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聯考化學試題(考試時間:1月28日上午8:30-10:30 滿分:100分)說明:(1)請將正確答案填寫在答題卷上,做在試題卷上無效. (2)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Mn 55 Cu 64第Ⅰ卷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B.食鹽、糖、醋可作調味劑,不可作食品防腐劑C金屬的本質是金屬電子 D.將開采出的煤通過干餾、氣化、液化等多種途徑實現其綜合利用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14C中含有14個中子B.1H、2H、3H是同一種核素 C根據酸溶液中c(H+)大小,可將酸分為強酸和弱酸 D根據分散質顆粒大小,可將分散系分為濁液、膠體和溶液3.海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十分重要,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能夠從海水中獲得的物質是A.溴、碘B.鈉、鎂 C.燒堿、氯氣 D.食鹽、淡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鋁熱劑屬于電解質B.氫氧化鐵膠體屬于純凈物C.屬于D.Na2O2+2H2O=2NaOH+H2O2 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5.雷雨天閃電時空氣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O2和O3互為同位素 B.C.O3的體積相同 D.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數6.常溫下,pH=12的氨水中存在以下電離平衡:NH3?H2ONH4++OH-.往其中加入少量 0.01mol?L-1NaOH 溶液,保持不變的是 A.c(OH-) B.c(NH4+) C.c(NH3?H2O) D.c(NH4+)?c(OH-)7.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硫酸亞鐵溶液中B.小蘇打溶液中加入醋酸:HCO3-+ H+=CO2↑+H2O.NaOH溶液中滴入飽和FeCl3溶液:Fe3++3H2O3H++3Fe(OH)3(膠體)D.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2++SO4 2-= BaSO4↓. X、Y、Z、W元素,序數依次遞增X與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單質既能與鹽酸反應也能與NaOH溶液反應,Z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Y、Z、W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X④>③>②B.溶液①、②等體積混合后pH > 7,則c(NH4+)c(NH3?H2O)C.向溶液③、④中分別加入12.5 mL 0.1后,兩溶液中種類相同D.向溶液①、②中分別加入25 mL 0.1 鹽酸后,溶液中c(NH4+):①>②下列有關實驗中,敘述正確的是A.用KMnO4溶液洗氣可除去CO2中的SO2 B.用玻璃棒攪拌漏斗中的液體以加快過濾的速度C.用pH 試紙測溶液pH時,需先用蒸餾水潤濕試紙D.濃硫酸與混合時,將慢慢倒入濃硫酸中,邊加邊攪拌16.在給定條件下,下列加點的物質在化學反應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A.g炭粉與10g氧氣B.用0mL 10 mol?L?1濃鹽酸與10gMnO2共熱制Cl2C.標準狀況下,0mL 18 mol?L?1的硫酸中投入1g鋁片D.在5×107Pa、500℃和催化劑的條件下,用10mol氮氣和30mol氫氣合成氨17. 已知A的分子式為C4H8O2,它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的產物有如下轉化關系。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結構簡式為CH3COOCH2CH3 B.E的分子式為C2H6O C.A在NaOH溶液中發生取代反應 D.C滴入NaHCO3溶液中有氣泡生成18.對下列實驗操作和事實的解釋正確的是 A.某學生用pH試紙測新制氯水的pH,先變紅后褪色,是因為有強氧化性 B.加熱碳酸氫鈉固體,質量變輕,說明碳酸氫鈉不穩定 C.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時發現濃度偏低,可能由于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事 先未干燥D.將銅片放入濃硫酸中,無明顯實驗現象,說明銅在冷的濃硫酸中發生鈍化19.世界上60%的鎂是從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驟如下: ①把貝殼制成生石灰;②在海水中加入生石灰,過濾,洗滌沉淀物;③將沉淀物與鹽酸反應,結晶、過濾;④在氯化氫熱氣流中加熱晶體;⑤電解上述所得鹽(熔融條件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向洗滌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可檢驗沉淀是否洗滌干凈 B.上述變化過程中包括了分解、化合、復分解、置換等四種反應類型 C.在氯化氫熱氣流中干燥晶體的目的是為了加快干燥速度 D.步驟⑤也可以采用電解該鹽水溶液的方法20.雙羥基鋁碳酸鈉是醫療上常用的一種抑酸劑化學式是NaAl(OH)2CO3關于該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A.該物質是和的混合物 B.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4 mol C.該藥劑遇胃酸不產生氣體,適合胃潰瘍患者服用 D.該物質屬于兩性氫氧化物 Li2S2O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電池反應為可逆反應 B.放電時,Li+向負極移動 C.充電時,陰極反應式為Li+ + e-=Li D.該電池的電解質溶液可以換成LiBr的水溶液22.有Fe2+、NO3?、Fe3+、NH4+、H+ 和H2O六種微粒,分別屬于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若有l mol NO3-參加還原反應,則轉移8molB.還原產物為NH4+ C.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8:l D.若把該反應設計為原電池,則負極反應為Fe 2+ -=Fe 3+ A.圖:負極反應是Fe2e-=Fe2+B.圖:酸性KMnO4溶液中氣泡,顏色逐漸褪去C圖: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氣至過量過程中溶液導電性的變化D圖:表示2SO2(g) +O2(g)2SO3(g) ΔH<0”的平衡常數K正、隨溫度的變化A.若甲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NaOH溶液反應,則丙可能 屬于兩性氧化物B. 若甲為短周期中原子半徑最大的主族元素的單質,且戊為堿,則丙只能為Na2O2C. 若丙、丁混合產生白煙,且丙為18電子分子,丁為10電子分子,則乙的水溶液可能具有漂白作用D.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種元素,則三種物質中該元素的化合價由低到高的順序可能為: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20422.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濟寧曲阜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2012年第二學期高三化學綜合測試題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學2015屆高三8月月考化學試題
陜西省長安一中2012—2013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化學
高三化學第三次月考參考試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