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關于長江三角洲氣候條件對農業生產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
B.溫暖季節短,生長期也較短,農作物復種指數低
C.氣候條件對農業生產沒有不利影響
D.氣候條件優越,主要農作物有水稻、油菜、甜菜
2.松嫩平原與長江三角洲相比,優越性表現在( )
①地理位置 ②氣候條件 ③土地條件 ④礦產資源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3.長江中下游平原開發早期,農業落后于黃河中下游地區,原因有( )
A.水稻單產低
B.人口稠密
C.耕地地塊小,不利于機械化的推廣
D.農業生產工具落后,開墾黏重的土壤困難
4.遙感的優點有( )
①受地面條件的限制少 ②獲得信息速度快、周期短
③成本低、效益大 ④對地面物體可以準確定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5.有關全球定位系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GPS是利用衛星,在全球范圍內適時進行導航、定位的系統
B.GPS包括兩大部分,即空間部分和地面控制部分
C.GPS衛星星座由24顆衛星組成
D.野外旅行,只要擁有GPS信號接受機,可以隨時知道自己所處的經緯度
6.山西優質動力煤產地和優質主焦煤基地分別是( )
A.沁水煤田和河東煤田 B.大同煤田和河東煤田
C.大同煤田和寧武煤田 D.沁水煤田和西山煤田
7.沒有從山西境內通過的鐵路線是( )
A.京包線 B.包蘭線 C.太焦線 D.同蒲線
8.下列工程與山西能源基地建設最密切的是( )
A.西氣東輸 B.南水北調 C.青藏鐵路 D.西電東送
9.山西能源基地建設有利于( )
①北煤南運 ②西氣東輸 ③西電東送 ④西部開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有關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能源消費比重最大的是天然氣
B.我國能源消費中石油的比重最高
C.我國能源消費中煤炭占絕對優勢
D.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天然氣比重高于水電比重
11.有關世界能源消費構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煤炭所占的比重要低于石油和天然氣
B.石油是最主要的能源
C.近幾年,世界核能發展很快,已超過了天然氣,在能源消費中居第三位
D.水電的比重要高于核能
12.山西能源基地經濟發展的關鍵是( )
A.加強原煤的生產和輸出 B.優化產業結構,延長煤炭的生產鏈
C.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D.禁止濫砍亂伐,保護植被
13.有關田納西河流域氣候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田納西河屬于亞熱帶地區地中海氣候
B.田納西河流域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C.田納西河的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
D.田納西河為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濕潤
14.田納西河流域開發早期,造成植被破壞的原因不包括( )
A.擴大耕地面積 B.修建水庫 C.獲取煉銅用的木炭 D.礦山開采
15.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的核心是( )
A.航運和發電 B.防洪和土地利用 C.梯級開發 D.旅游和提高水質
16.田納西河流域土地退化是由于早期種植( )
A.棉花 B.玉米 C.大豆 D.小麥
17.河流與人類發展的關系十分密切,人類文明大多數發源于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不屬于人類文明發源地的是( )
A.尼羅河流域 B.黃河流域 C.印度河-恒河流域 D.亞馬孫河流域
18.美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是( )
A.美國的東北部 B.美國的太平洋沿岸 C.美國密西西比河上游 D.田納西河流域
19.選擇壩址是建筑水庫的關鍵之一,除地形等因素外,下圖中四種地質構造中最適宜建壩的是( )
20.下列能源屬非可再生資源的有( )
A.風能、煤、石油 B.水能、太陽能、核能
C.煤、石油、核能 D.天然氣、沼氣、生物能
21.下列煤礦,完全屬于山西省的是( )
A.大同、平朔、晉城 B.神府、陽泉、西山
C.準格爾、東勝、石嘴山 D.太原、晉城、焦作
22.山西省和魯爾區工業發展的共同有利條件是( )
A.豐富的水資源 B.鐵礦資源豐富 C.豐富的煤炭資源 D.雄厚的科技力量
山西省為了加強煤炭加工轉換工作,積極建設坑口電站,變輸出煤為輸出電力。據此回答23~26題。
23.山西省加快煤炭加工轉換工作的另一做法是( )
A.擴大煤炭的開采量
B.提高晉煤外運能力
C.發展煉焦業,為冶金工業發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輸出焦炭
D.輸出煤氣
24.制約山西建設坑口電站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氣候 C.水資源 D.技術
25.目前能緩解第14題中提到的問題的工程是( )
A.萬家寨水利樞紐 B.小浪底水利樞紐 C.三門峽水利樞紐 D.南水北調
26.山西省變輸出煤為輸出電,對當地和能源消費地的影響分別是( )
A.凈化環境 B.經濟效益提高,環境惡化
C.空氣污染嚴重,改善大氣質量 D.經濟效益下降,改善大氣質量
據有關田納西河的知識,回答第27~28題。
27.田納西河是俄亥俄河一條流程最長、水量最大的分支,其注入俄亥俄河的地點是 ( )
A.肯塔基 B.諾克斯維爾 C.路易斯維爾 D.納什維爾
28.田納西河航運的起點是( )
A.肯塔基 B.諾克斯維爾 C.路易斯維爾 D.納什維爾
