20m/s的初速度從傾角為300的斜坡底端沿斜坡向上運動。當物體向上滑到某一位置時,其動能減少了ΔEk=18J,機械能減少了ΔE=6J,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物體向上運動時加速度的大;(2)物體返回斜坡底端時的動能。gkstk15.如圖所示,空間存在豎直平行條形區域Ⅰ、Ⅱ和Ⅲ(虛線為分界線)內有豎直向下的勻強電場,Ⅰ、Ⅲ內分別存在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和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均為0.3T,條形區域的水平寬度均為d=1m,豎直長度足夠長。一束帶電顆粒從AA′上的O點以沿與AA′成60°角、大小不同的速度射入磁場,當顆粒的速度小于某一值v0時,粒子在區域Ⅰ內的運動時間都相同;當粒子速度為v1時,剛好垂直邊界BB′射出區域Ⅰ,且帶電顆粒在區域Ⅱ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顆粒的比荷為,取。 求:⑴顆粒在區域Ⅰ內的最長運動時間;⑵速度v0 和v1 的大;⑶速度為v1的粒子從O到DD′所用的時間。gkstk2015學年第二 學期浙江省紹興一中2015屆高三下學期回頭考物理試卷 缺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64723.html

相關閱讀:河南省中原名校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聯考物理試題
2012版物理《6年高考4年模擬》:牛頓運動定律試題(有參考答案)
甘肅省民樂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三12月診斷考試物理試題
2012年新課標高考理綜物理試題
廣西桂林十八中2014屆高三第六次月考物理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