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題2015.0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將第Ⅰ卷選擇題的正確答案選項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考試結束,將答題卡上交?荚嚂r間90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2B鉛筆和0.5毫米黑色簽字筆(中性筆)將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試卷類型填涂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第Ⅱ卷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中性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的位置,不能寫在試題卷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下圖是我國北方某市(地處120°E)的日出時間變化圖,M為11月13日6時35分。完成1—3題。1、據圖文材料,該市11月13日的日落時間是A、17時35分 B、17時25分C、18時35分 D、18時25分2、該市再次觀察到M時刻日出的日期約為A、1月1日 B、2月1日 C、3月1日 D、12月1日3、在圖中N點對應的季節,會發生的現象是A、南亞地區高溫多雨 B、地中海沿岸陰云菲菲C、新疆棉農喜獲豐收 D、西北地區頻發沙塵暴讀等高線圖(魚鱗坑是為減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錯排列、類似魚鱗狀的半圓形或月牙形土坑);卮4—5題。4、為防止圖中鐵路兩側切坡處滑坡、崩塌,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修建梯田 B、退耕還草 C、砌石護坡 D、種花植草5、修建魚鱗坑為保持水土,有利于物質的A、沉積作用 B、搬運作用 C、侵蝕作用 D、風化作用讀“我國南方某地區地質構造示意圖(圖甲)”和“河谷形成示意圖(圖乙)”,據此回答6—7題。6、圖示河流上游河段形成的過程及主要內力作用是A、②①③ 斷層下沉 B、①②③ 褶皺隆起C、①②③ 斷層抬升 D、②①③ 向斜成谷7、下列地質事件由先到后發生的順序為①斷層的發生 ②砂巖沉積 ③侵蝕面的侵蝕作用 ④巖漿的侵入 ⑤頁巖沉積A、⑤②③①④ B、③⑤②④① C、⑤②④①③ D、③⑤④②①下圖是北京、杭州、貴陽三城市6—9月日照百分率[(日照時數/晝長)×100%]資料圖,據圖回答8—9題。8、圖中6月份兩城市日照百分率較低的主要原因是A、臺風帶來大量降水B、冷鋒帶來連續性暴雨C、準靜止鋒帶來降水D、氣溫高,多對流雨9、關于7月份杭州市日照百分率較高的原因,受下列天氣系統控制是讀世界局部區域不同時間沙塵空間分布圖,回答10—11題。10、造成乙區域沙塵擴散的主要因素是A、盛行西風 B、西北季風C、東南信風 D、東北信風11、當沙塵擴散如甲所示,該海域分布的洋流是A、本格拉寒流、南赤道暖流 B、加納利寒流、北赤道暖流C、拉布拉多寒流、巴西暖流 D、加利福利亞寒流、秘魯寒流水平衡(年降水量減去年蒸發量)反映某地區水分的盈虧。下圖為世界某區域地圖。讀圖完成12—13題。12、以下四地最易發生干旱災害的是A、① B、②C、③ D、④13、自然帶的分布與水分的盈余狀況關系密切,最可能出現熱帶雨林帶的是A、① B、②C、③ D、④下圖為陜西省黃土剖面圖,斷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黃土,下面的土壤發紅,斷面的最下邊,土壤中包含著大量的鵝卵石。地質學家還發現其它地區黃土/紅土/黃土/紅土交錯堆疊,是古代氣候冷暖/干濕變化的完美記錄。結合圖文材料,回答14—15題。14、鵝卵石的存在說明,在形成120米厚的斷面之前,這里是A、高山冰川 B、水鄉之國C、戈壁荒漠 D、廣袤草原15、紅土的出現,說明當時的氣候特點是A、寒冷干燥 B、寒冷潮濕C、溫暖濕潤 D、炎熱干燥圖示區域將建成“陽關”牌葡萄、“飛將軍”牌李廣杏、“鳴山”牌大棗、“飛天”牌彩棉等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讀圖回答16—17題。16、該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葡萄、紅棗、彩棉等農產品生產基地,其最有利的區位條件是A、光照 B、水源C、地形 D、土壤17、快速獲取該地區葡萄、紅棗、彩棉農作物空間分布的資料,需要的技術是A、計算機網絡 B、地理信息系統C、全球定位系統 D、遙感IC產業(集成電路技術)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讀“某區域產業分布示意圖”,回答18—19題。18、IC產業的產品設計企業最適合布局圖中的A、工業區AB、工業區BC、工業區CD、工業區D19、該產業園對當地的影響主要有①促進產業升級 ②減輕交通壓力 ③緩解用地緊張 ④增加就業機會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讀某區域示意圖,完成20—21題。20、圖中交通路線修建的主要區位因素是A、自然條件和資源分布B、生態保護和資源分布C、聚落分布和自然條件D、聚落分布和文化交流21、圖中聚落間主要運輸方式的特點是A、機動靈活,周轉快,裝卸方便B、速度快,運量小,運費高C、運量大,速度慢,連續性差D、運量大,速度快,連續性強下圖為某工業產品價格和成本與市中心距離相關曲線圖。讀圖并回答22—23題。