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三化學上學期開學檢測試題(沈陽鐵路實中)
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Br-80 I-127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2 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 下列各組物質中,互稱為同位素的是
A.甲烷和乙烷 B.氧氣和臭氧 C.126C和146C D.正丁烷和異丁烷
2. 下列關于物質分類的正確組合是
堿酸鹽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ANa2CO3HClBaSO4Na2OCO
BBa(OH)2HNO3CaCl2SiO2NO2
CNaOHH2SO3CuCl2Na2O2SO3
DCa(OH)2H2SiO3CaCO3Fe2O3SO2
3. 小牧家里收藏了一件清代的鋁制佛像,該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該佛像未銹蝕的主要原因是
A.鋁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不易發生化學反應 B.鋁的氧化物容易發生還原反應
C.鋁被氧化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薄膜 D.鋁的氧化物熔點很高
4. 以下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甲醛的結構式: B.乙醇的分子式: CH3CH2OH
C.乙烯的結構簡式: CH2CH2 D.苯的實驗式: C6H6
5.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光照氯水有氣泡逸出,該氣體是Cl2
B.工業上可用碳在高溫下還原二氧化硅制取硅
C.工業上可用氯氣和石灰乳為原料制造漂 ***
D.將盛有氫氧化鐵膠體的燒杯置于暗處,用一束光照射,從垂直于光線的方向可以觀察到一條光亮的通路
6. Fe(OH)3膠體穩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膠粒做布朗運動 B.膠粒帶正電荷
C.膠粒直徑小于1nm D.膠粒不能通過半透膜
7. 區別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鐵膠體最簡單的方法是
A.觀察溶液顏色 B. 丁達爾效應
C.過濾 D.加熱
8. 有關下列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它是一種二肽 B.完全水解可得三種氨基酸
C.它只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D. 一個分子中含有三種含氧官能團
9. 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在指定環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有大量I-離子的溶液中:Cl、Fe3+、Al3+、Cu2+
B.滴加石蕊試液顯紅色的溶液:Fe2+、NH4+、Cl-、NO3-能夠大量共存
C.在由水電離出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
D.在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NH4+、SO42 、C1、HCO3
10. 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22.4 L Cl2中含有NA個Cl2分子
B.標準狀況下,22.4L 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數為NA
C.1.0 L 濃度為18molL-1H2SO4溶液與足量的銅片加熱條件下反應,被還原的H2SO4的分子數為9NA
D.一定條件下,2.3gNa完全與O2反應生成3.6g產物時失去的電子數為0.1NA
11. 鐵是一種應用廣泛的金屬。下列有關鐵的說法正確的是
A.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氫氣 B.常溫下鐵在濃硫酸中鈍化
C.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物為三氧化二鐵 D.純鐵(塊狀)是黑色金屬
12. a mol N2與a mol 14CO相比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同溫同壓下體積相等 B.在同溫同壓下密度相等
C.在標準狀況下質量相等 D.質子數與中子數都相等
13. 下列有機物的名稱正確的是
A.2,2-二甲基-3-戊烯 B.4,5-二甲基-3-乙基己烷
C.2,3,3-三甲基丁烷 D.2,3-二甲基-4-乙基已烷
14. 下列物質中既能跟稀硫酸反應,又能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
①NaHCO3 ②(NH4)2SO3 ③Al2O3 ④Al(OH)3⑤Al
A. 全部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
15. 某氧化劑中,起氧化作用的是X2O72-離子,在溶液中0.2mol該離子恰好能使0.6mol的SO32-離子完全氧化,則X2O72-離子還原后X的化合價為
A.+1 B.+2 C.+4 D.+3
二、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3 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6. 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數為0.5NA
B.28g乙烯所含共用電子對數目為4NA
C.1mol 苯中含有碳碳雙鍵的數目為3 NA
D.2.8g聚乙烯中含有的碳原子數為0.2 NA
17. 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常溫下,c(H+)/c(OH-)=110-12的溶液:K+、AlO2-、CO32-、Na+
②加入苯酚顯紫色的溶液:K+、NH4+、Cl-、I-
③中性溶液:Fe3+、Al3+、NO3-、SO42-
④使pH試紙變藍的溶液中:NH4+、Na+、SO42-、Cl-
⑤無色溶液中:K+、Al3+、NO3-、HCO3-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④⑤
18. 所謂綠色汽車是指使用液化石油氣作能源的汽車。綠色汽車可避免有毒的鉛、苯的同系物以及稠環芳烴的排放。燃燒等質量的液化石油氣(主要成分是含C3C4的烷烴烴)與汽油(主要成分是含C5C11的烷烴烴)相比較
A. 液化石油氣生成的水少 B. 液化石油氣消耗氧氣量少
C. 液化石油氣燃燒產生的熱量少 D. 液化石油氣產生的含碳化合物少
19. M是一種治療艾滋病的新藥(結構簡式見下圖),已知M分子中NHCOO(除H外)與苯環在同一平面內,關于M的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該物質易溶于水
B.M的分子式為C13H12O2NF4
C.M能發生加聚反應
D.M分子內至少有13個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內
20. 甲、乙、丙、丁分別是NaOH、AlCl3、BaCl2、MgCl2四種物質中的一種,若將乙溶液滴入丁溶液中,發現有白色沉淀生成,繼續滴加則沉淀消失;乙溶液滴入丙溶液中,無明顯現象發生。據此可推斷甲物質是
A.BaCl2 B.NaOH C.AlCl3 D.MgCl2
21. 要使含有Ag+、Cu2+、Mg2+、Ba2+等離子的溶液中的離子逐一形成沉淀析出,下列所選擇試劑及加入試劑的順序正確的是
A.H2SO4HClK2SNaOHCO2 B.Na2SO4NaClNa2SNH3H2O
C.NaClNa2SO4H2SNaOH D.Na2SNa2SO4NaClNaOH
