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5學年高一(上)化學寒假作業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學習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5l分》

1.(3分)(2013秋?兗州市期中)學習和研究化學,經常要進行實驗,下列關于實驗安全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只酒精燈 B. 做水的蒸餾實驗時,要在燒瓶內加幾粒沸石以防止暴沸 C. 不慎把濃硫酸灑在皮膚上要立即用NaOH溶液沖洗 D. 盛放鹽酸的試劑瓶上要貼上如圖的標志

2.(3分)(2013秋?兗州市期中)在盛有KI溶液的試管中,滴入氯水后充分反應,再加四氯化碳振蕩,靜置觀察現象是()

A. 上層紫紅色,下層接近無色 B. 均勻、透明、紫紅色 C. 均勻、透明、無色 D. 上層接近無色,下層紫紅色

3.(3分)(2013秋?秀英區校級期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O3是由3個氧原子構成的化合物 B. 生石灰與水混合的過程只發生物理變化 C. 可用丁達爾效應區分溶液與膠體 D. CuSO4?5H2O是一種混合物

4.(3分)(2012秋?廣州校級期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銅、石墨均能導電,所以它們均是電解質 B. 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導電,所以NH3、CO2均是電解質 C. 液態HCl、固體NaCl均不能導電,所以HCl、NaCl均是非電解質 D.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均不能導電,所以它們均是非電解質

5.(3分)(2014秋?宿州期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失去電子的物質是還原劑,具有氧化性 B. 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元素化合價的升降 C. 氧化還原反應中,某元素由化合態變為游離態,此元素可能被還原或被氧化 D.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不可以在同種元素間轉移

6.(3分)(2013秋?邯鄲期末)某實驗小組只領取下列儀器或用品:鐵架臺、鐵圈、鐵夾、三角架、石棉網、燒杯、分液漏斗、酒精燈、玻璃棒、量筒、蒸發皿、蒸餾燒瓶、火柴、濾紙、漏斗.只應用上述儀器或用品,不能進行的實驗操作是()

A. 蒸發 B. 萃取 C. 過濾 D. 蒸餾

7.(3分)(2013秋?兗州市期中)同溫同壓下,等質量的N2O4和NO2兩種氣體相比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體積比為2:1 B. 分子個數之比為1:1 C. 原子個數之比為1:1 D. 氮原子個數之比為2:1

8.(3分)(2013秋?兗州市期中)在某無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離子組是()

A. Na+、K+、SO42?、CO32? B. Na+、K+、Cl?、NO3? C. Cu2+、K+、SO42?、NO3? D. Ba2+、K+、SO42?、Cl?

9.(3分)(2013秋?曲阜市校級期中)設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22.4LCO和CO2的混合氣體中所含的碳原子數一定是NA B. 常溫常壓下,32gO2和32gO3所含氧原子數都是2NA C. 1molFe與足量鹽酸反應,Fe所失去的電子數為3NA D. l00mLlmol/LNaCl溶液與50mL1mol/LAlCl3溶液中Cl?物質的量濃度相等

10.(3分)(2012春?武侯區校級期末)鐵、稀鹽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銅溶液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物質,四種物質間的反應關系如圖所示.圖中兩圓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質間的反應,其中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OH?+HCl?H2O+Cl? B. Ca(OH)2+Cu2+?Ca2++Cu(OH)2 C. Fe+Cu2+?Cu+Fe2+ D. Fe+2H+?Fe3++H2

11.(3分)(2013?陜西學業考試)有兩種體積相同的某植物的營養液,其配方如下:

物質

序號 KCl K2SO4 ZnSO4 ZnCl2 1 0.3mol 0.2mol 0.1mol 2 0.1mol 0.3mol 0.1mol 對于兩種營養液的成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只有n(K+)相同 B. 只有n(Cl?)相同 C. 完全相同 D. 各離子的物質的量完全不同

12.(3分)(2014秋?邯鄲校級期中)完成下列實驗所需選擇的裝置或儀器都正確的是()

A B C D 實驗 分離植物油和氯化鈉溶液 除去氯化鈉晶體中混有的氯化鉀晶體 分離CCl4中的Br2 除去CO2氣體中的HCl氣體 裝置

或儀器

A. A B. B C. C D. D

13.(3分)(2014秋?龍海市校級期末)下列反應中,既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又屬于離子反應的是()

A. 鋁片與稀鹽酸的反應 B. 甲烷與氧氣的反應 C. 灼熱的炭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 D. 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的反應

14.(3分)(2007秋?崇文區期末)下列反應的現象描述與離子方程式都正確的是()

A. 金屬鎂與稀鹽酸反應,有氫氣產生:Mg+2H++2Cl??MgCl2+H2 B. 氯化鋇溶液與稀硫酸反應,有白色沉淀產生:Ba2++SO42??BaSO4 C. 碳酸鈉溶液與鹽酸反應,有氣泡逸出:Na2CO3+2H+?2Na++H2O+CO2 D. 過量鐵粉與氯化鐵溶液反應,溶液變淺綠色:Fe+Fe3+?2Fe2+

