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湄潭中學2014屆高三化學下冊第六次月考調研考試題(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出題人:陳 剛 審題:高三化學命題組
6.從化學視角認識生產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其中錯誤的是
A.向牛奶中加入果汁會產生沉淀,這是因為酸堿發生了中和反應
B.打開汽水瓶蓋時有大量氣泡冒出,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
C.用熱的純堿溶液容易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鐵制自來水管與銅制水龍頭連接使用時,連接處的鐵水管銹蝕更快
7.下列反應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過量石灰水與碳酸氫鈣反應:Ca2++2HCO-3+2OH-===CaCO3↓+CO2-3+2H2O
B.次氯酸鈣溶液中通入過量SO2:Ca2++2ClO-+SO2+H2O===2HClO+CaSO3↓
C.向氯化鋁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D.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氣中:4Fe2++O2+4H+===4Fe3++2H2O
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將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飽和,無沉淀產生;再通入SO2產生沉淀
B.在稀硫酸中加入銅粉,銅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體,銅粉仍不溶解
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產生白色沉淀;再加入過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
D.純鋅與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的速率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體,速率不改變
9.下列各組離子在給定條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1的溶液中:NH+4、K+、ClO-、Cl-
B.有SO2-4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
C.在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Na+、S2-、AlO-2、SO2-3
D.在NO-3存在的強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
10.某學生設計了如圖的方法對X鹽進行鑒定:
由此分析,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X中一定有Fe3+ B.Z中一定有Fe3+
C.Y為AgI沉淀 D.X一定為FeBr2溶液
11.某溫度下在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2X(g)+Y(g) 2W(g)的反應,當充入1mol X和1 mol Y,經20 s達到平衡時生成了0.4 mol W。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升高溫度,W的體積分數減小,則該反應ΔH<0
B.以Y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1 mol?L-1?s-1
C.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加1 mol X,則X和Y的轉化率均提高
D.增大壓強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則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12.下列關于鹽酸與醋酸兩種稀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同濃度的兩溶液中c(H+)相同
B.兩溶液中分別加入少量對應的鈉鹽,c(H+)均明顯減小
C.pH=3的兩溶液稀釋100倍,pH都為5
D.100 mL 0.1 mol?L-1的兩溶液能中和等物質的量的氫氧化鈉
13.下列關于鐵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鐵能被磁鐵吸引,但純鐵易銹蝕。②在人體的血紅蛋白中含有鐵元素。③鐵位于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第ⅧB族。④鐵能在氧氣中劇烈燃燒,但不能在水蒸氣中燃燒。⑤鐵與硝酸反應的產物僅是Fe(NO3)3。 ⑥不能通過化合反應生成FeCl2和Fe(OH)3。?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⑥
26.(14分)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與C可形成A2C2和A2C兩種化合物;B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甲與其氣態氫化物乙反應可生成鹽丙;D與A位于同一主族;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中,E的離子半徑最小。
⑴實驗室中可用A2C2制取C單質,其化學方程式是 。
⑵由A、C、D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是 ;B、C、E三種元素組成
的常見鹽的水溶液呈酸性,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⑶常溫下若將pH=3的甲溶液與pH=11的乙溶液等體積混合, 則混合溶液的呈
性,若將甲和乙分別稀釋100倍,則pH變化小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
⑷常溫下,若甲、丙兩溶液的pH均等于5,則由水電離出的c(H+)甲:c(H+)丙= ;
