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年級化學期末試卷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語】進入到高一階段,大家的學習壓力都是呈直線上升的,因此平時的積累也顯得尤為重要,逍遙右腦為大家整理了《高一年級化學期末試卷及答案》希望大家能謹記呦!

  第Ⅰ卷(選擇題:共65分)

  一、選擇題(每道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答案,1-10每小題2分,11-25每小題3分,共65分)

  1.氯在自然界以化合物形態存在,18世紀70年代,首先發現并制得氯氣的化學家是

  A.湯姆生B.舍勒C.阿伏加德羅D.盧瑟福

  2.下列關于硅酸鹽工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A.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可以表示為Na2O•CaO•6SiO2,說明玻璃為純凈物

  B.陶瓷、玻璃、水泥都屬于硅酸鹽產品

  C.制玻璃、水泥時都用到了石灰石和黏土

  D.制玻璃的過程中發生了反應:Na2CO3+SiO2Na2SiO3+CO2↑,說明酸性:H2SiO3>H2CO3

  3.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2.0L,將它平均分成兩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離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離子完全沉淀。反應中消耗0.5molH2SO4、2.0molAgNO3。據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為()

  A.0.5mol•L-1B.0.75mol•L-1C.1.5mol•L-1D.1.0mol•L-1

  4.用NaCl固體配制0.1mol•L-1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或說法正確的是

  A.將5.85gNaCl固體溶于1L水中可配成0.1mol•L-1的NaCl溶液

  B.稱量時,將固體NaCl直接放在天平左盤上

  C.固體溶解后,將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向容量瓶中直接加水稀釋到刻度線

  D.配制溶液時容量瓶中原來有少量蒸餾水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5.隨著人們對物質組成和性質研究的深入,物質的分類也更加多樣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H2SO4、NaOH、NaNO3都是強電解質

  B.Na2O、Al2O3、Fe2O3都是堿性氧化物

  C.磁鐵礦、鋁土礦、小蘇打都是混合物

  D.燒堿、純堿、熟石灰都是堿

  6.在體積相同的兩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滿O2、O3氣體,當兩個容器內溫度和氣體密度相等時說法正確的是

  A.兩種氣體的壓強相等B.O2比O3質量小

  C.兩種氣體的分子數目相等D.兩種氣體的氧原子數目相等

  7.下列化學反應及其書寫正確的是

  A、實驗室制備氫氧化鋁,用鋁鹽和過量的氨水:Al3++3OH-=Al(OH)3↓

  B、漂 *** 溶液中通入SO2氣體:Ca2++2ClO-+SO2=CaSO3↓+2HClO

  C、鐵粉和水蒸氣反應:2Fe+3H2O(g)Fe2O3+3H2

  D、NaHCO3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OH-+HCO3-=CO32-+H2O

  8.某溶液與Al反應能放出H2,下列離子在該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Fe2+、NO3-、SO42-B.Na+、K+、Cl-、SO42-

  C.Mg2+、H+、Cl-、NO3-D.K+、Ca2+、HCO3-、Cl-

  9.下列試劑的保存方法中,正確的是

  A.少量的鈉常保存在煤油中B.將氯水保存在無色玻璃瓶中

  C.燒堿溶液保存在帶玻璃塞的試劑瓶中D.漂 *** 敞口放置在空氣中

  10.檢驗氯化氫氣體中是否混有氯氣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B.用干燥的有色布條

  C.將氣體通入*銀溶液D.用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

  11.如圖所示,A處通入Cl2,關閉B閥時,C處的紅布看不到明顯現象,當打開B閥后,C處紅布條逐漸褪色,則D中裝的是()

  A.濃H2SO4

  B.CaCl2溶液

  C.H2O

  D.飽和NaCl溶液

  12.在一定溫度下,向飽和的燒堿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過氧化鈉,充分反應后恢復到室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中Na+濃度增大,有H2放出B.溶液中OH-數目不變,有O2放出

  C.溶液中Na+數目減少,有O2放出D.溶液中OH-濃度增大,有O2放出

  13.在常溫常壓下,a、b、c、d四支相同的試管中,分別裝有混合后的兩種氣體。其中abc中兩種氣體以等物質的量混合,a試管內是NO2和NO,b試管內是Cl2和SO2,c試管內是NO和O2,d試管內是NO2和O2(體積比為4:1)。將四支試管倒立于水槽中,最終水面上升高度最小的是.