15.(3分)(2013秋?兗州市期中)有五瓶失去標簽的溶液,它們分別為:①Ba(NO3)2 ②KCl ③NaOH ④CuSO4 ⑤Na2SO4,如果不用其他任何試劑(包括試紙),用最簡便的方法將它們一一鑒別開來,則在下列的鑒別順序中,最合理的是()

A. ④③①⑤② B. ④②③⑤① C. ①⑤③④② D. ③④①⑤②

16.(3分)(2013春?海曙區校級期末)實驗室可通過以下反應來制取碘:2NO+O22H++2I?+NO2NO+I2+H2O2在這一過程中,每制取lmol碘時,所消耗氧化劑的質量是()

A. 28g B. 16g C. 329 D. 46g

17.(3分)(2010?江西)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鈉的溶液,恰好使鋇離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銀的溶液,恰好使氯離子完全沉淀.則原混合溶液中鉀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為()

A. 0.1(b?2a)mol/L B. 10(2a?b)mol/L C. 10(b?a)mol/L D. 10(b?2a)mol/L

二、非選擇題(共4個小題,共49分)

18.(14分)(2013秋?兗州市期中)現有以下物質:①KCl晶體 ②食鹽水 ③液態的醋酸 ④I2 ⑤BaSO4固體 ⑥蔗糖(C12H22O11) ⑦酒精(C2H5OH) ⑧熔融的NaOH⑨K2O ⑩SO2.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上物質中能導電的是(用序號).

(2)以上物質屬于電解質的是(用序號).

(3)以上物質中屬于非電解質的是(用序號).

(4)從②溶液中得到氯化鈉固體,應選擇下列裝置中的(填代表裝置圖的字母,下同);分離④與⑦的混合液,應選擇下列裝置中的.

(5)請寫出③和⑧中兩種物質的溶液混合后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6)在標準狀況下,L⑩與34.2g⑥中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數.

19.(13分)(2014秋?宿州期中)實驗室要配制480mL0.2mol/L NaOH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過程中不需要使用的化學儀器有(填選項的字母).

A.燒杯 B.500mL容量瓶 C.漏斗 D.膠頭滴管 E.玻璃棒

(2)用托盤天平稱取氫氧化鈉,其質量為g.

(3)取用任意體積的該NaOH溶液時,下列物理量中不隨所取體積的多少而變化的是.

A.溶液中NaOH的物質的量 B.溶液的濃度

C.溶液中OH?的數目 D.溶液的密度

(4)在配制上述溶液的過程中,下列情況對 NaOH溶液物質的量濃度有何影響(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①未經冷卻趁熱將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②容量瓶用蒸餾洗滌后殘留有少量的水:

③定容時某同學觀察液面的情況如圖所示,則所配制的溶液的濃度:

④轉移溶液后,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20.(8分)(2013秋?兗州市期中)某固體混合物可能由NaCl、K2SO4、FeCl2、CaCl2、K2CO3中的一中或幾種混合而成,為鑒定其組成,依次進行如下實驗:

(1)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水得到無色透明溶液;

(2)上述溶液中滴加BaCl2有白色沉淀產生;

(3)過濾,然后向上述白色沉淀中加鹽酸時,沉淀全部溶解;

(4)往濾液中加AgNO3溶液時有白色沉淀產生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試判斷:①肯定存在的物質有;

②肯定不存在的物質有;

③可能存在的物質有;

④寫出第(4)步實驗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1.(14分)(2013秋?兗州市期中)Ⅰ.(1)向Ba(OH)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請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下列三種情況下,離子方程式與(1)相同的是.

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溶液至顯中性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溶液至SO恰好完全沉淀

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溶液至過量

Ⅱ.實驗室可以用氯酸鉀和濃鹽酸反應制取氯氣,反應式如下:KClO3+6HCl(濃)=KCl+3Cl2+3H2O

(1)用雙線橋法表示上述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2)反應中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是(填化學式),被還原的元素是(填元素名稱).

(3)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4)若反應中被氧化的鹽酸為1mol,則生成的氯氣體積為(標準狀況下).

2013-2014學年山東省濟寧市曲師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5l分》

1.(3分)(2013秋?兗州市期中)學習和研究化學,經常要進行實驗,下列關于實驗安全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只酒精燈 B. 做水的蒸餾實驗時,要在燒瓶內加幾粒沸石以防止暴沸 C. 不慎把濃硫酸灑在皮膚上要立即用NaOH溶液沖洗 D. 盛放鹽酸的試劑瓶上要貼上如圖的標志

考點: 化學實驗安全及事故處理.版權所有 專題: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 A、傾斜到一定程度話酒精就從燃燒的瓶口流出而且被點燃;

B、做水的蒸餾實驗時,沸石可以防止暴沸;

C、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應先用布擦去,再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碳酸氫鈉溶液;

D、盛放鹽酸的試劑瓶上要貼上腐蝕品的標志. 解答: 解:A、傾斜到一定程度話酒精就從燃燒的瓶口流出而且被點燃,故A錯誤;

B、做水的蒸餾實驗時,沸石可以防止暴沸,所以要在燒瓶內加幾粒沸石以防止暴沸,故B正確;

C、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應先用布擦去,再用大量水沖洗.氫氧化鈉同時具有腐蝕性,不能用氫氧化鈉洗滌,故C錯誤;

D、盛放鹽酸的試劑瓶上要貼上腐蝕品的標志,故D錯誤.

