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復習階段,大家一定要多練習題,掌握考題的規律,掌握?嫉闹R,這樣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數。化學網為大家整理了屆10月月考高三化學試題,供大家參考。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Fe56 Ba137
第I卷選擇題(共51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51分)
1.化學與環境、材料、信息、能源關系密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半導體行業中有一句話:從沙灘到用戶,計算機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B.綠色化學的核心是利用化學原理治理環境污染
C.將煤氣化或液化,獲得清潔燃料
D.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接近于2.510-6 m的顆粒物,也稱細顆粒物,這些細顆粒物分散在空氣中形成混
合物具有丁達爾效應
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從1 L 1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濃度仍是1 mol/L
B.制成0.5 L 10 mol/L的鹽酸,需要氯化氫氣體112 L(標準狀況)
C.0.5 L 2 mol/L BaCl2溶液中,Ba2+和Cl-總數為36.021023
D.10 g 98%的硫酸(密度為1.84 g/cm3)與10 mL 18.4 mol/L硫酸的濃度是不同的
3.下列應用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 B.工業上電解熔融狀態Al2O3制備Al
C.工業上利用合成氨實現人工固氮 D.實驗室制二氧化碳
4.下列各組物質中,分子數相同的是( )
A.2 LSO2和2 LCO2 B.9 g水和標準狀況下 11.2 LCO2
C.標準狀況下1 mol氧氣和 22.4 L水 D.0.1 mol氫氣和 2.24 L氯化氫氣體
5.化學科學需要借助化學專用語言描述,下列有關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
A.CO2的電子式 B.Cl-的結構示意圖
C.乙烯的結構簡式C2H4 D.質量數為37的氯原子 Cl
6.按純凈物、混合物、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順序排列的一組物質是( )
A.鹽酸、空氣、醋酸、干冰
B.冰醋酸、海水、硫酸鈉、乙醇
C.蛋白質、油脂、燒堿、石灰石
D.膽礬、漂 *** 、氯化鉀、硫酸鋇
7.離子檢驗的常用方法有三種:
檢驗方法沉淀法顯色法氣體法
含義反應中有沉淀產生或溶解反應中有顏色變化反應中有氣體產生
下列離子檢驗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NH4+ :氣體法 B.I-:沉淀法 C.Fe3+:顯色法 D.Ca2+:氣體法
8.以下各種尾氣吸收裝置中,不適合于吸收氨氣的是( )
9.有MgCl2、Al2(SO4)3的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斷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量與加入的NaOH溶液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則溶液中c(Cl)與c(SO42)之比為( )
A.1∶1 B.2∶3 C.3∶2 D.2∶1
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濃度為1mol/L的Al2(SO4)3溶液中Al3+的數目為2NA
B.室溫下,21.0g乙烯和丁烯(C4H8)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碳原子數目為1.5NA
C.0.1mol Fe在0.1mol Cl2中充分燃燒,轉移的電子數為0.3NA
D.標準狀況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為1.0NA
11.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是( )
A.足量的硫酸鋁溶液與純堿溶液反應: 2A13++3CO32-+3H2O =2A1(OH)3+3CO2
B.NaHS溶液的水解方程式: HS-+H2O H3O++S2-
C.Fe(OH)3與足量的HI溶液反應: Fe(OH)3+3H+=Fe3++3H2O
D.向亞硫酸氫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NH4++OH-=NH3H2O
12.下列各組離子中,能在強酸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無色透明的是 ( )
A.MnO4-、K+、Na+、SO42- B.Na+、K+、HCO3-、Cl-
C.Mg2+、NH4+、Cl-、NO3- D.Ba2+、K+、S2-、SO42-
13.標準狀況下,m1g氣體A與m2g氣體B的分子數相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個A分子的質量是1個B分子的質量的 倍 B.同溫同體積的A與B的質量比為
C.同溫同質量的A與B的分子數比為 D.同溫同壓下A與B的密度比為
14.恒溫、恒壓下,將1mol O2和2mol SO2氣體充入一體積可變的容器中(狀態Ⅰ),發生反應2SO2+O2 2SO3,狀態Ⅱ時達平衡,則O2的轉化率為( )
A.40% B.60% C.80% D.90%
15.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時,由于操作不當,會引起誤差,下列情況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低的有幾項( )
