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化學下冊化學反應的限度課時訓練題(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3 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 第2課時 化學反應的限度 每課一練(人教版必修2)
練基礎落實
1.能充分說明可逆反應N2(g)+O2(g) 2NO(g)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
A.O2的消耗速率等于NO的消耗速率
B.容器內始終有N2、O2和NO共存
C.容器內反應混合物的總物質的量不隨時間改變
D.單位時間內每生成n mol N2,同時生成2n mol NO
2.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燒效率的是(  )
①固體燃料粉碎、谝后w燃料霧化 ③煤經氣化處理、芡ㄈ胱懔康目諝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全部
3.在一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SO2(g)+O2(g) 2SO3(g)。已知反應過程中某一時
刻SO2、O2、SO3的濃度分別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當反應達到平衡
時,可能存在的數據是(  )
A.SO2為0.4 mol?L-1,O2為0.2 mol?L-1
B.SO2為0.25 mol?L-1
C.SO2、SO3均為0.15 mol?L-1
D.SO3為0.4 mol?L-1
4.在一定溫度下,容器內某一反應中M、N的物質的量隨反應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
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M N
B.t2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平衡
C.t3時,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
D.t1時,N的濃度是M濃度的2倍
5.
恒溫下,a mol A和b mol B在如圖所示活塞可自由滑動的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A(g)+
2B(g) 2C(g),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生成n mol C。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質A、B的轉化率之比為a∶b
B.起始時刻和達平衡后容器中的壓強比為(a+b)∶(a+b-n2)
C.若起始時放入2a mol A和2b mol B,則達平衡時生成n mol C
D.當v正(A)=2v逆(B)時,可判定反應達到平衡
練方法技巧 ??控制反應限度的技巧
6.已知2SO2+O2 2SO3是工業制H2SO4的一個重要的反應,控制此反應條件,使之
向有利于生成SO3的反應方向進行,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使用催化劑(V2O5)可提高該反應的反應速率
B.定期抽走SO3,有利于提高SO3的產率
C.增大O2的濃度,有利于提高SO2的轉化率
D.增大SO2的濃度,有利于提高SO2的轉化率
7.欲提高合成氨:N2+3H2 2NH3反應的反應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采用高溫 ②采用高壓、凼褂么呋瘎、茉龃驨2的濃度 ⑤增大H2的濃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⑥ D.全部
8.對于化學反應A(g)+3B(g) 3C(g),下列措施既可加快反應速率,又可提高A的轉
化率的是(  )
A.使用催化劑
B.增大A物質的濃度
C.增大B物質的濃度
D.減小C物質的濃度
題號12345678
答案
練綜合拓展
9.向2 L密閉容器中通入a mol氣體 A和b mol氣體B,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xA(g)
+yB(g) pC(g)+qD(g)
已知:平均反應速率vC=12vA;反應2 min時,A的濃度減少了13,B的物質的量減少了a2
mol,有a mol D生成。
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2 min內,vA=________,vB=__________;
(2)化學方程式中,x=________、y=________、p=______、q=________;
(3)反應平衡時,D為2a mol,則B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
(4)如果只升高反應溫度,其他反應條件不變,平衡時D為 1.5a mol,則該反應的
ΔH________0(填“>”、“<”或“=”);
(5)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將容器的容積變為1 L,進行同樣的實驗,則與上述反應比較:
①反應速率__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平衡時反應物的轉化率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 [A項以消耗O2表示的正反應速率與以消耗NO表示的逆反應速率不相等;B項對任意一個可逆反應,體系中的各物質同時存在,不能作為化學平衡狀態判斷的依據;C項從反應方程式看反應體系中總的物質的量始終不變,不能作為判斷依據;D項中以N2表示的逆反應速率與以NO表示的正反應速率相等,即達到平衡狀態。]