2.(3分)(2013秋?兗州市期中)在盛有KI溶液的試管中,滴入氯水后充分反應,再加四氯化碳振蕩,靜置觀察現象是()

A. 上層紫紅色,下層接近無色 B. 均勻、透明、紫紅色 C. 均勻、透明、無色 D. 上層接近無色,下層紫紅色

考點: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綜合應用.版權所有 專題: 鹵族元素. 分析: 氯水加入KI溶液中振蕩,發生Cl2+2KI?2KCl+I2,加CCl4,溶液分層,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有色層在下層,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少量氯水加入KI溶液中振蕩,發生Cl2+2KI?2KCl+I2,加CCl4,生成的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與水不互溶,溶液分層,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有色層在下層,下層為紫紅色,

3.(3分)(2013秋?秀英區校級期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O3是由3個氧原子構成的化合物 B. 生石灰與水混合的過程只發生物理變化 C. 可用丁達爾效應區分溶液與膠體 D. CuSO4?5H2O是一種混合物

考點: 臭氧;混合物和純凈物;膠體的重要性質.版權所有 專題: 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A.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

B.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物理變化;

C.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D.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的為混合物,只含一種物質的為純凈物. 解答: 解:A.O3是由3個氧原子構成的單質,故A錯誤;

B.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有新物質生成,所以屬于化學變化,故B錯誤;

C.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溶液不產生丁達爾效應,故C正確;

4.(3分)(2012秋?廣州校級期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銅、石墨均能導電,所以它們均是電解質 B. 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導電,所以NH3、CO2均是電解質 C. 液態HCl、固體NaCl均不能導電,所以HCl、NaCl均是非電解質 D.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均不能導電,所以它們均是非電解質

考點: 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版權所有 專題: 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 分析: A、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是電解質,電解質首先必須是化合物.

B、電離出的離子必須該化合物本身電離的,不是和其他物質生成的化合物電離的.

C、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不能導電的化合物是非電解質,電解質不一定導電.

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不能導電的化合物是非電解質. 解答: 解:A、銅和石墨是單質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故A錯誤.

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導電,是因為氨氣、二氧化碳分別和水反應生成的氨水、碳酸電離出的離子而使溶液導電,不是氨氣和二氧化碳電離出的離子而導電,所以氨氣和二氧化碳不是電解質,是非電解質,故B錯誤.

C、氯化氫和氯化鈉溶于水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而使溶液導電,但液態氯化氫和氯化鈉固體不含自由移動的離子,所以不導電,但氯化氫和氯化鈉是電解質,故C錯誤.

D、蔗糖和酒精溶于水后,在水中以分子存在,導致溶液中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而使蔗糖和酒精溶液不導電,所以酒精和蔗糖是非電解質,故D正確.

5.(3分)(2014秋?宿州期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失去電子的物質是還原劑,具有氧化性 B. 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元素化合價的升降 C. 氧化還原反應中,某元素由化合態變為游離態,此元素可能被還原或被氧化 D.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不可以在同種元素間轉移

考點: 氧化還原反應.版權所有 專題: 氧化還原反應專題. 分析: A.還原劑具有還原性;

B.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有電子轉移;

C.根據元素得失電子判斷;

D.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可以在同種元素間轉移. 解答: 解:A.失電子化合價升高的反應物是還原劑,還原劑具有還原性,在反應中被氧化,故A錯誤;

B.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有電子轉移,其特征是有元素化合價升降,故B錯誤;

C.氧化還原反應中,某元素由化合態變為游離態,可能得電子也可能失電子,所以此元素可能被還原或被氧化,故C正確;

D.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可以在同種元素間轉移,如:氯氣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故D錯誤;

6.(3分)(2013秋?邯鄲期末)某實驗小組只領取下列儀器或用品:鐵架臺、鐵圈、鐵夾、三角架、石棉網、燒杯、分液漏斗、酒精燈、玻璃棒、量筒、蒸發皿、蒸餾燒瓶、火柴、濾紙、漏斗.只應用上述儀器或用品,不能進行的實驗操作是()

A. 蒸發 B. 萃取 C. 過濾 D. 蒸餾

考點: 蒸餾與分餾;過濾;分液和萃取.版權所有 專題: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 根據各種分離操作所需實驗儀器,對比所提供的儀器進行判斷,即可解答該題. 解答: 解:A.蒸發用到三角架、蒸發皿、玻璃棒,提供的儀器能滿足該操作,故A不選;

B.萃取需要鐵架臺、鐵圈、分液漏斗、燒杯等儀器,提供的儀器能滿足,故B不選;

C.過濾需要鐵架臺、鐵圈、燒杯、玻璃棒、濾紙、漏斗,提供的儀器能滿足,故C不選;

D.蒸餾需要鐵架臺、鐵圈、鐵夾、石棉網、酒精燈、蒸餾燒瓶、火柴、冷凝管、牛角管以及錐形瓶,提供的儀器缺少冷凝管、牛角管以及錐形瓶,不能進行試驗,故D選.

