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區學年第一學期高三年級學習質量調研測試 化學試卷 .1考生注意:1、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2、答題前,務必在答題卡上填寫準考證號、學校和姓名。3、本考試設試卷和答題卡兩部分,所有答題必須做在答題卡上,做在試卷上一律不得分。4、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注意試題號與答題卡編號一一對應,不能錯位。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案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第Ⅰ卷 (共66分)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P-31 S-32 Cu-64一、選擇題(本題共10分,每小題2分,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日本福島核事故的人工放射性,半衰期為8.3天 A....A.B.C.D.A.B.C.D.以下各種表示式中,最能反映氮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狀態的是A. B. C.1s22s22p3 D.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煤的干餾和石油的分餾均屬化學變化B.BaSO4 在醫學上用作鋇餐,Ba2+對人體無毒C.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鑒定,14C與12C互為同素異形體D.常溫下干燥的Cl2能用鋼瓶貯存.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寶貴的資源之一。關于水的述正確的是A.4℃的純水pH為7 B.水的電離方程式為:H2O2H++O2-C.重水(D2O)中,質量數是質子數的兩倍D.相同質量的水有的能量:固體>液體>氣體.....A.B.C.D..在下列有關晶體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離子晶體中,一定存在離子鍵 B.原子晶體中,只存在共價鍵C金屬晶體的熔沸點均很高 D.稀有氣體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體A.B.C.D.11.已知可簡寫為NBD)經太陽光照轉化成四環烷(Q)的反應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物質Q比NBDB.物質Q的一氯取代物只有3種C.一定條件下,1 mol NBD最多可與2 mol Br2發生加成反應D.NBD和Q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 A.mNA B.12m/n C.m/NA D.12n/m13.下列鑒別方法可行的是A.用氨水鑒別Al3+、Mg2+和Ag+ B.用Ba(NO3)2溶液鑒別Cl-、SO和CO C.用水鑒別乙醇、甲苯、硝基苯D.用KMnO4酸性溶液鑒別苯、甲苯、環己烷 氣體制備裝置中不能隨開隨制,隨關隨停的是A.B.C.D.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銅鋅原電池中,電子由鋅極經導線流向銅極B.銅鋅原電池中,鋅作陽極,銅作陰極C.石墨電極電解氯化銅溶液的反應中,陽極上質量增重D.石墨電極電解氯化鈉溶液的反應中,17.H2SO3、H2CO3分別屬于中強酸和弱酸,H2SO3?H++HSO3-,HSO3-?H++SO32-;H2CO3?H++HCO3-;HCO3- ?H++CO32-;k1、k1’、k2、k2’,已知k1>k1’≈k2>k2’,則溶液中不可以大量共存的離子組合是A.SO32-、HCO3- B HSO3-、CO32- C SO32-、CO32- D HSO3-、HCO3-下列變化規律中正確的是( )A.金屬Na、Mg、A1熔、沸點由高到低B.HC1、HBr、HI的還原性由弱到強C.H+、Li+、H-的半徑由小到大D.同濃度的硫酸鈉、乙酸鈉、碳酸鈉溶液的堿性由強到弱A.B.C.D..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A.CuSO4溶液吸收H2S氣體:Cu2++H2SCuS↓+2H+B.H2SO4與Ba(OH)2溶液反應:Ba2++OH-+H++SO42-BaSO4↓+H2O C.AlCl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濃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D.等體積、等濃度的Ba(OH)2稀溶液與NH4HCO3稀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 A.Na2O B.Na2CO3 C.NaHCO3 D.Ca(OH)2第Ⅱ卷 (共84分)四、(本題共24分)23.黑火藥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它爆炸時的反應為:2KNO3+ 3C + SA+ N2↑+3CO2↑(已配平)(1)生成物中含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的電子式為 ,物質A屬于 晶體。(2)黑火藥中位于短周期的元素有 種。其中有一種元素,其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該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該元素氫化物的水溶液的電離方程式是 。(3)黑火藥所含元素中原子半徑從大到小的順序是 (用元素符號表示)。(4)下列能說明黑火藥中碳與硫元素非金屬性相對強弱的有( )(a) 加熱分解溫度:CH4>H2S (b) 相同條件下水溶液的pH:Na2CO3> Na2SO4(c) 相同條件下酸性:H2SO3> H2CO3 (d) 硫與碳化合生成的CS2中碳元素為+4價,硫元素為-2價24.某反應體系中,有反應物和生成物六種物質:HCl(濃)、KClO3、KCl、ClO2、Cl2、H2O。已知該反應中,KClO3發生了一個過程:KClO3→ClO2。ClO2是黃綠色易爆的氣體。(1) 寫出并配平上述過程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該反應中,鹽酸體現了_______、_______性質。氧化劑是___________,反應后,若產生0.6mol氣體,則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3)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二氧化氯(ClO2)列為A級高效、安全滅菌消毒劑,工業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反應制得,在以上反應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25.