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選修六 環境保護 第5講 環境管理》考點及考點訓練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考點突破☆☆

 

考點一 環境管理概述

 

強化專練

 

1.關于環境管理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國家和政府是環境管理的執行主體,故政府不是環境管理的對象 

②環境管理的對象包括個人、企業和政府

③中國政府已經制定完整的環境管理的基本國策、方針、政策、制度和行動方案 

④環境管理對個人的要求是嚴格限制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考點二 中國環境管理政策體系和法規體系

 

強化專練

 

2.(原創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新華網2008年3月5日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提交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限制和禁止高能耗、高排放和部分資源型外資項目,切實糾正招商引資中違法違規的做法,要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材料二 新華網2008年2月25日消息:國家環?偩謱⒙摵献C監會、保監會等部推出兩項新的環境經濟政策——綠色保險、綠色證券,并推出綠色信貸指導目錄。綠色保險即由保險公司對污染突發事件的受害者進行賠償,一方面可減輕政府與企業的壓力,另一方面又可增強市場機制對企業排污的監督力量;環?偩致摵献C監會等部門,將加強對上市融資或上市后再融資公司的監管力度,環保不過關的不能上市或再融資。

 

(1)環境污染是環境問題的一種。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2)近些年來,我國不斷加強對環境的管理,我國環境管理的主要原則有哪些?

 

(3)實行科學有效的環境管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環境問題的產生,也能夠使相應的技術措施更有效。那么環境管理的對象是什么?實施環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4)材料一說明環境管理過程中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措施有利于促進企業發展實現           、           、               三者統一,走          發展道路。

 

答案:(1)資源的有限性與人類需求的無限性的矛盾;短期經濟利益與長遠環境效益的矛盾;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矛盾;個人行為與大眾利益的矛盾。

 

(2)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原則;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原則;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

 

(3)對象:個人、企業、政府。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經濟手段、技術手段、宣傳教育手段。

 

(4)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 環境效益 可持續

 

考點三 環境保護任重道遠

 

強化專練

 

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口香糖的生產已有很長的歷史。咀嚼口香糖有很多益處,但其殘留物也會帶來污染。為了研究口香糖的粘附力與溫度的關系,一位同學通過實驗,測定了不同溫度下除去糖分的口香糖與瓷磚地面的粘附力,得到了如表所示的一組數據。

 

項目

 

次序

溫度(℃)

粘附力(N)

1

15

2.0

2

25

3.1

3

30

3.3

4

35

3.6

5

37

4.6

6

40

4.0

7

45

2.5

8

50

1.4

 

(1)請根據上述數據,在下圖中繪制出粘附力F隨溫度變化的曲線。

 

 

(2)根據上述數據以及得到的曲線,可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                    。

 

(3)該同學準備通過問卷調查了解當地口香糖的消費量和人們對其污染的認識。在確定調查對象時,他有兩種選擇:一是公眾;二是銷售口香糖的商店。請你在兩者中選擇一個,并說明理由。

 

(4)請你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兩個減少口香糖污染的建議或者措施。

 

答案:(1)作圖(無論是曲線或折線,只要形狀大體正確就給分) 

 

 

(2)隨著溫度升高,粘附力先增大后減。ɑ颍37℃時,粘附力最大)

 

(3)公眾。理由:便于客觀了解公眾對口香糖污染的認識。(商店。理由:便于了解口香糖的消費量。)

 

(4)①研制可吞食的口香糖;②改變口香糖成分,使其離開口后粘度迅速減;③通過制定法規,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

 

☆☆考向示例☆☆

 

命題視角一 環境管理的實施

 

(考題改編)三峽工程蓄水后,峽江急流變為“平靜湖水”。隨著大壩的建成運行,庫區環境問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據國家環保局通報,目前庫區水質較好。但庫區上游及其沿岸支流城鎮的廢水、固體廢棄物非達標排放現象仍然嚴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隨流水進入庫區,某縣曾在4天內撈起的漂浮物就達100多噸。結合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上圖中,某支流上A、B兩處水質較差的是哪處?如果該現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試說明原因。

 

(2)漂浮物對庫區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3)從源頭控制的角度,采取哪些環境管理措施可以解決庫區漂浮物問題?