7.(3分)(2013秋?兗州市期中)同溫同壓下,等質量的N2O4和NO2兩種氣體相比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體積比為2:1 B. 分子個數之比為1:1 C. 原子個數之比為1:1 D. 氮原子個數之比為2:1

考點: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版權所有 專題: 計算題;阿伏加德羅常數和阿伏加德羅定律. 分析: 根據質量計算氣體的物質的量,可得物質的量之比,根據分子組成可得原子數之比,同溫同壓下,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體積之比,以此解答. 解答: 解:同溫同壓下,氣體的Vm相同,且M(N2O4)=2M(NO2),n(N2O4):n(NO2)=:=1:2,

A.氣體的Vm相同,由n=可知,體積比為1:2,故A錯誤;

B.物質的量之比為1:2,則分子數之比為1:2,故B錯誤;

C.分子數之比為1;2,則原子數之比為16:23=1:1,故C正確;

D.分子數之比為1:2,則氮原子個數之比為1:2,故D錯誤.

8.(3分)(2013秋?兗州市期中)在某無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離子組是()

A. Na+、K+、SO42?、CO32? B. Na+、K+、Cl?、NO3? C. Cu2+、K+、SO42?、NO3? D. Ba2+、K+、SO42?、Cl?

考點: 離子共存問題.版權所有 專題: 離子反應專題. 分析: 無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的離子,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氫離子,

A.CO32?離子與氫離子發生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B.Na+、K+、Cl?、NO3?離子之間不反應,且為無色的離子;

C.銅離子為有色離子,不滿足溶液無色的要求;

D.鋇離子能夠與硫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 解答: 解:無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的離子,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氫離子,

A.CO32?與氫離子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錯誤;

B.Na+、K+、Cl?、NO3?離子之間不發生反應,且為無色離子,在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故B正確;

C.Cu2+離子為有色的離子,不滿足溶液為無色溶液的條件,故C錯誤;

D.Ba2+、SO42?離子之間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錯誤;

9.(3分)(2013秋?曲阜市校級期中)設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22.4LCO和CO2的混合氣體中所含的碳原子數一定是NA B. 常溫常壓下,32gO2和32gO3所含氧原子數都是2NA C. 1molFe與足量鹽酸反應,Fe所失去的電子數為3NA D. l00mLlmol/LNaCl溶液與50mL1mol/LAlCl3溶液中Cl?物質的量濃度相等

考點: 阿伏加德羅常數.版權所有 專題: 阿伏加德羅常數和阿伏加德羅定律. 分析: A.沒有告訴在標準狀況下,不能使用標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計算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

B.氧氣和臭氧中都只含有氧原子,32g氧氣和32g臭氧中都含有32g氧原子,含有2mol氧原子;

C.鐵與鹽酸反應生成亞鐵離子,1mol鐵完全反應失去2mol電子;

D.1mol/L的氯化鈉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為1mol/L,而1mol/L氯化鋁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為3mol/L. 解答: 解:A.沒有告訴在標況下,氣體摩爾體積不一定為22.4L/mol,22.4L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不一定為1mol,故A錯誤;

B.32gO2和32gO3所含氧原子的質量都是32g,都含有2mol氧原子,所含氧原子數都是2NA,故B正確;

C.1mol鐵與足量鹽酸反應生成1mol亞鐵離子,反應失去了2mol電子,失去的電子數為2NA,故C錯誤;

D.l00mLlmol/LNaCl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為1mol/L,50mL1mol/LAlCl3溶液中Cl?物質的量濃度為3mol/L,兩溶液中氯離子濃度不相同,故D錯誤;

10.(3分)(2012春?武侯區校級期末)鐵、稀鹽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銅溶液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物質,四種物質間的反應關系如圖所示.圖中兩圓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質間的反應,其中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OH?+HCl?H2O+Cl? B. Ca(OH)2+Cu2+?Ca2++Cu(OH)2 C. Fe+Cu2+?Cu+Fe2+ D. Fe+2H+?Fe3++H2

考點: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版權所有 專題: 離子反應專題. 分析: 離子方程式的常見錯誤有:反應原理錯誤、化學式拆分錯誤、前后離子電荷不守恒、前后元素的原子個數不守恒等,據此此進行逐一檢查.

