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題卷共8頁,二大題22小題,本試卷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
考生注意: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和班級填寫在答題卡上。
2.第I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 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第II卷用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答案無效。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Zn:65 Cl:35.5 Cu:64
第I卷 (共48分)
一、(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將正確答案的選項涂黑,每小題3分,共48分)
1.下列各組物質中化學鍵的類型相同的是( )
A . HCl gCl2 NH4Cl B. H2O Na2O CO2
C. CaCl2 Na2O CaO2 D. NH3 H2O CO2
2.一定量的锎(98252Cf)是有用的中子源,1g(98252Cf )每秒約 放出2. 34×l09個中子,在醫學上常用作治療惡性腫瘤的中子源。下列有關锎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9 8252Cf)原子中,中子數為154B.(98252Cf)原子中,質子數為98
C.(98252Cf)原子中,電子數為 98D.锎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52
3.為解決日益加劇的溫室效應等問題,科學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圖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環體系
上述關系圖能反映的化學觀點或化學思想有( )
①化學變化中元素種類是守恒的 ②燃燒時化學能可以轉化為熱能和光能 ③光能或電能可以轉化為化學能 ④無機物和有機物可以相互轉化 ⑤二氧化碳也是一種重要的資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反應4NH3(g)+5O2(g)=4NO(g)+6H2O(g)在10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半分鐘后,水蒸氣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45ol,則此反應的平均速率υ(x)(反應物的消耗速率或產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為:( )
A.υ(NH3)=0.010ol/(L•s) B.υ(O2)=0.0010ol/(L•s)
C.υ(NO)=0.0010ol/(L•s) D.υ(H2O)=0.045ol/(L•s)
5.為證明稀硝酸與銅反應產物中氣體為NO,設計如圖實驗(實驗過程中活塞2為打開狀態),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高
A.關閉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處
B.在裝置左側稍加熱可以加快稀硝酸與銅的反應速率
C.通過開啟或關閉活塞1可以控制反應的進行
D.反應開始后,膠塞下方有無色氣體生成,還不能證明該氣體為NO
6.核磁共振(NR)技術已廣泛用于復雜分子結構的測定和醫學診斷等高科技領域。已知只有質子數或中子數為奇數的原子核有NR現象。試判斷下列哪組原子均可以產生NR現象( )
A.18O、19O、24g B.12C、31P、27Al C.第ⅤA族原子 D.第3周期原子
7.Jerry Woodall教授在實驗室中,清洗一個含有液態鎵、鋁合金的坩堝時,偶然地發現當液態合金中的鋁與水接觸時,它們之間發生了反應,使水爆裂開,并產生氫氣和鋁的氧化物,鎵在反應中不被消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鋁元素、鎵元素均位于第ⅢA族
B.上述現象說明鋁的還原性比鎵強
C.鋁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Al +2OH-+2H2O===2AlO2-+3H2↑
D.與水反應生成的鋁的氧化物,在高溫下熔融,用氫氣還原可制得鋁
8.下列各組順序排列不正確的是( )
A.熱穩定性:HCl>H2S>PH3 B.原子半徑:Na<g<Al
C.酸性強弱:H2SiO3<H3PO4<H2SO4 D.堿性強弱:NaOH>g(OH)2>Al(OH)3
9.下列各項中表達正確的是( )
A.次氯酸電子式
B.H、D、T表示同一種核素
C.用電子式表示HCl形成過程
D.F-離子結構示意圖:
10.已知1—18號元素的離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則下列敘述或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
A.四種元素位于同一周期B.氫化物的穩定性H2Y>HZ
C.離子的氧化性aW3+>bX+D.a+3=c-2
ABCDE
11.A、B、C、D、E五種短周期元素從左向右按原子序數遞增(原子序數為5個連續的自然數)的順序排列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以下涉及到的化合物中,A、C、E元素的化合價均為最高價)
A.若HnCO為強酸時,E的單質可能有強還原性
B.若A(OH)n為強堿時,B(OH)也一定為強堿
C.若E元素最高 化合價為+7時,D元素的最低負化合價為-2
D.若HnEO為強酸時,D的非金屬性一定很強