丙溶液中所含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⑸0.1molD單質和0.2molE單質組成的混合物投入到足量的A2C中,產生氣體的體積
(標準狀況)是 L。
27.(15分)物質A、B、C有如下轉化關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A、B、C均為含鋁元素的化合物,M可以是:       (填一種情況即可)。
寫出C→B的離子方程式: 。
(2)若M是第IVA族某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且M為氣體,組成A的陰陽離子均含有10個電子,請寫出C的名稱:     
(3)若A是一種黃綠色氣體,M是一種常見金屬。寫出B→C的離子方程式:
。
(4)若A、B、C都是含硫化合物,已知:
A轉化為B的熱化學方程式:2H2S(g)+ O2(g) =2S (s)+2H2O(l)  △H= -a kJ?mol-1;
A轉化為C的熱化學方程式:2H2S(g)+ 3O2(g) =2SO2(g)+2H2O(l) △H = -b kJ?mol-1;
請寫出A與C反應轉化為B的熱化學方程式: 。
(5)若C+A→B的轉化關系為4NH3+6NO 6H2O+5N2。在一定條件下,該反應達到平衡態I后,升高溫度平衡發生移動,達到平衡態II的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如右。該反應為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如減小壓強,使反應達到平衡態Ⅲ(水為氣態),請在右圖上畫出因減壓的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   
28.(15分)為了測定足量銅與適量一定濃度的濃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氣體和二氧化氮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用m表示),請從下圖中選用合適的實驗裝置,設計一個合理而簡單的實驗,用于測定m的值(不考慮二氧化氮轉化為四氧化二氮)。其中E裝置為量氣管,由甲、乙兩根玻璃管組成,用橡皮管連通,并裝人適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氣用,乙管可上下移動,用來調節液面高低。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的連接順序是(填各接口的編號) ____________。
  (2)連接好裝置并檢查氣密性后,應打開________ 通入氮氣;然后打開____________,從乙管注水至充滿甲、乙兩管,關上a、b。通入氮氣的原因是____ ________。
  (3)實驗后,若量氣管中氣體的體積為VmL(已換算成標準狀況下),要測定m的值,還要將 中的溶液作_______實驗,假設測得其中溶質物質的量為n,用含V和n的式子表示m:____________(答案要求化簡)。
  (4)下列操作中能造成m值偏小的是( )
  A.反應前E中甲管所裝水里氣泡沒趕盡,而最后讀數時氣泡消失
  B.實驗前,甲、乙兩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最后讀數時乙管的液面高于甲管的液面
  C.實驗前沒有先通人足量的氮氣
  D.實驗過程中,E裝置乙管的水溢出
E.實驗后未冷卻至室溫即開始讀數
29.(16分)已知:

② CH3COOCH2CH2OH的名稱為乙酸羥乙酯。
軟性隱形眼鏡可由聚甲基丙烯酸羥乙酯(HEMA)制成超薄鏡片,其合成路線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E的結構簡式為 , I的名稱為 ,F所含官能團的名稱為 。
(2)反應C→D的反應類型為 ,反應E→F的反應類型為 。
(3)反應A→B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I→G的化學方程式為 。
(4)H存在多種同分異構體,寫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①能發生銀鏡反應;②能與堿發生中和反應;③分子結構中含有兩個甲基的H存在五種同分異構體,其中一種的結構簡式為OHCCH2C(CH3)2COOH,則剩余四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分別為:
、 、 、
參考答案
6-13 ADCCBADB
26.(14分,第(3)題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2H2O2 2H2O+O2↑
(2)
(3)堿 乙
(4)10-4:1;c(NO-3)>c(NH+4)>c(H+)>c(OH-)
(5)4.48L
27.(15分)
(1)NaOH溶液(或鹽酸) Al3++3AlO2-+6H20=4Al(OH)3 4分
(2)碳酸氫鈉 2分
(3)2Fe3++Fe=3Fe2+ 2分
(4)2H2S(g) + SO2(g)=3S (s)+2H2O(l) ;△H =-(3a -b) /2 kJ?mol-1 3分
(5)放熱 4分
28.(15分)
(1)234589  3分
(2)a;b; 趕盡空氣,防止一氧化氮與氧氣反應,影響測定結果  4分
(3)c;中和滴定; m=(V-11200n)/33600n  5分
(4)BC 3分
29. (16分)
(1)CH3COH(COOH)CH3;1,2―二氯乙烷;碳碳雙鍵、羧基。(每空2分)
(2)氧化反應,消去反應。(每空1分)
(3)CH2=CHCH3 +HBr→CH3CHBrCH3; (2分)
ClCH2CH2Cl + 2 NaOH→2 NaCl + HO CH2CH2OH(2分)
(4)(每空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63445.html

相關閱讀:高三化學第三次月考參考試卷[1]
山東省濟寧曲阜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陜西省長安一中2012—2013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化學
2012年第二學期高三化學綜合測試題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學2015屆高三8月月考化學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