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昌區屆高三上學期期末學業質量調研理綜化學試題第I卷(選擇題 共1 26分) 本卷共2 1小題,每小題6分,共1 26分?赡苡玫降南鄬υ淤|量:Hl B 11 C 12 N14 0 1 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Cu 64 Zn 65A.檸檬烯的一氯代物有7種B.檸檬烯和丁基苯互為同分異構體 C.檸檬烯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個平面上D.在一定條件下,檸檬烯可以發生加成、取代、氧化、還原等反應 【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分子中有8種性質不同的H可被取代,一氯代物有8種,故A錯誤;檸檬烯和丁基苯的分子式不同,二者不是同分異構體,故B錯誤;分子中含有多個飽和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個平面上,故C錯誤;檸檬烯中含有2個碳碳雙鍵,可發生加成、加聚、氧化反應,屬于烴,可發生取代反應,故D正確.考點: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9.下列有關表述正確的是(1)—OH與組成元素相同,含有的子數也相同HCN分子的結構式:H-C≡NCO2分子的模型示意圖: 丙烷分子的模型:次氯酸的電子式 (7)的名稱為:1,3-二甲基-2-丁烯熔化時的電離方程式:NaHSO4為:NaHSO4Na++HSO4-A.(1)(2)(4)(6) B. (1)(2)(5)(8) C.(1)(4)(5)(8) D. (2)(3)(5)(7)Fe(OH)3+3H+Fe3++3H2O B.鐵與稀硝酸反應:Fe +4H+ + NO3- Fe3+ + NO↑+ 2H2OC.磁性氧化鐵與濃鹽酸反應:Fe3O4+8H+2Fe3++Fe2++4H2OD.溴化亞鐵溶液與氯水反應:2Fe2++4Br-+3Cl22Fe3++2Br2+6Cl-【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氫碘酸有還原性,要還原+3價的鐵:2Fe(OH)3+6H++2I-=2Fe2++I2+6H2O,A選項C+2O2--4e-CO2↑12.下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目的操作A在溶液中將MnO4-完全轉化為Mn2+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溶液至紫色消失B除去KNO3中少量NaCl將混合物制成熱的飽和溶液,冷卻結晶,過濾C配制980mL0.1mol/LCuSO4溶液將溶于水配制成溶液D確定蔗糖是否水解取水解液滴加少量新制的懸濁液,加熱1.52g銅鎂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為1.40g/mL、質量分數為63%的濃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N2O4的混合氣體1120mL(標準狀況)。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NaOH溶液,當金屬離子全部沉淀時,得到2.54 g沉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合金中銅與鎂的物質的量之比是2:lB.該濃硝酸中HN03的物質的量濃度是14.0 mol/LC.得到2.54 g沉淀時,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是600 mLD.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中,NO2的體積分數是80% 在元素周期表中,鋁在硼的正下方,它們有很多相似的化學性質,可以形成許多組成和性質類似的化合物。單質硼可以通過硼鎂礦Mg2B2O5?H2O來制取。(1)寫出步驟①的化學方程式 ,(2)寫出步驟②的離子方程式 ,(3)寫出表示溶液a物料守恒的關系 ;(4)步驟③中加入稀H2SO4的作用是 ;(5)將制得的粗硼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全部生成BI3,BI3熱分解可以得到純凈的單質硼。0.25 g粗硼制成的BI3分解得到的I2全部被收集后,用200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達到滴定終點時消耗2700 mL Na2S2O3溶液。(已知:I2+2S2O32-2I-+S4O62-)①滴定過程中所用的指示劑為 ,滴定終點的現象是 ;②粗硼中硼的含量為____ ;(6)利用硼砂晶體(Na2B4O7?10H2O)可制備過硼酸鈉,它是一種優良的漂白劑,被廣泛應用于洗衣粉、漂 *** 、洗滌劑中。已知純凈的過硼酸鈉晶體中各元素的物質的量之比為以n(Na):n(B):n(H):n(O)=1:1:n:7。取過硼酸鈉晶體在70℃以上加熱將逐步失去結晶水,測得固體質量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則乃時所得晶體的化學式為 ,請寫出簡要的解題過程。則由T3時晶體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可得 × 100% = 23%解得m = 1所以T3時晶體的化學式為NaBO3?H2O(1分)(1)工業上,可以分離合成氣中的氫氣,用于合成氨,常用醋酸二氨合亞銅[Cu(NH3)2Ac]Ac=CH3COO-([Cu(NH3)2Ac](aq)+CO+NH3[Cu(NH3)3]Ac?CO(aq)(△H<0)新獲得[Cu(NH3)2]AC溶液的措施是 ;(2)工業上一般采用下列兩種反應合成甲醇:反應a: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反應b:CO(g)+2H2(g)CH3OH(g)△Hp2,>T2B.>p4,>T2C.>p3,>T3D.p1>p4,T2>T3(3)CO可以合成二甲醚,二甲醚可以作為燃料電池的原料,化學反應原理為:CO(g)+H2(g)CH3OCH3(g)+H2O(g)△H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881370.html
相關閱讀:2012年第二學期高三化學綜合測試題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學2015屆高三8月月考化學試題
山東省濟寧曲阜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陜西省長安一中2012—2013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化學
高三化學第三次月考參考試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