22、該工業由③地遷到①地的最主要原因是A、環境污染較輕B、地租價格較低C、交通運輸便利D、接近消費市場23、從經濟效益考慮,圖中③地適合發展A、經濟林業 B、棉花作物 C、蔬菜、花卉 D、糧食作物濟鋼和萊鋼合并組建的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落戶日照,讀山東鋼鐵工業分布情況圖。讀圖并回答24—25題。24、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在沿海建廠的主要區位因素是A、充足的原料 B、雄厚的技術C、廉價的勞動力 D、巨大的消費市場25、圖中萊鋼的工業布局屬于A、動力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C、技術指向型 D、市場指向型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二、非選擇題。26、(11分)讀12月8日某時局部等壓線(單位:百帕)分布圖,沿L線為鋒線。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根據圖中氣壓分布狀況,判定L線的天氣系統為 ,畫出該天氣系統過境上海氣溫、氣壓的變化情況。(3分)(2)鄭州某中學生的日記中寫到“今天陰天,日溫差較小”,請你解釋其原因。(2分)(3)說出該季節60°N緯線圈附近氣壓中心的分布規律,請解釋原因。(3分)材料一:在我國新一輪產業轉移大潮中,富士康大舉進軍中西部地區,在中部地區的鄭州設立手機組裝生產基地,此舉將給富士康和中國內陸地區帶來“雙嬴”效應。(4)試分析富士康在鄭州建廠的原因。(3分)27、(13分)讀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圖1為“西歐及地中海沿岸示意圖”,圖中等值線表示歐洲地區固體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材料二:圖2為丙國1990年以來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比值變化圖。材料三:油橄欖是世界上著名的亞熱帶果樹和重要經濟林木,富含優質食用植物油。地中海沿岸是世界油橄欖最適宜生長地區,現在四川盆地、甘肅、陜西等地引種栽培。低溫、光照條件是影響油橄欖生長和開花結實的主要氣候條件。(1)圖中甲地等值線向北延伸的原因是 。(1分)乙地等值線閉合的原因 。(1分)(2)試比較地中海沿岸與四川盆地栽培油橄欖的有利氣候條件,并說明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6分)(3)你認為四川盆地是否應該大力發展油橄欖種植,請說明理由。(2分)(4)據丙國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比值變化資料圖,分析該國存在的人口問題及解決措施。(3分)28、(13分)某高中地理社團在圖示地區進行了野外綜合考察活動。讀圖回答問題。(1)若圖中①地正午太陽高度為北京時間12點24分測得,則該地的經緯度約為 。(2分)(2)描述圖示區域的地形、地勢特征。(3分)材料一:下圖分別為該地區“1981年土地利用類型圖”與“2008年土地利用類型圖”(3)為保護該地區水質,你認為1981年哪些土地利用類型可能會對當地水源水質產生負面影響并說明理由。(4分)(4)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理,分析1981年—2008年土地利用類型的主要變化對當地環境的影響。(4分)29、(13分)圖甲是“2001年—2007年我國人口數量及城市化率變化圖”;圖乙是“我國某城市土地利用類型和城市空氣質量(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的變化情況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據圖甲說明2001年—2007年我國人口數量及城市化率變化的主要特點,并分析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4分)(2)城鎮化建設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城市化主要是指農村居民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轉化過程,反映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成區的擴展、社會以及生活方式的形成。闡述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市產生哪些影響。(2分)(3)據圖描述1975年以后該城市空氣質量的變化趨勢,并分析其原因。(3分)(4)我國PM2.5標準采用世衛組織設定最寬限值,《標準》中PM2.5年和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分別定為35×10-3mg/m3和75×10-3mg/m3,與世界衛生組織(WHO)過渡期第1階段目標值相同。該市欲打造宜居城市,簡述改善該城市空氣質量的主要措施。(4分)高三地理試題參考答案2015.1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1-5BBDCA 6-10ABCBD 11-15BADBC 16-20ADCDC 21-25ABCDB二、綜合題(50分)26.(11分)(1)冷鋒 略(3分)(2)鄭州位于冷鋒鋒后,冷暖氣團的交匯處,多陰雨天;白天云層削弱了太陽輻射,降低了最高溫度;(1分)晚上大氣逆輻射增強,保溫作用強,提高了最低溫度,日溫差減少。(1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666329.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