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51分。)1.下列關于物質的量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0.012 g 12C 中含有約6.02×1023個碳原子 B.1 mol S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22.4 L C.1 mol水中含有2 mol 氫和1 mol 氧 D.1 mol Ne含有約6.02×1024個電子.用下圖表示的一些物質或概念間的從屬關系中不正確的是( )X Y ZA. 氧化物 化合物 純凈物B. 膠體 分散系 混合物C. 金屬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 氧化物D. 離子化合物 電解質 化合物.②蔗糖、硫酸鋇和水分別屬于非電解質、電解質和弱電解質電解質和弱電解質A.②⑥ B.②⑤ C.②⑤⑥ D.②③④⑤4.已知: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Cl2+2FeCl2===2FeCl3;2KI+2FeCl3===2KCl+I2+2FeCl2。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氧化性:MnO>Cl2>I2>Fe3+B.還原性:Fe2+>I->Cl-C.Fe3+只有氧化性,Fe2+只有還原性D.FeCl3能使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A.7.1g氯氣與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0.2×6.02×1023B.標準狀況下,22.4LNO和11.2L O2混合后氣體的分子總數為1.0×6.02×1023C.工業用電解法進行粗銅精煉時,每轉移1mol電子,陽極上溶解的銅原子數必為0.5×6.02×1023D.VLamol?L(1的氯化鐵溶液中,若Fe3+的數目為6.02×1023,則Cl(的數目大于3×6.02×10236. 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 NaOH溶液:K+、Na+、SO42-、CO32-B.0.1 mol?L-1 Na2CO3溶液:K+、Ba2+、NO3-、Cl-C.0.1 mol?L-1 FeCl3溶液:K+、NH4+、I-、SCN-D.=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沉淀完全;B.碳酸鈉與醋酸溶液反應: C.氫氧化亞鐵與硝酸溶液混合:D.在Ba(OH)2溶液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8.用N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22.4 L CCl4中含有氯原子數目為4 NB.0.05 mol硫酸氫鈉晶體中含離子總數為0.15 NC.常溫下,16 g O2與O3的混合氣體中含氧原子數為ND.一定條件下,2 mol二氧化硫和1 mol氧氣混合,反應時轉移的電子數為4 N.下列離子方程式表達正確的是( )A.SO2通入溴水中:SO2+2H2O+Br2===2H++SO+2HBrB.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充分反應后溶液呈中性:Ba2++2OH-+2H++SO===BaSO4↓+2H2OC.漂 *** 溶液在空氣中失效:ClO-+CO2+H2O===HClO+HCOD.Fe(OH)3溶于氫碘酸中:Fe(OH)3+3H+===Fe3++3H2O.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類型反應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化學反應屬于陰影部分的是( )A.Cl2+2KBr===Br2+2KClB.2NaHCO3Na2CO3+H2O+CO2↑C.4Fe(OH)2+O2+2H2O===4Fe(OH)3D.2Na2O2+2CO2===2Na2CO3+O2( )12.下列離子或分子組中能大量共存,且滿足相應要求的是選項離子要求AK+、NO3-、Cl-、HS-c(K+)Br2>I2 B c處先變紅,后褪色 氯氣與水生成了酸性物質 C d處立即褪色 氯氣與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質 D e處變紅色 還原性:Fe2+>Cl-16.將Na2O2、HCl和Al2O3一起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完全反應后,測得所得溶液中只含有Na+、AlO2-、Cl- (不考慮AlO2-的水解和H2O的電離),則Na2O2、HCl、Al2O3的物質的量之比不可能是A.2∶2∶1 B.3∶3∶1 C.3∶4∶1 D.4∶6∶1.下列實驗方案中,不能測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質量分數的是(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熱,減重b克B.取a克混合物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加熱、蒸干、灼燒,得b克固體C.取a克混合物與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逸出氣體用堿石灰吸收,增重b克D取a克混合物與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應,過濾、洗滌、烘干,得b克固體(本題包括兩個大題,共13分)某同學稱取了4.0 gNaOH固體,欲配制100 mL溶液;卮鹣铝袉栴}:(1)該實驗中,用到的能確定體積的兩種玻璃儀器是、。(2)操作過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其在實驗中的作用有。(3)不規范的實驗操作會導致實驗結果的誤差。