  A、aB、bC、cC、d

  14.有一無色干燥的混合氣體,可能是由HCl、NO、CO2、NH3、H2、O2、Cl2中的幾種混合而成,依次做如下實驗:①把混和氣體通過濃H2SO4時,氣體體積明顯減小。②再通入過量堿石灰時,體積又明顯減小;③剩余氣體接觸空氣時,立即變為紅棕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有氨氣和二氧化碳氣體,不能確定是否有氫氣和氯化氫氣體

  B.一定沒有HCl、Cl2、O2、CO2

  C.可能有H2和O2

  D.一定有NO、CO2、NH3

  15.實驗室將NaClO3和Na2SO3按物質的量比2:1倒入燒瓶中,用水浴加熱,同時滴入H2SO4溶液,產生棕*的氣體X,反應后測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應,則X為()

  ACl2BCl2OCClO2DCl2O3

  16.將7.5g鎂鋁合金溶于90mL4mol/L硫酸中,合金完全溶解,再加入240mL3mol/L的NaOH溶液,得到量沉淀的質量為19.4g,則加入硫酸時,產生H2的物質的量為

  A.0.36molB.0.54molC.0.35molD.0.48mol

  17、鋁分別與足量的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當兩個反應放出的氣體在相同狀況下的體積相等時,理論上反應中消耗的H2SO4和NaOH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A.1:1B.1:2C.3:2D.3:1

  18.在一密閉容器中有CO、H2、O2共16.5g,用電火花引燃,使其完全燃燒,再將燃燒后的

  氣體用Na2O2充分吸收,Na2O2增重7.5g,則原混合氣體中O2的質量分數是

  A.36%B.54.5%C.40%D.33.3%

  19.3.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數為0.25NA

  B.標準狀況下,14g氮氣含有的核外電子數為5NA

  C.標準狀況下,22.4L任意比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分子總數均為NA

  D.標準狀況下,鋁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1mol氫氣時,轉移的電子數為NA

  20.相同條件下,兩個容積相同的試管分別裝滿NO2和NO氣體,分別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過導管緩慢通入氧氣,邊通邊慢慢搖動試管,直到兩個試管內充滿液體.假設試管內的溶質不向水槽中擴散,則兩個試管內溶液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A)

  A.1∶1B.5∶7C.7∶5D.4∶3

  21.下列實驗中: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②使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③使品紅褪色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該沉淀溶于稀鹽酸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且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其中能證明有SO2存在的是

  A.都能證明B.都不能證明C.③④⑤能證明D.只有⑤能證明

  22.下圖是向MgCl2、AlCl3混合液中依次加入M和N時生成沉淀的物質的量與加入的M和N的體積關系圖(M、N各表示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中的一種),以下結論不正確的是

  A.混合溶液中c(AlCl3):c(MgCl2)=1:1

  B.混合溶液中c(AlCl3):c(MgCl2)=3:1

  C.V之前加NaOH溶液,V之后加鹽酸

  D.這種鹽酸與NaOH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

  23.以下物質間的每步轉化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的是

  A.Al-Al2O3-Al(OH)3-NaAlO2B.Mg-MgCl2-Mg(OH)2-MgO

  C.S-SO3-H2SO4-MgSO4D.Si-SiO2-H2SiO3-Na2SiO3

  24.在生活、生產及化學研究中,人們經常需要根據不同原子、分子或離子的某些特征反應對物質進行區別、檢驗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KOH溶液可以將NH4Cl、NaBr、CuSO4、FeCl3區別開

  B.C、CuO、Fe三種物質的粉末都是黑色的,用稀鹽酸不能將它們區別開

  C.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有無色氣體產生,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此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ˉ

  D.可以用BaCl2溶液和稀*檢驗Na2SO3是否變質

  25、向Fe2(SO4)3、CuCl2混和溶液中投入足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得到的固體經過濾、干燥、稱重,知所得固體的質量與加入的鐵粉的質量相等,則原溶液中c(SO42-)與c(Cl-)之比是

  A.3?2B.1?7C.2?7D.3?14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5分)