22. 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的密度與同溫同壓下氧氣的密度相同,則混合氣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A.1∶3 B.3∶1 C.2∶1 D.1∶2
23. 甲、乙、丙、丁、戊是中學常見的無機物,其中甲、乙均為單質,它們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某些條件和部分產物已略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甲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NaOH溶液反應,則丙可能屬于兩性氧化物
B.若甲為短周期中原子半徑最大的主族元素的單質,且戊為堿,則丙只能為Na2O2
C.若丙、丁混合產生白煙,且丙為18電子分子,丁為10電子分子,則乙的水溶液可能具有漂白作用
D.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種元素,則三種物質中,該元素的化合價由低到高的順序可能為:甲戊
24. 足量銅與一定量濃硝酸反應得到硝酸銅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氣體,這些氣體與1.68 L O2(標準狀況)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氣體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銅溶液中加入5 molL-1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則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是
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
25. 向100 mL 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緩慢通入適量的Cl2,充分反應后將所得溶液蒸干,并將所得固體灼燒至恒重,得到m g固體。m與通入Cl2的體積[V(Cl2),標準狀況]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V=0.224
B.混合溶液中:c(Na+)=2 mol/L
C.m2=25.3
D.m1=18.55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
三、填空題
26. 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NH4+、K+、Na+、Mg2+、Ba2+、Al3+、Fe3+、Cl-、I-、NO3-、CO32-、SO42-,取該溶液進行以下實驗:
(1)取pH試紙檢驗,表現溶液呈強酸性,排除__________離子存在。
(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數滴新制氯水,經振蕩后CCl4層呈紫紅色,排除____離子的存在。
(3)另取部分溶液逐漸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從酸性逐漸變為堿性,在滴加過程中和滴加完畢后,溶液均無沉淀產生,則可排除__________離子的存在。
取部分堿性溶液加熱有氣體放出,該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4)另取部分上述堿性溶液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__________離子存在,又排除__________離子存在。
(5)根據上述實驗事實確定,該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__;還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要確定其中的陽離子可利用的原理是 。
27.在2008年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中,某興趣小組在探究鹵素單質的氧化性的實驗中發現:在足量的稀氯化亞鐵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蕩后溶液呈黃色。
為此提出問題:Fe3+、Br2誰的氧化性更強?
(1)猜想
①澳大利亞代表團同學認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實驗現象不是發生化學反應所致,則溶液呈黃色是含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所致。
②美國代表團同學認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實驗現象是發生化學反應所致,則溶液呈黃色是含________所致。
(2)設計實驗并驗證
為驗證美國代表團同學的觀點,選用下列某些試劑設計出兩種方案進行實驗,并通過觀
察實驗現象,證明了美國代表團同學的觀點確實是正確的。
可以選用的試劑:a.酚酞試液;b.CCl4;c.無水酒精;d.KSCN溶液。
請你在下表中寫出選用的試劑及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試劑填序號)
選用試劑實驗現象
方案1
方案2
(3)結論
氧化性:Br2Fe3+。故在足量的稀氯化亞鐵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黃色所發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據上述結論,向FeBr2溶液中通入等量Cl2,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8. 圖中各物質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甲、乙均是離子化合物,且陰、陽離子個數比為1∶1。甲是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乙是一種常用的化肥,B、D常溫常壓下是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的俗名是________。
(2)A、D物質的水溶液分別滴入酚酞試液后,溶液均顯紅色,其原理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甲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緩慢分解,A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A+nH2O===AnH2O(n為平均值,n10),取沒有妥善保管的甲樣品9.16 g,溶于水制成溶液,慢慢滴入稀鹽酸并不停地攪拌,加入鹽酸的體積與生成的B的體積(標準狀況)如下表:(溶于水中的B不計)
鹽酸的體積(mL)48152050120160
生成B的體積(mL)0011222489622402240
則:
① 稀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樣品中的成分及其物質的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高三化學上學期開學檢測試題就分享到這里了,更多相關信息請繼續關注高考化學試題欄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68318.html
相關閱讀:2012年第二學期高三化學綜合測試題
山東省濟寧曲阜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陜西省長安一中2012—2013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化學
高三化學第三次月考參考試卷[1]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學2015屆高三8月月考化學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