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試題
經過天文學家精密計算并測定:我國南沙群島的海馬灘(1043N,11740E)為我國國土上年第一道陽光點,此時北京時間是1月1日6時27分;浙江省溫嶺市的石塘鎮(2816N,12136E)為我國大陸上第一道陽光點。據此完成1~2題。
1.我國大陸上第一縷陽光出現時,北京時間可能是
A.6:46B.6:08C.5:27D.6:27
2.當海馬灘和石塘鎮的正午太陽高度相同時,最可能出現在下列哪個日期前后
A.五一國際勞動節 B.七一黨的生日
C.八一建軍節 D.十一國慶節
圖1是我國某區域10℃積溫等值線分布圖,據此完成3~4題。
3.關于圖中等值線的分析,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等值線東部稀疏,西部稠密,說明東部地形相對平坦,西部地形地勢變化
相對復雜
B.圖中等值線的走向受緯度、地形等因素綜合影響
C.圖中3000℃等值線閉合區的形成可能是地勢造成的
D.圖中東部4000℃等值線閉合區的地形可能是盆地
A.關于圖示地區農業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示地區作物均可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B.圖示地區河流較多,水稻種植普遍
C.圖示地區棉花、花生、芝麻等經濟作物播種面積較大
D.圖示地區發展農業生產最大的障礙性因素是熱量不足
臺灣省臺東市以東約33千米處的綠島,是臺灣東部的海上樂園。圖2為綠島等高線地形圖。讀圖2,回答5~6題。
5.島上夏季水量最大河流的流向為
A.西北-東南 B.西南-東北 C.東南-西北 D.東北-西南
6.關于該島的描述正確的是
A.該島面積約為20km2
B.M地點最適合夏至日觀測海上日出
C.東南部地勢平坦降水少,適宜曬鹽
D.7月時該島與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風向相同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動反映地理事物和現象空間分布的變化。我國制造業發展前期以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和資源密集型制造業為主,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是我國制造業三大分布地區,隨著經濟發展,科學技術在制造業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圖3為"1980年~2008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重心移動軌跡圖"。讀圖3,回答7~8題。
7.關于我國制造業整體重心移動方向及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A.1980年以來向東南移動,1997年以后向東
移動為主
B.1980~1997年期間向西南移動,原因是資
源密集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
C.1997~2003年期間向東南移動,原因是勞
動力密集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
D.2003年后向偏北方向移動,原因是京、津、
遼等地區制造業的快速發展
8.根據我國制造業重心移動的特點,可以分析得出
A.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制造業整體
重心移動幅度會越來越大
B.自然資源分布和勞動力數量是現階段影響我
國制造業整體重心移動的主要因素
C.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制造業整體重心移動的區
位因素在不斷發展變化
D.我國勞動密集型制造業重心偏向于西南,資源密集型制造業重心偏向于東北
圖4為"黃河中游地區人口變化曲線圖",據此完成9~11題。
9.公元2年黃土高原農業生產與現在相比較最有利的條件是
A.農業政策優惠B.生產工具先進C.氣候濕潤D.地廣人稀
10.1567年以后人口的變化給該地區帶來的環境問題最先出現的是
A.旱澇災害加劇 B.土地沙化 C.森林銳減 D.土地肥力下降
11.解決該地區環境問題的根本措施是
A.控制人口增長 B.提高生產力水平C.保持水土 D.植樹造林
36.(26分)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北極濤動(AO)是指北半球熱帶以外地區海平面氣壓數理分析的一種大氣運動分析模型。在這種分析模型中,AO為正異常時中緯度氣壓上升而極地氣壓下降,AO為負異常時,大氣環流形式相反。一般來說AO異常會持續整個冬春季節。圖7為R地區地形示意圖及氣溫降水相關資料圖。
(1)判斷R地在2014年11月?年3月期間AO的異常情況。說出氣溫和降水
與多年平均值相比的變化特點,根據AO異常情況并聯系地形和大氣運動分析
其原因。(12分)
(2)結合圖文資料分析R地發展種植業的有利自然條件。(8分)
(3)綜合分析R地今年春季農業生產面臨的問題,并選擇一個問題提出解決措施。
(6分)
37.(20分)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2014年7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舟山群島新區。這是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和重慶兩江新區后,我國設立的又一個國家級新區,也是中國首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戰略層面新區。
材料二 舟山群島的地理位置圖(圖8)
材料三 舟山群島新區規劃示意圖(圖9)
(1)分析說明舟山群島新區建設的區位優勢。(8分)
(2)舟山群島新區建設目標之一是建設成大宗商品國際物流基地。請你分析說明
這一建設目標的合理性。(6分)
(3)分析說明舟山群島新區在開發建設中可能誘發的環境問題有哪些?(6分)
42.(10分)旅游地理
圖11為2010年五一期間熱門旅游目的地關注指數數據,與幾年前相比,西南地區排名有所下降而華東地區排名上升,分析其主要原因。
43.(10分)自然災害
圖12是"中國某地氣象災害多發原因"結構圖。閱讀圖文資料,分析該地區最可能是我國的哪個地區?簡述其春旱嚴重的原因。
圖12
44.(10分)環境保護
2014年6月初,渤海蓬萊19-3油田發生了嚴重漏油事故。直至11月2日該油田附近仍有油花溢出。
概括此前渤海海域水質清潔程度的分布特點,并簡要分析污染物的可能來源和此次海洋石油泄漏的主要影響。
參考答案
1.【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以及探究的能力,學生從總題干中獲取和解讀有效信息,辨析分析后得出結論。
【試題解析】本題大陸上第一縷陽光出現,必在北京時間是1月1日6時27分之后。
【試題答案】A
2.【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并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
【試題解析】海馬灘和石塘鎮的正午太陽高度相同時,太陽直射在約北緯19.5度上
即在6月22日前16天或后16天。
【試題答案】B
3.【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探究的能力。
【試題解析】本題關于中國氣候和等值線方面的綜合題,D選項中4000度等值線閉合區為低中低規律,積溫值小于4000度,且根據位置判斷為山東丘陵,不可能為盆地地形。
【試題答案】D
4.【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以及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