 

(4)三峽水庫蓄水后,庫區移民對周圍的土地開發會造成水土流失加劇現象。請依據環境管理談談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答案:(1)B處。原因:庫區兩岸支流地區城鎮工業、生活等污水排放,其下游受到庫水頂托,水流相對變緩,致使污水富集,水質變差。

 

(2)危害三峽工程安全;影響旅游景觀;阻礙航運。

 

(3)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環保意識;以及利用各種手段(法律、行政、經濟等)制止亂倒垃圾行為;對城鄉垃圾進行集中收集;采用各種技術進行分類處理、利用。

 

(4)①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②提高農業生產技術;③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④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環境意識。

 

命題視角二 環境管理的公眾參與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從“要我環!钡健拔乙h!,從“水養魚”到“魚養水”,政府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出臺了行政法規30多件,環保法律20多件,締結和加入了國際公約30余項;資金投入從1981年的25億元增長到2001年的1 106億元,“十五”期間更是投入了7 000億元。

 

(1)根據有關知識談談你對從“要我環!钡健拔乙h!、從“水養魚”到“魚養水”的認識。

 

(2)過去,我國的環保工作主要局限于政府主管部門和環境專業工作者,現在我們認識到,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離不開           ,保護環境也必須依靠          ,特別是               最大限度的認同、支持與參與。

 

(3)作為中學生,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應該做到的是           。(填序號)

 

①樹立環保意識  ②參加工作后再接受環境教育  ③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④學習和生活中減少浪費

 

答案:(1)“要我環!狈从车氖钦募s束能力,沒有發揮公眾在環境保護中的自主作用;而“我要環!,反映的是公眾對參與環保的程度和意識的加強,只有極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環保意識,使環境保護成為全體社會成員的責任和使命,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才能真正實現。“水養魚”只重視經濟價值,忽略了生態價值,這種片面的價值觀往往造成環境的破壞;“魚養水”是一種正確的生態價值觀,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2)公眾參與 公眾及社會團體 青少年

 

(3)①③④

 

☆☆課時反饋☆☆

 

1.(2009·山東菏澤模擬)讀下列資料和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 巴西森林資源極其豐富,但是,這些寶貴資源正在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每天至少有100萬棵樹被毀,F在,巴西森林覆蓋率已從400年前的80%減少到60%,許多地區的原始林已蹤跡全無了。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1 700萬公頃的森林因亂砍濫伐而消失。

 

 

(1)根據資料和示意圖判斷,圖中A、B的內容應為:A               ,B              。

 

(2)按“目前狀況”圖示,分析巴西大量砍伐森林的這種做法,反映出的經濟發展問題是    。

 

(3)從“目前狀況”要實現“發展方向”,人類應采取的發展措施是             。

 

(4)為達到“發展方向”的經濟模式,我國制定了《          》白皮書。并在保護森林、綠化祖國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1)環境保護 經濟優先 (2)以犧牲環境質量為代價的發展 (3)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4)中國21世紀議程 頒布了《森林法》;制定了義務植樹日;實施了生態防護林建設工程;制定了森林的采伐和撫育相結合的措施。

 

2.2007年6月5日是第36個“世界環境日”。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冰川消融,后果堪憂”,中國區的主題是“污染減排與環境友好型社會”。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污染減排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對工業污染的減排。對于工業污染,預防優于治理,清潔生產是一個重要措施,試說出清潔生產的基本內容。

 

(2)冰川消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全球變暖,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據公平性原則,造成全球環境污染份額大的發達國家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那么進行國際環保合作必須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答案:(1)清潔的能源;清潔的生產過程;清潔的產品。 (2)工廠、交通工具、家庭爐灶等大量燃燒煤炭、石油、天然氣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森林被大量砍伐。 (3)共同的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國家有義務率先采取環境保護措施,承擔污染治理的費用,并將環保技術無償或以優惠條件轉讓給發展中國家。

 

3.根據所給的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08年4月6日17時許,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洛吉鄉發生森林火災,截至8日大火仍在持續;馂陌l生后,當地政府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包括當地村民在內的千余名救火人員奮力撲救大火。

 

材料二 森林大火圖片

 

 

(1)此次山林大火迅速蔓延,對環境造成哪些影響?