29.適宜在東北農業基地大量種植的農作物有( )
A.冬小麥、黃麻、水稻 B.柑橘、菠蘿、椰子
C.甘蔗、水稻、玉米 D.春小麥、亞麻、甜菜
30.東北地區開發較晚,人口密度較低,對農業發展的積極影響,除經營規模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外,還表現在( )
A.有利于綠色農業和大農業的發展 B.有利于農業專業化的發展
C.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有利于農業生產 D.有利于農業社會化的發展
31.水稻在東北地區的分布區是( )
A.北緯50°以北的黑龍江沿岸
B.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
C.以中部松遼平原最為集中
D.東部山區的山間河谷盆地和遼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區
32.東北地區玉米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是( )
A.三江平原 B.松嫩平原北部 C.松遼平原 D.遼河平原南部
33.“面向國內大宗農產品需求市場,繼續強化商品糧、大豆等大宗農產品的生產,以確保國家糧食需求”,這是東北地區哪一區域的農業發展方向( )
A.平原區 B.西部草原區 C.山區 D.林業和特產區
34.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A.廣州、深圳、珠海 B.廣州、珠海、澳門
C.廣州、中山、深圳 D.廣州、香港、深圳
35.改革開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區優先于其他地區吸引外資,主要得益于( )
A.僑鄉的背景 B.良好的區位條件
C.優惠的對外開放政策 D.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36.關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發達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第二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 B.第三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
C.第一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 D.勞動力和資源導向型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
37.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區域工業化必然帶來城市化,城市化反過來會促進工業化
B.區域城市化必然帶來工業化,工業化反過來會促進城市化
C.工業化與城市化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往往是一起推動全國各地區的工業化與城市化
D.我國珠江三角洲是在建國后得益于礦產開發而迅速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地區
38.20世紀90年代以來,與長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處于劣勢的是( )
A.產業基地和科技實力 B.國家對外開放政策 C.工資水平 D.區位條件
39.長江三角洲地區與城市帶發育不相關的自然因素是( )
A.氣候溫和濕潤 B.河網密集 C.礦產資源豐富 D.臨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40.通常被用來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標志是( )
A.城市的人口規模 B.城市的用地規模
C.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D.特大城市的數量
41.關于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發展中國家城市化水平低,故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較少
B.如果城市化速度緩慢一些,某些城市問題完全可以避免
C.限制城市發展是解決城市問題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D.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僅存在于發達國家
42.我國西氣東輸工程沒有經過的地形區是( )
A.黃土高原 B.華北平原 C.鄱陽湖平原 D.太湖平原
43.我國天然氣資源分布的格局是( )
A.東多西少,南多北少 B.東北多,西北少
C.長江以南多,長江以北少 D.西多東少,北多南少
44.我國西氣東輸工程主干道沒有經過的省區是( )
A.甘肅 B.寧夏 C.湖北 D.安徽
45.天然氣作為能源的優點是( )
A.分布廣、儲量大 B.便于開采、運輸、使用
C.屬來源于太陽輻射的可再生能源 D.發熱量高,基本是無灰燃料
讀我國某區域示意圖,回答46~49題。
46.圖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現在( )
A.春季 B.秋季 C.冬季 D.夏季
47.現發現圖中綠洲退化現象嚴重。對這一現象成因的推測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
A.人口增長迅速 B.氣候變暖,蒸發量增大
C.水源污染嚴重且難以治理 D.為爭取區域內糧食自給,發展糧食生產
48.與華北平原相比,圖中綠洲發展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是( )
A.太陽輻射強 B.熱量充足 C.水源豐富 D.土壤肥沃
49.圖中a、b、c、d四個聚落,最容易形成城鎮的是( )
A.a B.b C.c D.d
人類的開發是導致雨林被破壞的直接原因。據此回答50~52題。