A、鹽酸和澄清石灰水都是強電解質;

B、氫氧化鈣溶液中氫氧化鈣完全電離;

C、鐵置換銅發生置換反應;

D、鐵和鹽酸反應生成亞鐵離子; 解答: 解:A、稀鹽酸和石灰水發生中和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應為:H++OH?=H2O,故A錯誤;

B、氯化銅和石灰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應為:Cu2++2OH?=Cu(OH)2,故B錯誤;

C、鐵與氯化銅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Cu2+=Fe2++Cu,故C正確;

D、鐵為活潑金屬,與稀鹽酸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故D錯誤;

11.(3分)(2013?陜西學業考試)有兩種體積相同的某植物的營養液,其配方如下:

物質

序號 KCl K2SO4 ZnSO4 ZnCl2 1 0.3mol 0.2mol 0.1mol 2 0.1mol 0.3mol 0.1mol 對于兩種營養液的成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只有n(K+)相同 B. 只有n(Cl?)相同 C. 完全相同 D. 各離子的物質的量完全不同

考點: 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版權所有 專題: 離子反應專題. 分析: 根據兩種溶液中各種離子的物質的量是否相等判斷兩種溶液的成分是否相同,如果兩種溶液中各種離子的物質的量都相等,則兩種溶液的成分相同. 解答: 解:①中n(K+)=0.3mol+0.2mol2=0.7mol,n(SO42? )=0.2 mol+0.1mol=0.3mol,n (Zn2+)=0.1 mol,(Cl?)=0.3 mol,

②中n(K+)=0.1mol+0.3mol2=0.7mol,n(SO42? )=0.3mol,n (Zn2+)=0.1 mol,(Cl?)=0.1mol+0.1mol2=0.3 mol,

所以①和②中各種離子的物質的量:n(K+)=0.7 mol,n(SO42? )=0.3 mol,n (Zn2+)=0.1 mol,n(Cl?)=0.3 mol,所以成分相同,

12.(3分)(2014秋?邯鄲校級期中)完成下列實驗所需選擇的裝置或儀器都正確的是()

A B C D 實驗 分離植物油和氯化鈉溶液 除去氯化鈉晶體中混有的氯化鉀晶體 分離CCl4中的Br2 除去CO2氣體中的HCl氣體 裝置

或儀器

A. A B. B C. C D. D

考點: 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版權所有 專題: 實驗評價題. 分析: A.分層后,植物油在上層;

B.NaCl、K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同;

C.溴與四氯化碳的沸點不同;

D.二氧化碳、HCl均與NaOH溶液反應. 解答: 解:A.分層后,植物油在上層,則利用圖中分液裝置可分離,故A正確;

B.NaCl、K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同,應利用結晶法分離,不能選圖中蒸餾裝置,故B錯誤;

C.溴與四氯化碳的沸點不同,不能利用過濾法分離,應利用蒸餾,故C錯誤;

D.二氧化碳、HCl均與NaOH溶液反應,圖中裝置不能除雜,圖中試劑應為碳酸氫鈉溶液,故D錯誤;

13.(3分)(2014秋?龍海市校級期末)下列反應中,既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又屬于離子反應的是()

A. 鋁片與稀鹽酸的反應 B. 甲烷與氧氣的反應 C. 灼熱的炭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 D. 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的反應

考點: 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的概念.版權所有 專題: 氧化還原反應專題;離子反應專題. 分析: 既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又屬于離子反應的反應,反應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且反應過程中有離子的參加或生成;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鋁片與稀鹽酸的反應,屬于在溶液中可發生的離子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6H+=3H2+2Al3+,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A符合;

B、甲烷與氧氣的反應不是離子反應,化合價發生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B不符合;

C、灼熱的炭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不是離子反應,化合價發生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C不符合;

D、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的反應,屬于在溶液中可發生的離子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H?+H+=H2O,各元素的化合價都沒有發生變化,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D不符合A.;

14.(3分)(2007秋?崇文區期末)下列反應的現象描述與離子方程式都正確的是()

A. 金屬鎂與稀鹽酸反應,有氫氣產生:Mg+2H++2Cl??MgCl2+H2 B. 氯化鋇溶液與稀硫酸反應,有白色沉淀產生:Ba2++SO42??BaSO4 C. 碳酸鈉溶液與鹽酸反應,有氣泡逸出:Na2CO3+2H+?2Na++H2O+CO2 D. 過量鐵粉與氯化鐵溶液反應,溶液變淺綠色:Fe+Fe3+?2Fe2+

考點: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版權所有 專題: 離子反應專題. 分析: A.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氯離子實際不參加反應;

B.反應生成硫酸鋇和鹽酸;

C.碳酸鈉應寫成離子,反應生成氯化鈉、水、二氧化碳;

D.反應生成氯化亞鐵,電荷、電子不守恒. 解答: 解:A.金屬鎂與稀鹽酸反應,有氫氣產生的離子反應為Mg+2H+?Mg2++H2,故A錯誤;

