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中地理必修一水環境及陸地環境知識點總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學習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四單元 水環境

  1、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

 、僖员┭a給為主的河流其徑流變化與氣溫關系密切: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谝杂晁a給為主的的河流其徑流的變化與降雨量變化一致:

  a地中海氣候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

  b季風氣候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

  c溫帶海洋性與熱帶雨林氣候河流流量全年變化小;

 、酆恿魉叵滤g可相互補給,湖泊對河流徑流起調蓄作用。

  2、水循環:

 、偎h的主要環節有: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徑流。

 、诎雌浒l生領域分為海陸間大循環、內陸循環和海上內循環。

 、鬯闹匾饬x在于:使淡水資源不斷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

  3、我國河流補給的差別:①我國東部河流以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東北春季有積雪融水)

 、谖覈鞅钡貐^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冬季斷流)

  4、海水等溫線的判讀:①判斷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溫線凸出方向一致:高溫流向低溫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響海水溫度因素——太陽輻射(收入)、蒸發(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風(地球上的風帶)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動力,風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類型。

  7.洋流的分布:

 、僦械途暥妊罅魅Ρ卑肭虺薯槙r針方向、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

 、诒卑肭蛑懈呔暷鏁r針方向洋流圈

 、勰习肭40—60度海區形成西風漂流

 、鼙庇《妊笮纬杉撅L洋流,冬季逆時針,夏季順時針。

  8.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儆绊憵夂(暖流—增溫增濕,寒流—減溫減濕)

 、谟绊懞Q笊—-漁場 ③影響航海 ④影響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漁場:北海道、北海、紐芬蘭漁場---寒暖流交匯;秘魯漁場——上升流

  10.海洋漁業集中在大陸架的原因:①這里陽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強;

 、谌牒:恿鲙碡S富的營養鹽類,浮游生物繁盛,魚餌豐富。

  11.海洋災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災害: 海嘯和風暴潮。

  12.海洋環境問題指源于人類活動的海洋生態破壞: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第五單元 陸地環境

  1、地球的內部圈層:地殼(地表到莫霍界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巖石圈范圍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之上)

  3、巖石成因分類:巖漿巖(噴出巖和侵入巖)、沉積巖(層理構造、有化石)、變質巖。

  4、地殼物質循環:巖漿冷卻凝固→巖漿巖-外力→沉積巖-變質→變質巖-熔化→巖漿

  5、地質作用:

 、賰攘ψ饔(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地震、變質作用)

 、谕饬ψ饔(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

  6、地質構造的類型:褶皺(背斜、向斜),斷層(上升巖塊-地壘、下沉巖塊-地塹)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蝕(在外力侵蝕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頂部受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8、地壘--廬山、泰山;地塹--東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質構造對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背斜(儲油)、向斜(儲水)、大型工程選址,應避開斷層

  10.外力作用與常見地貌:

 、倭魉治g——溝谷、峽谷、瀑布、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彎曲的河道--凹岸侵蝕,凸岸沉積(港口宜建在凹岸)

 、诹魉练e——山麓沖積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

 、埏L力侵蝕——風蝕溝谷、風蝕洼地、蘑菇石、風蝕柱、風蝕城堡等

 、茱L力沉積——沙丘、沙壟、沙漠邊緣的黃土堆、黃土高原;

  11、陸地環境的整體性:陸地環境各要素(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陸地環境的整體性。例如我國西北地區各環境要素都體現出干旱特征。

  12、陸地環境的地域差異有:

  ①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水分)-----經度地帶性

 、谟沙嗟赖絻蓸O的地域分異(熱量)---——-緯度地帶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水分和熱量)----垂直地帶性

  13.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

 、偕降厮幍木暥;②山地的海拔;③陽坡、陰坡;④迎風、背風坡。

  14、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雪線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0℃等溫線的海拔(陽坡、陰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風、背風坡)

  15、非地帶性因素:洋流影響、地形起伏、海陸分布等。例如我國西北地區的綠洲。

  16、主要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賰纱蟮卣饚牵涵h太平洋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帶。我國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國位于兩大地震帶中。

 、诘刭|災害的防御:

  提高建筑物抗震強度;

  實施護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

  保護植被,改善生態環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50862.html

相關閱讀:高一政治教案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高一必讀:有效提高成績的“錯題本”小工具
高一語文基本和提升學習方法
高中生的完美學習方法
高一歷史知識點: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