分析下列操作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填“偏大”、“偏小”或“不變”):①定容時仰視儀器上的刻度線________;②定容后,將容量瓶振蕩搖勻后,靜置發現液面低于刻度線,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線________。.某市工商局查獲400克袋裝中老年補鈣營養奶粉1 401包。這種奶粉被鑒定為所含亞硝酸鹽殘留量高出正常值7.8倍,長期食用可能致癌。已知NaNO2能發生如下反應:2NaNO2+4HI===2NO+I2+2NaI+2H2O。(1)上述反應中氧化劑是,若有0.75 mol的還原劑被氧化,則被還原的氧化劑有mol。(2)根據上述反應,可以用試紙和生活中常見的物質進行實驗,以鑒別NaNO2和NaCl,可選用的物質有①自來水;②淀粉碘化鉀試紙;③淀粉;④白糖;⑤食醋;⑥白酒。進行實驗時,必須選用的物質有__________。(3)某廠廢切削液中,含2%~5%的NaNO2,直接排放會造成污染,下列試劑中 (填序號)能使NaNO2轉化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① NaCl、 NH4Cl、 H2O2、 濃H2SO4(本題包括1個大題,共12分)某無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下列離子:K+、Al3+、Fe3+、Ba2+、NO、SO、HCO、Cl-,取該溶液進行如下實驗:①用藍色石蕊試紙檢測該溶液,試紙顯紅色;②取溶液少許,加入銅片和稀鹽酸共熱產生無色氣體該氣體遇到空氣立即變為紅棕色;③取溶液少許,加入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繼續加入過量氨水,沉淀不消失;④取溶液少許,滴入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⑤取實驗④后的澄清溶液,滴入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請回答下列問題:在實驗①中,下圖所示的操作中正確的是(填代號)。(2)根據上述實驗判斷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是,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3)寫出與②③兩個實驗有關的離子方程式:②③ 。四、 (本題包括1個大題,共12分) 含氯消毒劑和過氧化物等強氧化性消毒劑可防甲型H1N1流感。(1)過碳酸鈉是一種有多種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態漂白劑,化學式可表示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雙重性質。①H2O2有時可作為礦業廢液消毒劑,如消除采礦業廢液中的氰化物(如NaCN),經以下反應實現:NaCN+H2O2+H2O===A+NH3↑,則生成物A的化學式為,②某強酸性反應體系中,反應物和生成物共六種物質:O2、MnO、H2O、Mn2+、H2O2、H+。已知該反應中H2O2只發生了如下過程:H2O2→ O2。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某天然堿的化學式可表示為:aNa2CO3?bNaHCO3?2H2O,取m g天然堿溶于水配成溶液,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的鹽酸,標準狀況下產生的CO2的體積與所加鹽酸體積之間的關系某同學作出了如右圖所示的A和B曲線,試回答下列問題:①曲線正確,天然堿的化學式為,加鹽酸后產生CO2氣體體積(標準狀況)的最大值為____________mL。(3)漂白劑亞氯酸鈉(NaClO2)在常溫與黑暗處可保存一年。亞氯酸不穩定可分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在該反應中,當有1 mol ClO2生成時轉移的電子個數是。 (本題包括1個大題,共12分).3+CO2+NaCl+H2O=NH4Cl+NaHCO3(晶體) 依據此原理,欲制得碳酸氫鈉晶體,某校學生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其中B裝置中的試管內是溶有氨和氯化鈉的溶液,且二者均已達到飽和。(1)A裝置中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C裝置中稀硫酸的作用為 。(2)下表中所列出的是相關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數據(g/100g水)參照表中數據,請分析B裝置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 。(3)該校學生在檢查完此套裝置氣密性后進行實驗,結果沒有得到碳酸氫鈉晶體,指導教師指出應在 裝置之間(填寫字母)連接一個盛有____________ 的洗氣裝置,其作用是 。(4)若該校學生進行實驗時,所用飽和食鹽水中含NaCl的質量為5.85g,實驗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體的質量為5.04g,則NaHCO3的產率為 。化學參考答案河北省安新中學屆高三9月月考 化學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919650.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濟寧曲阜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高三化學第三次月考參考試卷[1]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學2015屆高三8月月考化學試題
2012年第二學期高三化學綜合測試題
陜西省長安一中2012—2013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