 

(2)可以利用哪些措施來監控火災?可以采取什么措施進行森林滅火?

 

(3)由資料可以看出,保護環境的根本措施在于什么?

 

答案:(1)森林被毀,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產生的煙塵導致大氣能見度降低,會影響到氣候的變化;可能導致全球變暖。

 

(2)衛星、航空遙感等;可以用飛機噴灑滅火劑,清理出隔離帶,高壓槍噴水,小范圍的可以采取覆蓋的方法等。

 

(3)根本措施在于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4.2007年可被稱為“氣候變化年”,由氣候變化引起的極端天氣事件也日益增多,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與圖中海平面變化密切相關的因素是                        。

 

(2)圖中海平面的變化特點是        ,在近代時期表現出的明顯特點是              。

 

(3)從氣候變化來看,圖中代號,你認為能夠表示現代間冰期的是             ,末次間冰期的是         ,末次冰期的是                    。

 

(4)你是如何看待全球氣候變暖的,你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可能帶來的有利與不利影響有哪些?

 

(5)為減緩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應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氣候變化    (2)上升與下降交替出現,表現出一定的周期性 海平面呈上升趨勢    (3)② ① ④

 

(4)全球氣候變暖弊大于利。可能帶來的有利影響:積溫增加,農作物生長期延長;高緯度地區變暖,降水增加,適宜作物生長;高緯度地區冬季取暖能源消耗減少;促進節能減排技術的發展等?赡軒淼牟焕绊懀汉F矫嫔仙睾5偷乇谎;低緯度地區變得干旱,農耕區退化;蒸發加劇,改變區域降水量和降水的分布;極端天氣事件多發等。 

 

(5)控制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量,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開發排放溫室氣體數量較少的新能源;大力植樹造林;加強國家之間的通力合作。

 

原創快遞

 

【背景資料】

 

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國首次發布的《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預測:未來百年我國將繼續變暖。為此,我國計劃到本世紀中葉爭取實現碳排放量的零增長乃至負增長。

 

材料二 北方15個省(市、區)2008年1月氣溫距平及采暖耗能變率圖

 

 

【嘗試命題】

 

1.從圖中看,北方大部分省區1月平均氣溫       (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氣溫偏向明顯且采暖耗能減少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是        。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全球變暖產生的原因及負面影響。

 

3.近年來,我國北方許多城市逐步把由單位和住戶的分散取暖改為市政集中統一供暖。你是否贊成這種做法?試說明理由。

 

4.我國北方冬季氣溫比南方低,采暖耗能多,但酸雨危害的面積卻比南方小很多,主要原因是什么?

 

5.為抑制我國氣候變暖的趨勢,實現本世紀中葉碳排放的目標,你認為我國應采取哪些環境管理措施。

 

答案:1.偏高 青海

 

2.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森林被大量砍伐使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吸收地面長波輻射能力增強,氣溫升高。

 

負面影響:①海平面上升。改變海岸線,給沿海地區帶來巨大影響,海拔較低的沿海地區面臨被淹沒的危險;

 

②影響農業。使干旱地區更加干旱,造成供水不足,農作物減產;

 

③影響水循環?赡苁拐舭l加大,改變區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和供需矛盾等。

 

3.贊成。集中供暖可減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

 

4.北方降水較少;北方揚沙、浮塵偏堿性,中和空氣中酸性物質。

 

5.利用各種手段(法律、行政、經濟等)控制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調整能源結構,采用新技術,開發利用新能源;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大力植樹造林;加強國際合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8053.html

相關閱讀: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