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物理選擇題解題技巧(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物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在了解和掌握物理選擇題解題技巧(上)中諸多分析方法的前提下,解答不定項選擇題尚有以下的10種方法和技巧.

  一、直接判斷法

  通過閱讀和觀察,利用題中所給的條件,根據所學的知識和規律直接判斷,得出正確的答案.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基本不需要‘轉彎”或推理簡單的題目.這些題目主要考查考生對物理識記內容的記憶和理解程度,一般屬常識性知識題目.

  例題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布朗運動是懸浮在水中的花粉分子的運動,它說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B.當分子間的距離增大時,分子間的引力在減小,但斥力減小得更快,所以分子間的作用力總表現為引力

  C.內能與機械能的互相轉化是等值可逆的

  D.不可能使熱量由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他變化

  解析:布朗運動是懸浮在液體中的固體小顆粒的運動,而不是固體小顆粒分子的運動,所以A錯;當分子之間的距離增大時,分子之間的引力和斥力都減小,但只有當分子間距離大于r。時,分子力才表現為引力,所以B錯;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可知,內能和機械能的相互轉化是具有方向性的,所以C錯;由熱量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的方向性可知,D正確.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例題2:2004年,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近海,地震引發了海嘯,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海嘯實際上是一種波浪運動,也可稱為地震海浪.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地震波和海嘯都是由機械振動引起的機械波

  B.波源停止振動時,海嘯和地震波的傳播立即停止

  C.地震波和海嘯都是縱波

  D.地震波和海嘯具有的能量,隨著傳播將愈來愈強

  解析:根據機械波的產生條件可知,A正確;波源停止振動時,其產生的波在介質中繼續向前傳播,所以B錯;地震波中既有縱波也有橫波,由題意可知海嘯運動其實是一種水波,而水波既不是縱波也不是橫波,所以C錯;波在介質中傳播的過程也就是能量向前傳播的過程,但因為在傳播的過程中能量不斷損失.傳播的振動能量越來越少,所以D不正確.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

  【點評】:利用這種解法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憑感覺做題,即在沒有真正讀懂或看清題意的情況下就憑常規思維或思維定勢匆忙選出答案.

  二、逐步淘汰法

  通過分析、推理和計算,將不符合題意的選項一一排除,最終留下的就是符合題意的選項.如果選項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可通過舉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選項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選項,則兩個選項中可能有一種說法是正確的,當然,也可能兩者都錯,但絕不可能兩者都正確.

  例題3:一顆子彈以一定的速度打穿靜止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塊,某同學畫出了一個示意圖如圖所示,圖中實線表示子彈剛碰到木塊時的位置,虛線表示子彈剛穿出木塊時的位置,則該示意圖的一個不合理之處是

  A.子彈打穿木塊的過程中,木塊應該靜止不動

  B.子彈打穿木塊的過程中,子彈對地的位移應小于木塊長度

  C.子彈打穿木塊的過程中,木塊對地的位移應小于木塊長度

  D.子彈打穿木塊的過程中,子彈向右運動,木塊向左運

  解析:該題利用計算法較為復雜,用逐步淘汰法則很簡單.由于地面是光滑的,子彈打穿木塊的過程中木塊一定會向右運動,所以選項A、D均錯誤.子彈打穿木塊的過程中,子彈位移的大小等于木塊位移的大小與木塊的長度之和,所以選項B一定錯誤.那么剩下的選項C是該題的唯一正確答案。

  【點評】:對于題干或選項中有“可能”、“不可能”、“一定”等字樣的選擇題,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迅速找出反例排除不正確的選項是解題的關鍵。

  三、特值代入法

  它是讓題目中所涉及的某一物理量取特殊值,通過相對簡單的分析和計算進行判斷的一種方法.它適用于將特殊值代人后能將錯誤選項均排除出去的選擇題,即單項選擇題.當然,也可以作為二種將正確的選項范圍縮小的方式應用于不定項選擇題的解答中.

  四、作圖分析法

  “圖”在物理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將抽象物理問題直觀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中學物理中常用的圖有示意圖、過程圖、函數圖、矢量圖、電路圖和光路圖等等.若題干或選項中已經給出了函數圖,則需從圖象縱、橫坐標的物理意義以及圖線中的“點”、“線”、“斜率”、“截距”和“面積”等諸多方面尋找解題的突破口.用圖象法解題不但快速、準確,能避免繁雜的運算,還能解決一些用一般計算方法無法解決的問題.

  在利用作圖分析法解題時,如何能根據題意將題目中抽象的文字用圖象正確地表現出來是解題的關鍵.在畫圖時,要特別注意狀態變化連接處的特征和前后不同過程的區別和聯系,同時也要將這種區別和聯系表現在圖象上.

  五、極限分析法

  將某些物理量的數值推向極致(如:設定摩擦因數趨近零或無窮大、電源內阻趨近零或無窮大、物體的質量趨近零或無窮大等等),并根據一些顯而易見的結果、結論或熟悉的物理現象進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種辦法.

  值得注意的是,當題干中所涉及的物理量隨條件做單調變化時,采用該辦法解題較為筒捷.但是,若題干中所涉及的物理量隨條件不是單調變化(如先增大后減小或先減小后增大)時,該辦法一般不再適用.

  六、單位判斷法

  從物理量的單位出發篩選出正確答案.如果等式兩邊單位不一致,或所列選項的單位與題干要求量不統一,則肯定有錯誤;或者,盡管式子兩邊的單位一致,卻仍不能確保此式肯定正確,因為用單位判斷法不能確定常數項的正確與否.

  例題4:用下列哪組數據可算出阿伏加德羅常數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爾質量

  B.水的摩爾質量和水分子的體積

  C.水分子的體積和水分子的質量

  D.水分子的質量和水的摩爾質量

  解析:因為所要表達的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單位是“個/摩爾”,從所給選項可知,只有選項D可以得到這個單位,故只有D是正確答案.

  【點評】:利用“單位判斷法”有時可以在解題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該方法可以與逐步淘汰法結合使用.

  七、類比分析法

  所謂類比,就是將兩個(或兩類)研究對象進行對比,分析它們的相同或相似之處、相互的聯系或所遵循的規律,然后根據它們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屬性,進一步推斷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屬性的一種思維方法.在處理一些物理背景很新穎的題目時,可以嘗試著使用這種方法.

  八、整體分析法

  當題干中所涉及到的物體有多個時,把多個物體所構成的系統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研究是一種常見的解題思路,特別是當題干所要分析和求解的物理量不涉及系統內部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時.

  九、等效轉換法

  有些物理問題用常規思維方法求解很繁瑣,而且容易陷入困境,如果我們能靈活地轉換研究對象、或是利用逆向思維,或是采用等效變換等思維方法,則往往可以化繁為簡.

  十、構建模型法

  物理模型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形態,是物理知識的一種直觀表現.模型思維法是利用抽象、理想化、簡化、類比等手段,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把研究對象的物理本.質特征抽象出來,從而進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種思維方法.

  在遇到以新穎的背景、陌生的材料和前沿的知識為主題的,聯系工農業生產、高科技或相關物理理論的題目時,如何能根據題意從題干中抽象出我們所熟悉的物理模型是解題的關鍵.

  來源:調研的博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269130.html

相關閱讀:高考理綜復習要領:求準求穩求規范
慣性的解釋
成語中的物理知識
高考物理備考:物理常用的兩種解題方法
合理分配時間選好答題方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