50.破壞雨林的人類活動包括( )
①遷移農業 ②遷都巴西利亞 ③大規模的農牧場開發
④商業性伐木 ⑤采礦、修路、城鎮建設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51.亞馬孫地區雨林被破壞的直接原因是( )
A.當地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和貧困
B.發達國家的過度需求和跨國投資手段
C.巴西政府移民亞馬孫平原
D.巴西政府的亞馬孫流域大規模開發計劃
52.亞馬孫平原上雨林被毀與人口增加的關系是( )
A.正相關 B.負相關 C.不相關 D.有時正相關,有時負相關
目前,全球的熱帶雨林正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減少,亞馬孫這片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前景也不容樂觀。據此回答53~55題。
53.面對當前的嚴峻形式,首先應該放在第一位的是( )
A.保護 B.開發 C.開發的同時進行保護 D.保護的同時加以開發
54.下列雨林開發方式中,屬于保護性開發的是( )
①雨林觀光
②生態旅游
③選擇性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
④保護本國資源與采伐亞馬孫雨林相結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5.保護熱帶雨林是全人類的共同義務,主要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 )
A.公平性原則 B.持續性原則 C.共同性原則 D.參與性原則
讀“我國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圖”,回答56~58題。
56.A地形區豐富的新能源是( )
A.水能、風能 B.太陽能、地熱能 C.生物能、核能 D.天然氣、石油
57.下列關于C地形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 B.長期的耕作土壤以紅壤為主
C.耕地多為水田,較為分散 D.河網密布,湖泊眾多
5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C地形區是華北平原
B.A地形區是塔里木盆地
C.B地形區的河流多屬內流河
D.夏季A.B.C三地,氣溫的日較差最大的是A地
讀我國兩個三角洲圖(下圖),并回答59~60題。
59.關于兩個三角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圖是珠江三角洲 B.乙圖有京滬鐵路經過
C.甲乙兩地礦產資源豐富 D.甲圖有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60.利用各自優越的地理位置,兩地都發展了( )
A.淡水養殖業 B.甘蔗種植業 C.甜菜種植業 D.造紙和化工
江蘇是我國城市化發展較快的省區之一,請根據下圖,回答61~63題。
61.在江蘇省內,城市化水平較高的地區是( )
A.北部地區 B.中部地區
C.南部地區 D.北部和中部地區
62.下圖是我國四個不同地區區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蘇省的是( )
63.近年來,外商的投資逐步從珠三角地區轉移到江蘇省。對比珠三角地區,江蘇省具有的優勢條件是( )
A.豐富的礦產資源 B.較高的科技水平
C.國家對外開放政策 D.海外華僑的大規模投資
64.下圖是衛星甲和衛星乙在某一時刻所覆蓋的區域,其服務范圍大小是( )
A.甲等于乙 B.甲大于乙 C.甲小于乙 D.無法確定
讀我國東北林區某地的采伐跡地示意圖,回答65~67題。
65.圖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方位分別是 ( )
A.東、西、北、南 B.北、南、西、東
C.南、北、東、西 D.西、東、南、北
66.下列對圖示內容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①樹可能是紅松,②樹可能是白楊
B.大小樹木皆伐,不利于樹木更新
C.減少植物蒸騰,促進土壤沼澤化
D.降低采伐難度,提高采伐效率
67.這種采伐方式帶來的后果,不可能是 ( )
A.水旱災害頻繁 B.沙塵天氣增加
C.物種減少 D.地震災害
68.讀右圖中水系的形態特征,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B.降水量中部少,四周多
C.氣溫中部高,四周低 D.侵蝕作用中部弱,四周強
69.這種水系多出現在( )
A.盆地 B.向斜 C.火山 D.背斜
在遙感技術中,可以根據植物的反射波譜特征判斷植物的生長狀況。讀圖回答70~72題。
70.下圖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A.紅外線與紫外線 B.X光與可見光 C.可見光和紅外線 D.紫外線X光
71.根據圖中的原理,可用遙感技術直接( )
①劃分植物類型
②判讀植物生長的土壤類型
③監測樹木的生長狀況
④估計糧食作物的產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2.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狀況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據這個原理,可以利用遙感的工作有( )
①判斷水體污染 ②判斷人口分布
③分析城市大氣污染 ④估算工業生產總值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3.下列土壤是在人類長期的生產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是( )
A.江南丘陵的紅壤
B.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C.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D.東北平原的黑土
