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①過程發生在核糖體上,水中的H只自—NH2
B.在缺氧的情況下,③過程中不會發生脫氫反應
C.物質應該是丙酮酸,④過程不會發生在線粒體中
D.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②③過程發生在線粒體中
[解析] 根據示意圖可推知:是丙酮酸,N是葡萄糖。①過程指氨基酸在核糖體上脫水縮合形成蛋白質,一個水分子中有兩個H,其中一個自—NH2,另一個自—COOH,A選項錯誤。③過程指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在有氧、無氧的情況下都可以進行,B、D選項錯誤。④過程指在無氧的情況下丙酮酸氧化分解為乳酸,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不會發生在線粒體中。
[答案] C
[例2] (2011?新標全國卷)在光照等適宜條下,將培養在 CO2 濃度為1%環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轉移到CO2濃度為0.003%的環境中,其葉片暗反應中C3化合物和 C5化合物微摩爾濃度的變化趨勢如圖;卮饐栴}:
(1)圖中物質A是__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濃度為1%的環境中,物質B的濃度比A的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將CO2濃度從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質B濃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若使該植物繼續處于 CO2 濃度為0.003%的環境中,暗反應中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濃度達到穩定時,物質A的濃度將比B的________(低、高)。
(4)CO2 濃度為 0.003% 時,該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時所需要的光照強度比 CO2 濃度為1%時的________(高、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CO2濃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以及C3化合物、C5化合物含量的變化,意在考查應用分析能力。(1)CO2濃度降低時,C3化合物的產生減少而消耗不變,故C3化合物的含量降低,與物質A的變化趨勢一致;而C5化合物的產生不變卻消耗減少,故C5化合物的含量增加,與物質B的變化趨勢一致。(2)在正常情況下,1 mol CO2與1 mol C5化合物結合形成2 mol C3,即C3化合物的分子數是C5化合物的2倍。CO2濃度迅速下降后,C5化合物的產生不變卻消耗減少,故C5化合物的濃度升高。(3)在達到相對穩定時,C3化合物的含量是C5化合物含量的2倍。(4)CO2 濃度較低時,暗反應強度低,需要的[H]和ATP的量少,故在較低的光照強度時就能達到此CO2濃度時的最大光合速率。
[答案] (1)C3化合物
(2)暗反應速率在該環境中已達到穩定,即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的含量穩定,根據暗反應的特點,此時C3化合物的分子數是C5化合物的2倍 當CO2濃度突然降低時,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變,消耗速率卻減慢,導致C5化合物積累
(3)高
(4)低 CO2 濃度低時,暗反應強度低,所需ATP和[H]少
名師提醒1.環境條驟變時各物質量的變化
同理:CO2不變,光照由弱變強時C5含量上升,C3含量減少。
2.據細胞呼吸的產物判斷細胞呼吸方式
(1)有水產生?存在(不一定只存在)有氧呼吸。
(2)產生CO2量>耗O2量?存在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兩種方式。
(3)產生CO2量=耗O2量?只進行有氧呼吸。
(4)產生CO2量=酒精量?只進行無氧呼吸。
(5)產生CO2量>酒精量?存在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兩種方式。
二. 影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
命題熱點(1)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的關系(2)光照強度、CO2濃度等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命題角度 此類問題一直是高考命題的重點,多以圖表、曲線形式考查,正確識讀曲線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例3] 如圖表示在不同溫度下對漂浮剛毛藻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測定的結果。對此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測定光合放氧速率時,各溫度條下CO2的濃度必須相同
B.測定呼吸耗氧速率時,必須在無光條下進行且供氧充足
C.若連續光照,則35℃時漂浮剛毛藻的凈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D.若連續光照而溫度保持在40℃,則漂浮剛毛藻有可能死亡
[解析] 本實驗的自變量應為溫度,故測定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時,其他變量如CO2濃度、O2濃度應相同且適宜。實驗測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應為凈光合作用速率,從圖中可知,35℃時漂浮剛毛藻的凈光合作用速率最大;若連續光照而溫度保持在40℃,漂浮剛毛藻凈光合作用速率大于零,其體內可以積累有機物,會生長繁殖,故不可能死亡。
[答案] D
[例4] (2011?廣東高考)觀賞植物蝴蝶蘭可通過改變 CO2 吸收方式以適應環境變化。長期干旱條下,蝴蝶蘭在夜間吸收 CO2并貯存在細胞中。
(1)依圖 a 分析,長期干旱條下的蝴蝶蘭在 0~4 時________
(填“有”或“無”)ATP和[H]的合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此時段________(填“有”或“無”)光合作用的暗反應發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0~16 時無明顯 CO2 吸收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