2.D [由于大塊固體燃料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有限,燃燒往往不夠充分,固此工業上常將固體燃料粉碎,或將液體燃料霧化以增大燃料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提高燃燒效率。]
3.B [解答可逆反應的問題時,要特別注意反應物不可能完全轉化為產物,產物也不可能完全轉化為反應物;另外從量上來講,元素的原子不可能憑空增加或減少。總之要理解好“可逆”和“守恒”這兩個詞的含義。A項數據表明,0.2 mol?L-1的SO3完全轉化生成了SO2和O2,即平衡時SO3的濃度為0,這是不可能的;B項說明在題給濃度的基礎上又有0.05 mol?L-1的SO3分解生成0.025 mol?L-1的O2和0.05 mol?L-1的SO2,這是可能的;C項數據表明SO2、SO3的濃度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減少了0.05 mol?L-1,這也是不可能的;D項數據說明SO2完全轉化生成了SO3,即平衡時SO2和O2的濃度都是0,這也是不可能的。]
4.D [由圖像可知N為反應物,M為生成物,然后找出在相同時間段內變化的M、N的物質的量之比(與是否達到平衡無關)以確定M、N在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之比,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M。t2時刻M、N的物質的量相等,但此時M、N的物質的量仍在發生變化,反應未達到平衡狀態,因此正反應速率不等于逆反應速率。t3時刻及t3時刻之后,M、N的物質的量不再改變,證明已達到平衡狀態,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5.B [由題意計算可知:
     A(g)+2B(g) 2C(g)
起始物質的量/mol a b 0
平衡時物質的量/mol a-n2 b-n n
變化值/mol n2 n n
則A、B的轉化率之比:n2a∶nb=b∶2a,A項不正確;起始時與平衡時壓強之比:a+ba+b-n2,B項正確;此容器為恒壓容器,當投入量加倍時,達平衡時,生成C的物質的量加倍,C項不正確;D項中v正(A)∶v逆(B)=1∶2時,可判定反應達到平衡,D項不正確。]
6.D [要使一個達平衡的可逆反應向生成物方向進行,可以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小生成物濃度,因此B、C正確;D中增大SO2的濃度,只能使SO2轉化的物質的量增大,而增大的轉化量遠小于加入的物質的量,故轉化率是降低的,故D錯誤;使用正確的催化劑只能提高反應速率,而不能增大轉化率,A正確。]
7.D [增大化學反應速率采用的方法和采取措施促進反應的完成程度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或轉化率)所采用的方法不一定相同。如催化劑的使用可增大反應速率,但不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8.C [增大B的濃度,可加快反應速率,同時可增大A的轉化率。]
9.(1)a12 mol?L-1?min-1 a8 mol?L-1?min-1 (2)2 3 1 6 (3)ab×100% (4)<
(5)①增大 體積減小,反應物的濃度增大,因而使反應速率增大、跍p小 體積減小,氣體的壓強增大,平衡向氣體分子數減少的方向(即逆反應方向)移動,因而使反應物轉化率減小
解析 (1)vA=ΔcAΔt=13a mol2 L×2 min=a12 mol?L-1?min-1
vB=ΔcBΔt=12a mol2 L×2 min=a8 mol?L-1?min-1
同樣可得vD=a4 mol?L-1?min-1
vC=12vA=a24 mol?L-1?min-1
(2)由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之比可得x∶y∶p∶q=vA∶vB∶vC∶vD=a12∶a8∶a24∶a4=2∶3∶1∶6。
(3)當D為2a mol時,B減少了a mol,因此B的轉化率為a molb mol×100%=ab×100%。
(4)其他條件不變只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由題意知原平衡時D為2a mol,升高溫度達到新平衡時,D為1.5a mol,可見反應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因此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即ΔH<0。
(5)原密閉容器的體積為2 L,現變為1 L,其他條件不變,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都增大,因此反應速率增大。減小體積即為加壓,增大壓強,平衡應向氣體計量數之和小的方向移動,由于反應方程式為2A(g)+3B(g)??C(g)+6D(g),左邊氣體計量數之和小,因此平衡向左移動,反應物的轉化率減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7212.html

相關閱讀:甘肅省蘭州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高一化學寒假作業練習精選
四川省廣安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高中高一化學寒假作業試題及答案
廣東省肇慶市2013-2014學年高一第一學期期末統一檢測(化學)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