黃土高原恰好處在我國“季風三角”頂端,冬季風帶來的“土”與夏季風帶來的“水”二者有著恰到好處的結合。完成74~76題。
74.“土”少了說明沒有物質的持續補充,“土”多了意味著沙塵暴的頻繁發生,根據黃土高原某日氣溫變化曲線圖,分析該地最有可能引發沙塵暴的天氣時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5.只考慮大氣運動(風力大小、空氣對流)和地面狀況(植被、冰凍),黃土高原揚沙天氣最容易發生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6.“水”少了難以滿足植物生長,“水”多了則會帶來強烈的沖刷,黃土高原河流夏季水文特征有( )
A.流量平穩 B.斷流 C.洪峰急漲猛落 D.含沙量少
77.在右圖所示的地區中,可著重發展的經濟作物是( )
A.天然橡膠 B.棉花 C.茶葉 D.甜菜
中國科考隊于2004年8月23日結束了為期23天、行程近2000公里的科學探險考察,27日返回北京。這是我國科學家首次對亞馬孫地區進行的地理和生態環境綜合科學考察。閱讀材料,回答78~80題。
78.亞馬孫地區有世界上最大的、被稱為“地球之肺”的生態系統是( )
A.熱帶草原 B.熱帶雨林 C.亞馬孫河 D.亞馬孫平原
79.對上題中所述“地球之肺”帶來嚴重破壞的主要是( )
A.熱帶雨林遷移農業 B.粗放的畜牧經營方式
C.濫捕濫殺野生動物 D.過度引水灌溉
80.亞馬孫地區熱帶雨林分布面積比剛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
①西高東低的地形,有利于東南風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響大③受寒流影響大④緯度低,熱量充足 ⑤陸地面積寬廣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讀“東部沿海地區圖”,并回答81~82問題。
81.A地區在工業發展的條件上,比F地區優越的是( )
A.高校林立,技術水平高 B.交通運輸便利
C.礦產資源豐富 D.消費市場廣大
82.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農業發展的共同條件是( )
A.高溫期和多雨期相同 B.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C.地勢平坦,河網密布 D.熱量充足,無霜期長
讀美國農業分布圖,回答83~84題。
83.圖中①附近工農業生產的主要類型是( )
A.傳統工業和乳畜業 B.高技術產業和商品谷物農業
C.新興工業和水稻種植業 D.分散型工業和密集型農業
84.圖中帶標號的四個地區,主要糧食作物和農業地域類型與我國松嫩平原大體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05年5月22日我國成功進行珠峰登頂測量,這次測量除采用1975年的傳統測量方法外,還采用了GPS測量系統,可以說是“雙保險”。據此回答第85題。
85.GPS測量功能在于( )
A.為各類用戶提供精密的三維坐標 B.為用戶提供飛機遙感影像
C.為用戶提供衛星遙感影像 D.供用戶隨時查閱有關地理信息
二、綜合題
86.讀“我國西氣東輸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圖”,回答下面問題。
(1)“西氣東輸”主干管道西起 油氣田,它位于圖中A所表示的 自治區,東到B表示的 市。C處的 盆地、D處的 盆地、E處的 盆地與陜甘寧等地的天然氣田,為“西氣東輸”提供了豐富的氣源。
(2)“西氣東輸”主干管道經過的F處(西北內陸著名的灌溉農業區)是 。G處是當前我國重點開發的以 (省級行政區)為中心的能源基地。
(3)結合教材,分析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
①
②
③
87.讀下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l)A是 煤礦,該地的煤運到上海的最佳路線(有箭頭表示)是 。B是 煤礦,為加速該地區的煤炭外運而建設的鐵路運煤干線是 。
(2)C地在 (溫度帶),D是 水利樞紐。D水利樞紐的主要作用是 。
(3)E、F地區面臨的最大生態問題是 。
(4)G河的名稱是 ;H是 山脈,從該山脈往東沿 一線是我國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線。
(5)M河的名稱是 ,其流域內的農業耕作制度是 ;位于該河與長江匯合處的著名城市是 。
(6)N省的簡稱是 ,經過該省的鐵路干線有 。
A.京滬線 B.京廣線 C.京九線 D.焦柳線 E.隴海線 F.浙贛線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A
C
D
B
B
B
B
D
B
C
B
B
D
B
C
A
D
D
C
C
A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D
C
C
A
C
A
B
D
A
D
C
A
D
C
D
A
A
C
C
B
C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D
C
D
D
C
A
B
B
A
A
A
B
C
B
B
D
D
A
C
C
B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B
C
C
D
A
C
D
D
C
C
C
A
C
C
B
A
D
C
A
A
B
85
A
二、綜合題
86.(11分,合理即可得分)(1) 輪南 新疆維吾爾 上海 塔里木 柴達木 川渝(四川) (2)河西走廊 山西 (3)能源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差異大;能源消費結構調整的需要;我國油氣資源開發的戰略重點在西部
87.(1)大同 大同秦皇島上海 神府 神木~黃驊港
(2)亞熱帶 小浪底 防洪、灌溉、發電 (3)水土流失 濫墾濫牧,植被破壞嚴重 (4)汾河 秦嶺 秦嶺-淮河 (5)漢江 一年兩熟 武漢 (6)豫 BCDE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6015.html
相關閱讀: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