在一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著反應:CO2(g)+H2(g) CO(g)+ H2O(g) ,其平衡常數K和溫度的關系如下:t0C70080090010001200K2.61.71.00.90.6(1)該反應的正反應為 反應。(“吸熱”或“放熱”)(2)平衡常數K表示的意義是 。(3)能判斷該反應是否已經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a) 容器中密度不變 (b) 混合氣體中CO濃度不變(c) v(H2)正= v(H2O)逆 (d) c(CO2)= c(CO)()t1時改變了某種反應條件,t2時改變的條件可能是_______(填)。a. b.增大濃度 c. d.使用催化劑t3時增加CO2的量,t4時反應又處于新平衡狀態,請在上圖畫出t3~ t5時間段的v逆26.某課外小組設計的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如圖所示,A中放有濃硫酸,B中放有乙醇、無水醋酸鈉,D中放有飽和碳酸鈉溶液。已知:①無水氯化鈣可與乙醇形成難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關有機物的沸點:請回答:(1)A的名稱:___________;寫出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若反應前向D中加入幾滴酚酞,溶液呈紅色,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結束后D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D中分離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應先加入無水氯化鈣,____________;再加入(此空從下列選項中選擇)_________;然后進行蒸餾,收集77℃左右的餾分,以得到較純凈的乙酸乙酯。A. B.堿石灰 C.無水硫酸鈉 D.生石灰①在步驟a中,還需要通入氧氣和水,其目的是 。②在保溫去鐵的過程中,為使Fe3+沉淀完全,根據下表數據,溶液的pH值應保持在 范圍。調節pH值時,可以向溶液中加入的試劑是( )(a) NaOH溶液 (b) 氨水 (c) Cu(OH)2 (d) CuO氫氧化物開始沉淀時的pH氫氧化物沉淀完全時的pHFe3+Cu2+1.94.73.26.7③在操作Ⅰ之前,對濾液用HNO3調節pH值至1,其目的是(結合離子方程式說明) 。④從濾液中制取硝酸銅晶體的操作Ⅰ的具體步驟是 。(2)圖2是某小組學生查閱資料后所繪出的硝酸銅晶體[Cu(NO3)2 nH2O]的溶解度曲線(溫度在300C左右對應不同的晶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點時的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b) B點時兩種晶體可以共存(c)按上述流程最終得到的晶體一定是Cu(NO3)2 3H2O (d) 若將C點時的溶液降溫至300C以下,可以析出Cu(NO3)2 6H2O晶體六、(本題共20分)28.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過下列流程可合成阿司匹林、冬青油和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已知:試按要求回答:(1)由水楊酸A合成阿司匹林C的反應類型是 。(2)寫出C、D的結構簡式:C ,D (3)寫由水楊酸A合成冬青油B的化學方程式:(4)水楊酸A易溶于冬青油中使產品不純,用NaHCO3溶液反應后,得到純凈的冬青油,寫出A與NaHCO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美國化學家R.F.Heck因發現如下Heck反應而獲得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X+CH2=CH-RCH=CH-R+HX(X為鹵原子,R為取代基)經由Heck反應合成M(一種防曬劑)的路線如下:回答下列問題:(1)________。() M可發生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a.取代反應 b.酯化反應c.縮聚反應 d.加成反應(3) 寫出結構簡式 ________ ,D ________ 。(4)在A→B的反應中,檢驗A是否反應完全的試劑是________。() C與濃H2SO4共熱生成F,F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F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 E的一種同分異構體K符合下列條件:苯環上有兩個取代基且苯環上只有兩種,與FeCl3溶液作用顯紫色。K與過量NaOH溶液共熱,發生反應的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然后壓強就不再改變。已知其中一種產物為N2O,則上述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 , 。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M,則M的取值范圍應該是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01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1. A 2. A 3. B 4. D 5. D二.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6. C 7. D 8. B 9. C 10. B 11. A 上海市青浦區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抽查考試(化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01529.html
相關閱讀:陜西省長安一中2012—2013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化學
高三化學第三次月考參考試卷[1]
山東省濟寧曲阜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2012年第二學期高三化學綜合測試題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學2015屆高三8月月考化學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