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初中學生在經歷了中考的洗禮后,躊躇滿志地進入了高中,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相當一部分學生進入數學學習的"困難期",數學成績出現嚴重的滑坡現象。漸漸地他們對數學產生畏懼感,動搖了學好數學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即使是初中數學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步入高中后,要想得到高分,常常也是望塵莫及。那么如何幫助學生渡過學習數學的“困難期”,使學生盡快地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以下我就在教學中的一些體會談談我的看法。
一、查原因
1、現行初中與高中教材銜接不夠。初中教學大綱中對某些知識教學要求不高,而高中教材中又沒有加以補充,致使高一新生上課經常遇到“沒有學”的知識,比如:初中對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別式,根與系數的關系,運用二次函數的圖像解二次不等式,十字相乘法、分組分解法分解因式等知識要求低,甚至沒學,導致高中教學中,學生感到這些知識特別模糊難接受。
2.思維方式上的差異。初中學生思維偏向于形象思維和機械記憶,而且目前的初中教材敘述方法比較簡單,語言通俗易懂,直觀性、趣味性強,結論容易記憶,學生掌握得也比較好,但現在高中教材敘述比較嚴謹、規范,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明顯提高,知識難度加大,對于高一新生來說,有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
3.知識內容的整體數量劇增。高中數學在知識內容的"量"上急劇增加了。高中三年要學必修1-必修5的五個模塊,文科要選修1-1,1-2,4-4,4-7,理科要選修2-1,2-2,2-3,4-1,4-4,4-5,4-7等模塊;加之高中需補充的內容多了,教師上課時給學生輔助練習、消化的課時相應地減少了。使得數學課時吃緊,因而教學進度一般較快,從而增加了教與學的難度。
4.學生的不良的學習狀態
(1)學習習慣因依賴心理而滯后。初中生在學習上的依賴心理是很明顯的。第一,為提高分數,初中數學教師將各種題型都一一歸納,學生依賴于教師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第二,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回家后輔導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師的教學方法變了,套用的"模子"沒有了,家長輔導的能力也跟不上了。許多同學進入高中后,還象初中那樣,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2)思想松懈。有些同學認為自已在七、八年級時并沒有用功學習,只是在九年級臨考時才發奮了一、二個月就輕而易舉地考上了高中,有的還是重點中學里的重點班,因而認為讀高中也不過如此。高一、高二好好玩玩,根本就用不著那么著急,只要等到高三臨考時再發奮一、二個月,也一樣會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的。結果有不少同學因為高一、二不努力學習,到了高三才發現自己很多知識存在漏洞,再來彌補后悔晚矣。
(3)學不得法。
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題目一變,一片茫然。
(4)不重視基礎。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常輕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但對難題很感興趣,以顯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騖遠,重"量"輕"質",陷入題海。到正規作業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
二、找對策
1.做好新生數學水平的調查:現在我市的中考采取的是等級制度,根據學生的成績按一定的百分比確定A、B、C、D、E若干等級,再由等級來錄取,這有效地打破了分數定成績的慣例,同時也保護了學生的隱私,但由此也帶來了一些弊端,高中老師無法用中考成績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水平,在教學時,就會盲無目的,因此在新生入學后,應對他們的學習水平進行必要的調查,再根據結果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
2.高中數學教師要充分了解初中新課改環境下的數學內容。哪些內容沒學,哪些內容學了但還達不到高中學習的要求,這樣高中數學老師在教學時才能有的放矢。
3.適當放慢高中數學必修1的教學進度。做到低起點、小步子、緩坡度、穩進度;以便夯實基礎,降低難度,逐步提升。并進行相關內容的補充,使之與初中知識銜接起來,在進行集合的基本概念,子、交、并、補的概念與性質教學后,我補充了“乘法公式”一節,“因式分解”兩節。在上函數的零點和二分法之前,補充“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然后對“含參數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含參數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與二次函數“間的相互轉化進行適當拓寬,并將集合知識運用到不等式中,逐步提升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轉化、化歸意識。
4.適當改變教學方法。教師在上課時,重點內容要指導學生做筆記、要求學生錯題及時改正,揭示解題規律與方法,并小結應注意的問題,培養學生上課積極思考問題,作業獨立完成,以及解后反思,章末小結的良好學習品質。教師上課教態應和謁,講授基本概念與方法須耐心、細致,切忌急躁、冒進。學生都是帶著一種好奇與向往之心來到高中的,他們即使基礎較差,但還是渴望在高中階段取得理想成績。如果教師一開始講授過快,過難,多數學生會跟不上,學生滿腔的熱情可能會因幾次課聽不懂,幾次考試成績不佳而降到“冰點”。因此,教師除“低起點,小步子”進行教學外,還應及時了解學生,多與學生溝通,正面鼓勵學生,耐心、細致地為學生講清基礎知識與方法。進行題型歸納,加強規范訓練,注重知識落實。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解題規范性與條理性訓練,典型例題詳細講解,完整板書,做學生的典范。對學生演板和作業中不規范的地方,教師應及時指正,閱卷中應嚴格扣去不規范的分。教師布置的作業一定要檢查,批改后及時反饋,教師講得再好,學生練習不到位,就不能實現從“懂”到“會”的質的飛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874707.html
相關閱讀:高一語文基本和提升學習方法
高中生的完美學習方法
高一必讀:有效提高成績的“錯題本”小工具
高一政治教案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高一歷史知識點: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