【試題解析】本題圖示為華北地區,主要經濟作物為棉花、花生、芝麻。
【試題答案】C
5.【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并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
【試題解析】本題該島位于臺灣以東,故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東南迎風坡降水多,
根據等高線綜合判定選A。
【試題答案】A
6.【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讀圖論證和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
【試題解析】本題B選項中日出東北,M地東北方向有一高地阻擋視線。
【試題答案】D
7.【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以及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
【試題解析】B選項中原因是勞動力密集型快速發展,C選項中原因應為技術密集型的興起,綜合分析選D。
【試題答案】D
8.【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
【試題解析】D選項中我國資源密集型制造業重心偏向于西北。
【試題答案】C
9.【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讀圖論證和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
【試題解析】題干強調與現在相比。
【試題答案】D
10.【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讀圖論證和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
【試題解析】1567年以后人口迅速增長,直接導致森林銳減。
【試題答案】C
11.【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讀圖論證和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
【試題解析】人口增長,人地矛盾突出是各類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
【試題答案】A
36.(共26分)
【命題立意】本題以新材料北極濤動為引,結合地形示意圖和氣溫降水相關資料圖?疾閷W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以及論證和探究的能力,突出了能力立意。
【試題答案】
(1)(12分)
負異常(2分)
變化特點:該段時間降水多于多年平均值(2分),氣溫低于多年平均氣溫(2分)。
原因:北極地區氣壓升高,中緯度度地區氣壓降低(2分),極地冷空氣南下形成冷鋒使該地區降溫(2分),冷鋒遇到地形的抬升形成降水(雪)(2分)
(2)(8分)
R地位于開闊的河谷地區,地形平坦;有河流經過,灌溉水源充足;夏季氣溫較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砂質土壤;(每點2分,答出4點即可)
(3)(6分)
問題:春季氣溫低,使播種期推后(2分);降水(雪)偏多,在春季融化后容易形成洪澇災害(2分)。
低溫解決措施:覆蓋地膜,選擇耐低溫類作物、短生長期作物(答出一點即可,
2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賦分)
洪澇解決措施:加固堤壩,加強監測和預警等(答出一點即可,2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賦分)
37.(共20分)
【命題立意】本題以國務院設立舟山群島新區為背景,考查學生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調動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闡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試題答案】
(1)(8分)
地理位置優越,背靠我國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面向日本、韓國、臺灣等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 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和長江出海口的結合部,是長江流域走向世界的海上門戶; 多優良港口,海上交通便利,扼守我國南北海運和長江水運的"T"型交匯處,利于江海聯運; 海洋資源豐富,有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有"海天佛國"普陀山,"南
方北戴河"嵊泗列島等旅游資源); 政策條件優越等。(每點2分,答對任意4點即可)
(2)(6分)
舟山群島新區深水海岸線長,港口資源豐富,利于筑港和利于大型輪船的停靠; 舟山群島新區地處我國東部"黃金海岸"與長江"黃金水道"的交匯處;與我國沿海各港口及日本、韓國、東南亞等西太平洋海域的主要港口形成扇形輻射,利于大宗商品的集散;以上海、杭州、寧波等地高速交通為依托,舟山群島新區位于我國東部沿海經濟帶和長江沿岸工業帶的交匯處,經濟發達,進出口貨物量大,腹地廣。(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
(3)(6分)
海上航運、工業廢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造成的海水污染,誘發赤潮;海洋化工造成大氣、水污染;近岸工程建設不當導致海洋生態破壞等。(每點3分,答對任意2點即可)
42.旅游地理(10分)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以及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
【試題答案】
由于五一假期(出游時間)較短;到西南地區旅游的經濟距離較長;加之交通
不便,使旅客對該地區的旅游需求降低;
華東地區經濟發達,居民經濟收入高,出行游客多;出游意愿強且具備出游條件,對經濟距離較近的華東地區景點關注度較高;上海世博會的拉動作用。(每點2分,答出5點即可)
43.自然災害(10分)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以及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
【試題答案】
華北平原。(2分)
華北地區屬季風氣候,夏季風不穩定性,降水的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春季
鋒面雨帶未至,降水少;氣溫回升快,蒸發量大;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生活、生
產需水量大 。(每點2分,共8分)
44.環境保護(10分)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并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
【試題答案】中心海域和開闊海域較清潔,近岸河口及海灣污染較重。(3分)
主要是河流沿岸工農業和城市污水排放所致。(3分)
影響海水的水質,破壞海洋生態環境,(2分)威脅沿岸海水養殖業和旅游業的發展。(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0849.html
相關閱讀: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