B.氯化鋇溶液與稀硫酸反應,有白色沉淀產生的離子反應為Ba2++SO42??BaSO4,故B正確;

C.碳酸鈉溶液與鹽酸反應,有氣泡逸出的離子反應為CO32?+2H+?H2O+CO2,故C錯誤;

D.過量鐵粉與氯化鐵溶液反應,溶液變淺綠色的離子反應為Fe+2Fe3+?3Fe2+,故D錯誤;

15.(3分)(2013秋?兗州市期中)有五瓶失去標簽的溶液,它們分別為:①Ba(NO3)2 ②KCl ③NaOH ④CuSO4 ⑤Na2SO4,如果不用其他任何試劑(包括試紙),用最簡便的方法將它們一一鑒別開來,則在下列的鑒別順序中,最合理的是()

A. ④③①⑤② B. ④②③⑤① C. ①⑤③④② D. ③④①⑤②

考點: 物質的檢驗和鑒別的基本方法選擇及應用.版權所有 專題: 物質檢驗鑒別題. 分析: 根據銅離子在溶液中顯藍色,銅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會生成藍色沉淀,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會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鉀不會出現現象最后鑒別等進行分析;先把帶色的離子鑒別出來,在用該離子去鑒別其他的離子,再用鑒別出來的去鑒別后面的離子,依次進行. 解答: 解:銅離子在溶液中顯藍色,首先觀察溶液的顏色,顯藍色的是硫酸銅;然后將硫酸銅滴入剩余的四種溶液中,一種會出現藍色沉淀,是氫氧化鈉,另一種會出現白色沉淀,是硝酸鋇;然后將硝酸鋇滴入剩余的兩種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鈉,沒有現象的是氯化鉀.

16.(3分)(2013春?海曙區校級期末)實驗室可通過以下反應來制取碘:2NO+O22H++2I?+NO2NO+I2+H2O2在這一過程中,每制取lmol碘時,所消耗氧化劑的質量是()

A. 28g B. 16g C. 329 D. 46g

考點: 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版權所有 專題: 氧化還原反應專題. 分析: ①2NO+O2?2NO2、②NO2+2H++2I??NO+I2+H2O,將①+2②可得4H++4I?+O2?2I2+2H2O,NO在反應前后的質量不變,以此分析. 解答: 解:設所消耗氧化劑的質量是xg,則①2NO+O2?2NO2、②NO2+2H++2I??NO+I2+H2O,將①+2②可得4H++4I?+O2?2I2+2H2O,所以氧氣和碘單質之間的關系為,

O2~~~~~~~~~~2I2

32g 2mol

17.(3分)(2010?江西)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鈉的溶液,恰好使鋇離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銀的溶液,恰好使氯離子完全沉淀.則原混合溶液中鉀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為()

A. 0.1(b?2a)mol/L B. 10(2a?b)mol/L C. 10(b?a)mol/L D. 10(b?2a)mol/L

考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相關計算.版權所有 專題: 壓軸題;守恒法. 分析: 由Ba2++SO42??BaSO4、Ag++Cl??AgCl計算離子的物質的量,由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則確定原溶液中鋇離子和氯離子的濃度,再利用溶液不顯電性來計算原混合溶液中鉀離子物質的量濃度. 解答: 解: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鈉的溶液,恰好使鋇離子完全沉淀,則

Ba2++SO42??BaSO4

1 1

amol amol

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銀的溶液,恰好使氯離子完全沉淀,則

Ag++Cl??AgCl

1 1

bmol bmol

由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則原溶液中鋇離子的濃度為=10amol/L,

氯離子的濃度為=10bmol/L,

根據溶液不顯電性,設原混合溶液中鉀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為x,

二、非選擇題(共4個小題,共49分)

18.(14分)(2013秋?兗州市期中)現有以下物質:①KCl晶體 ②食鹽水 ③液態的醋酸 ④I2 ⑤BaSO4固體 ⑥蔗糖(C12H22O11) ⑦酒精(C2H5OH) ⑧熔融的NaOH⑨K2O ⑩SO2.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上物質中能導電的是 ②⑧ (用序號).

(2)以上物質屬于電解質的是 ①③⑤⑧⑨ (用序號).

(3)以上物質中屬于非電解質的是 ⑥⑦⑩ (用序號).

(4)從②溶液中得到氯化鈉固體,應選擇下列裝置中的 A (填代表裝置圖的字母,下同);分離④與⑦的混合液,應選擇下列裝置中的 D .

(5)請寫出③和⑧中兩種物質的溶液混合后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H3COOH+OH?=CH3COO?+H20 .

(6)在標準狀況下, 12.32 L⑩與34.2g⑥中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數.

