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
頹垣 荒冢
指手劃腳
若及若離
B.
蹂躪 漚氣 義氣用事
冠冕堂皇
C.
罡風
齏粉
漫不經心
按部就班
D.
磨礪
會演
招搖撞騙 歡天喜地
2
.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我來了,我喊一聲,迸著血淚,/
‘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詩人一反常規,單刀直入,用悲痛的驚呼喊出了自己的“發現”,傾吐了自己憂憤、失望的心情。
B
.詩中接連用了三組“我來了”的句子和幾個比喻,寫出“我”日夜思念的美麗祖國,如今竟是滿目瘡痍;夢中的召喚,回來的卻是“一場空喜”。
C
.“噩夢掛著懸崖”,詩人“恐怖”地“發現”山河的破碎、現實的黑暗,感到絕望、無奈,只得驚呼“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愛!”
D
.詩人問天擂地尋找如花的祖國,可是“總問不出消息”,竟至“嘔出一顆心來”,原來祖國深藏“在我心里!”篇末揭示了懸念,這才是真正的“發現”。
3
.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詩歌取名《發現》,立意不凡,構思新巧。全詩開篇奇特,結尾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收到了辭警意豐、令人咀嚼的藝術效果。
B
.在藝術上,詩人采用了浪漫奇幻的想像,詩中的“我”在夢中聽到召喚時,擎火把,鞭時光,駕罡風,馳騁想像。
C
.詩中運用具體的細節來描述這似夢又非夢的黑暗現實,把詩人哀痛傷感的感情表達得概括凝練,發人深思。
D
.詩的最后兩句:“嘔出一顆心來,——在我心里!”轉折急促,使詩人在失望和激憤后的感情出現了升華,一位愛國者的形象躍然紙上。
4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
.據報導,去這個市GDP
高達300
多億元,而且還有繼續發展上升的趨勢,同級市只能望其項背。
B
.正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在信息技術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后,校園“網絡驕子”許迎晨對網絡游戲已經毫無興趣。
C
.經過苦心經營,喬利的生意一發而不可收拾,幾間他便成了讓全世界矚目的干洗大王,令人刮目相看。
D
.他性情非常孤僻,平時不與人交往,總是特立獨行,獨來獨往。
1
.C
(A
若及-若即,B
漚氣-慪氣、義氣-意氣,D
會演-匯演)2
.C
(“山河的破碎”屬于無中生有)3
.C
(錯在“似夢又非夢”)4
.B
(A
“望其項背”指能夠看見他人的后背和脖子,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應當用“望塵莫及”。C
“一發而不可收
“特立獨行”意為立身行事不同于流俗,形容志行高潔,不隨波逐流)
(一)課內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
—13
題。
發 現
聞一多
我來了,我喊一聲,迸著血淚,“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
我來了,因為我聽見你叫我;鞭著時間的罡風,擎一把火,
我來了,不知道是一場空喜。我會見的是噩夢,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夢掛著懸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愛!
我追問青天,逼迫八面的風,我問:拳頭擂著大地的赤胸,
總問不出消息,我哭著叫你,嘔出一顆心來,你在我心里!
9.
詩歌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理活動過程?
答:
★參考答案:希望——驚恐——失望——悲憤——摯愛
10.
詩人借助哪些意象描寫自己的發現的?
這些意象說明了什么?
答:
★參考答案:用“噩夢”“噩夢懸掛著懸崖”這些令人恐怖、絕望的意象,形象地表現了當時軍閥混戰下的祖國殘破的黑暗現實。
11.
為什么作者要一再重復“我來了”“那不是你”?
答:
★參考答案:形成鮮明對比。“我來了”顯示出作者回國的心情是多么急切,而“那不是你”又顯示出作者是多么失望。急切與失望形成巨大反差,襯托出作者異常痛苦的心情。
12.
“噩夢”本來就夠壓心的了,為什么作者還要說“噩夢掛著懸崖”?
答:
★參考答案:更顯示出“噩夢”的沉重和驚人,更使人感到絕望和恐怖,表達了詩人悲痛欲絕的感情。
13.
下面對詩句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
.“我來了,我喊一聲,迸著血淚/‘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詩人懷著美好的希望自美國返回,但看到的卻不是理想中的祖國,因此“迸著血淚”,痛心到了極點。
B
.“我來了,因為我聽見你叫我;鞭著時間的罡風,擎一把火”——前一句表達了詩人聽到祖國召喚,要為建設祖國而奮斗的感情,“時間的罡風”“火”都比喻返回祖國的急切心情。
C
.“我追問青天,逼迫八面的風”——“追問”的內容是祖國為什么會變得如此黑暗,“逼迫”表達詩人急于知道這原因的心情。
D.
“嘔出一顆心來,你在我心里!
”這句詩表達了詩人熱愛祖國和希望把祖國建設得美好的赤膽忠心。
★解析:
“火”喻指詩人對祖國火一般的熱情
答案: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46315.html
相關閱讀:雷抒雁《掌上的心》閱讀答案
《山民》閱讀答案
雪萊《西風頌(節錄)》閱讀
《火與冰》閱讀答案
《星星變奏曲》閱讀答案