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用火的原始社會,到使用各種人造物質的現代社會,人類都在享用化學成果。以下是化學網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學寒假作業試題練習,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加油,化學網一直陪伴您。
高一寒假作業試題練習()
1.在含有硫離子,且能使酚酞變紅的無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 Na、Cu2+、Br、Ba2+ +-
B. Na、SO32、SO42、K+ +--C. K+、MnO4、NO3、Na --+ D. K+、Ca2+、SO32、Cl --
2.下列畫有橫線的物質在反應中不能完全消耗的是
A. 將含少量CO2的CO氣體通入盛有足量Na2O2的密閉容器中,并不斷用電火花引燃
B. 將10 L空氣(標況)中,使之在高溫下反應
C. 標準狀況下,將11.2L H2S與
D. 在強光持續照射下,向過量的CO2
3.某白色固體可能由①NH4Cl、②AlCl3、③NaCl、④AgNO3、⑤KOH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此固體投入水中得澄清溶液,該溶液可使酚酞呈紅色,若向溶液中加稀硝酸到過量,有白色沉淀產生。則對原固體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A. 肯定存在① B. 至少存在②和⑤
C. 無法確定是否有③ D. 至少存在①、④、⑤
4.將一定量鐵粉和硫粉的混合物共熱,充分反應后冷卻,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標準狀況下的氣體11.2L,則原混合物的組成可能是(n代表物質的量)
A. n(Fe)n(S),總質量等于44g
C. n(Fe)=n(S),總質量大于44g D. n(Fe)n(S),總質量小于44g
5.下列反應中,調節反應物的用量或濃度以后,不會改變反應產物的是 .
A.酒精在氧氣中燃燒
C.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燒堿中 B.在硫酸中加入鋁粉 D.向鹽酸中加入鐵釘
6.有氧化銅和二氧化二鐵的混合物ag,加入2mol/L的HCl溶液50mL,恰好完全溶解,若將2ag該混合物在CO氣流中加熱并充分反應,冷卻后,剩余固體的質量為
A.(2a-1.6)g B.(2a-3.2)g C.1.6ag D.0.8ag
7.將NH3氣體通入到飽和食鹽水中,沒有沉淀生成,再通入適量CO2有晶體析出,該晶體是
A.Na2CO3 B.NaHCO3 C.NaCl D.NaOH
8.在100mL某混合溶液中,c(HNO3):0.4 molL-1,c(H2SO4)=0.1 molL-l,向其中加入1.92gCu粉,微熱充分反應后溶液中的c(Cu2+)為
A.0.15m01.L-1 B.0.225mo1.L-1 C.0.3mo1.L-1 D.無法計算
9. 已知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質氧化KI時,自身發生如下變化:
Fe3+ Fe2+ MnO4- 2+ Cl2 - HNO2 如果分別用等物質的量的這些物質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A.Fe3+ B.MnO4- C.Cl2 D.HNO2
10. X、Y均為元素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其簡單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由mX
-an與nYn-1,得m+a=n-b -B. X2的還原性一定大于Y
C. 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 若X的原子半徑大于Y,則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11. X、Y、Z、W為含有相同電子數的分子或離子,均由原子序數小于10的元素組成,X有5
Z+W 個原子核。通常狀況下,W為無色液體。已知:X+Y
(1)Y的電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態Z和W的電離相似,都可電離出電子數相同的兩種離子,液態Z的電離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圖示裝置制備NO并驗證其還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廣口瓶內注入足量熱NaOH溶液,將盛有銅片的小燒杯放入瓶中。
b.關閉止水夾,點燃紅磷,伸入瓶中,塞好膠塞。
c.待紅磷充分燃燒,一段時間后打開分液漏斗旋塞,向燒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①步驟c后還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紅磷充分燃燒的產物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驟c滴入稀硝酸后燒杯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最后,希望小編整理的高一化學寒假作業試題練習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992187.html
相關閱讀:甘肅省蘭州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高一化學寒假作業練習精選
四川省廣安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高中高一化學寒假作業試題及答案
廣東省肇慶市2013-2014學年高一第一學期期末統一檢測(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