考點: 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物質的量的相關計算;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除雜.版權所有 專題: 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 分析: (1)據物質導電的原因分析,只要含有自由移動的離子或自由電子即可;

(2)根據電解質的定義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是電解質;

(3)非電解質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該定義的前提必須是化合物;

(4)從溶液中得到氯化鈉固體,需要通過蒸發操作完成;分離碘單質和酒精,需要通過蒸餾操作完成;

(5)醋酸與氫氧化鉀反應生成醋酸鉀和水,醋酸在離子方程式中需要保留分子式;

(6)34.2g蔗糖的物質的量為0.1mol,含有1.1mol氧原子,據此計算出需要二氧化硫的物質的量及標況下的體積. 解答: 解:(1)②食鹽水中有鈉離子和氯離子,所以能導電,滿足條件的有:⑧熔融的NaOH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所以能導電,

故答案為:②⑧;

(2)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是電解質,所以滿足條件的有:①KCl晶體、③液態的醋酸、⑤BaSO4固體、⑧熔融的NaOH⑨K2O 是電解質,

故答案為:①③⑤⑧⑨;

(3)非電解質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滿足條件的為:⑥蔗糖(C12H22O11)、⑦酒精(C2H5OH)、⑩SO2,

故答案為:⑥⑦⑩;

(4)從②氯化鈉溶液中得到氯化鈉固體,需要通過蒸發操作完成,所以應選擇下列裝置中的A;分離④碘單質與⑦酒精的混合液,需要通過蒸餾操作完成,所以應選擇下列裝置中的D,

故答案為:A; D;

(5)氫氧化鉀與醋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H3COOH+OH?=CH3COO?+H20,

故答案為:CH3COOH+OH?=CH3COO?+H20;

(6)34.2g蔗糖的物質的量為0.1mol,0.1mol蔗糖中含有1.1molO原子,需要二氧化硫的物質的量為0.55mol,需要標況下二氧化硫的體積為:22.4L/mol0.55mol=12.32L,

19.(13分)(2014秋?宿州期中)實驗室要配制480mL0.2mol/L NaOH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過程中不需要使用的化學儀器有 C (填選項的字母).

A.燒杯 B.500mL容量瓶 C.漏斗 D.膠頭滴管 E.玻璃棒

(2)用托盤天平稱取氫氧化鈉,其質量為 4.0 g.

(3)取用任意體積的該NaOH溶液時,下列物理量中不隨所取體積的多少而變化的是 BD .

A.溶液中NaOH的物質的量 B.溶液的濃度

C.溶液中OH?的數目 D.溶液的密度

(4)在配制上述溶液的過程中,下列情況對 NaOH溶液物質的量濃度有何影響(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①未經冷卻趁熱將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偏高

②容量瓶用蒸餾洗滌后殘留有少量的水: 無影響

③定容時某同學觀察液面的情況如圖所示,則所配制的溶液的濃度: 偏高

④轉移溶液后,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偏低 .

考點: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版權所有 專題: 實驗題. 分析: (1)配制480mL溶液,需要選用500mL容量瓶,根據配制 500mL0.2mol/L NaOH溶液的步驟選擇使用的儀器;

(2)根據n=cV計算出500mL0.2mol/L NaOH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再根據m=nM計算出氫氧化鈉的質量;

(3)溶液為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所以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密度不受體積影響,而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數目與溶液體積有關;

(4)根據c=分析判斷誤差,如果n偏小或V偏大則配制溶液濃度偏低. 解答: 解:(1)實驗室要配制480mL 0.2mol/L NaOH溶液,實驗室中沒有480mL的容量瓶,需要選用規格為500mL的容量瓶,實際上配制的溶液為500mL 0.2mol/L NaOH溶液,配制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冷卻、轉移、洗滌、定容、搖勻等,使用的儀器為:托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所以不會使用的儀器為:C漏斗,

故答案為:C;

(2)500mL 0.2mol/L NaOH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0.2mol/L0.5L=0.1mol,需要氫氧化鈉的質量為:40g/mol0.1mol=4.0g,

故答案為:4.0;

(3)A.根據n=cV可知,溶液中NaOH的物質的量與溶液體積大小有關,故A錯誤;

B.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與溶液的體積大小沒有關系,故B正確;

C.溶液中OH?的數目與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有關,根據n=cV可知,氫氧根離子的數目與溶液的體積大小有關,故C錯誤;

D.溶液為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所以溶液的密度與溶液體積大小無關,故D正確;

故選BD;

(4)解:①未冷卻即轉移、定容,導致溶液體積偏小,則配制溶液濃度偏高;

②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餾水,溶質的物質的量和溶液的體積不變,配制溶液濃度無影響;

③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溶液的體積偏小,配制溶液濃度偏高;

④轉移溶液后,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小,溶液濃度偏低;

20.(8分)(2013秋?兗州市期中)某固體混合物可能由NaCl、K2SO4、FeCl2、CaCl2、K2CO3中的一中或幾種混合而成,為鑒定其組成,依次進行如下實驗:

(1)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水得到無色透明溶液;

(2)上述溶液中滴加BaCl2有白色沉淀產生;

(3)過濾,然后向上述白色沉淀中加鹽酸時,沉淀全部溶解;

(4)往濾液中加AgNO3溶液時有白色沉淀產生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試判斷:①肯定存在的物質有 K2CO3 ;

②肯定不存在的物質有 FeCl2、K2SO4、CaCl2 ;

③可能存在的物質有 NaCl ;

④寫出第(4)步實驗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Ag++Cl?=AgCl .