12.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返回地面的途中墜毀,舉世震驚,盡管科學家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遇到了挫折,但這決不會阻止人類對太空科學探究的步伐。該航天飛機用鋁粉和高氯酸銨(NH4ClO4)的混合物作固體燃料,點燃時,鋁粉氧化放熱引發高氯酸銨反應,其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2NH4ClO4=N2↑+Cl2↑+2O2↑+4H2O 。下列對此反應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上述反應瞬間產生大量高溫氣體推動飛機飛行
B.該反應既是也是分解反應
C.上述反應過程中,舊化學鍵斷裂所吸收的能量大于新化學鍵形成所釋放的能量
D.反應從能量變化上說,主要是化學能轉變為熱能和動能
13.關于下列各裝置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高
A.實驗室用裝置①制取氨氣
B.裝置②中X若為四氯化碳,不可用 于吸收氨氣,并防止倒吸
C.裝置③是原電池,鋅電極為負極,發生氧化反應
D.裝置④可用于制備氫氧化亞鐵并觀察其顏色
14.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
A.向氫氧化鉀溶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鋁溶液Al3++4OH-=AlO2-+2 H2O
B.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Ba2++SO42-=BaSO4↓
C.碳酸氫鈉溶液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 HCO3- + OH- =CO32 - + H2O
D.向濃硝酸中加入銅片:Cu+4H++2NO3-=Cu2++2NO2↑+2H2O
15.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的檢驗、除雜的試劑或方法正確的是( )
物質及其雜質檢驗除雜
A.Cl2(HCl)濕潤的淀粉KI試紙飽和食鹽水
B.NaHCO3溶液(Na2CO3)Ca(OH)2溶液過量CO2
C.CO2(HCl)AgNO3溶液(含稀硝酸)飽和Na2CO3溶液
D. NO(NO2)觀察顏色或濕潤的淀粉KI試紙水
16.在一定溫度下的某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學平衡:C(s)+H2O(g) CO(g)+H2(g),下列敘述中不能認定上述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
A.體系的壓強不再發生變化 B.v正(CO)=v逆(H2O)
C.生成n ol CO的同時生成n ol H2 D.1 ol H—H鍵斷裂的同時2 ol H—O鍵斷裂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2分)
二、題
17.(7分)
A、B、C、D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離子半徑依次減小,A與C可形成原子個數比分別為l∶1和1∶2的兩種離子化合物甲和乙,A與D的原子序數之和等于B與C的原子序數之和,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元素符號:B________,D________;
(2)甲物質的電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電子式表示乙物質的形成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C形成的離子化合物與CO2發生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D四種元素的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填寫)。
18.(6分)如圖所示的原電池裝置
(1)金屬Zn組成的電極是_______極,發生_________反應,
伴隨的現象是 ;
金屬Cu電極反應方程式為 。
(2)當導線上通過 3.01×1022個電子時,
鋅片質量減少______g,銅片表面析出氫氣_______L(標準狀況)。
19. (10分)某同學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設計了如下系列實驗.
Ⅰ(1)將鈉、鉀、鎂、鋁各1 ol分別投入到足量的同濃度的鹽酸中,試預測實驗結果:________與鹽酸反應最劇烈,________與鹽酸反應的速度最慢;________與鹽酸反應產生的氣體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氣出現黃色渾濁,可證明Cl的非金屬性比S強,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Ⅱ.利用右圖裝置可驗證同主族元素非金屬性的變化規律
(3)儀器B的名稱為__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為防止________.
(4)若要證明非金屬性:Cl>I,則A中加濃鹽酸,B中加KnO4,(KnO4與濃鹽酸常溫下反應生成氯氣),C中加淀粉碘化鉀混合溶液,觀察到C中溶液________的現象,即可證明.從環境保護的觀點考慮,此裝置缺少尾氣處理裝置,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氣.
(5)若要證明非金屬性:C>Si,則在A中加鹽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觀察到 C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現象,即可證明。但有的同學認為鹽酸具有揮發性,可進入C中干擾實驗,應在兩裝置間添加裝 有________溶液的洗氣瓶.