  26.(9分)欲除去下列物質中所含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請將選用的試劑或分離方法填在題后的橫線上,并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NaHCO3溶液(Na2CO3);除雜試劑或分離方法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FeCl3(FeCl2);除雜試劑或分離方法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NaCl固體(NH4Cl);除雜試劑或分離方法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7、(10分)胃酸過多是常見的胃病。甲、乙兩種中學課本中用以治療胃酸過多的常見胃藥,以下是它們的說明摘要。

  甲:(1)白色結晶狀粉末,可緩緩分解;(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弱堿性;(3)遇酸及酸性藥物則產生二氧化碳;(4)胃酸過多患者服用多見胃脹氣,甚至有引起胃潰瘍穿孔的危險。

  乙:(1)與胃酸是中和作用緩慢而持久,可維持3~4小時。(2)凝膠本身覆蓋于潰瘍面上,具有保護作用。(3)可溶于稀酸或氫氧化鈉溶液中。

  (1)請你推測,甲中含有的主要化學成份是(填化學式);乙中含有的主要化學成份是(填化學式)。

  (2)試寫出甲中含有的主要化學成份引起胃脹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試寫出乙中含有的主要化學成份分別與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8.(12分)用如圖所示裝置(夾持儀器省略)進行實驗,將液體A逐漸加入固體B中;卮鹣铝袉栴}:

  (1)圖中D裝置在實驗中的作用;

  (2)若A為濃鹽酸,B為高錳酸鉀,C中盛有KI淀粉溶液,旋開E后,C中的現象是溶液變藍色,試寫出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若A為濃氨水,B為生石灰,C中盛有溶液,旋開E足夠長的時間后,C中的現象是,C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該題圖示裝置有多種用途,請舉一例(除題中之外)填空:A加入,B加入,C中盛有,其目的為。

  29.(15分)有一種褐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所含雜質不溶于水和酸。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們利用一小塊樣品,進行了以下實驗。

  (1)檢驗礦物樣品中是否有Fe3+

  實驗用品:錘子、研缽、燒杯、玻璃棒、漏斗、鐵架臺、濾紙、試管、膠頭滴管

  實驗步驟:

 、偃樱簩悠酚缅N子敲碎,再在研缽中研細備用。

 、谌芙猓簩悠贩勰┑谷霟,加入,用玻璃棒充分攪拌。

 、(填操作名稱)。

 、軝z驗:取少許溶液,。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礦物樣品中含有Fe3+。

  (2)制備氫氧化亞鐵

 、贋榱说玫絹嗚F鹽的溶液,同學們在剩余的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某種固體試劑,該試劑是(填化學式),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趯τ冖僦羞^量的的固體試劑是否需要除去,同學們產生了兩種觀點。

  甲組:認為需要過濾。乙組:認為不需要過濾。

  你支持的是組(填“甲”或“乙”),理由是。

 、弁瑢W們在新制的亞鐵鹽溶液中加入適量新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制出的氫氧化亞鐵呈__色。為使試管中的氫氧化亞鐵保存的時間更長,你可以采取什么樣的措施?。

  30.(9分)計算題

  將xmLNO和NO2的混合氣體通入水吸收后,得到amL無色氣體A,將此無色氣體A與等體積的O2混合,再通入水充分吸收后,收集到5mL無色氣體B。(1)請判斷無色氣體A、B是什么?(2)A氣體的體積是多少?(3)x的取值范圍是什么?

  高一化學參考答案

  27、(10分)(1)甲NaHCO3;乙Al(OH)3

  (2)HCO3-+H+=H2O+CO2↑

  (3)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2H2O。

  28.(1)防止倒吸(2分)

  (2)(3分)

  (3)產生白色沉淀(1分);(2分)

  (4)稀鹽酸(1分);(1分);澄清石灰水(1分);驗證氣體(1分);硫酸;;品紅溶液;驗證的漂白性(答案合理即可)

  29.(15分)(帶雙下劃線的2分,其余每空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148951.html

相關閱讀:甘肅省蘭州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高一化學寒假作業練習精選
四川省廣安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高中高一化學寒假作業試題及答案
廣東省肇慶市2013-2014學年高一第一學期期末統一檢測(化學)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