考點: 物質的檢驗和鑒別的實驗方案設計.版權所有 專題: 物質檢驗鑒別題. 分析: (1)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水得到無色透明溶液,則一定不含FeCl2;

(2)上述溶液中滴加BaCl2有白色沉淀產生,沉淀為碳酸鋇或硫酸鋇;

(3)過濾,然后向上述白色沉淀中加鹽酸時,沉淀全部溶解,則沉淀一定為碳酸鋇,則一定含K2CO3,不含K2SO4、CaCl2;

(4)往濾液中加AgNO3溶液時有白色沉淀產生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沉淀為AgCl,因(2)中引入氯離子,則原溶液可能含NaCl,

然后結合物質的性質及離子反應解答. 解答: 解:(1)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水得到無色透明溶液,則一定不含FeCl2;

(2)上述溶液中滴加BaCl2有白色沉淀產生,沉淀為碳酸鋇或硫酸鋇;

(3)過濾,然后向上述白色沉淀中加鹽酸時,沉淀全部溶解,則沉淀一定為碳酸鋇,則一定含K2CO3,不含K2SO4、CaCl2;

(4)往濾液中加AgNO3溶液時有白色沉淀產生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沉淀為AgCl,因(2)中引入氯離子,則原溶液可能含NaCl,

①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含K2CO3,故答案為:K2CO3;

②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不含FeCl2、K2SO4、CaCl2,故答案為:FeCl2、K2SO4、CaCl2;

③由上述分析可知,可能存在的物質為NaCl,故答案為:NaCl;

④第(4)步實驗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g++Cl?=AgCl,故答案為:Ag++Cl?=AgCl. 點評: 本題考查無機物的推斷及物質檢驗,把握信息中發生的反應及現象、離子之間的反應、離子顏色等為解答的關鍵,注意(2)中引入氯離子為易錯點,題目難度中等.

21.(14分)(2013秋?兗州市期中)Ⅰ.(1)向Ba(OH)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請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Ba2++2OH?+2H++SO42?=BaSO4+2H2O .

(2)下列三種情況下,離子方程式與(1)相同的是 A .

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溶液至顯中性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溶液至SO恰好完全沉淀

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溶液至過量

Ⅱ.實驗室可以用氯酸鉀和濃鹽酸反應制取氯氣,反應式如下:KClO3+6HCl(濃)=KCl+3Cl2+3H2O

(1)用雙線橋法表示上述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2)反應中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是 HCl (填化學式),被還原的元素是 氯 (填元素名稱).

(3)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1:5 .

(4)若反應中被氧化的鹽酸為1mol,則生成的氯氣體積為 13.44L (標準狀況下).

考點: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版權所有 專題: 氧化還原反應專題;離子反應專題. 分析: Ⅰ、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2OH?+2H++SO42??BaSO4+2H2O,以此來分析.

Ⅱ、反應KClO3+6HCl(濃)=KCl+3Cl2+3H2O中,KClO3中Cl元素由+5價變為+0價,HCl中Cl元素由?1價變為0價,由方程式可知當有6molHCl參加反應時,有5mol被氧化,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 解:Ⅰ、(1)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答案為:Ba2++2OH?+2H++SO42??BaSO4

(2)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溶液至顯中性,氫離子的物質量和氫氧根離子的物質量相等,1mol的H+的同時產生1mol的SO42?,而電離1molOH?的同時產生0.5molBa2+所以硫酸根離子過量,發生的離子反應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A選;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二者等物質的量反應,發生的離子反應為Ba2++OH?+H++SO42??BaSO4+H2O,故B不選;

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過量,NaHSO4完全反應,離子方程式為Ba2++OH?+H++SO42??BaSO4+H2O,故C選;

故選A;

Ⅱ、(1)用雙線橋法表示上述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KClO3中Cl元素由+5價變為+0價,HCl中Cl元素由?1價變為0價,起止于同一變化的元素,而且由方程式可知當有6molHCl參加反應時,有5mol被氧化,故用雙線橋法表示上述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為,

故答案為:;

(2)還原劑被氧化,在反應中發生氧化反應,還原失電子的物質,也就是化合價升高的物質,得電子的元素發生還原反應,也就是化合價降低的元素,即為氯元素,故答案:HCl;氯;

(3)氧化劑是KClO3還原劑是HCl,而且6molHCl中只有5molHCl參加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5,故答案為:1:5.

(4)設則生成的氯氣體積為xL,由題意可知:

被氧化的鹽酸~氯氣

5mol 322.4L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39370.html

相關閱讀:高一必讀:有效提高成績的“錯題本”小工具
高一政治教案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高中生的完美學習方法
高一歷史知識點: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高一語文基本和提升學習方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