20.(12分)為了探究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某學習小組設計如下5種裝置,裝置氣密性都良好。請根據要求回答相關問題:
(1)選擇裝置Ⅲ探究“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是放熱反應”。在試管里裝入氫氧化鈉固體,分液漏斗里裝入稀鹽酸,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燒杯里產生氣泡,由此得出實驗結論是“NaOH+HCl==NaCl+H2O是放熱反應”,該結論存在的兩個明顯缺陷是
;請你選擇裝置Ⅴ設計實驗: 。
(2)在裝置Ⅱ的試管里裝入固體氫化鉀(KH),滴加適量水,觀察到燒杯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在反應后的試管里滴幾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寫出KH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該反應是 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3)實驗室有一瓶試劑,標簽脫落。假設試劑用代號表示。某同學取少量粉末用脫脂棉包裹并置于石棉網上,往脫脂棉上滴幾滴水,可觀察到脫脂棉劇烈燃燒起來。
①由上述實驗現象可得出兩條有關與水反應的結論:
結論1:與水反應放出氧氣;
結論2::與水反應是_________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②選擇裝置Ⅰ驗證結論2的實驗操作及現象是
③為了進一步探究的性質,取少量投入盛有適量水的燒杯里,滴加幾滴酚酞溶液,發現溶液變紅色,過一會兒,溶液變成無色。查閱資料發現,過氧化鈉(Na2O2)和超氧化鉀(KO2)都具有的相似性質,寫出KO2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1.(本大題包括兩小題,共9分)
(一)某可逆反應:2A(g) B(g)+D(g)在3種不同條件下進行,B和D的起始濃度均為0,反應物A的濃度隨反應時間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1)實驗1中,在10~20in內,以物質A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in內,實驗2比實驗1的反應速率______(填“快”或“慢”),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3)實驗3比實驗1的反應速率______(填“快”或“慢”),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某溫度時,在5 L的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
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請通過計算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開始至2 in,Y的平均反應速率_______________。
(2)分析有關數據,寫出X、Y、Z的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
(3)寫出提高Y的轉化率的兩個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某溶液主要含下表離子中的5種,且各種離子的物質的量均為1ol。
陽離子K+ , Ba2+ Fe2+ Al3+ Fe3+ g2+
陰離子OH- HCO-3 CO2-3 Cl- NO3- SO42-
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鹽酸,有氣體生成。經分析知:反應后的溶液中的陰離子的種類沒有變化。
(1)溶液中 (填“一定”,“一定不”,“可能”)含有HCO-3 或 CO2-3 ,理由是 。
(2)原溶液中主要陰離子為 ,主要陽離子為 。
(3)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鹽酸,有無色氣體生成的離子方程式為 。
(4)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反應后將沉淀過濾,洗滌,干燥并灼燒至恒重,得到固體的質量為 g。
第Ⅰ卷選擇題
題號12345678
答案DDDCACAB
題號910111213141516
答案DCCCCBDC
第Ⅱ卷(共52分)
20.(共12分)
(1)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1分),鹽酸加入具支試管里會排出氣體(1分),都會產生氣泡干擾實驗; 選擇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在裝置Ⅴ的小試管中反應(2分)
(2)KH + H2O===KOH +H2↑ (2分) 放熱 (1分)
(3)①放熱(1分)
②在b處接一根導管伸入盛水的水槽里,在試管里進行與H2O反應實驗,觀察到水槽中的導管中有氣泡冒出 (2分)
③ 4KO2 + 2H2O ===4KOH + 3O2↑ (2分)
21.(共9分,每空1分)
(一)(1)0.013ol/(L•in)
(2)快 使用了催化劑
(3)快 實驗3的溫度更高
(二)(1)0.03ol/(L•in)
(2)X(g)+3Y(g) 2Z(g)
(3)①增大壓強 ②提高X的濃度
22.(共8分,每小問2分)
(1)一定不, HCO-3 或 CO2-3都可與H+ 反應,造成陰離子種類改變
(2)Cl- NO3- SO42- ,Fe2+ g2+
(3)3 Fe2+ + 4 H+ + NO3-=== 3 Fe3+ + NO↑+ 2H2O
(4)120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79857.html
相關閱讀:高一化學寒假作業練習精選
廣東省肇慶市2013-2014學年高一第一學期期末統一檢測(化學)
高中高一化學寒假作業試題及答案
四川省廣安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甘肅省蘭州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