①用天平(使用游碼)稱量時,被稱量物與砝碼的位置放顛倒了;②溶液轉移到容量瓶后,燒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餾水洗滌;③轉移溶液前容量瓶內有少量蒸餾水;④定容時,仰視容量瓶的刻度線;⑤定容后搖勻,發現液面降低,又補加少量水,重新達到刻度線;⑥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濃硫酸配制稀硫酸,轉移到燒杯后,用少量水洗滌量筒;⑦在燒杯中溶解NaOH后,立即將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A.4項 B.5項C.6項 D.7項
16.某pH=1的X溶液中可能含有Fe2+、A13+、NH4+、CO32—、SO32—、SO42—、C1—中的若干種,現取X溶液進
行連續實驗,實驗過程及產物如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氣體A是NO2
B.X中肯定存在Fe2+、A13+、NH4+、SO42—
C.溶液E和氣體F不能發生化學反應
D.X中不能確定的離子是 A13+和C1—
17.下列實驗現象所對應的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
實驗現象離子方程式
A
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溶液呈藍色4H++4I-+O2=2I2+2H2O
B
溶液由淺綠色變為紅色2Fe2++Cl2=2Fe3++2Cl-
Fe3++3SCN-=Fe(SCN)3
C
溶液由黃綠色變為無色Cl2+2OH-=Cl-+ClO-+H2O
D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Ba2++OH-+H++SO42-=BaSO4+H2O
第II卷 非選擇題 (共49分)
二、非選擇題(5小題,共49分)
18.(6分)(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請寫出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繼續滴加Ba(OH)2溶液,請寫出此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19.(11分)某實驗需要240 mL、1 mol/L的Na2CO3溶液,現通過如下操作配制:
① 把稱量好的質量為 gNa2CO3固體放入小燒杯中,加適量蒸餾水溶解。為加快溶解可以使用 (填儀器名稱)攪拌 。
② 把①所得溶液冷卻到室溫后,小心轉入 (填儀器名稱)。
③ 繼續加蒸餾水至液面至刻度線1~2cm處,改用 (填儀器名稱)小心滴加蒸餾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點與刻度線相切。
④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玻璃棒和燒杯2~3次,每次洗滌的溶液都小心轉入容量瓶,并輕輕搖勻。
⑤將容量瓶塞緊,充分搖勻。
(1)操作步驟正確的順序是 (填序號)。
(2)若所配溶液的密度為1.06 g/mL,則該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
(3)若取出20 mL配好Na2CO3的溶液,加蒸餾水稀釋成c(Na+) =0.1 mol/L的溶液,則稀釋后溶液的體積為 mL
20.(9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雙氧水開展如下研究。
(1)圖1中儀器①的名稱為 ,該裝置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圖1裝置也可以用于實驗室制氣體為__________(只填一種即可)。
(2)小楊同學將MnO2與水泥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凝固,制作成小塊狀固體,加入圖2裝置中制氧氣,以方便實驗結束回收二氧化錳。實驗前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為 ;其中塊狀固體應放置在_________處(填A或B)。
(3)Cu與稀硫酸不能直接反應,但滴加H2O2溶液并加熱,能生成水和一種藍色溶液。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11分)有一白色固體混合物,可能含有的陰、陽離子分別是:
陽離子 Ba2+ Ag+ Mg2+ Na+
陰離子SO42- SO32- CO32- [Al(OH)4]-
為了鑒定其中的離子,現進行如下實驗,根據實驗現象,填寫下列表格:
(1)取該粉末,加水后得到無色溶液;用pH試紙測得溶液的pH為12。據此可排除 離子,排除的原因 。
(2)向溶液中滴加鹽酸溶液,開始有沉淀生成,繼續滴加,沉淀消失,同時有無色無味氣體逸出。據此,可肯定含有 離子;同時可排除 離子。
(3)根據(1)和(2)的結論,固體中還有未確定的離子有 ,檢驗的方法和現象是 。
22、(12分)下列框圖中的字母分別代表一種常見的物質或其溶液,相互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產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已知A、B為氣態單質,F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的單質,E、H、I為氧化物,E為黑色固體,I為紅棕色氣體,M為紅褐色沉淀。
請回答下列問題:
(1)B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 族。
(2)A在B中燃燒的現象是 。xk|b|1
(3)D + E B的反應中,被氧化與被還原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
(4)G + J M的離子方程式是 。
(5)Y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 。
上面是化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屆10月月考高三化學試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09583.html
相關閱讀:陜西省長安一中2012—2013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化學
2012年第二學期高三化學綜合測試題
山東省濟寧曲阜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學2015屆高三8月月考化學試題
高三化學第三次月考參考試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