(2)從圖 b 可知,栽培蝴蝶蘭應避免________,以利于其較快生長。此外,由于蝴蝶蘭屬陰生植物,栽培時還需適當______。
(3)蝴蝶蘭的種苗可利用植物細胞的________,通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大規模生產,此過程中細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不同條對光合速率的影響等問題,意在考查分析問題的能力及推理能力。(1)0~4時,無光照,光合作用不能進行,但可以進行呼吸作用,合成ATP和[H];此時段葉綠體內不能合成ATP和[H],暗反應無法進行;10~16時,在長期干旱條下,植物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關閉氣孔,導致CO2吸收受阻。(2)從圖b中可以看出,正常情況下比長期干旱時有機物的積累量大,所以為了利于蝴蝶蘭的生長應避免長期干旱,又因蝴蝶蘭屬陰生植物,所以栽培還需適當遮光。(3)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可利用植株組織培養技術進行快速繁育,在快速繁育過程中,一般經歷脫分化和再分化過程,而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答案] (1)有 呼吸作用合成 無 葉綠體在無光時不能合成ATP和[H] 氣孔關閉 (2)長期干旱(長期缺水) 遮陰 (3)全能性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名師提醒 解答此類問題,應首先區分表觀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明確表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三者之間的關系:
(1)綠色植物在黑暗條下或非綠色組織測得的數值為呼吸速率。
(2)綠色植物組織在光下,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同時進行, 測得的數據為凈光合速率。
(3)真正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①表觀(凈)光合速率通常用O2釋放量、CO2吸收量或有機物積累量表示。
②真正(實際)光合速率通常用O2產生量、CO2固定量或有機物制造量表示。
③呼吸速率通常用黑暗中CO2釋放量、O2吸收量或有機物消耗量表示。
高考對本實驗的考查,多以形式考查色素提取和分離的原理、過程、結果及色素的種類和作用;近年,涉及本實驗的非有所增多,如2011年廣東卷T29以色素提取為素材,考查了pH對葉綠素的影響的實驗分析;2010年江蘇卷以非選擇題形式考查了葉綠素與光合作用的關系。
中國的飲食講究“色香味”,顏色會影響消費。小李同學擬研發“綠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長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蘆為材料進行如下實驗。
Ⅱ.探究 pH 對葉綠素穩定性的影響
取一些葉綠素粗產品,配成一定濃度的溶液,于室溫(約25℃)下進行實驗,方法和結果如下表。
實驗組號葉綠素溶液(mL)調 pH 至處理時間(min)溶液顏色
①3.0Y10綠色
②3.07.010綠色
③3.06.010黃綠色
④3.05.010黃褐色
注:葉綠素被破壞后變成黃褐色。
根據所學知識和實驗結果,請回答:
(1)提取食用葉綠素的 X 應該為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 Y 應該為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葉綠素色素不適用于__________食品,否則_____________。
(4)小李想了解葉綠素粗產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請你提供檢測方法并寫出主要步驟。
[解析] 本題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pH對葉綠素穩定性的影響等知識,意在考查綜合運用能力及實驗探究能力。(1)色素不溶于水,只溶于有機溶劑。但是有機溶劑大多有毒,所以應選擇對人體無害的有機溶劑。(2)分析題中表格不難得出Y等于8.0,原因是pH是該實驗的自變量,④到①pH逐漸增大且相鄰兩組的pH相差1,所以①組的pH應該為8.0。(3)從表中信息可知,酸性條下天然葉綠素色素容易被破壞造成食品失綠而影響品質。(4)該葉綠素粗產品自植物,檢測其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可用紙層析法。
[答案] (1)對人體無害的有機溶劑(食用酒精) 葉綠素溶于有機溶劑和應考慮溶劑對人體的影響
(2)8.0 實驗中自變量的變化應有規律和應考慮堿性pH對葉綠體穩定性的影響
(3)酸性 由于葉綠素被破壞造成食品失綠而影響品質
(4)紙層析法,其主要步驟:①制備濾紙條,②畫色素液細線,③用層析液分離色素,④觀察色素帶。
1.實驗結果的拓展分析
(1)在濾紙條上距離最近的兩條色素帶是葉綠素a和葉綠素b, 距離最遠的兩條色素帶是胡蘿卜素和葉黃素。
(2)四條色素帶的分布與擴散速度有關,擴散速度與溶解度呈正相關,從色素帶的位置可推知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3)色素帶的粗細與色素的含量有關,從色素帶的寬度可推知色素含量的多少。
2.實驗的異,F象分析
(1)提取液顏色淺的原因
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充分提取出。
②稱取綠葉過少或加入無水乙醇過多,色素濃度小。
③未加碳酸鈣或加入過少,色素分子部分被破壞。
(2)色素帶呈弧形的原因是濾紙條未剪去兩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63708.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生物第二輪細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專題導學復習
2012屆高考生物考點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精講精析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生物第一輪復習導學案
2012屆高考生物知識整合復習 必修1 第三章~第四章
2012屆高考生物考點環境保持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成果與分析精講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